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為何能成為國產第一?
導讀:華為手機從崛起,到領軍分兩個階段,實現了從大眾消費品新人到國產的跨越!
華為甩開小米的幅度不斷加大,正成為的國產手機第一!2015年上半年華為手機出貨達到5000萬部,而且增速保持在近40%,而小米上半年銷量3470萬部,增速33%,這意味著,兩者差距在多方面擴大,一是銷售量差距翻倍,二是銷售額的差距也將翻倍,接近兩倍(2015年華為手機銷售額將是小米兩倍)!
華為手機從崛起,到領軍分兩個階段,實現了從大眾消費品新人到國產的跨越!
第一步學習小米的營銷
2012年,華為一度要和360合作推機,但是關鍵時刻被任正非叫停,這個考慮還是很長遠,一旦機對華為將來的品牌形象有影響,任正非對華為的定位可不是只做一個中低端品牌,華為在通信上都是國際前沿的企業,而今天我們看到這個叫停是非常具有戰略性,今天華為已經形成高中低都有布局的產品矩陣,而且定位高端的產品也獲得了國際認同!
2012年,在和360分手後,華為快速的對小米的複製,從高性價比的產品到營銷,都進行了複製。
在產品方面,緊逼1999的小米,推出了1888的榮耀4,榮耀3C緊逼紅米,紅米799,榮耀3C定價798,而當小米出了699元的紅米1S後,華為出了599的榮耀暢玩。
這也是一種極高的策略,採用了緊盯小米的戰術,一方面對小米有力的武器進行了複製 也體現出了自身的性價比優勢,另一方面又借勢炒作了自己,一種非常有效的策略。
在營銷傳播上,華為也加大了宣傳力度,小米所有的方法,也多數被華為複製
客觀說,華為本身也具備很強的新聞炒作點,一個成功的國際化公司,很多資源過去沒有利用好,而通過CEO余承東的操作,很好的利用了這個價值點,然後同時不斷的發表言論、製造話題,他本人被稱為「余大嘴」,這些說起來簡單,但當初余承東做起來可不容易,華為是一家習慣於內斂的工程師文化,這些一改以往B2B運作時代的低調模式,過於高調、適合於大眾品的營銷方法,初並不被內部所接受,但是余承東扛著巨大壓力,向大家證明了這種模式的作用。
余承東的這些努力,也把華為知名度拉升起來,包括上面提到的每一次對標小米價格的炒作等等,逐漸讓華為的大眾消費者品牌目標落地。
而像小米採用的預約,也被華為一次次運用中嫻熟,加上產品特有的品質,華為的榮耀4X也創下單日過百萬、3天224萬的記錄,同時這些新聞的傳播,也把華為的品牌拉升。
不僅是是對於互聯網媒體的傳播運用日趨嫻熟,而對微博等SNS媒體的運用,華為也遠超不少同行,目前余承東、子品牌榮耀的微博粉絲都超過300萬,華為終端公司微博超過400萬,也極好的利用了新媒體。
同時,華為也打造了自己的粉絲團隊——花粉,目前因為華為品質的卓越和良好的形象,這一粉絲也不斷壯大。
可以說,憑藉狼性進取精神、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華為快速的複製了小米的營銷模式,讓自己迅速壯大起來,這是第一階段,到了第二階段,華為前瞻性的布局開始顯現,展現自己的特色。
第二步開始創新 自己的特色
開始用華為的產品技術驅動模式矯正手機行業
商業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競爭,是產品力、營銷力、團隊、企業文化的綜合實力的競爭,相對而言,小米在營銷上優勢比較大,一度在業內具有較高的地位,但是當華為嫻熟運用營銷後,開始把自己的產品驅動的優勢、人才儲備優勢、企業文化優勢的綜合實力優勢發揮出來後,也意味著行業的位子要發生更迭了,行業新的領軍企業誕生了!
如果說2012年華為還在學習小米,2013年華為則開始形成自己的特色,用產品技術驅動模式矯正手機行業,此時,華為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運營優勢也開始發力。
首先,華為吹響進軍進擊中高端的號角
2013年,華為通過P6進行試水,憑藉超薄纖美的設計,華為的品牌美譽度大幅度拉升,P6的銷售達到400萬部,產品成功攻破了2500的中端價位。
到了2014年5月,華為P7發布,再次獲得美譽,銷售比上一代大幅提升,達到700萬部,接著2014年9月華為發布mate7,成功攻破3000元價位,上市之初,售價一度超過4000元,所獲得良好反響也超出想像,以至於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普遍斷貨,而今天mate7的銷量已經突破500萬部(僅Mate7一個單產品的營收,就超過了小米手機2014年全年銷量6112萬部一半所創造的營收和利潤),足見任正非為華為指出向中高端突圍、注重利潤決策之犀利!也把與小米的差距拉的越來越大!
其次,獨立電商品牌迴避線上線下互博 用子品牌攻打小米
2013年12月,華為將榮耀品牌獨立,作為專門的電商品牌,定位針對於電商人群的中低端品牌,迴避線上線下品牌的互博,這種設置後來也為其它企業所借鑒。如酷派、聯想等都在模仿這種分拆模式。而榮耀的獨立運作,也實現了榮耀這個子品牌業績的暴漲,2014年一年銷售超過2000萬部,2015年上半年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銷售、2015年完成4000萬部沒有任何懸念。繼2014年榮耀6、榮耀6plus大獲成功成功後,2015年6月30日發布的榮耀7再次獲得好評,預訂量更加驚人,榮耀系列極有可能在2015年創下一個驚人的銷售業績!
再次,構建品牌陣列
同時,華為開始構建自己的品牌矩陣,榮耀定位中低端,對標互聯網品牌,瞄準中低端市場爭奪,華為定位中高端,對標蘋果和三星,與國際品牌PK,形成自己針對不同領域的品牌陣列。避免了一個品牌不利於幾個層級、幾個人群同時發展的弊端,從而有效的針對性攻擊。
後,華為的產品人才優勢開始發力
在找到營銷的感覺後,華為的手機銷售業務逐漸走上正軌,此時,華為長期形成產品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開始發力,很多前瞻性的布局也開始發揮作用, 如:2012年蘋果、三星打專利官司時,任正非就開始提醒華為注意這個問題,開始進行晶元的布局,今天成為了華為手機重要的競爭優勢!
而當華為手機業務高歌猛進時,任正非再次消費者業務部提醒,一部手機賺30元算什麼高科技,要打造高品質、高價值的產品,2014年12月,華為榮耀6plus發布,採用首創的雙鏡頭,在業內和消費者心中引起反響,不到6天時間預約超過342萬。
從2014年的P7、榮耀6、Mate7、榮耀6plus,再到2015年發布的P8、榮耀7這一系列產品,叫好又叫座,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在的技術,都有很強的個性特色,同時打造多款精品的能力,在國內同行中幾乎獨步天下,也充分彰顯了華為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取得這一系列成功時,華為並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相反是傳統企業、只是用好了互聯網這個工具。如同任正非所說,不要迷信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還沒有改變事物的本質,現在汽車還必須首先是車子,豆腐必須是豆腐」。(說到底,產品力、和品牌力將是不變的基礎,要贏得消費者長期的信賴終究還是要靠產品)
而華為人並沒有止步,2015年在取得一系列成功之後,還會在線下渠道進行探索和實驗,就像我們曾經講過未來是全網傳播、全渠道銷售一樣,在渠道上,做好某個渠道也可以有不錯的量,但如果做好多渠道量會更大,這種永無止境、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值得稱讚!而短短4年的時間,華為手機從10名開外成為全球第三、國產手機,也成功實現了轉型,從一個運營商品牌轉型成一個有非常強影響力的大眾消費品品牌,再次體現了充分顯示了這家中國國際化成功科技公司的實力!
狼性進取精神、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較強的產品、營銷、品牌運營能力都在昭示華為手機、這家國產手機新領軍的崛起之道!
沒有華麗的概念和高大上的理論,有的是吃苦奮鬥的精神,踏實的實幹風格,對產品技術技術的追求,不斷進取和改進、提升,成就了手機行業新的領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