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兒缺.補鈣須知

小兒缺鈣的普通性及嚴重性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占人體體重的1.5%-2.0%。其中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構成人體的支架,其餘1%存在於體液及軟組織中。 嬰幼兒缺乏鈣質會導致佝僂病,其主要表現是骨骼鈣化不全,硬度較差,從而出現肋外翻、雞胸、漏斗胸,以及羅圈腿等胸廓和下肢畸形,可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鐵鈣還會引起小兒煩躁不安、精神緊張、夜驚多汗;嚴重時會導致神經肌肉過度興奮而引起肌肉痙攣、手足搐搦,此外鈣還與心臟的活動、細胞生物膜的穩定性以及凝血功能等有關。 1984年全國性調查發現,嬰幼兒中佝僂病患病率高達40.7%,故被衛生部列為兒科重點防治的四大疾病之。過去單純強調維生素D缺乏是造成佝僂病的主要因素,而忽略了補充鈣的重要性。造成膳食中鈣攝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結構單調,乳類和乳製品攝入過少,豆製品數量不足,整個膳食結構不合理。 近年來也發現,鈣攝入不足也是引起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的一個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男性從40—45歲開始,每隔10年骨質損失3%-5%。而女性從35歲開始骨質就逐漸損失,每10年損失3%;但從停經期開始,每隔10年約損失9%。孕婦在妊娠階段,需不斷地供給胎兒鈣質,故需要量更大。孕期缺鈣也是引起妊高症以及胎兒患先天性佝僂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怎樣判斷小兒缺鈣? -------------------------------------------------------------------------------- 6個月的毛毛白白胖胖,近來夜晚常常啼哭不止,表現亦不如以前活潑,媽媽帶他來醫院檢查,醫生判定毛毛缺鈣,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小兒生長迅速,並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鬆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家長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癥狀。如果癥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0-3歲嬰幼兒為什需要補鈣? -------------------------------------------------------------------------------- 嬰幼兒期生長發育迅速,尤其是嬰兒期,1歲時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身長是初生時的1.5倍,因此易因缺乏鈣而發生佝僂病。0-3歲嬰幼兒佝僂病的患病率在北方黑龍江省可高達60-70%,內蒙古可高達80%,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鈣供給不足以及食物結構不合理,食物中植酸草酸含量過多而影響鈣吸收。 據對北京、天津等地的調查,發現各類人群中鈣攝入量普遍不足。1992年我國膳食調查表明,我國國民普遍存在鈣攝入不足,按平均值計算,每日每人鈣的攝入量僅占標準供給量的49.2%(按國家推薦營養素攝入標準每人每日攝入800毫克鈣計算)。機體缺鈣時,通過反饋作用,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動員骨骼的鈣釋放入血,維持血鈣平衡。嬰幼兒膳食中鈣不足亦可產生上述過程而引起骨骼變形等,即發生嬰兒佝僂病。 那麼0-3歲嬰幼兒應如何補鈣呢?對剛出生的嬰兒,首先提倡母乳餵養,母親補鈣。雖母乳每100毫升含鈣34毫克(牛乳含鈣125毫克),但母乳中鈣磷比例為2:1,較牛乳易於吸收。近年研究證明母乳中有20一26%的低鈣乳,母親因為攝鈣不足造成每100毫升母乳中的鈣量低於30毫克,最低至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鈣僅10毫克。因此,為了保證母乳餵養效果,須在哺乳期間補充鈣劑。乳母的鈣供給量標準為1500毫克/日,飲食很難達到此量,因此,建議乳母每日服用真珠鈣膠囊9-12粒,分早、午、晚三次餐中服用。此法方便易行,效果顯著。乳母也可多喝牛奶,對天早產兒、低體重兒、體弱多病兒、人工餵養不合理者、低鈣抽搐症及佝僂病患兒甚至斷乳健康兒均應適量補充鈣劑、並要長期堅持,達到國家推薦的800一1000毫克/日鈣營養標準量。 孩子缺鈣有什麼表現? -------------------------------------------------------------------------------- 小兒缺鈣,實際上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也叫佝僂病。小兒缺鈣通出現神經、骨骼和肌肉3方面的表現。 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癥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後哭鬧;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因為汗多而頭癢,所以小兒躺著時喜歡搖頭磨頭,時間久了,後腦勺處的頭髮被磨光了,形成枕禿。這些現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時,才考慮缺鈣。如果僅有出汗一條,就不能診斷是缺鈣。 嚴重缺鈣時,精神神經癥狀加重,會出現抽風,同時還會出現骨骼及肌肉的表現,如囟門閉合遲,出牙遲,會站走時間遲,還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肉鬆軟無力等等。 缺鈣對人的危害不僅如此,還會影響智力以及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致使小兒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因此,在小兒生長期預防和治療佝僂病很重要。 小兒的補鈣量如何掌握? -------------------------------------------------------------------------------- 對於缺鈣的小兒,應同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因為維生素D的主要功用是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儲備,使人體組織液中保持鈣、磷的一定濃度,鈣、磷得以正常地沉著在骨骼上。 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太陽的照射,皮膚中含一種叫做脫氫膽固醇的物質,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能變成維生素D3。有的家長擔心陽光照射可使孩子變黑,所以盡量不讓孩子曬太陽,這種錯誤的育兒觀念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嬰兒滿月後,可抱到戶外進行日光照射,開始時每日10-15分鐘,以後逐漸延長時間,最好每日在戶外不少於2小時。 不少家長喜歡讓孩子在室內隔著玻璃曬太陽,認為這樣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玻璃可阻擋紫外線,達不到日光照射的效果。由於季節的原因,在深秋、嚴冬和初春季節,日照的時間很短,小兒曬太陽的機會少,就需要補充維生素D。一般每日400單位就可滿足需要。我們常用濃縮魚肝油滴劑,每瓶10毫升,含維生素A50萬單位、維生素D5萬單位。一般嬰幼兒每次用2-3滴,1日3次(相當於維生素D 400、800單位),一般情況下1瓶魚肝油可用20天左右。 服用魚肝油的同時,應加服鈣劑。l歲以內每日需服用500毫克,1-10歲800毫克,10-13歲1100毫克,即可滿足生理需要。 小兒應多吃哪些含鈣多的食品? -------------------------------------------------------------------------------- 小兒應多食含鈣食物,充足的鈣可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發育並抑制神經的異常興奮。如果缺鈣可導致小兒性情暴躁、多汗、哭鬧、注意力不易集中、智力發育遲緩。那麼究竟什麼食物含鈣多呢? 首先,海產品含鈣較多,如魚(最好連骨吃)、蝦皮、蝦米、海帶、紫菜等均含有豐富的鈣質,極易被人體吸收;豆製品為上好的補鈣食品,如豆漿、豆粉、豆腐、腐竹等價廉物美,烹調簡單,食用方便;奶製品現在亦普遍被人們接受,如鮮奶、酸奶、乳酪等含鈣豐富,是孕婦和小兒攝取鈣質的優良食物;另外蔬菜也是鈣質來源之一,如金針菜、胡蘿蔔、小白菜、小油菜,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又可給人體提供鈣質,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食;雞蛋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其含鈣量亦較高。每100克食物的鈣含量:沙丁魚(煮)2200毫克;干沙丁魚1400毫克;捲心菜1400毫克;脫脂奶粉1200毫克;裙帶菜(晒乾)960毫克;細海帶760毫克;豆腐120毫克;加工牛奶100毫克。多食含鈣食品的同時,應注意多曬太陽,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 以促進鈣質的吸收。 補鈣食譜舉例 --------------------------------------------------------------------------------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份,幼兒缺乏鈣,可使骨骼、牙齒髮育不正常,嚴重的可患佝僂病、肌肉痙攣等。所以每天要吃富含鈣的食物,如奶類及其製品、蝦皮、豆腐、菠 菜等。補鈣食譜舉例如下: 雪裡蕻燉豆腐 [原料}雪裡蕻100克,豆腐150克,豬油30克,蔥、姜、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雪裡蕻洗凈切成末;把豆腐切成1.5厘米見方的塊,放入鍋內燙一下,撈出用涼水浸涼,控凈水分;將 炒鍋置於火上,放入豬油,待油熱後,下蔥丁、薑末熗鍋,隨後放雪裡蕻出香味,下入豆腐,添水以沒過豆腐為宜,加入鹽, 在旺火上燒開後,用微火燉5分鐘,待豆腐入味、湯汁不多時,即可。 雷里蕻炒肉絲 [原料]雪裡蕻125克,去皮肥瘦肉150克,豬油50克,香油10克,醬油、蔥、白糖、鹽適量,湯少許。 [製作方法]將雪裡蕻洗凈,控干,切除疙瘩和葉尖,切成碎塊,用開水稍燙,撈出控凈水;將肉洗凈切成絲;將炒 鍋置於火上,放入豬油,油熱後下肉絲煸炒變色,加入蔥末、醬油,放入雪裡蕻煸炒幾遍,加入鹽,放湯少許,開後放白糖,淋香油,翻炒均勻即成,即可。 此食譜含蛋白質22.0克,脂肪115.7克,熱量1159.0千卡,鈣280.1毫克。 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後兩星期開始補鈣,足月兒則在滿月後開始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 補鈣還有一個吸收的問題,補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時補充AD(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著玻璃,因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 另外,嬰兒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會影響吸收。建議補鈣的同時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如媽咪愛、合生元等,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是誘發小兒濕疹的根源,所以說小兒的大多數病,改善胃腸道是關鍵。 鈣吃的最普遍的是「金箍棒L-乳酸鈣沖劑」和「愛兒鈣沖劑」。 魚肝油吃「貝特令」或「伊可辛」都可以。我推薦「伊可辛」,有一種花生油的香味,寶寶比較愛吃,而「貝特令」則比較腥。魚肝油每天最多一粒,多吃會中毒。 如果所選用的鈣粉里已經含有了魚肝油的成分,則不必再另外添加魚肝油了,魚肝油不可以多吃,要中毒的。 補充VD的誤區——不要濫服魚肝油! 有的媽媽覺得魚肝油是維生素D,多吃幾滴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殊不知維生素A或D過量會造成中毒。 孩子維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顱內壓增高,頭痛、噁心、嘔吐、煩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誤認為是患了腦膜炎。慢性中毒表現為食慾不好、發燒、腹瀉、口角糜爛、頭髮脫落、皮膚瘙癢、貧血、多尿等。 如發現以上癥狀,要停服魚肝油,少曬太陽,立即到醫院急診。 這位家長,如果你確認寶寶每天都能曬足夠的太陽,主要是屁股、小手小腳,同時又擔心多補了魚肝油會中毒的話,可以隔天吃一粒魚肝油。 注意,鈣劑不宜與奶混合吃。因為鈣粉與奶混合後,奶會結成小塊,影響吸收。鈣與魚肝油宜在喂完奶,半小時以後吃。 2、3歲以後,小兒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需再服用維生素D。
推薦閱讀:

要補鈣,營養專家建議這樣吃
你以為啥奶都可以補鈣嗎?喝了這麼多年竟然喝錯了!
女性停經骨質快速流失 補鈣 運動防骨質疏鬆
補鈣第一名竟然是這個?別猜了,反正不是牛奶!
如何正確補鈣

TAG:補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