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書法演變史

一直以來有這麼個願望,就是想把我國書法演變的過程做一個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無奈瑣事太多,靜不下心來。近日得閑,便以硬筆臨寫各個時期的名碑名帖,算是為日後毛筆臨寫打個基礎。

殷*甲骨文

殷甲骨文是殷代篆字,因為刻在龜甲和獸骨上而得名。

釋文:考年立子,太甲,太乙,太庚,太戊,仲丁,祖乙,祖辛,一羊。

周*石鼓文(大篆)

刻於秦襄公(公元前777~766年)時期,是春秋時期的作品,乃當時的重要書跡。石鼓就是把大形石塊做成鼓一樣,在四周刻上頌詩,其文字後人遂名之為石鼓文,屬於金石刻辭方面的寶貴遺產,也是春秋時期,把鑄金推到刻石方面的字學古物。

釋文:其魚惟何,惟鱮惟鯉,何以系之,惟楊惟柳。

秦《琅琊台刻石》(小篆)

秦代篆文,又名"小篆"。它的體裁,已不同於周代"大篆"的縱橫蜿曲,繁複茂密了,是周代字學的演進。

秦代書法,計有兩種不同的體裁:一是官方所慣用的小篆體,也就是丞相李斯所寫;二是民間所慣用的隸書體,乃獄吏程邈所書。秦代官方,凡遇有重要的法令文告,則常以刻石來昭示天下。因那時的鑄鼎風氣,由春秋到戰國時期已逐漸式微,所以秦代的刻石,已成為國家頌辭典章的記載和宣示告品了。

釋文:金石刻所為也,今石刻辭,不稱其於久遠也,為之者。

漢《陽泉使者舍薰廬金刻》

舍薰廬意思是屋內用的火爐,取暖或燒香用。此字體,可說是魏晉楷書的倡導者,也是古隸的突出者。

釋文:陽泉使者,舍薰廬一,有股及蓋,並重四斤六,十三年正月乙未,內使屬賢造,雒陽付,守長則丞善椽,勝傳舍,嗇夫兌。

漢代隸書--八分

隸書在演進的過程中,有幾個不同的名稱。例如西漢初期的隸書,叫做古隸。到了西漢中葉,因為隸體有了進化,便稱之為"八分",又名"分書"。

釋文:

右:五鳳元年十二月朔

左:二千六百九十人開通褒斜道

漢《石門頌》

在東漢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的時候,因為子午谷(在陝西長安縣南,是一條通往漢中的穀道)路險難行,當時的司隸校尉楊渙字孟文,奏准了明帝鑿通這石門。永平六年,漢中太守鄐君奉詔開鑿,永平九年竣工。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漢中太守王升,於褒斜谷中的摩崖,刻此頌文,以紀念楊孟文的勛德,題額"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後世即簡稱之曰"石門頌"。

釋文:惟坤靈定位,川澤股躬。澤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之川,其澤南隆。八方所達,益域為充。

漢《乙瑛碑》

此碑是東漢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魯相乙瑛因孔子廟內應置守廟之官,百石卒史一位,司徒吳雄,司空趙戒,特為之奏准桓帝,而設立此碑的。(今存山東曲阜孔廟)

釋文:元嘉三年三月丙子朔,司徒雄司空武從事用者,經通一藝,雜試通利,能奉弘先聖之禮。

漢《華山廟碑》

此碑乃西嶽華山的廟碑,建立於東漢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釋文:玉帛之贄,禮與岱亢,六樂之變,舞以致康,在漢中葉,建設宇堂,山嶽之守,是秩是望。

漢《曹全碑》

此碑建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明朝萬曆初年,在陝西合陽縣出土。曹全曾任合陽縣令,有功於民,時人特立此石,以頌其勛德。

釋文:…是以鄉人為之諺曰:"重親致歡曹景完。"易世載德,不隕其名。及其從政…

漢《張遷碑》

張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陽市西北)長,遷盪陰(今河南湯陰縣)令。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 。碑高290厘米,寬107厘米。東漢中平三年刻立(公元186年)。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碑文記載了張遷及其祖先張仲、張良、張釋和張騫的功績,並涉及黃巾起義軍的有關情節,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此碑的隸體,又有獨到之處,為方筆隸書的嚆矢(hao shi 意即開端或先行者)。寫此碑的書家,師法《盂鼎》的方圓筆兼用,但方筆多於圓筆,故可以"厚重方朴"四個字,來形容此碑字體的特點。因此,它的體裁,也就"拙厚有味",加上少數捺筆的格外莊重,更襯託了它的"方拙有力"。

今人學隸書的,多喜從此碑入門。

漢*史游《急就章》

漢代的草書,乃起源於民間的簡筆字,因為在往來頻繁的公私應用上,寫文件書信時,總免不了有省減筆畫的習慣,再加上當時人民寫隸字的時候,又歡喜草率一點,那就在有意無意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草書的字體了。

周代的太史籀整理了大篆,秦代的丞相李斯統一了小篆,及御史程邈增改了隸書,漢代的王次仲規划了八分,均對當時的文字、書法,做了巨大的貢獻。同樣的,漢代草書的進化成功,也不例外,是由兩位傑出的文字學家,整頓和倡行,並且有了兩種不同的風格、不同體裁的草字體,相繼流傳,先後輝映書壇,為千秋萬世所師法和崇仰。

公元前48年,西漢元帝時的黃門令兼文字學家史游,把民間盛行的簡省筆畫和草率寫來的隸字,搜集起來,加以截長補短,而統一了寫這種草書的筆畫。他為此特地編寫了一本《草字歌訣》,共一千四百餘字,分三十二章。成為千古不朽,流傳後世的草字範本。因為這種體裁,是由一筆不苟的隸字化草,所以去隸未遠,還有少許波磔筆法的存在。因而此種草書,名之為"草隸"。又因急就成章,又名之為"急就章"。(未完下篇待續)

釋文:第一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勉力務之必有喜,清道其章,宋延年。

漢*張芝《芝白帖》

(接上篇)到了東漢桓帝靈帝時(公元160年左右),又出了一位舉世無雙,前無古人的書法大家,名張芝,字伯英,敦煌酒泉(現在甘肅省)人。他平生不願入仕途做官,專喜臨池習書。他住宅前的池水,因為天天洗筆,朝朝濟硯,致池水盡成了黑水。他的草體字,是由史游的草隸變法而來,就是他只師取了史游《急就章》的草法,但沒有師承他的筆法,所以他的草書體,是他獨自發明的,因為有異於"草隸"的體裁,後世即稱之為"今草"。

釋文:八月九日芝白,府君足下,深為秋涼平善,廣賢彌邁,想思無違,前比得書,不逐西行,望遠懸想,何日不勤,捐棄漂沒,不當

漢*張芝《知汝帖》

此帖是張芝寫他自創的草書體"今草"的代表作。今草和草隸的區別,就是今草的體裁,是字字相連,一筆而成的。雖然偶有不連,但上下筆意貫串,呼應相顧,而血脈相通。

釋文: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蹔(zan通暫)暢釋,當不得極蹤,可恨吾病來,不辨行動,可耳。

魏《三體石經》

書有古文、篆、隸三種字體。書寫者有衛覬、邯鄲淳、嵇康諸說,但無定論。

三國時代的書法,並不亞於漢代的興盛繁茂。正如膾炙人口的魏代文章受到後世的重視和崇仰一樣。

東漢的"八分"體已因減省筆畫,及草率筆法而演變成"章草"和"今草"。到三國時,始有"楷書"和"行書"的流行。桓靈時代,在民間已流行的簡化隸筆的字體中,就具有楷書和行書的雛形,不過在那個時期,並未得到朝廷和書法家的重視,直到三國時代,經過鍾繇太傅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加以整理提倡和發明,才正式流行。

魏*鍾繇《力命奏表》

鍾繇(yao),(?~230年)。字元常,穎川長社(今河南許昌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鍾繇擅長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

他致力於寫字,三十年如一日,坐則畫地,卧則畫被。

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潛心研究其書法。

此表是他老人家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的親筆正楷奏本。

魏*鍾繇《薦季直表》

此為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八月,鍾繇70歲時上魏文帝曹丕表。

大意是:建安初年,曾效命曹操的山陽太守關內侯季直,因為官清廉,罷任後卻衣食無靠,鍾繇表請念其舊功,讓皇上賞賜一塊地方,使其安享晚年。

蜀*張飛《八濛山銘》

張飛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是三國桃園結義的猛將。劉備和關羽都是能文能武的人才,張飛受其影響,也就能詩能書了。

傳說張飛打敗曹操手下名將張郃之後,以丈八蛇矛在八濛山(位於四川渠縣東北天星鎮)石壁上鑿隸書兩行"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八濛,立馬勒銘。"這便是後世傳頌的"八濛摩崖"。

吳*皇象《天發神讖(chen)碑》

皇象,字休明,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時有"書聖"之稱。

皇象書此碑文以方筆為主,圓筆為輔,師於周代的《盂鼎》,但字的形態,似方又圓,又似取法於漢篆,再加上自發的變化,致體裁特殊,筆力雄劈,其橫豎筆的開端,則方帶垂芒,下垂之畫,皆懸針出鋒,此又師法了東漢的《景君碑》。總之,此碑若篆若隸,雄強轉折,大有孫吳據江東,雄視中原之氣概,可謂東吳的代表作。

筆者猜想,因碑文內容與迷信有關,而皇象書法水平又如此高超,故而寫出這等看似神秘的字體,迷惑百姓,使信以為真,也未可知。

釋文:書中萬字文,方諸內史,海上三神山,是曰大觀。

晉*衛夫人楷書

楷書和行書,是三國時期的新興體裁,到了晉代,更形工美。

自殷商甲骨、大篆、小篆、隸書八分、章草、今草,到三國的楷書、行書, 按照書體演變的過程,正確的排序應該是:篆、隸、草、真、行。

據歷代各有關史料記載,僅晉代大臣中,善書者就有四十多位,可見晉代書風之盛!他們的字跡,以草行字體為多。且王府伯叔子侄的書法作品佔大多數,我們尊稱"書聖"的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一位。

衛夫人是誰?她就是王羲之的書法啟蒙老師,是東晉著名女書法家。

衛夫人,公元27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名爍,字茂漪。她的爺爺是晉尚書令著名書法家衛瓘(guan)。她的丈夫是汝陰(安徽阜陽)太守李矩(山西臨汾人,善隸書)。

衛氏家族世代工書,她幼秉家學,工章草及真書。真書師法鍾繇,且字形較鍾繇更端莊淑慧,略帶長形。

我國歷代女書法家,數衛夫人名氣最大,大概是因為她的學生王羲之榮及老師的緣故吧。有詩為證:"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杜甫詩句)。

晉*索靖《出師頌》

索靖(公元239~303年),字幼安。敦煌郡龍勒縣(今甘肅省)人。西晉將領,書法家。

索靖的奶奶,是張芝的親妹妹,也就是說,索靖應該管張芝叫舅爺爺。

此《出師頌》是章草體,師從了他舅爺爺的《芝白帖》。

古人學習書法,有這樣的佳話流傳:"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便作索靖。"他的書法地位如此之高,令後世學習書法的人,崇拜敬仰!

後人學習章草,多以此頌為臨本。

釋文:芒芒上天,降祉為漢,作基開業,人神攸贊,五曜宵映,素虛夜嘆,皇運來授,萬寶增煥。

晉*王廙《二十四日帖》

王廙(yi),公元276~322年11月4日。字世將。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著名書法家、畫家、文學家、音樂家。

王廙是王羲之的叔父,也是王羲之的書法老師。

此草字帖的字跡,既不飛舞,也不放蕩,在平穩書寫之中,求其草法精熟,字態活潑。

釋文:二十四日廙白,唯久白,想適妙成行,未面,遲想得示知同,雲冀何生相見,述及不多,王廙白。

晉*王導《草書手簡》

王導,公元276~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龍、阿龍。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人。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是東晉初年的丞相。

王導是王羲之的堂伯父,他對侄兒羲之視為己出,寵愛異常。

王導和王羲之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則有趣的典故:

太尉稀鑒有個女兒,年方二八,名叫郗璿,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鑒愛如掌上明珠。郗鑒要為女擇婿,郗鑒覺得丞相王導家子弟甚多,聽說個個都才貌俱佳,於是郗鑒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擇婿。一天早朝後,郗鑒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裡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裡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郗鑒就命管家,帶上厚禮,來到王丞相家。

王府的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來覓婿,無不卯足了勁,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唯盼中選。

郗府管家看來看去,感覺王府的青年才俊個個都很好。最後,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見靠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原來王羲之在來相府半路上再三賞玩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的古碑後,沉迷不已,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相親的事早忘光了。當他急急忙忙來到相府,因為天氣實在太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胸露腹,邊喝著茶,邊想著蔡邕的書法。管家見他這般神情,驚呆了,問他話也不答理。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餘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郗鑒說:「哈哈,我要選的就是他了!」郗鑒來到王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東床快婿"又稱"東床坦腹"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釋文:省示具卿,辛酸之至,吾守憂勞,卿此事亦不蹔(zan意思同暫)忘。然書足下所欲致身處尚在彀中,王制正自欲不得許卿,當如何?

晉*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今浙江嵊州)。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學家,北京大學燕園書畫協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首任會長。早年求學於武昌藝專學習書法、繪畫,後專攻書法,是我國當代草書大家、改革開放時期著名書法理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藝委會副主任、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他精研文史,擅長真草隸和藝術理論,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書論》、《草論》,是「引碑入草」的理論首創者和實踐開創者。與沈尹默合稱「北大書法史上兩巨匠」,有當代草書」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譽,與林散之並稱「當代草聖」。)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王羲之的《十七帖》,全是手札尺牘(書信)。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

本篇所臨為第十一封《七十帖》。

釋文: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體氣常佳,此大慶也。想復勤加頤養。吾年垂耳順,推之人理,得爾以為厚幸,但恐前路轉欲逼耳,以爾要欲一游目汶領,非復常言。足下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

大意是:

足下今年剛好七十歲吧?知道你身體很健康,這是大可慶幸的事。推想你會勤加保養。我即將六十歲了,按照一般的人生規律,能活到這個年紀也不容易,算是我的大幸。但擔心往後的身體變壞,可能會窘局難堪。正是這個原因,我想儘快到你蜀地,一游汶嶺。這不是隨便說一說的,足下你儘管多加保養身體,等著我來游的這一天。不要以為是虛言,如果能完成我們這一計劃,可以說是當今的一段奇事了。

註解:

1."政七十"之"政"字為"正"。王羲之祖父名正,晉人避家諱甚嚴,故王羲之尺牘中凡遇"正"字均改寫為"政"。而"正月"則改寫為"初月"。汶領即今之岷山,晉時在汶山縣境。汶山縣在今成都北面。而峨眉則在成都南面,都是當時益州境內的名山。

2.年垂耳順,即耳順之年。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是60歲的代稱。

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貼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大意是:

王羲之拜上:快雪過後天氣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沒有結果,心裡鬱結,不詳說。王羲之拜上,山陰張侯啟。

作為現代人,對《快雪時晴帖》的鑒賞解讀,完全可以有一種現代人的解讀方法,就像影視劇對古代經典名著的翻拍一樣。其文字內容可以做如下的闡釋:

羲之致意:一場短暫的春雪過後,天氣晴朗,暢想美好的願景是那麼的安善可意。一些未完成的事情讓人遺憾,但我們會努力不懈,繼續奮鬥。羲之致意!

這篇短札掛在辦公室、書房或居家,時常觀賞,就會感到大書聖右軍在給我們打招呼,並描述早春雪後天晴,讓人心曠神怡,暢想美好的願景,並直面問題,誓言繼續奮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是美景加勵志的美好文辭,再以書聖筆墨視覺藝術形式傳達,那絕對是一件上乘佳作。

晉*王羲之《蘭亭序》

此帖號稱天下第一行書!

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一幫詩文同好者,在浙江紹興會稽山隂的蘭亭內舉行詩會。與會者飲酒賦詩,抄錄成集。大家推舉德高望重的王羲之為詩集寫篇序文。右軍酒酣意足,乘興用蠶繭紙、鼠尾筆寫下這篇序文,以志紀念。

因此序情文並茂,書法高超,這個詩會也就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詩文集會了。

右軍寫此序文時,雖然比不上《快雪時晴》的優雅俊美,但字裡行間,神情穩定。因為"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他當時的胸懷,正"放浪於形骸之外",所以,筆姿很多仍然"飛舞飄逸",足見富於修養的大方家,臨場老練。因詩會雅集,當眾執筆,立馬造橋,非尋常抄繕,而從容行事,且序文完全是草創初稿,尚有文字修削之處,能有此佳構,確屬難能可貴。

總之,《快雪時晴》、《蘭亭序》、《聖教序》,均為行書之典範,自古至今,不知造就和影響了多少書法家。

晉*王羲之書《唐集聖教序》

此《聖教序》是唐代玄奘法師去佛國印度取來了經文,共譯裝成657部,唐太宗為此撰寫了序文,名叫《聖教序》。當時的前輩大書家褚遂良、虞世南諸大臣,應當執筆書寫,但因聖教太過莊嚴,特搜求王羲之的行書字,來集充序文。太宗敕(命令)弘福寺僧懷仁,去做集字刻石的工作。好在內府寶藏右軍墨跡很多,懷仁花了近二十年的功夫,才完成了這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釋文: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隂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可征,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

晉*王獻之《中秋帖》

王獻之(344~386)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公子,字子敬,官拜中書令,故世稱王大令。書法工章草、今草、楷書、行書,並善丹青,少有盛名。在書法史上,享名僅次於他的父親。

此帖是今草體,下筆精熟,寫來俊美潤秀,飛舞風流,不讓張芝及他的父親專美於前。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由於文字斷句不同,意思也不盡相同,無定論。

晉*王獻之《洛神賦》

我們知道,楷書始於魏而盛行於晉。右軍寫的《黃庭經》細楷,有別於鍾繇,創新了風格後,首先加以變通美化的,就是王獻之了。

此賦又名《洛神十三行》,因只留下十三行了,故有此名。

此書內容寫的是曹植的《洛神賦》。

釋文:

晉中書令王獻之書

…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悵猶豫而狐疑。…

晉*王珣《伯遠帖》

王珣(349~400)是晉中書令王洽的長子,王羲之的侄兒。字元琳,官拜司徒。

此帖為行楷體,不是全師二王的,有融碑入帖的筆法,在晉書中異軍突起。

釋文:

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臨帖中漏了申字)。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南北朝*《宋爨龍顏碑》

三國歸於晉,天下統一。到了西晉末年,由於五胡之亂,司馬氏不得不遷都江左(古人有個語言表述習慣,把東邊稱為左,把西邊稱為右。所以,江左就是江東。),是為東晉。到了恭帝二年(公元420年),劉裕篡位,建國號叫宋,晉朝到此結束了。

宋以後,又有齊、梁、陳等相繼立國,這四代國家,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南朝。

那時割據中原的五胡,一個個被拓跋珪氏所滅,建國號叫魏,也就是北魏,時間在公元386年。北魏以後,又有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相繼立國,這五個國家,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北朝。

南朝和北朝對峙了170年,胡人與胡人爭,漢人與漢人斗。當時的人民顛沛流離,生靈塗炭。儘管如此,當時南朝的文藝界還是比較繁榮的,書法界也不例外。

南朝的書法,因為還受立碑禁令餘威的影響,官民立碑的不多,只《爨龍顏》、《瘞鶴銘》等數種碑刻而已。所以,南朝書法,也是魏晉逸風,大多留跡於文牘手札。那時的文牘手札,經後世摹刻成帖供書法學習之用的,統稱為"南帖"。

北朝的書法,因未受立碑禁令的影響,民間刻石立碑之風盛行,走上了秦漢豎碑立榜的道路。因此,在書法的體裁方面,有別於南朝,已不是單單拘泥於紙帛,而是盡情的為著碑榜大字的需要,注意發揮正楷方面了。風氣所趨,使那時的書法,脫離了魏晉行草的書派,而上溯周秦兩漢及三國,演變成獨樹一幟的"魏碑"字體。

通常所說的魏碑,就是北魏那時的碑刻,今天我們統稱為"北碑"。

這個創新字體,屬於正楷的一種,是由漢魏真書加以美化塑造而來。

總而言之,南朝書法以俊逸清暢勝,北朝書法以雄健俊俏勝。

《宋爨龍顏碑》是南朝劉宋龍驤(xiang)將軍、寧州刺史、邛(qiong)都縣侯爨使君的墓誌。清初道光年間阮元發現於雲南陸涼(今陸良)。

宋*羊欣《暮春貼》

羊欣,王獻之的外甥。有一句俗話說:「買王得羊,不失所望。」 意思是說,買王獻之的字沒買到,買到羊欣的字,也是一件幸事。

羊欣(370~442)字敬元,東晉、南朝(南北朝)宋國著名書法家,泰山郡南城(即今平邑縣魏庄鄉南武城村)人。其父羊不疑為烏程令,羊欣時年十二歲,隨父在任所。王獻之為吳興太守,時至烏程,見羊欣習書,甚愛之。某夏,獻之至,見欣著新絹裙午睡,乃提筆書裙數幅而去。由於獻之親授以筆法,不時指教,羊欣的書法更為精進,以至成名。

南齊*王僧虔《南台帖》

在我國古代書法史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筆法不外傳,且傳男不傳女。當書法家的筆法無後嗣男兒繼承時,就傳給外甥中有志於書法的人。

王羲之把筆法傳給了兒子王獻之,王獻之把筆法傳給了小他二十六歲的外甥羊欣。而羊欣又把筆法傳回了小他五十六歲的王家後人王僧虔(王羲之的第四世族孫,按照親戚關係來講,王僧虔應該管羊欣叫表叔。)。

王僧虔(426—485年),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朝宋、齊間著名的書法家。

蕭道成(南北朝時期南齊開國皇帝,479年—482年在位。西漢丞相蕭何二十四世孫,劉宋右軍將軍蕭承之之子。)也長於書法,直到做皇帝以後,仍然酷愛不已。有一次和王僧虔比賽後對他說:「誰是第一?」王僧虔說:「臣下我為臣子中的第一,陛下您為帝王中的第一。」蕭道成笑道:「你真算是善於為自己謀划了。」

梁武帝評價他的書法:"僧虔書,猶如揚州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種風氣。"

梁武帝《腳氣帖》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這位皇帝,博學多能,除了善書畫而外,還是一名大名鼎鼎的書法評論家。他評論過的書家,從漢末到梁代,共有三十四人之多,評語大多美妙切實,比喻生動。同時他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書畫鑒賞家,因此他很自然的,又成為周秦兩漢及魏晉二王的名跡收藏家。在我國書畫真偽的鑒別和搜集寶藏這方面,可以說,他是起了帶頭作用的。明人輯有《梁武帝御制集》。

武帝此帖為草書,寫來活潑老練,雖無特殊姿態,但卻閑散清逸。武帝畢生傾慕二王,所以他也是師法二王的名家。

武帝的太子,名叫蕭統,即昭明太子,就是迄今為止仍成為文學愛好者,大、中學生們,研究古典文學所必備的《昭明文選》的作者。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傑出的王孫學者。真可謂家學淵源,光耀千古。

北魏《嵩高靈廟碑》

此碑又名《寇君碑》,乃北魏太武帝時(約公元390年左右),頌揚道士寇謙的碑刻。當時南朝重釋教(即佛教),北魏重道教,寇氏就是一位最受崇拜的名道家。

此碑的書體,大多師法漢隸的《張遷碑》,也是以方筆的運用為主,它的一撇一捺,更為神似。不過,橫筆沒有蠶頭燕尾,而豎筆鉤筆及字的形態,則師法鍾繇的正楷。但此碑寫"口"字的右上角,不同於隸書楷筆,而發明成六角形,成為北魏碑寫"口"字創形的導師。在書法演變史上,不失為一座橋樑。

北魏《始平公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全稱為《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題記》,由孟達撰文,朱義章楷書,刻石位於洛陽市南郊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訖。其作為魏碑書法藝術的典範被列入「龍門二十品」中,它一反南朝靡弱的書風,開創北碑方筆的典型,以陽剛之美流傳後世。

魏晉,尤其是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極大發展,各地鑿窟造像祈福之風盛行。南方,南朝梁武帝時,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寺院數百所,僧尼十萬餘人。在北方,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在龍門大造石窟,即學界所謂的「龍門石窟」。各石窟或石窟中的佛龕多有題記,記述造窟者姓名或願望之類。從北魏至唐的一百五十餘年時間中,造像十萬餘尊,碑刻和題記三千六百餘塊。

此碑用筆多取方筆,斬釘截鐵,一些「點」狀筆畫和折處重頓方勒,鋒芒畢露,故顯雄峻非凡。

《始平公造像記》被推崇為龍門諸品之首,是北朝碑刻中的翹楚。

北魏《石門銘》

此銘為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的摩崖刻石,在今陝西漢中石門東壁,為紀念鑿通石門,利惠交通而作。

此銘的整個字態及筆姿,給平添了很多輕健活潑的地方,與東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漢隸《石門頌》,有異曲同工之巧。

此刻末端暑有"王遠書石",並題"石師河南郡洛陽縣武阿仁鑿字"。王遠乃北魏太原(今山西)人,善正書。武阿仁當為民間之石刻家。

此銘每字之大小不一,又有甚多扁長無定之畫,及其偏斜之姿,可以說是山林派的北魏體了。

北魏《鄭文公碑》

* 鄭道昭(?—516年),字僖伯,自號中嶽先生,北魏滎陽開封人,著名書法家,魏碑體鼻祖,曾任光州(今山東省萊州市)刺史。少而好學,博覽群書。

《鄭文公碑(上碑)》正是從隸書向楷書過渡時期,筆勢尚有隸意,也出現了楷書筆法。故而集眾體之長:既有篆書的筆法,隸書的體勢,行書的縱逸風姿,又有楷書的端莊。其用筆,既有篆法圓轉形成的圓筆印象,又有隸法方折形成的方筆感受。方圓兼備,變化多端,雍容大雅。或以側得妍,或以正取勢,混合篆勢、分韻、草情在一體,剛勁姿媚於一身,堪稱不朽。包世臣、龔自珍等人都將它同南碑之冠的《瘞鶴銘》相提並論。康有為曾譽《鄭文公碑》為「魏碑圓筆之極軌」。從拓本看,此碑的用筆確很渾圓,但看原石,實方筆居多,給人以圓筆感覺是因為它屬摩崖。

北魏《司馬景和妻墓志銘》

又稱《司馬昞(bing)妻盂敬訓墓志銘》。北魏 延昌三年(514)正月刻,楷書,20行,行21字。原石已佚。清乾隆二十年河南孟縣八里葛村出土。同時出土的還有《司馬昞墓誌》、《司馬升墓誌》、《司馬紹墓誌》,合稱「四司馬墓誌」。四志中以此志最好。

此系北魏墓誌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多用方筆,鋒芒畢露而不失於纖弱;結體逸宕而富有韻致。比某些千篇一律的元氏墓誌略高一籌。

北魏《崔敬邕墓志銘》

北魏持節龍驤將軍、督營州諸軍事、營州刺史崔敬邕墓志銘,為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所刊立,比《司馬景和妻墓志銘》遲四年,同屬北魏楷書體裁,為有方格的小楷,但字體不帶長形,方方正正,撇筆不垂長,捺筆鉤筆也不尖削,完全以圓筆法寫來,沒有《鄭文公碑》的嚴謹,更沒有《石門銘》的輕鬆,慢條斯理,圓潤可人。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

張大千夫子的師兄 (李健) 是精工多體的大書法家,尤擅北魏各碑,對此碑特別愛好。

釋文:

…乃遠源之富,弈世之美,故以備之前冊,不待詳錄。君即豫州刺史安平敬侯之子。胄積仁之基,累榮構之峻,特稟清貞,少播令…

北魏《張猛龍碑》

此碑建於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字體與《司馬景和妻墓志銘》相彷彿。不過,用方筆之處,多於用圓筆,且字態略帶長形。

碑文因年久剝蝕之處太多,致拓本模糊,臨寫甚為不便。

北魏《張黑女墓志銘》

北魏張玄,字黑女,南陽白水人,官至南陽太守,卒於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此碑是後人於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為他建立的,可惜書丹人不詳。

清初出土,清末大書家何子貞,獨喜此碑,原碑也由此公珍藏,譽為北碑的皎皎者。原名《南陽太守張玄墓誌》。

此碑字體乃北魏楷書之一。無論在結構方面,神態方面,都是由劉宋《爨龍顏碑》演創而來的。它是以漢隸為骨,鍾繇楷書為貌。不過,字體的神態,更為停勻活潑,筆調也更為圓暢柔和。以北魏書法的進化史來說,的確又較《爨龍顏碑》,跨進了一步。

張大千夫子的老師曾公熙尤喜寫此碑,清末民初,名震書壇。他老人家讚譽此碑,有"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之句,可見此碑不知傾倒了多少喜愛北碑的書家呢!

北齊《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俗稱泰山經石峪殘字,乃刻在泰山摩崖經石峪,每字大徑二尺,系金剛經全文,實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石刻。有如此壯舉,足證當時北朝人對佛教的崇拜。

北齊《優填王造像記》

此碑為洛陽龍門石刻之一,僅有二十八字,每字直徑三公分半,為龍門石刻之最大字者。從整個字體來說,仍屬北魏式的楷書。不過,它在每一個字的下筆之時,無論橫豎筆,都喜歡多一花鋒,致橫豎筆的開端,已不是方筆了,而標新立異地多了一份"下筆花招"。

隋《啟法寺碑》

北周的大臣楊堅(公元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襲父爵為隋國公,靜帝封他為隋王。於公元581年舉兵滅主稱帝,建立隋朝,統一了對立150年的南北朝天下,中國又得到了大統一的局面。

這位隋代始祖,帝號"文帝",在位24年。整個隋朝的壽命,自公元581至617年,共36年。

書法到了隋代,也跟著江山的易主,而有了一個大變化。儘管立國時間不長,少數書法家們,已經寫出了隋代面目的正楷字了。開皇四年的《啟法寺碑》和開皇六年的《龍藏寺碑》的字體就是個很明顯的例證。

草書方面,在隋代雖說不怎麼風行,但還是有一個人不時提倡。這個人,就是書聖王羲之的七代孫智永和尚。

《啟法寺碑》,也叫《啟法寺碑銘》。是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建立的,原在湖北襄陽啟法寺。字體有異於南北朝的楷書。

隋《龍藏寺碑》

此碑是隋代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建立的,全碑不到一千五百字。碑在河北省正定縣龍興寺的佛香閣前,乃隋代又一著名的有異於南北朝的楷書。


推薦閱讀:

[書法視頻]胡立民臨習《李壁墓誌》附臨樂安王墓誌等作品。
毛主席:我不算書法家,古代書家我也都看不上
十二生肖與書法
學習楷書,這些書法名家必須要知道
苗超群書法作品欣賞

TAG:中國 | 書法 | 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