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一億白銀的子彈:李鴻章的悲情愛國方式
導讀: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國又一次被迫求和,派李鴻章到日本馬關來議和,那這一次日本人要窮凶極惡的提出哪些苛刻條件以及李鴻章表現如何呢?
由於甲午慘敗於日本;李鴻章變成了萬夫所指對象。李鴻章的心情是糟糕的,不僅僅是他一手多年經營培養的北洋水師毀於一旦,更有朝廷內的大小官員和全國的知識分子對他的輿論攻擊;
屋漏偏逢連夜雨,日本方面點名要李鴻章遠赴日本馬關議和。李鴻章內心是拒絕的,這種城下之盟的簽訂不是讓自己身上的罵名雪上加霜嗎?
但慈禧太后堅持,李鴻章只好進京與太后商議赴日議和事宜,在朝堂上守舊大臣們還幼稚的說:中堂大人之前甲午慘敗,本身罪不可赦;但希望您以這次議和使大清重新樹立國威,據理力爭,那我們失去的掙回來,報太后皇上之恩。」
李鴻章聽後苦笑道:幾萬將士在外浴血奮戰都掙不回來的東西,現在你叫我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憑藉三寸之舌給你們說回來,簡直在做夢!
但無論李鴻章心情多麼複雜,壓力是多麼的大,老頭子顫顫巍巍還是登上了開往日本的船。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日,雙方在春帆樓會見,開始了短短二十七天的談判。
之所以安排的如此緊湊,是因為日本代表想用簡單快捷且暴力少林長拳三兩下把李鴻章按趴下,然後簽字畫押,但有允與不允而已!
而李鴻章針鋒相對準備用太極拳來跟日本人打消耗戰,能拖就拖,主張先停戰,再議和。
但伊藤博文哪管這些:趕快把條約簽了,不然,現在已經深入遼西平原的日軍,分分鐘就可以入關攻佔北京,你信嗎?
其實經過中日甲午戰爭已經唯一存的積蓄日本國力幾乎耗盡,舉國上下包括天皇一直勒進褲腰帶過每一天,哪還有餘力南下入關。
李鴻章頂住了威脅,三番四次表示累了下次再議,要回驛館休息。
可第二次面對著伊藤博文的咄咄逼人,形勢依然嚴峻,談來談去儘是虛的,於是伊藤博文一拍桌子:李鴻章大人,你該知道,在雙方實力對等下,外交是實力,在不平等的情況下,實力就是外交!
又一次,李鴻章稱自己累了,需要回去休息了,可伊藤博文乾脆前硬是揪住李鴻章的袖子,不讓走。後來好說歹說終於離開春帆樓。
走出來的李鴻章很是鬱悶無奈,一邊想著剛才發生的一切,一邊坐上了轎子。
誰知就在李鴻章的轎子快到達驛館時,人群中突然躥出一名日本男子,在左右未及反應之時,照定李鴻章就是一槍。李鴻章左頰中彈,血染官服,當場昏厥過去。一時間,現場大亂,行人四處逃竄,行刺者趁亂躲入人群溜之大吉。
隨行人員感覺吧李鴻章抬進驛館,醫生馬上整治,幸好子彈沒有擊中要害,過後不久,李鴻章就蘇醒過來。李鴻章畢竟見過大風大浪,面對此景表現得異常鎮靜,還不忘囑咐隨員將換下來的血衣保存下來,不要洗掉血跡。面對斑斑血跡,七十三歲的李鴻章不禁長嘆:「我也算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血了」。
其實最緊張的就是日本政府以及主持的伊藤博文,大罵道:日本右翼青年真是成事不足敗
事有餘!因為日本代表團此時最怕清國代表團羞憤而去。
於是伊藤博文急忙親自到驛館看完李鴻章,了解了傷勢,並承諾立即停止戰爭,並一定抓住兇手給中堂大人一個交代。
讓伊藤博文喜出望外是,或許剛才的承諾的原因,被厚厚繃帶裹著頭的李鴻章並沒有要走的意思,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便不再說話。
過了幾天,依舊裹著繃帶的李鴻章帶上出席了馬關條約的簽訂。
李鴻章在會場上有氣無力的坐在那裡,沉默不語。
見如此冷場,伊藤博文首先開出了退讓條件:「鑒於中堂大人在本國收到如此傷害,大日本國為了促成這次談判以及表示對你的慰藉,我們自願放棄索賠軍費的當中的一億白銀,將賠償三億兩白銀減為兩億良白銀,至於其他款項是一個都不談!」
「李中堂大人,大日本帝國已經拿出最高誠意了,您再拒絕,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明明是是蕞爾小國窮瘋了,來了個獅子大張口,還把自己說得很慷慨一樣。
在這軟硬兼施下,李鴻章沉默了很久;他還有什麼辦法呢,能用的辦法幾乎全用了,拖延拖過了,據理力爭用過了,連臉上挨槍子都用過了,結果還是換來了這麼個結果。
終於李鴻章在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七日上午十一時四十分時,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在馬關春帆樓在《馬關條約》上寫下了李鴻章這無比沉重的三個字。
不知道李鴻章簽訂條約時,心中是無比悔恨羞愧,還是事已至此的無奈嘆息,還是為能夠減少一億兩白銀的戰爭賠償而又些許慶幸。
或許都有吧,但即使減少了一億兩白銀,對老百姓都是雪上加霜的沉重負擔;因為清政府無論怎麼籌錢,到最後都會轉嫁到無辜的老百姓頭上;正如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折》所說的那樣:聞日本索償二萬萬是使我臣民上下三歲不食乃能給之。若借洋債,合以利息折扣,百年亦無償理,是自斃之道也。
推薦閱讀:
※李鴻章身後留下10億遺產,他到底是貪官還是能臣?
※慈禧聽聞李鴻章去世的消息,是什麼態度?
※馬關條約簽約120年︱李鴻章挨了一槍,大清省了一億兩?
※李鴻章臨終前推薦的繼承人,不是袁世凱,而是他
※晚清大臣李鴻章後人中現有三位億萬富翁,還有一個孫女十分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