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一個人的老後」做好準備

製圖 鄔思蓓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養老問題,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除了老齡化社會正在形成之外,當今的養老已經呈現出了與以往的諸多差異:大多家庭只有一個子女,有的子女還在異地工作、安家,老年空巢普遍存在,而這一代的老年人對此並未做好準備,以至於「常回家看看」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一種「懇求」。在比我國更早進入老齡社會的日本,「孤老」現象已經屢見不鮮。日本最著名的女權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指出,老齡化社會正在形成,不婚、離婚的趨勢逐漸走強,再加上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所以為一個人的老後生活做好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準備,是所有熟齡女性都要面對的人生大事。「老人問題」多是「女人問題」出生於1948年的上野千鶴子,是日本最具爭議性的女權主義學者,曾任東京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2011年退休,現任日本一家女性網站的理事長。20世紀60年代,她曾是學生運動的積極實踐者,80年代以女性學、性別學研究成名。隨著年齡增長,上野千鶴子將研究方向轉移到老齡化問題,尤其是女性的養老問題上。近年來,日本關於女人未來如何生活的討論非常熱烈,包括從住房問題到理財、接受護理照顧及遺產等身後事的處理,等等。上野在暢銷書《一個人的老後》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老人問題其實是女人問題」,數據顯示,在日本,年過65歲的女性銀髮族,沒有配偶的比例為55%,其中喪偶者佔46.1%,離婚者佔3.5%,未婚者則佔3.3%。反觀男性,則維持17%的極低比例。此外,80歲以上的女性是男性的兩倍,而且8成以上沒有配偶。到2030年時,日本人口預計有3成是老人,將會面臨人類史無前例的超老齡化社會。很多女性必須一個人生活下去,此時若不能妥善安排、面對,就可能成為經濟及人際關係中的弱者,好不容易多出來的壽命反而會成為負擔。作為同齡人中少有的終身未婚的女性,上野自嘲是「敗犬一族的前輩」,隨著晚婚、離婚、不婚、喪偶女性的增加,她建議後輩們要多吸收前輩的經驗,「一個人很寂寞」、「老了沒人照顧」等種種負面訊息,早已是過時的說法。「但是要面對單身晚年生活,仍然得具備一定的技巧和基本準備,換句話說,就是應對生活的軟體和硬體。關於硬體部分,指的是金錢、房子及各種參考書籍。雖然這方面很重要,但光是備妥硬體仍然不夠,我個人十分重視獨自生活的智慧,也就是所謂的軟體部分。」雖然兩國的國情有所不同,但對中國女性來說,要擺脫這代老年人的心理失落感,為晚年生活做好準備,上野的經驗和理論也是值得借鑒的。「同住」不等於「孝順」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倡「子孫承歡膝下才是幸福」時,卻遭到積極提倡改善老齡社會的社會學者的嘲諷:「讓三十幾歲的孫子坐在大腿上,只會讓大腿骨折。」上野千鶴子也明確提出,「同住不等於孝順」,「搬來同住」更像是一種「甜蜜的謊言」。「不少人往往會誤會孩子『搬來同住』的這類提議,是對自己的一片孝心。也有些人因為不知道孩子何時會開口邀約同住,遲遲無法決定是否翻修房子,或猶豫著是否要搬進銀髮族專屬住宅。麻煩的是,偏偏子女們也誤認為開口邀父母同住,是一種犧牲自我、孝順父母的表現。正因為父母和子女都是善良老實的人,所以才會有同住的提議,但無論對哪一方而言,這些話都像是『甜蜜的謊言』。」上野坦言,獨居的父親曾希望與自己同住,但礙於面子沒有主動提出。「有時我會想,如果父親真的開口,我會如何響應?我想,我大概還是會很乾脆地拒絕吧。因為我很清楚,要和有些任性、固執的父親住在一起,肯定會讓彼此過得很痛苦。當一周、兩周的孝順乖女兒還可以,如果是一個月或一年,可就沒辦法了。而這其中的恩怨糾葛,也是從經年累月的經驗中才能得知的。因此,若想當個『孝順』的女兒,還是保持點距離,才能維持長久的親子關係。這是我個人十分現實的判斷。」調查也證實,雖然日本的老齡化日益明顯,但銀髮族與子女同住的比例卻逐年下降。65歲以上的銀髮族與子女同住的比例,從1980年的70%左右,已逐年遞減至2000年的50%以下。相反地,只有老夫老妻二人同住的家庭與單身家庭的比例卻不斷增加。而一項關於老年人幸福滿意度的調查報告顯示,老後才搬去和子女同住的老人,在幸福滿意度上,明顯要比一開始就和子女同住或是單身的銀髮族來得低。在上野看來,與其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與朋友,勉強自己去適應子女家的陌生環境,有時還可能要看子女的臉色過日子,還不如更現實地計劃自己的養老生活,比如日本各地新型的照護資源,這同時也是對子女的一種鬆綁。已婚女要擺脫「待機」狀態在徹底打消與子女同住的期待之後,上野千鶴子認為,無論是單身者,還是離婚或喪偶的「二度單身」者,也包括空巢家庭的夫妻,要能夠在老年過得快樂,基本的條件就是:身強體壯,有錢有閑,並且能擁有自己專屬的空間。上野的一位女性好友,與丈夫是公認的恩愛夫妻。在她剛過50歲時,丈夫病逝,當時周遭朋友都很擔心她會就此一蹶不振,沒想到她的生活反而過得非常充實。「惠利子的丈夫還在世時,熱愛旅行的夫妻倆總會利用長假一起出國散心,所以當時她少有機會和女性朋友往來。現在的惠利子則時常和朋友相約出遊,享受愉快的海外旅遊或溫泉假期,也常常出借住宅,舉辦各種活動。有一次她幫一位女性候選人輔選時,甚至提供住宅當作競選總部。從我的角度來看,她自從恢復單身生活後,便能盡情四處遊山玩水,要是另一半還在世的話,由於多少有些顧慮,也許就沒辦法這麼自由自在過日子了。」在個人空間方面,單身女性的優勢無疑更大一些;而對把大部分時間用於照顧家庭的全職主婦來說,往往容易忽視掉自己的需要,等到子女長大離家、丈夫退休回家的之後,才發現與丈夫無話可說,自己又無事可做。上野形容這些家庭主婦就像一名「救火隊員」,每天應付家庭瑣事。她建議已婚女性要擺脫這種「隨時待機」的狀態,適時適量地為自己創造興趣和學習時間。事實上,日本的「黃昏離」比例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經過若干年沉悶但盡職盡責的家庭生活之中,在老年時希望可以「為自己而活」。尤其是2007年之後,日本推出「離婚時厚生年金分割制度」,規定婚姻期間的厚生年金(夫婦合計)可以加以分割,只要當事人達成協議或者得到法院的判決,妻子最多可以得到到婚姻期間丈夫厚生年金的一半。這樣,即使是全職家庭主婦,也不會因擔心離婚後生活水平下降而不敢提出離婚。老年人也應有「專業小舞台」即使身體健康、有錢有閑,「寂寞」仍是很多獨居老年人要面對的難題。上野千鶴子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認為,如果等到老年之後才想起要解決「寂寞」問題,為時已晚。正確的做法是未雨綢繆,在中青年時期就建立穩定的社交圈子,到老年時仍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尤其是在高科技發展的當下,即使出遊和行動受限,網路和手機,依然可以為老年人提供較為便捷和低廉的交友方式。針對很多老年人提出的「隨著年紀見長,很難交往關係密切的朋友」的說法,上野建議老年人至少要交往一些可以「一起吃飯」的朋友,建立一個小型的「生活同盟」,也是一種減少「孤獨死」的有效方式。此外,不要輕言退休,而是積極從事「第二春,或者第三春的小事業」,既可以拓展社交圈,也是一種合情合理的理財方式。上野認為,在每個人的老年生活當中,都應該有個「專業小舞台」,讓自己的能力繼續發揮並賺點小錢。上野本人在退休之後,繼續發揮所長,就職於某女性網站工作,並為《朝日新聞》撰寫名為「如果我再年輕點……」的個人專欄。這種做法,不論在物質還是精神層面,都值得中國的銀髮族去嘗試。記者孫立梅報道
推薦閱讀:

你準備好嫁給我了嗎?
做好約會前的準備工作
做好準備與民進黨展開「新鬥爭」
要曬藍天,也要準備好雨傘

TAG: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