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醫武精要略說
1
五、吾、悟
智勇書院是按五大門類的模式,將國學劃分為儒、釋、道、醫、武,並懸掛他們的代表人物孔子、佛陀、老子、孫思邈、張三丰的畫像來祭拜。
我有個很厲害的師父,好像什麼都通。他所傳授的功夫,是擷取儒、釋、道、醫、武五家的精華而成的;通過儒釋道醫武來營養我們自身,否則就會偏於一端。這五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向內求、向內修,由內而達外。
衡量一個人國學修養的如何,就看他能否儒家、道家、佛家、中醫、武學都通達。如果這五大家都通或都懂一些,並能讓其濡養我們身心修養的話,則國學修養就有了基礎。因此,國學的五大門類,對於每一個人有很重要。
儒 家
「儒」是一個單人旁加一個「需要」的「需」,是人人都需要的意思。人人都需要什麼呢?日常生活成聖成賢的智慧。成聖還通「勝利」的「勝」,學好儒家,人的一生就會由勝利走向勝利,由成功走向成功。
儒家的智慧,最核心的內容,隱藏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易經》《春秋》等十三經的典籍里。
簡單說,儒家主要是洒掃、應對、進退。這是儒家全部學問的核心。每個人都需要洒掃;每個人都需要應對社會上更方面的事情;每個人都應知道進退。
儒家之所以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就因洒掃、應對、進退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學問。
洒掃,是洒掃內外,讓日常生活變得有序,讓內裡面身心更健康健康,實現內聖外王。內外洒掃,內外乾乾淨淨。讓我們的心乾乾淨淨,讓氣乾乾淨淨,養成浩然正氣。讓我們的價值觀歸到聖人的境界去。洒掃是外在德 打掃衛生,又不僅僅是打掃衛生。需要打掃我們的意識、身心,使人裡面純凈起來。
應對,是內裡面的修養,與日常待人接物達成恰到好處。讓與我們交流的人感覺如浴春風,感覺很舒坦,讓幫助我們的人感覺到溫暖。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對方沒有感覺到沒有被幫助的感覺,有尊嚴,這就是應對。應對做好了,做人就成功了。
進退,是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該勇往直前的時候勇往直前,該止步的時候一定要止步,懂得把握度。
儒家洒掃、應對、進退,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大智慧。
道 家
道家的「道」,代表著天地的規律和法則。「道」字「一」上的兩點,代表《易經》所說的陰陽和陰爻。「一」橫,代表一畫開天地,亦代表陽爻。
陰爻和陽爻,以符號來代表陰和陽,那麼,日常生活中如何體現陰陽呢?
——自己把握陰和陽。如何把握?行道,修道!道,無處不在。道有個特點叫自然、無為、返本。如果說儒家是有為的,那麼道家是自然、無為,目標是返本歸原。讓自己回歸到自然的天性中。自然,幹什麼事都自自然然、不算計、不後悔、不愁腸百結,隨心所欲、洒脫無比。
我有一個朋友,愛講道家文化,每次講課時,都跟主辦方請求邊喝酒邊講課。講課的過程中,喝一口酒,然後,在場中走幾步,請聽課的人也喝上一口——他講課,體現了真性情,自然、不虛偽、不做作、大大方方。
無為,是隨緣行事。緣去則事盡,緣來就做事。不刻意求,而是發自本心,根據外在的機緣去做事。做的時候不求、不貪。
佛 家
佛家認為,要想成就自己,必須有生活的磨礪,精神狀態、精神境界,努力精進才好。佛家主要修養人的意識活動、修起心動念、修內在的大智慧。
無住、無相、無念,是佛家內在修持的無上法門。
無住,就是不住在任何事情上,不糾結、不煩惱。在人生的所有過程中,或者思考的過程中,不著於哪一方、不著於外在的形象、不著於事物的表象。
無念,就是使我們的意念做到精神專一,雜念不生,不住在現在,不住在過去,不住在未來,住在「一」這個念的運動過程中,或覺知到念的頭——念的開始和發軔,並讓念頭皈依到念的本體中。
無相,就是不耽擱於外在的形象。佛像往往塑造得圓滿、莊嚴,其實,是代表著佛的內在生命,獲得了圓滿圓融圓覺。我們看外在的相,要剝掉外在的相,取其精要,取其思想只內核。無相,就是不要著僧相、不要著法相,不要著佛相。但是,在傳播的過程中,不能輕佻,要有敬畏之心,方能入門;然而,全程都是敬畏,則會失去認知真理的擔當和見相破相的精進,因此,無相才能夠得到大道。
無相,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質;無住,就不會糾結;無念,就不會有妄想分別。這樣,內在里就會完全不一樣了,就能思想通達,圓滿包容,心包太虛。
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彩虹,彩虹要回到家才能看到。回到家,就叫回頭是岸。回頭是岸,不是回過頭看看後面有沒有人;而是回到起心動念、回到自己意識的發軔之所發和所覺知處。
推薦閱讀:
※道醫學堂丨道醫五臓概要(二)
※從《黃帝內經》看道醫(一)
※道醫學堂丨 人類養生文化,華夏智慧的顯現!
※道醫學堂丨符篆方術派的基本概念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杜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