丁元慶教授運用經方治療口僻的經驗 作者:張華等
口僻,俗稱吊線風,主要癥狀是口眼歪斜,多伴有患側耳後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時伴有流淚、口角流涎、言語不清、進餐時患側頰內殘留食物殘渣等。本病急性起病者稱為急性口僻,相當於臨床常見的急性周圍性面癱,多見於急性面神經炎。吾師丁元慶教授臨床以《內經》理論為指導,運用經方治療口僻取得了很好的療效,茲簡介如下。 1、口僻的理論淵源及病機認識1.1理論淵源 《內經》已有口僻的記載,並且提出其發病的相關問題。《靈樞·經筋》中提到:「足陽明之脈……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僻,眥急不能卒視。」在《靈樞·經脈》中亦指出:胃足陽明經脈病變可導致「口喎唇胗」。由上可知,口僻與陽明密切相關,而與足陽明胃經關係尤為密切。
1.2病機認識1.2.1口僻主病在陽明經脈
陽明經脈行於面,病則口目為僻。《靈樞·經脈》中詳細描述了手足陽明經脈的走行,「大腸手陽明之脈……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頝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還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是主血所生病者……口喎唇胗」。《丹溪心法·十二經見證》足陽明胃經見證有「口喎」。
1.2.2外感風邪,侵犯陽明經脈而發病急性口僻的病因以風為主。《素問·風論》曰:「風者善行而數變。」急性口僻起病迅速,與風邪致病迅疾的特性一致。風邪善動不居,具有輕揚、升發、向上的特性,屬於陽邪,易襲陽位,正如《素問·太陰陽明論》所說:「傷於風者,上先受之。」風常兼挾它邪致病,若風邪挾寒、熱之邪侵襲頭面部則會導致筋脈拘急不舒,發生口眼歪斜。
1.2.3有形之邪壅滯陽明陽明為府,主受納,為藏污納垢之所,飲食不節,或邪滯陽明,胃腑失和,氣機失調,氣血不暢,也會導致陽明經脈不利,面部肌肉失養從而發生口僻。
1.2.4口僻與肝、脾也有聯繫肝足厥陰之脈,「連目系,上出額……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還唇內」(《靈樞·經脈》)。肝主筋膜之病,而風氣通於肝,「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因此,肝之氣血不調,筋脈失和,也與急性口僻的發生有關。脾主運化,與胃相表裡。飲食失節,勞倦傷脾,運化失司,一則痰濕內阻,成為口僻發病的病理基礎;二則勞傷中氣,脾虛氣弱,氣虛衛外不固,虛易招風;氣虛推動無力,痰瘀內生,痹阻陽明經脈致病;三則病久,陽明氣血耗傷,虛則累及太陰。
總之,急性口僻以風為發病的主要因素,病變主要涉及手足陽明經脈,而以足陽明胃經為主,另與肝脾有關。
2、分證論治吾師丁元慶教授在《內經》理論的指導下,詳辨其病因病機,靈活運用經方,隨症加減治療口僻,療效滿意。
2.1 風寒證 口僻患者多由頭面部感受風邪引起,而風邪常挾寒熱二氣,但以風寒多見。患者常表現為口眼歪斜,耳後疼痛、面部發緊,其舌質正常或偏淡,舌苔薄白,脈浮。治療以疏風散寒、宣通經脈之葛根湯(《傷寒論》)加減。
常用藥物:葛根、生麻黃(老年人不用)、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為主,加防風、荊芥穗、白芷、當歸、天麻,以增疏風活血通絡之力。
2.2 風熱證 本病雖以風寒證為多,但風熱證亦間有之,除口眼歪斜外,尚見口乾、咽干、舌質紅、苔薄黃、 脈浮中見數。用葛根湯(《傷寒論》)加減或用升麻葛根湯(《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加味以疏風清熱、宣痹通絡。
常用藥物:升麻、葛根、生白芍、炙甘草、蟬蛻、僵蠶、菊花、荊芥穗、薄荷、鉤藤、天麻、忍冬藤等。
2.3 濕熱證 患者飲食失節,勞倦傷脾,運化失司,痰濕內生,日久生熱。濕熱內蘊,症見口眼歪斜,面色紅赤,口氣穢濁,口乾口苦,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用清熱化濕,和胃通絡為法,選用《傷寒論》之麻黃連翹赤小豆加減為方。
常用藥物:生麻黃、赤小豆、連翹、甘草、梔子、黃連、半夏、白豆蔻、天麻、白鮮皮、葛根。
2.4 實熱證 患者若平素嗜辛熱厚味,內蘊積熱,形豐體肥, 病則口眼歪斜,面紅目赤,面部油垢,大便乾結,口氣穢臭,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以清胃瀉熱,散結通絡。方用葛根芩連湯(《傷寒論》)或清胃散加減。
常用藥物:葛根、黃芩、黃連、升麻、生地黃、當歸、丹皮、連翹、枳實、生大黃、天麻、忍冬藤、僵蠶等。
2.5 瘀血證患者若瘀血內阻,陽明經脈不暢,病則口眼歪斜,大便不通,舌質紫暗,脈沉滯或澀。治以通腑化瘀,活血通絡。方用桃核承氣湯(《傷寒論》)加減。
常用藥物:桃仁、生大黃、桂枝、芒硝、炙甘草、當歸、葛根、紅花、丹皮、赤芍、天麻、升麻等。
2.6 氣虛證 若患者勞傷中氣,脾虛氣弱,或口僻治不及時,日久不愈,正氣漸虛。氣虛衛外不固招致風邪侵襲陽明經脈,且氣虛推動無力,痰瘀內生,痹阻陽明經脈以致病。症見口眼歪斜,面色不華,精神不振,體倦食少,舌質淡,苔白,脈細弱。治療當以益氣補虛,養血通絡,《金匱要略》之黃芪桂枝五物湯或清陽湯(《脾胃論》)化裁,臨證可酌加蟲類葯。
常用藥物:黃芪、桂枝、炙甘草、當歸身、葛根、紅花、酒黃柏、生甘草、蘇木、升麻、土鱉蟲、全蠍等。
3、典型病例 病案1 某男,45歲,濟南市人。因6、7日前面部受涼致口角左歪,右瞼閉合不全,右側額紋消失,口角漏水,右面部活動不靈活。納眠可,二便調。舌紅,苔薄白,脈浮數。證屬風寒外襲,經絡閉阻。治以疏風散寒,宣通經脈之葛根湯加減。處方:葛根30克,白芍15克,桂枝9克,炙甘草9克,天南星6克,天麻15克,豨薟草30克,白僵蠶15克,秦艽12克。水煎服6劑。二診:癥狀明顯好轉,右側額紋稍有恢復,右瞼瞼裂縮小,閉合較前有力,口角未變。舌紅,苔薄白,脈弦數。上方加防風6克,芥穗6克,6劑。諸症好轉,略感口乾,上方去天南星、秦艽,加石斛15克,生黃芪24克,雙花30克,當歸15克。繼服6劑。 病案2 某男,45歲,濟南長淸人。口眼歪斜10餘天,口角左歪,右瞼閉合不全,右側額紋消失,右口角漏水,經當地醫院外治效果不佳,大便乾結,舌暗紅,有瘀斑,苔薄黃少,脈沉略滑。既往有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病史,現因腎功能損害正在服中藥治療。證屬瘀熱內阻陽明,風邪滯於陽明之脈。治以通腑化瘀泄熱,疏風活血通絡,方用桃核承氣湯加味。處方:桂枝12克,桃仁15克,炙甘草9克,芒硝6克,生大黃10克(後入),葛根30克,天麻15克,赤芍18克,川升麻15克。水煎服6劑。二診:面癱漸改善,額紋接近正常,口角歪斜減輕,納佳,眠差。大便通暢,日2次。舌暗紅,有瘀斑,苔薄黃少,脈沉細澀。上方去升麻,加夜交藤30克,雙花30克,生黃芪30克,6劑。諸症明顯減輕,納眠俱佳,二便調。舌暗紅,苔薄黃少,脈細澀較前有力。上方繼服6劑以資鞏固。 病案3 某女,23歲,濟南市人。因感受風邪致口角右歪,左側額紋消失,左眼瞼閉合不全,左側口角漏水,進餐時左頰內存留食物殘渣,余無不適。舌淡嫩,苔少,脈沉細。證屬氣虛不固,風邪外襲。治以益氣補虛,養血通絡。處方:生黃芪30克,桂枝9克,當歸15克,生白朮24克,野葛根15克,紅花6克,忍冬藤30克,黃柏9克。水煎服6劑。二診:癥狀明顯改善,左眼閉合較前有力,口角右歪漸恢復,舌淡嫩,苔少,脈仍細,搏指較前有力。上方改黃芪45克,6劑。口歪諸症消失,舌仍淡嫩,苔少,脈弦細。守方繼服6劑。 口僻一病,以陽明經受病,面部筋脈失養,肌肉鬆弛為主要病機,另兼及肝、脾,證治需從陽明入手,祛陽明之邪,通陽明之絡,補陽明之虛。另治療時注意疏風散邪,且要和營養血,若兼濕熱、痰熱、胃熱則需祛除兼夾邪氣,經久不愈則當補虛活絡。如此治療多能收效。
推薦閱讀:
※在水庫夜釣的方法 夜釣經驗談-2
※釣魚還真有這種操作?一位盲釣客的經驗之談
※人民調解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東方經驗將有法可依——中新網
※手把手教你搞定十二星座男~!好友根據她自己的實戰經驗總結的制勝秘籍
※垂釣比目魚的經驗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