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木榮辨治痛風
07-21
蒙木榮辨治痛風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關節紅腫熱痛,屬中醫熱痹範疇。然其又不完全與傳統痹證熱痹相合,辨治較為困難。如何用中醫理論揭示其發病機理及規律,提高臨床療效,是一個值得研究探討的新課題。蒙木榮教授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對痛風性關節炎辨治獨具一格。蒙木榮教授認為,臨證只有辨證不離其本,治療不泥古法,方能以理釋疑,以活應變。 l 病因病機1.1 自出機杼,創脾運失調、內生濕熱為病因 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關節紅腫熱痛,屬中醫熱痹範疇。對於痹證的病因病機,傳統中醫十分強調風寒濕熱之外邪侵襲人體經脈關節,致使經脈關節氣血痹阻而發病。但結合臨床所見,不少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因飲酒或進食肥甘厚味之品而發病,故蒙木榮教授對痛風的病因、病機質疑,並提出內濕致病及病變累及脾、腎、關節等部位的新觀點。 《內經》記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胃為倉瘭之官,腐熟水谷,主運化、輸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濁,為生化之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以養。若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嗜食厚味,或素體脾虛,嗜酒及肥甘厚味之品,致運化不及,水谷不化精微而滯留成濕,濕郁化熱,濕熱瘀阻關節經脈,故形成痹證之潛在內因。 《素問?痹論》論述痹證之因為「飲食居處,為其病本」即是此意。《景岳全書?卷三十一》日:「有濕從內生者,以水不化氣,陰不從陽而然也。由於脾胃之虧敗,其為證也,在肌表則為發熱,微惡寒,為自汗;在經絡則為痹,為重,為筋骨疼痛,為腰痛不能轉側,為四肢痿軟酸痛。」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側,繞唇下行穿過膈肌,沿中線下行,扶臍兩旁,沿腹腔內下行,沿大腿前外側、下肢脛骨前緣外側下行至足背,從足背沖陽穴分出,前行進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交於足太陰脾經。脾經起於大趾內側隱白,沿足背內側赤白肉際上行,沿小腿至大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屬脾絡胃,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上行。濕熱之邪循經流注,故痛風患者多首見第一拇趾和第一趾關節疼痛、紅腫等症。1.2 不沿衣缽,闡述腎蒸騰無力、濕濁排泄不暢為病理基礎 腎主水,腎臟在津液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津液代謝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在腎陰和腎陽的協調作用下進行的,各臟腑官竅代謝後產生的濁液,通過三焦水道下輸於腎,在腎氣的蒸化作用下,開闔有節,升清降濁有序。其清者再由脾氣的轉輸作用上蒸於肺,重新參與水液代謝;濁者則化為尿液,下輸膀胱排出體外。若腎之陰陽失衡,必累及津液運行,清濁不分而見濕濁內生;腎臟虧虛,蒸騰氣化無力,廢液不能排泄,濁陰不降,留滯體內,反成隱患。可見,只有腎之陰陽平衡,腎氣的蒸化、開闔和推動作用發揮正常,升清降濁功能才能得以有效調攝,廢液的排出才能正常。若過食肥甘,濕熱稽留不去,其原因除脾運不及外,更主要的是腎的降濁功能失常。《素問。五臟生成》篇曰:「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王冰註解:「腎合骨,其榮發。甘益脾,勝於腎,腎不勝,故骨痛而發墮落。」(《王冰素問注?卷三》)如腎臟虧虛,或飲食勞欲傷腎,腎之蒸化開闔功能障礙,不能勝任升清降濁之職,濕熱滯留,郁而化熱,濕熱流竄於筋骨,注於關節,氣血痹阻不通,故骨節疼痛。1.3 繼承傳統,強調風寒濕熱外邪誘發起病 金元時期,李東垣、朱丹溪等醫家另立痛風病名。李氏認為,痛風內因為血虛,朱氏則認為是血熱。他們對痛風內因的認識雖然不同,但都認同內因致病的重要性以及外邪觸發、內外合邪的發病觀。朱丹溪曰:「窮彼痛風也,大率因血受熱,己自沸騰,其後涉冷水,寒涼外搏,熱血得汗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陰也。」(《格致餘論?痛風論》)痛風的內因在於脾腎虧損、運化降濁功能失常而致濕熱內聚。外濕夾雜風寒熱邪更易誘發痛風發作。臨床上可見不少患者是久居潮濕環境或攝入高蛋白飲食,多有濕熱內聚的病理基礎,不慎為風寒濕熱外邪所侵襲而發病。沿海地區氣候濕熱,又多吃海鮮、肉類,易內生濕熱,與濕熱氣候相合,形成濕、熱、瘀,入臟則「窮則及腎」,故南方地區痛風患者更多見。 蒙木榮教授對痛風病機提出內濕致病、病變累及脾、腎、關節等的新觀點。而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痛風是由於長期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引起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高尿酸血症、特徵性的炎性關節炎發作及痛風石形成。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正常人約1/3的尿酸在腸道經細菌降解處理,約2/3經腎原性排出。越來越多的報告表明,原發性痛風與肥胖、血脂異常、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關係密切,繼發性痛風主要因腎臟病、血液病等疾病或藥物、高嘌呤飲食等引起。不難理解,高蛋白飲食過量、腸道排泄及菌解障礙、腎臟排泄尿酸減少所產生的高尿酸血症與中醫之進食肥甘厚味、脾失健運、濕熱內生、腎之蒸騰氣化無力、濕濁排泄不暢有異曲同工之理。2 辨證治療 痛風的病機以內濕為主,而濕易化熱,濕熱內郁易成瘀,故應辨清濕、熱、瘀。 濕熱痹阻證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急性發作,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屈伸不利,痛劇時如刀割,多以遠端為主,尤以拇趾關節為常見,其次常累及踝關節及趾骨小關節,苔黃膩,脈弦細。 濕阻血瘀證臨床表現為關節局部疼痛、反覆發作,關節腫大、僵硬變形,關節潰破可見白色結晶體,周圍皮色紫暗,關節屈伸不利,皮下結節,下肢浮腫、時輕時重,腰酸乏力,舌質紫黯,脈細澀。 治病求本是中醫學治病的主導思想。蒙木榮教授對痛風總的治則為:發作時清熱解毒,利濕泄濁,化瘀通絡,緩解後健脾補腎。脾在臟屬陰,「喜燥而惡濕」,「土愛暖而喜芳香」。若濕濁內阻中焦,則脾胃運化水谷之功能受阻。而芳香之品能醒脾化濕,溫燥之葯可燥濕健脾,故從痛風脾濕病機而論,根據脾的特性,當以燥脾、運脾、芳香化濕為主。而腎主水,「水有真水、有客水」(《醫宗金鑒?名醫匯粹卷二》。所謂客水,即水液代謝中的濁水、廢水,故從痛風腎的降濁障礙來看當以利濕為主。但因利水滲濕易傷津液,對陰虧津少、腎虛者應用利濕而不易傷陰之品,同時藥性不可燥、潤太過,以防葯之偏性傷腎礙脾。 圍繞本虛標實的病機,蒙木榮教授喜以四妙散為底方:黃柏、蒼朮、牛膝、薏苡仁。黃柏苦寒,寒以清熱,苦以燥濕,入腎經;蒼朮苦溫,善燥濕醒脾;牛膝補肝腎,引葯下行;薏苡仁利濕清熱作用尤佳,故主治濕熱下注的兩足麻痿腫痛。濕重者可選加土茯苓、蠶沙、車前子、萆?Z等,脾滯者可選加芳香化濕之品蒼朮、藿香、佩蘭、白豆蔻,紅腫灼熱者可加忍冬藤、海風藤等,瘀血重者加丹參、地龍、紅花、赤芍活血化瘀。緩解後以基本方加白朮、太子參、茯苓補脾胃,加菟絲子、山茱萸、千斤拔、杜仲、續斷補腎,增強脾腎運化之功以防複發,加上合理膳食則療效顯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痛風病友現身說法:希望我的血淚史,能讓大家少挨刀!
※鶴膝風,痛風(幼科鐵鏡)
※痛風不能吃什麼
※行醫50年國家級名老中醫馮興華:痛風就得這麼治
※為什麼要撒泡尿看看?~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