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智慧》聖嚴法師(摘錄)(1)
摘自《禪的智慧》 作者:聖嚴法師
中文版序
我一向認為,「感應道交」是不變的真理,如果孔夫子沒有優秀的門人和他對話,像《論語》這樣的儒典是不可能出現的;如果釋迦世尊沒有傑出的諸大弟子向他請法,像大小諸乘那樣的佛經,也是不容易出現的。此誠如 ??人叩鐘,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我很慚愧,比起儒釋二家的聖人,不僅不堪喻為洪鐘大呂,甚至連一把小鈴也不是,可能只是一塊頑石吧!所幸我有諸佛菩薩給我啟示、以及一些資質優秀的師友和弟子給我催化,因此使我依據佛法的智慧,解答了一些初機學佛人的疑問。在台灣,我曾應《菩提樹》雜誌的要求,解答了七十個問題,輯集成書,名為《正信的佛教》。又為《人生》雜誌的版面提供了一個每期一篇的專欄,後來集印成書,即是《學佛群疑》,這兩本書很受中文讀者們的歡迎。我在西方社會中弘揚佛法,也發行了一份英文的季刊《禪雜誌》(chan Magazine),它的編者和讀者群,同樣希望我能就他們於西方社會的學佛生活中所遇到的疑難,給一些指點。他們有一組人,預先設想了一個一個的問題,每周一個晚上,用兩個小時,坐在紐約禪中心(Chan Meditation Center)的地板上,圍繞著我,輪番發問。逐篇刊出後,編成一書,名為《禪的智慧》(Zen Wisdom)。<br>事先,大家已有共識,我早就聲明,我歡迎他們提出任何想問的問題,我雖不可能全部都有答案,但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若不知者,便不作答。如果發現我解答得不夠清楚,允許他們反覆追問。在西方文化中成長的人,畢竟比較直率,對於某一個感到困惑的問題,往往會從各自不同的層面來追求答案,他們不必顧慮適合不適合由我來解答,都會向我發問。有時相當深刻,有時極其敏感,也有時看來比較膚淺,卻又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並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凡此種種,都能使我感到欣喜,甚至會發現我也有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的反應能力,縱然在平日從未想到過的答案,竟然會從我的口中流露出來。因此,我對那段日子的Dharma View小組集會,直到現在,依舊記憶新鮮。目前,我在西方,另有一些資質相當俊美的弟子,也正醞釀一個類似於Dharma View的小組,集中某些焦點,準備跟我討論,如果因緣成熟,也許還會出版一冊叫做禪什麼的英文書哩。我們非常有福氣,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單德興教授,花了很多心血,把我先後兩種版本的英文著作《禪的智慧》重新考訂修正,集譯成了這一冊中文版,共計三十八篇。為了避免引生不必要的爭執,在出版前,我又將部分內容略做刪修,因此它的面貌,與英文原著已稍有不同。借本書與中文讀者們見面的機會,謹向譯者及相關的諸君致謝。聖嚴二00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序於美東象岡道場
目錄(禪是宗教嗎?禪與民族文化 佛像 佛教的功德觀 佛教的娛樂觀 佛教與財富 有情眾生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禪是宗教嗎?問:禪是宗教嗎?師:釋迦牟尼佛證悟後,在印度弘揚佛法,當時 ??的印度文化很重視靈修和宗教。釋迦牟尼佛開始弘法時,曾經質疑當時盛行的一些信仰,例如個人靈魂的存在;但為了吸引他道的人追求佛法,曾納入了其他的宗教傳統。而且,佛法傳揚的時候,也吸收了其他文化的一些觀念和信仰。在這個過程中,佛教成為一種宗教。然而,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而且它的基本原則未必具有宗教的性質。釋迦牟尼佛並未教弟子向神靈祈禱,甚至也不向佛陀求助、求救。他鼓勵眾生自助助人,借著學習和修行佛法,解脫自己人生中的煩惱,終能解脫生死輪迴。人們難免會問:「人從何處來?如果沒有開悟的話,死後會發生什麼事?會往何處去?」在回答這些問題時,釋迦牟尼佛所持的是修正過的輪迴轉世的觀念,而輪迴的觀念當時已存在於印度的一些宗教。釋迦牟尼佛說,眾生有過去世與未來世,陷於看似無休無止的輪迴中,除非能開始修行佛法,否則無法超脫輪迴。如果眾生修行到澈悟,就能擺脫煩惱,擺脫使他們陷入輪迴的貪瞋痴三毒。人們又問:「如果任何人都能修行成佛,那麼釋迦牟尼是唯一的佛嗎?如果不是,那麼其他的佛在哪裡?」釋迦牟尼佛說,眾生的觀察和力量有限,這個世界渺小,而宇宙浩瀚無邊,有無數無量的佛已得到正等正覺,因緣成熟時,眾生也會成佛。釋迦牟尼佛的回答再度鼓勵人們修行。然而人們依然不滿足,繼續問:「要多久才能成佛?」釋迦牟尼佛就解釋修行之道和過程,描述不同成就的層次,而最終的成就即是徹悟。他也談到那些修行的典範,也就是達到聖位的菩薩。但釋迦牟尼佛沒有要人向菩薩祈禱,而是鼓勵人們見賢思齊,效法菩薩。釋迦牟尼佛談到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以及他們所發出要協助眾生得到解脫的弘願。他提到代表慈悲的觀世音菩薩、代表智能的文殊菩薩,以及許多其他的菩薩。起初,修行人把菩薩當成楷模,但後來許多缺乏決心和自信的人停止修行,而開始向菩薩祈禱。他們祈禱自己的願望能夠達成,自己的痛苦能夠解脫,這種作法一直延續至今。就這個後來的意義而言,佛教是宗教。佛教發展出宗教的這一面,其實不是壞事。當人們真心向神祇、菩薩、甚至上帝祈禱時,是會得到幫助或減輕痛苦的。但對於祈禱的響應並不是來自神祇、菩薩或上帝;部分來自這些尋求幫助的人本身的心力,也來自向特定神祇或菩薩求助的所有人的集體力量。當有足夠的人真誠向菩薩或神祇求助時,力量就會顯現——不論菩薩或神祇是否真正存在,力量就是會顯現。人們尋求幫助,而他們的祈禱得到響應,這在每個宗教中都是稀鬆平常的事。就這一點來說,佛教就和其他宗教一樣。然而禪宗卻不同。禪宗直入佛法的本質,鼓勵人們信賴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其實,禪宗把那些向心外求法的人當做外道,也就是尋求佛法之外的教誨。因為禪宗要求自我奮發,不需要其他佛教宗派中有關宗教祈求的一面。禪修者並不否認菩薩的存在,他們堅信菩薩、佛陀,祖師大德,但和別人向神祇祈禱、向佛菩薩或祖師祈禱不一樣。他們認為祖師大德和菩薩是修行層次不同的眾生,他們敬佩菩薩,見賢思齊,一般而言,並不尋求他們的幫助。禪修者用比較謙遜、清醒的方式來自我修行,或在師父的指導下修行。如果禪修者有求於佛菩薩的話,那是為了求法。他們透過僧侶的協助及研習經論來尋求佛法,他們不求力量、靈修體驗或開悟。同樣的,如果他們燒香拜佛,也不是禮拜,而是感恩,因為沒有佛菩薩和僧侶,世上就沒有佛法。對禪修者而言,佛菩薩是楷模,而不是崇拜的偶像或守護神。對他們來說,菩薩不是依靠。我和其他禪師都會教人誦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但不是為了宗教的目的。有些佛教徒誦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為的是往生佛國凈土;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為的是達成願望。這些是宗教的修行方式。我要你們誦念聖號,純粹是作為修行的方法,用誦念聖號來集中你們的心。在唱誦佛菩薩的聖號時,不管是朗誦或默念,身口意都集中於偉大的開悟者。這是練心、凈心的好方法,透過這個方法,甚至可以體驗到定,開發智慧。有時,人們要我為他們祈禱。從宗教的角度來看,這些人也許認為我會跪在佛菩薩之前,祈求佛菩薩幫助他們。他們或許認為我和佛菩薩之間有一條熱線,其實我沒有任何特殊的關係,也不會去祈禱。那麼,為什麼我同意為這些人祈禱呢?原因有二。第一,如果我說我會為他們祈禱,他們會覺得好一些,通常人們需要的就是這個。第二,我會透過修行的力量把功德迴向給這些人。修行者能把功德迴向給其他人,其實即使不修行,心念真誠的人也能為他人帶來好處。相反的,如果許多人希望某人受害,那個人很可能就會受苦。這沒什麼神奇,純粹是心的力量。我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心想我的功德可以迴向給其他人,我不管觀世音菩薩究竟存不存在,我又何必操心這事呢?首先,釋迦牟尼佛稱讚觀世音菩薩和他的力量,而我相信佛陀的話。其次,正因為許多人相信而且向觀世音菩薩祈禱,他的力量就存在。因此,我誦念他的名號,而且以他來迴向功德。觀世音菩薩的作用就像巨大的反應器一樣,成千上萬的人把心念集中在這裡。如果這些人把個人的心念導向不同的東西,就像成千上萬個微弱的手電筒一樣,各自發出的力量有限。但如果人們把心念集中於單一的對象上,就像把所有手電筒的光集中到一面大鏡子,照明功能就大增,而觀世音菩薩就像這面鏡子。就外在來看,看起來也許像許多其他宗教的修行,但觀點卻有不同。其他的宗教說,力量來自於人們所祈禱的神祇,佛教則主張力量來自祈禱的人。有些佛教徒修行得不好,或對自己和方法沒有強烈的信心,會尋求菩薩的幫助,或請師父把法力傳給他們。禪師和認真的修行者並不向佛菩薩求任何事,所求的唯有佛法。他們樂於幫助、奉獻給別人,但不尋求神通和精神上的利益。剛開始修行的人尋求外在的幫助是可以的,只是要了解終究不該向外尋求,而必須完全仰賴自己。來自外在的幫助只能暫時解決問題,而不能穿透問題有根源,真正地解決問題。基本的方法,其實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仰賴自己,透過修行來解決自已的問題。禪與民族文化問:為什麼在中國古代有那麼多禪師和高明的修行者,而我們這個時代卻很少?是否古代的修行不同或比較容易?是否東方文化更適合修佛?師:當然,文化和歷史對禪有很大的影響。禪在唐朝出現時,中國已經因緣成熟,能夠改變了。儒家和道家是中國兩個本土的哲學傳統,當時 ??已經到了成熟期,在這兩個傳統中有才華的修行者或學者,很難進一步突破。相對於儒家和道家這些眾人熟悉的傳統教義,禪宗提供了嶄新的、直接的角度。那些轉向禪的人,在智力和修行上已經準備妥當,因此他們以很穩固、堅定的方式採納教義的修行的方法,而能快速、穩定地進步。即使當時的條件很理想,但在許多大寺院中也只有少數人透過禪法得到高深的體悟。宋朝時,修行者少很多,有成就的祖師因而也少得多,一部分是因為儒家採用了若干禪的特色,把許多人吸引了回去。然而宋朝也有一些大師,像是道元(公元一二OO至一二五三年)的師父如凈(公元一一六三至一二二八年),對於曹洞宗在日本的建立和傳播上,就發揮了很大的影響。文化環境對禪的成功也有影響。唐朝和宋朝時,禪修者能獨立於社會之外在深山修行,不受政府的干擾,不仰賴供養,也不靠信徒維生,他們的生活方式穩定而單純。而且,他們態度認真,全力投入修行。許多人到深山修行,開發智慧,一修就是一輩子,他們的決心持久不變。現在讓我們談談在西方的禪。美國和中國有些相似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人之所以轉向禪,是因為對自己原先的宗教和哲學不滿,這和唐朝時的儒家、道家人士一樣。禪的教義吸引了有才智、心胸開放的人。對於尋求不同靈修途徑的人,理解禪的教義是正面、有益的。另一方面,沒有太大困難就接受禪的教義的西方人,在修行方面上不見得那麼得力。對美國人來說,真心修行是困難的,這牽涉到態度、環境、意願。就修行的意願和態度而言,西方人和唐朝的中國人不同。修道的觀念在中國文化中早已根深柢固,所以轉向禪修是很平順自然的。美國人就沒那麼幸運,西方文化大多沒有這種觀念:以個人的認真修行來發現、解決人的生存問題。在西方宗教中,人們傾向於仰賴神的權威或神的愛,來解決他們的問題,雖然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修行禪法的美國人通常並不清楚理解個人的修行接下來是什麼。比方說,禪宗頓悟的觀念很吸引人,但西方人並無法完全接受,可能得經年累月,甚至一輩子修行,才能產生這種經驗。由於個人的修行觀念在西方文化中並不深入,西方人顯得比較不願意投入長期的禪修。到底要投入多少時間修行?這要看你想達到什麼成就。如果要想有進步,最好能投入幾年的時間專心修行禪法,而且最好是趁年輕時,因為禪修需要很多的精力。每天修行幾個小時,在日常生活中是有利的,但很不容易達到深悟。每年抽出幾個月來修行,比一天抽出幾個小時來修行要好,然而在家人卻很難做到。如果有了開悟的經驗,卻必須回到家庭,過正常的日常生活,幾乎不可能保持來自開悟狀態的力量和見解。今日本大部分的修行者都是在家人,一家人都能住在廟裡,或者修行者住在廟裡,家人則住在一般的社區。我不確定在西方能不能創造出相似的環境。在美國,我覺得禪法大多會由在家人來修行、教導,因為似乎很少人願意出家。這些在家人會是那些有開悟經驗的人,他們成為禪師,指導其他人。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修行和成就的層次如何?在家人不能達到高深的開悟層次,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但如果修行時繼續和家人住在一塊,又能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修行呢?文化環境也對大多數美國人造成問題。為了要有大的進步,禪修者應該過穩定的生活,不太忙祿、繁雜,單純的生活方式是必要的。公元九世紀時,有位很有學問的修行者香岩智閑,有一次,師父給他一個問題,儘管他學問好、修行久,依然沒辦法回答,於是他放下佛教,搬到深山獨居,單純地過日子。有一天在清掃茅屋時,他掃起的一粒小石子打到一株竹子,他聞聲而開悟。雖然他放棄了禪的正式訓練,但師父問他的問題一直縈繞在心中。他之所以能開悟,是因為心境單純,而且在單純的環境中過著單純的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類似的情況很難發生。首先,現代人很難離群索居。但還是有些地方可以居住,不受干擾地修行。其實,就外在環境來說,美國是修行的好地方,因為地大物博,政局穩定,並且能夠接納不同興趣的人,所需要的就是對修行的正確態度。如果有機會不受干擾地生活、修行,你會堅持到底,還是幾個月之後就會放棄?美國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不安定。人們經常在找新老師、新教法,如果短期內在一個系統中沒有進展,就會換另一個系統。經常從一個老師跳到另一個老師,這樣一來,不管多麼精進修行,都很難進步。禪修要進步,基本條件就是在一位老師的指導下修行。大慧宗杲禪師(公元一O八九至一一六三年)在一些人看來是深悟了,但還是有人勸他去找圜悟禪師(公元一O六三至一一三五年)。大慧有幸遇到這位偉大的禪師,在一年內就有兩次更深的體驗。在大慧禪師的修行過程中,圜悟禪師是必要的因緣。現在,很難得有大師在西方出現,但這並不表示未來就沒有希望。西方的佛教依然處於嬰兒期。人們必須先採取正確的心態,必須恰切地了解禪修以及培養智慧的重要性。當這種條件成熟時,大師就會出現。唐朝時,中國已經準備好迎接六祖惠能的出現,但如果不是五祖弘忍的努力,情況會困難得多。當時的土地已經肥沃,準備承接像惠能這樣的種子。當西方的土地肥沃時,大師也會在這裡出現。問:你是說因為西方人的業還沒成熟,所以大師還沒在西方出現?師:是的,但我這個觀點並不限於西方。有人說某個文化先天就是比較適合禪,其實沒這回事!禪是普遍的。如果一個人、一個文化,有遇到好禪師的善業,那麼禪師就會出現。中國文化在唐朝時已經適合好禪師出現。如果中國文化繼續適合禪的話,現在依然會有許多優秀的禪師,但情況並非如此。也許西方是下一塊肥沃的土地,也許我們正為此播下適當的種子,以便在不久的未來可以開花結果。西方似乎正擁抱著東方的觀念和作法,但東方卻反其道而行。也許禪的下一次興盛是在西方,我期盼這種情況出現。佛像問:為什麼佛教徒使用並且尊敬佛像?師:釋迦牟尼,也就是歷史上的佛陀在世時,並沒有佛像。一直到釋迦牟尼佛涅盤後一百年左右,人們才開始用不同的事物來象徵佛陀,比方說以法輪來象徵佛法的轉動,以娑羅雙樹來象徵釋迦牟尼佛進入涅盤的地方,以菩提樹來像征釋迦牟尼佛證悟的地方。這時也開始了對釋迦牟尼佛遺物的崇拜。這些象徵和遺物很可能代表了後來佛教形象的起源,包括佛像。在釋迦牟尼佛去世後的早期,人們使用不同的地點和事物來幫助憶念佛陀,後來建塔來存放佛陀的遺物。不久,塔的數目超過了佛陀的遺物,因此塔中改置佛像,這是佛像出現的起源和歷史。問:崇拜的觀念是一個關鍵議題。在一些人的心中,佛陀的形象和佛像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似乎許多人把佛像當成神祇的延伸。師:這種信仰確實存在於對佛陀教誨了解不深的人心中。他們把佛像當成神祇的延伸,他們崇拜這些佛像以便從佛陀得到響應和利益。就此而言,佛像對許多人的確發揮了像神祇一樣的作用。從佛教的觀點來講,人們把佛像和佛陀當成神祇來崇拜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諸佛無所不在,目的就是要幫助眾生。如果眾生有所求,諸佛就會響應。然而,這只是一個觀點。向諸佛尋求響應的眾生,不但從諸佛得到利益,而且從這些要求中得到利益。如果人們想要達成或完成什麼事情,可以因為自己有心而達成,因為這就像自己的聲音一樣,能同時向內、向外發出,讓自己也能響應。這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認真的修行者對佛陀的教誨有深入的了解,因此佛像對他們來說只是修行的工具。當他們要表達感恩或練習專註時,佛像可作為注意的焦點。此外,在繪畫與雕塑中,佛像顯得莊嚴光輝。修行者和其他人看到時,會生起見賢思齊之心,希望效法佛陀的無限功德與智慧。以這種方式,佛陀的的形象也能幫助人。問:據說佛陀能根據不同的對象而應機說法。您有關佛像的說法似乎與佛陀這方面的做法相似。佛教有許多不同層次的入門方式,而佛陀的形象能讓許多人以不同的方式來運用。師:正是。比方說,丹霞天然禪師(公元七三九至八二四年)有個流傳久遠的軼事,他在嚴冬把木雕的佛像燒來取暖。有人驚訝地說:「你是禪師,竟然燒佛像!」禪師回答:「能燒掉的就不是佛。」對他來說,佛無所不在,卻不是可以掌握或得到的東西,更別說燒掉了。在中國開啟叢林制度的百丈禪師(公元七二0至八一四年),沒有擺設佛像或其他佛教形象的佛堂,只有讓人修行、聽聞佛法的法堂。根據百丈禪師的說法,佛法就代表佛陀,只要有佛法,佛像就沒有必要。不過在唐朝之前,禪寺就納入了佛像,我們從雲岡和龍門兩處石窟就可看出佛像的重要。這兩個地方有許多刻在牆上的佛像,大約是在公元三、四世紀時完成的。唐朝之後,佛像對一般修行者也很重要。問:我認為天然禪師燒木佛是為了教導弟子。但如果是我,為了展現我對佛法的了解而燒佛像,會不會就很不一樣?換句話說,燒佛像這個動作如果不包含對佛法的正確了解,那反而是大不敬?
師:你要知道,天然禪師的故事是公案。公案中所描述的事情只發生一次,不能重複。如果後人重複或模仿公案,那就是造假,肯定不是開悟的表示。如果任何人聽到公案而想重建當時的情景,就會造惡業。問:但如果有人真正相信「能夠燒掉的就不是佛」呢?如果有人真正相信自己只是燒木像取暖呢?那就不表示不尊敬,為什麼又會產生惡業呢?師:如果你的處境是必須燒佛像才能活下去,知道自己的行為並不是真正的了悟,而是從知性上了解這只是一塊木頭,那就能這麼做了嗎?不,這麼做還是會造業的。天然禪師之所以這麼做,是要幫助弟子斬斷執著,他為了別人而這麼做的,並不是因為自己快凍死了。如果你隨他的例子重複同樣的場景,那只是為了自己的緣故,而不是為了別人。你這麼做沒有道理,換句話說,因為你的動作是為了自我的動機,就會產生惡業。對於開悟者來說,佛像依然是佛像,木頭依然是木頭,兩者在他心中是不同的。另一個人也許認為兩者是一樣的,這是那個人混淆不清,沒有開悟。重複公案是不智之舉,公案是不能模仿的,如果有意模仿,就會產生麻煩。問:我依然不了解。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有佛性,為什麼開悟者看佛像和看普通木頭會不一樣?師:從佛性而言,一塊木頭、一尊佛像或任何其他東西部沒有分別。但就現象界而言,其中仍有區別。以世間的現象而言,每件事情都是不同的,但在開悟者心中則沒有區別。如果禪師連分辨日常現象的常識都沒有,就會被認為是瘋子。問:早先您說認真的修行者以佛像為工具,作為表達感恩的對象。但在佛像前頂禮感恩,經常遭到一些西方人士的誤解,認為這是崇拜虛假的偶像。師:我先前說過,崇拜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一般人禮拜佛像是為了從諸佛得到某種利益或響應。第二種是,認真的修行者以佛像為工具,這並不表示認真的修行者沒有得到利益;還是會有回應的,但回應來自個人的行為。認真的修行者,不應想要或希望諸佛能為他們做自己該做的事。如果說能從諸佛得到任何利益的話,不管是尊敬諸佛或使用佛像作為工具,這些利益都是來自佛陀所教的法。敬佛能幫助人將佛法帶入自己的修行中。因此,表面上看來是崇拜,其實是修行和練習。拜佛成為練習禪定的方法。然而,這是禪的觀點,佛教的其他宗派有不同的教法。問:從禪的觀點來說,似乎拜佛和拜師父一樣,都是暫時放下自我。師:是的。問:與佛像或佛的形象相關的就是「開光」的觀念,能否請您就此進一步說明?師:在開光儀式中,人們為了一般宗教修 。行者的利益而為佛像開光,程序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是開光的人祈請佛像所代表的佛陀、菩薩的名號或咒語。他們運用自己的心力作為頻道,讓菩薩或佛陀的力量和響應得以傳達。當然,如果已經開光的佛像放在博物館裡,就不會有回應。如果放在寺廟裡讓人景仰,很可能就會有回應。開光的儀式,是把佛像從一般藝術品轉變成宗教藝術品。對於主持開光儀式的人和一般的修行者而言,這個儀式本身就會造成不同的感受。而且,佛像本身在開光前後也有所不同。然而對禪修者而言,沒有必要使用已經開光的佛像。他們可以用任何佛像,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要從佛陀那裡得到任何回應。
佛教的功德觀問:您經常提到慈悲和功德,但對眾生而言,不可能達到佛教所主張的終極的慈悲境界。例如梁武帝問菩提達摩,他造了那麼多佛寺,有多少功德?菩提達摩回答:「沒有功德。」因為皇帝做善事時心有執著。但是,除非開悟,否則不可能心無執著地行動、表現慈悲。這樣的情況實在令人氣餒。如果菩提達摩所言屬實,那就意謂著其實沒有功德這回事。果真如此,迴向功德又有何意議?師:在梁武帝和菩提達摩的故事中,必須了解菩提達摩的用意在於破除梁武帝的執著。此事不宜就字面上來解釋,說梁武帝的行為完全沒有功德。其實菩提達磨試著指出,梁武帝執著於功德的觀念。如果做事時心懷功德,自我中心就會愈來愈強,因此禪師經常會見機說教。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佛法。一個是從眾生的角度,從現象的角度,也就是所謂因地的角度來看。不論說了或做了什麼,就造了業,有業就會產生果報。因此,做好事、累積功德,自然會產生好的結果,這就是因果法則。對眾生而言,因果是在世間或現象界的領域。在世間的因果是有漏的,也就是說,是自我執著的一部分,而且受到自我執著的影響。這些因果包括了善業、惡業及功德。另一個是從開悟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因果超越了世間或現象界,是無漏的(沒有執著),同樣的,結果也是無漏的。這些現象就是菩提、涅盤、成佛。這些澈悟者是從果地回頭看因。從第一個角度看事情的人,是處於輪迴中的眾生。如果他們認為言行舉止沒有後果,惡行沒有惡果,善行、功德沒有善果,就是觀念不正確。這些人很可能不會修行佛法,因為他們覺得毫無所得。更糟的是,他們可能說出、做出相信報應的人所不會說、不會做的事。然而,澈悟的人觀察、了解到其實根本無功德可言,功德只是因為自我而存在。開悟的人已經體證到空性,他們的功德已經轉化為智慧。開悟的人也會說沒有所謂智慧或成就。開悟不是由於智慧與功德,因為智慧與功德這些觀念涉及自我。因此,從開悟的立場來看,菩提達磨「沒有功德」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我們不可把開悟的境界和未開悟的境界混為一談。如果開悟的人依然宣稱功德存在,那麼他們就沒有完全開悟。如果未開悟的人宣稱沒有功德這回事,則是出於無知。有這種信念的人不會去修行,而不修行就永遠沒有機會真正了悟。因此,有必要了解因地(未開悟的境界)和果地(已開悟的境界)是有區別的。我們可以從兩個境界來解釋梁武帝和菩提達摩的故事。從因地而言,梁武帝的確累積了功德,因為他做了好事。但菩提達摩是從果地的觀點來回答,為的是要警惕皇帝,幫他擺脫執著,看穿現象的空性。他嘗試讓梁武帝了解,在任何情況下,行動本身、行動者、行動的結果,三者都是空的。不幸的是,菩提達摩的方法在梁武帝身上無效。我們不該因為梁武帝的觀點而輕視他。他是虔誠的佛教徒,忠心護持僧眾,他的生平、行為都可作為典範,值得大家稱讚,但他對禪宗直截了當的方法卻不受用。歷史上,菩提達摩和梁武帝之間的對話很可能從來沒有發生,它之所以著名是因為與佛陀的教誨有關。多少世紀以來,這個故事產生了很多混淆。為了幫助人更了解佛法,於是說了另一個故事來澄清一些事。這個故事涉及生於菩提達摩後數百年的百丈禪師(公元七二0至八一四年)。有一次百丈禪師開示之後,會眾中有位老者對他說:「其實我不是人,而是狐狸精。許多世以前我是個和尚,有弟子問我,開悟的人會不會受制於因果?我告訴他,開悟的人不墮因果,一言之差使我五百世來都轉世為狐狸。現在請您就此開示。」百丈禪師回答:「開悟的人不昧因果。」老人聞言,當下開悟,高興地向百丈禪師頂禮,並說:「明天到後山,就會發現一隻死狐狸,請為它舉行僧人的葬禮。」第二天,百丈禪師前往後山,在洞里發現一隻狐狸的屍體,就依照儀式火化。這個故事很可能也是則傳奇,但有很好的作用。許多人誤解了菩提達摩和梁武帝的故事,因而受苦或導致他人受苦,所以有人創造出百丈禪師和野狐的故事。禪宗不談過程或進度,也不採取因地的角度,而只從結果或果地的角度來談,因此總是採用負面的方式,而不是肯定的方式;也就是說,禪宗的目的在於打破各式各樣的執著,不要人依賴或擁抱任何事情。臨濟禪師(卒於公元八六六或八六七年)有一次說,三世諸佛都是笨蛋,他對菩薩和阿羅漢也有類似的說法。他的意思是說,所謂的諸佛、菩薩、阿羅漢其實並不存在。然而這是從開悟者的角度而言。對於眾生而言,其實是有諸佛、菩薩、阿羅漢的。如果人們只看到臨濟禪師表面上的意思,可能就相信佛陀不存在,佛陀所有的教訓都是垃圾,修行是沒有目的的。如果你認為身為眾生而不去修行是件好事,應該受到責備。另一方面,如果你認為佛法高深莫測而心生恐懼,也該受到責備。就像我所說的,禪經常是從究竟的立場來發言,這些是澈悟者的了悟與成就,是要人景仰、效法的,而不是心生畏懼。禪的方法就像雙鋒利刃,既能幫人,也能傷人。利根或善根的人能從禪法中受益,能利用這些方法得到成就。相反的,業障深的人可能誤解這些教誨,因而受苦。那就是為什麼在修習佛法和修行時,必須跟隨良師,以免誤入歧途。許多人誤解禪的方法。有一次,有人對我說:「師父,我剛讀了一些公案,它們實在神秘莫測。有一位和尚問禪師該不該念佛?禪師回答,念佛一聲,就該漱口三天。另一個故事說,有一位和尚問:「佛是什麼?」禪師回答:「從沒聽說過佛這回事。」和尚就問禪師有關釋迦牟尼佛的事,禪師說:『如果當時遇到他,就一棒打死喂狗。』這彷彿是瘋人講的癲話!」佛教中說,詛咒佛陀是五大惡業之一,這麼說來這些禪師都該受到嚴厲的報應。但這些故事和菩提達摩與梁武帝的故事性質相同,用意都在當頭棒喝,通常是對那些很接近開悟的人所說的。就禪宗而言,這些說法有時稱作「轉語」,禪師使用這種方法來破除執著。在這種情境下,禪師不是無知傲慢,而是用這種說法來幫助修行者。說這些話的禪師,很可能說完話之後就在佛前頂禮。如果人們聽到這些禪師的話,又看到他們後來的行為,也許認為他們表裡不一或精神錯亂。其實,這只不過是他們運用方法來協助眾生超越自我與他人、涅盤與輪迴、佛陀與眾生之間的分別。他們嘗試粉碎人們依賴的相對觀念。許多年前,有一次在台灣舉行禪七,有人問我他能不能不用數息的方法,而改用念佛?我問:「什麼佛?」他回答:「阿彌陀佛。」我說:「我們這裡沒有阿彌陀佛,所以你不能念佛。」這個人回到蒲團上,左右張望,看到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回過頭來找我:「你剛剛怎麼可以那麼說?那邊明明就有一尊佛像。」我說:「又不是我把佛像放在那兒的,是我師父放的。」後來那位修行者見我向那尊佛像頂禮,又問:「你怎麼可以向阿彌陀佛頂禮?」我說:「如果我的師父向阿彌陀佛頂禮,我怎麼敢不照做?反正你就是不能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但這個人很堅持,說:「師父,我真的想用這種方法,因為我覺得數息毫無功德。」最後,我讓他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此後,我就允許人們在禪七中使用念佛的方法。問:讓我們從因地的角度來談——因為我們畢竟都還是在這個層次。什麼是慈悲的行為?什麼又不是慈悲的行為?如果某人有慈善之舉,卻有其他動機——不是害人,而是自私的目的;而另一個人做了同樣的行為,但動機卻是為了利益他人,這樣是不是不同的慈悲?產生的功德是不是也不同?從接受他們善行的人來說,這些行為是相同的,但一個人可能得到巨額的免稅,名字刊登在報章雜誌上,另一個人可能只是默默行善,不圖名利。請問是否有差別?師:如果某人作了善事,就有功德,那個人多少是慈悲的。問題是,那個人真正慈悲到什麼程度?這要看行為後面的動機或意圖。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為了利益他人,那麼比只為了節稅的人更慈悲。但他們都做了善行,因此都有功德。就一般法則而言,心理愈自私,慈悲就愈少,功德也愈少。問:但是,我們所思、所言、所行都來自自私的心理,眾生不可能完全無我地來做事。我想我能自動做一些好事,而不思索行為的後果,但事後看起來,可能會自我勉勵一番。這樣會改變我善行的功德嗎?師:做了善行,心裡覺得很好,這是人之常情。只要執著於自我,就不可能沒有自我中心。如果可以沒有自我中心地做事,那就不涉及功德,可能就是佛菩薩了。只有在有自我的時候,才有功德可言。善行當然會造善業,得到功德,就像我先前說的,這全看你的心態。你的行為基礎可能是貪心,也可能是愛心,而後者比前者更有功德。但在這兩種情況中,行為和動機都來自自我。
問:執著可以分成不同的程度?還是非有即無?師:是的,執著有不同的層次和程度。有些人對一切事情都執著,有些人極為貪心,有些人則很執著於某些事而對其他事根本不執著,還有些人慾望很淺。這全看個人而定,和修行的層次、心態、情況有關。如果你關心自己思想、言語、行動後面的動機,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以便更清楚地覺察自我。問:在佛教中,慈悲與智慧的關係如何?似乎兩者攜手並進,如一體的兩面。但它們一定要配對出現,不能單一存在嗎?它們是同一件事嗎?師:我們可以用兩種方式來描述智慧。一種牽涉到自己,一種牽涉到你與其他眾生的關係。運用智慧和他人相處,就是慈悲,慈悲只存在於和他人的關係中,真正的慈悲不可能離開智慧而存在,而究竟的慈悲只有在無我、無執的情況下才會存在。
佛教的娛樂觀問:出家人的戒律之一就是避免某些形式的娛樂,像是看電影、聽音樂、讀小說。在家的修行者也該避免娛樂嗎?透過娛樂的方式來弘揚佛法,是不是違反佛教的戒律?我覺得自己在許多非佛教的藝術中——音樂、電影、文學——看到佛法。這是不是有幫助,還是我只是為自己慾望找理由?師:出家人要守的戒律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遠離娛樂。某些形式的娛樂成為讓人發泄感情或情緒的場合,顯然,演員在表演時會發泄感情、情緒,因此觀眾接觸到他們的表演時,也同樣會發泄。那是藝術的基本功能。出家人應該避免成為表演者或觀賞者。這看來也許過於嚴苛,但愈是參與這些活動,就會愈執著於它們。人們可能在欣賞表演之後體驗到短暫的發泄,但會有強烈的慾望想要重複那個過程。就這個意義來說,這些活動是會上癮的。出家人的目標是把所有的慾望拋在腦後。如果參加娛樂活動,就不可能、甚至很難斬斷慾望。出家人應該運用佛法的修行和指導,以減輕、終至祛除慾望。戒條是出家人的準則和提醒。如果出家人沒有認真把慾望拋在腦後,就沒有理由或需要出家。然而,今天很難避免任何形式的娛樂,否則就會陷入孤絕的狀態。我們禪中心的牆沒辦法阻擋來自街頭的音樂聲,而且雖然住在寺院里的人不參加各種的娛樂活動,但並不反對其他人從事這類活動。如果從事娛樂是避免不了的,那麼出家人就該用方便法門。對於視覺的娛樂,解決之道很容易,就是不要看。但聲音的解決之道就沒那麼簡單了,而要看個人的修行,功力高的修行者可以聽而不聞。在這種情境下,出家人必須儘力而為。有兩位年輕的台灣出家人原先到我的寺院中嘗試僧伽的生活。第一年,有些時刻他們覺得不安定,拜佛和打坐都幫不上忙,最後兩人決定去看電影,他們知道這嚴重違反寺院的戒律,但還是去了。結果被我發現,因此他們回來時,我就問:「該怎麼辦?」他們說:「我們曉得自己違反戒律,但還是決定去看電影。」在那之後,這兩位年輕人變成優秀的出家人,不再那麼不安定,也不再有看電影的慾望了。在家的修行人不必戒絕娛樂。看電影和從事其他類似的活動,可以幫助解除不安或其他的情緒。即使他們決定持守八關齋戒,也只須在一個月中選擇六天避免娛樂。這給在家人一個體驗出家生活的機會。但在家的佛教徒可以唱歌、跳舞、看電影、看錄像帶,而不必害怕破戒。然而,出家人有時會扭曲規則。有一次在台灣看到一位出家人大聲唱誦,我就問:「你是在修行嗎?」他回答:「不,其實我覺得不舒服、很不安。我想要唱歌,卻不能唱,因此用這種方式來抒發我的挫折感。」我回說:「這不是正確的唱誦方式。唱誦時應該出於恭敬心,不該唱得那麼大聲。」這位出家人並沒有破戒,但這種行為卻不像出家人該做的。他說:「今天我們都能從收音機中聽到大聲的唱誦,那就是正常的嗎?」我說:「他們那麼做,是為了把佛法儘可能傳播給更多的人。而你是在對誰唱誦?」他回答:「我試著把內心不定的情緒抒發出來。你可以說我是在對鬼唱。」我認為,用唱歌、跳舞、表演和其他藝術形式來傳播佛法是好的。我鼓勵人用現代語言從佛教的觀點來講故事,內容則不必來自佛經。印度著名的佛教大師馬嗚曾根據佛陀的生平寫詩、編曲讓人歌唱;宋元時期,也有佛教大師編曲讓人歌唱,傳播佛法。以文學傳播佛法的實例很多。《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提到,一位菩薩到各地參訪五十三位大善知識,向他們學習修行的方法,但這讀起來很像長篇小說。《妙法蓮華經》中也有一些故事寫得很華麗,而且有許多佛經是以很文學的方式來傳達佛法。現代的中國長篇小說根源於明清的歷史小說,而明清小說又採用了佛經里的文學風格。佛經經常使用的格式就是在長篇宣講之後來一段韻文;在許多中國歷史小說中,把這個次序倒反,章節開始時先是一首詩,然後是故事。問:有沒有可能從音樂、戲劇、藝術、文學中,得到與修行相似的效果?師:我認為音樂是可能的。比方說,在禪七時,我們早晚課誦,誦唱其實就是音樂。我談的不是那些會讓人刺激、興奮的音樂。有利於修行的音樂應該能幫助人安定下來,讓心從混雜散亂的狀態進入平靜集中的狀態。我聽說有位韓國女士編了一支禪舞,如果看她的表演能讓人穩定、澄明、冷靜的話,就該鼓勵人去看。同樣的,如果文學作品的用意是要傳播佛教的觀念,那是有用的。但我懷疑只是讀小說是否就能開悟?但如果能透過閱讀而對禪的法義和態度有更深入的了解,那是件好事。人們可以從藝術或修行的角度來看這些例子。從藝術的角度來看,人們為了自己的享受而聆聽、觀看、跳舞、唱歌、閱讀。從修行的角度來看,人們從事這些活動是為了幫助超越日常混亂不定的心。問:有時我專註於閱讀很艱深的詩,之後覺得心很澄明輕安,這種感覺和坐了一炷好香的經驗相似。師:當心集中時,就能體驗到這種感受。但這是讀詩或小說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無法帶人超越集中的層次。在那之後,心就會不集中,或被所閱讀的材料牽引到其他方向。問:沉思是不是修行的一部分?有時在禪七時,你要我們沉思心裡升起的念頭。為什麼不能沉思故事、詩歌或繪畫呢?師:我要你們所做的沉思,不該包括邏輯的思考;相反的,你們應該把心放在一點上,直接看到事情裡面去。這很難解釋,但不同於運用邏輯,也不同於跟隨一連串的思想而達到結論。透過音樂、舞蹈、文學,有可能體驗到一些類似來自修行的事物。我們可以把修行理解成幫助修行者從散漫心進到集中心,由集中心進到統一心,再由統一心進到無心。透過藝術的形式,有可能達到集中心,但很難體驗到統一心,更別提無心了。問:似乎歷史悠久的傳統大都抗拒改變,但我覺得如果佛陀今天仍在世的話,很可能會使用現代的科技,像是錄像帶、收音機、電視等。這對完全不了解靈修傳統的人特別有用,因為運用現代科技可以接觸到更廣大的群眾。師:我的團體的確以CD、錄音帶、錄像帶來傳播我的開示。然而,這些並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弘法。問:許多有關打坐的錄音帶,有些配上音樂,有些配上文字,我覺得他們所教的只能達到某個層次,也許只到達集中心的程度,但很膚淺。禪修打坐的錄音帶會不會破壞教禪的目的?禪強調的是追隨一位老師修行。而人們也許認為錄像帶可以取代老師或禪七。像這樣的錄像帶很可能會誤導人,尤其如果是佛教團體支持這種錄像帶的話。師:是有可能製作不同層次的打坐錄音帶,但較高層次的修行不能用這種方式來傳達。到了某個程度就必須隨著老師修行,但我贊同為初學者錄製教學錄音帶。問:書法和繪畫呢?師:這些也包括在藝術中,因此前面的說法也同樣適用。透過這些藝術形式可以使人達到某種層次的集中,但極難體驗到禪的開悟。出家人的戒律不禁止繪畫、書法、詩歌甚至攝影。然而一般說來,出家人不該花太多時間在這些事情上,否則很可能就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投入修行了。許多出家人以書法、繪畫、詩歌聞名,但除了少數例外,在中國佛教史上都沒有顯著的地位,因為他們不是傑出的修行者。問:先前你說娛樂可以讓人發泄情緒。比方說,聽樂團演奏交響樂,可能使人感動落淚。這和禪七中有人可能會感動得痛哭流涕有何不同?師:兩者有些相似之處,但不是同一件事。人們在修行時大哭大笑,通常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與其說是發泄情緒,不如說是調適身體。聆聽交響樂時落淚的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落淚。人們也可能在禪七時想到一些事情,使他們用特殊的方式來發泄情緒,但事後通常會覺得輕鬆、平和。聆聽交響樂落淚的人,可能也會覺得輕鬆、平和,但大多數情況可能並非如此。此外,禪七中覺得平靜,有助於修行。在交響樂中落淚之後而覺得平和的人,很可能並沒有進一步運用他們平靜的狀態。聽交響樂時你落淚嗎?問:沒有,但在禪七時我哭過。事後卻不覺得平和,因為沒有完全發泄出來。師:你說的不錯。你並沒讓它完會發泄出來,否則就會覺得更好受、更自在。如果沒有讓它出來的話,就會覺得不舒服,好像悶住了一般。
佛教與財富問:物質上的成功和利益,對修行有害還是有利?師:物質上的財富並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人對財富的態度以及處理的方式。《聖經》上說,駱駝穿針眼比富人進天堂的大門還容易,佛經沒有這類的說法。相反的,有許多例子指出,有錢有勢的人也可以是很好的修行者。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話多有錢人大力護持佛陀。一些有錢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是護法者和很好的修行者,其中有些還證得聲聞乘的三界,也就是說,此生之後不再於欲界。他們之所以沒有達到四果,是因為沒有發誓出家,但他們對物質財富抱持著正確的態度。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對於財富的正確了解就是:世上的每一件東西都屬於你,但同時也沒有一件東西屬於你。某些東西在常人看來是屬於你的,但那只是你的業果,你只不過暫時擁有這些東西,而且有義務要善加處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整個地球都是眾生所有,但不是要讓我們擁有和濫用,而是要讓我們照顧、尊敬並傳給後代。具有正確態度的有錢人,有利於護持佛法,因為他們能善用自己的財產。釋迦牟尼佛曾經待在幾位富人家中,包括國王的宮中,接受供養,而他自己也是王室的一份子。如果你有錢,而且接受財富屬於眾生的觀念,也許會認為:「我要把所有的錢送給身邊需要它的人。」但這麼做並不是正確的方式,因為可能是浪費。這種決定應該根據良好的判斷。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財產,其他人則不知道。具有智慧和財富的人,有計劃地處理財富,並遵循既定的原則。有智慧的人,才能適當處理財富。(譯按:此段以下部分見於第一版,不見於第二版。)這也適用於寺院。雖然許多出家人可能住在寺院里,但住持並不必須提供他們一切。出家人進入寺院時,隨身帶來一些東西和技能,這些財產其實是各人的業果。然而,住持不鼓勵出家人隨心所欲地擁有或使用任何東西,即使他們的財產是個人業力的結果,這些人可能不知道如何善加利用,反而造成浪費。兼具智能和財富的人,不會隨隨便便處置財富。有錢人繼續有錢也是件好事,佛教不主張貧窮或共產。另一方面,佛教徒不應該說:「我所擁有的一切絕對屬於我個人,我會運用各種手段來保護自己的財產。」佛教鼓勵人們布施,幫助他人。在嚴格的資本主義中,人們儘可能累積財富,這種想法不符合佛法,而且很具毀滅性。其他對於財富的態度可能也是有害的,像是把財富當成個人安全的保障,或成功、成就與地位的象徵,抱持這種態度的人會儘可能累積財富。如果他們有一千元,就想要有一萬元;如果有一萬元,就想要有一百萬元。他們會想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累積財富,希望子孫不但能維持他們的財富,而且繼續增加。他們一直想以各種方式來增長財富,患得患失。心裡有這麼多事,就很少有時間做其他事,尤其是靈修。再說,這種人有一種很深的觀念,認為錢是很難賺的,因此不願施捨他人。對任何事情抱著累積的心態,這是和修行南轅北轍的。相反的態度就是對財產不在意、不經心,那也與修行相反,是不負責任的。佛經鼓勵人們善用自己擁有的,但一無所有時也能泰然自若。不應該太依賴自己的財富,也不該把所有的快樂建立在財富上,而該學著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心滿意足。有個關於著名的禪修者龐居士的故事。據說他很富有,在開悟後把家裡所有的金銀財寶裝到船上,丟到河裡。他和家人後來連住的房子都沒有,靠著販制籃子為生。有人問:「你為什麼不把金銀財寶送給需要的人呢?」龐居士回答說:「我不要害任何人。如果給人財富,他們很可能造下許多惡業。相反的,如果你要他們修行,他們就會得到真正的財富。」這個故事很可能是捏造出來的,卻有個很好的意旨:最好能清心寡欲,生活得簡簡單單、心滿意足。如果在物質上很富有,很可能就增加了責任的負擔。累積和處理財富需要時間、精力,修行的時間也就更少了。然而,如果把自己看成只是守護財富,而財富其實屬於眾生,就可以修行得很好,那時會以無執著心、無得失心來看待、使用財富。㊣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不需要害怕擁有或累積財富,但也不該沉溺於財富所帶來的歡樂。應該有節制地使用自己擁有的,幫助那些需要的人,護持佛法僧三寶。
有情眾生㊣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問:什麼是有情眾生?㊣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師:中文的「有情眾生」包括了所有的生命形式,但佛教把「有情眾生」定義為具有知覺的生命形式。生命形式可以是有情的,如人和動物,也可以是無情的,如花草樹木。然而,由於生命形式包括了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所以使人覺得混淆。人們可能相信人可以轉世再生為植物,或者說不殺生戒既適用於動物,也適用於植物。㊣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有些相信輪迴的傳統的確說,人的轉世可以包括無情眾生,比方說,人可以轉世為樹木。然而,根據佛教的哲學,輪迴或轉世不包括無情眾生,也就是說,有情眾生不會轉世為無情眾生,無情眾生也不會轉世為有情眾生。轉世只發生在人界、動物界和靈界。有情眾生之所以陷於生死輪迴。是因為他執著於自我。㊣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以下由物質形式和知覺這兩個角度來解釋有情眾生。動物能根據物質的形式四個標準加以區分。首先是具有簡單的細胞結構的動物;其次是具有細胞組成的神經系統的生物;第三是具的記憶的生物;第四是具有思考的推理能力的動物。最高層次的動物,包括人在內,具備所有這四種特色。㊣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必須說明的是,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的標準來針對現象加以解釋、分類。比方說,現代生物學把人歸類為動物界的一分子,根據的主要是來自物質(解剖與生理學)的標準。佛教不爭論這一點,但佛教哲學所使用的標準也包括了精神原則,比方說業。在這種模式中,人與動物是屬於不同的領域。㊣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下一個層次的動物只包括了上述四種特色的三種——它們沒有思考的推理的能力。思考必須要有象徵,必須使用語言來思考。思考也包括了抽像的推理、預測未來結果、解決問題等等。此時此刻在地球上似乎只有人類大量具有這些能力。㊣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有些動物也許經發展出粗略有象徵語言。高等一點的猩猩、海豚和狗,對人類的語言似乎可以了解到某種程度。這些動物已經發展出思考的能力,但還未到達人類的程度。㊣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具有記憶意謂著生物體能貯藏經驗以備將來之用,也具備保有和使用象徵的潛能,而象徵則是語言的先決條件。但對於推理和語言來說,記憶並不是唯一的條件。為了形成新的抽像思想,像是分別善惡,就必須有能力來喚起經驗,並且把它們串連起來。沒有推理就不可能有遠見,也不可能運用經驗來創造在未來有用的事物。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記憶和推理。]以及凈土宗的聖人、諸佛、菩薩。
問:這對於動物的標準不是很主觀嗎?我們怎麼真正知道其他動物的智力如何?怎麼知道它們的語言是簡單或複雜?
師:這全看你怎麼來定義智力。在思考能力方面,動物如果要和人相提並論,就必須能做道德判斷。許多動物有不同的記憶能力,但任何動物使用語言的程度、複雜度都比不上人類。有些動物以粗淺的層次來思考,例如猩猩能在很原始的層次來計劃,也展現了其他的複雜行為,但沒有人類那麼複雜。㊣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進一步說,物種與物種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根據上述四個標準來畫分有情眾生的界線,也是模糊不清的。然而,在所有動物中,就屬人類在記憶和推理上最進化了。我在台灣讀到一篇有趣的新聞報導。有位老婦人養了幾隻狗,家中起火把她燒死了,有隻狗本來有機會逃離火窟,卻留下來陪主人,也一塊燒死了。在老婦人喪禮時,另一隻狗一再要跳到墳里,遭到旁邊好幾個人制止,後來那隻狗不吃不喝,最後也死了。那個老婦人有幾個孩子,在她死後不久,他們就為了遺產爭吵。報紙評論說,這些狗比人還高貴,也更曉得痛悔。從人的角度來看,似乎那些狗比那些人還有同情心,而且道德上也更高超。然而情況並不是這樣。狗的思想、行動不像人那麼複雜。這些狗記得那個老婦人曾經對它們好,所以在老婦人去世時覺得悲傷。的確,老婦人的孩子們的行徑可議,而且人們也許認為那些狗更勝一疇,但那是根據道德感和正義感所做的判斷。這些狗是在做道德判斷、邏輯思考嗎?狗不會去想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只是那麼去做。如果那算得上是思考的話,也是由直覺和習慣所控制。另一方面,人則會做道德判斷。人做出不道德的行為時,我們說那是惡劣的。人類能推理、判斷,這個事實顯示了人的心智作用比其他動物都要高。到目前為止,我們談的都是比較高等的生命形式,至少是具有記憶的生命形式,以及其他具有思考能力的生命形式。還有許多其他動物和生命形式並沒有思考和記憶的能力。一些有情的有機體只有原始的神經系統和細胞。最後,還有一些生命形式只有細胞,這些有機體不是有情,如植物、菌類、單細胞生物。㊣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有人爭辯說,我們總是在殺戮:砍植物吃,殺害了無數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植物和細菌都是生命形式,但沒有神經系統,也沒有能力感覺到痛,因此不是有情。根據佛教的標準,植物不能與有情眾生相比。㊣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具有神經系統的有情眾生就能感受到痛苦與快樂,這些痛苦與快樂和先前的行為有關。具有記憶的有情眾生能回憶、期盼並提升痛苦與快樂的經驗。這意謂著痛苦與快樂的經驗並不限於立即的生理反應。記憶能讓生物以更複雜、技巧的方式來響應環境。最後,如果有情眾生能進行抽像的思考,臆測未來,並重組記憶來形成新的思考,那麼就能分別好壞、利害,道德與不道德。以這種方式來分別的能力,是所有煩惱的根本。㊣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體驗煩惱,意謂著進一步造善業與惡業。造業的這些行動會導致進一步的結果或報應。只有具備上述四種特色的有情眾生有能力來推理、思考、沉思,了解自己在造業。㊣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不能推理、不能分辨道德與不道德的有情眾生,只能從以往的業得到報應。以他們目前的生命形式,不能再造新業,而他們的行動只不過是因應不同情況的自然、立即反應。獅子為了食物而捕殺並不造業。只有人會造業,因為他們能推理、判斷。因此,推理是所有煩惱的根本,這些煩惱使人造新業,而業又產生報應。另一方面,在所有的有情眾生中,只有人能修習佛法。佛經談到其他動物也能修行,但佛經解釋說這些動物是佛菩薩的化身,而不是尋常的動物。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弟子注視蚊子在他手上吸血。他很有耐心地注視,一直到蚊子吸飽,然後用指頭把蚊子摁死。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 「那是蚊子的報應,它吸我的血,代價就是自己的命。」我說:「那個報應是不相稱的,蚊子只是吸你一點血,你卻要了它的命。再說,蚊子不曉得它在做什麼,不曉得那會使你痛。」咬痛你的蚊子並沒做錯事,因為它不能推理或判斷,而你卻能。正常的反應就是把蚊子揮開。那是你的選擇,尤其是如果你怕被傳染疾病的話;但是如果你選擇這麼做的話,要知道自己已經造了業。
問:佛教提到六道,在其他道中的眾生是有情還是無情?師:你指的是有情眾生依照自己所造的業,所可能進入的六道,也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有些人只知道、相信自己看得到的東西,然而佛教談到其他的存在領域。並不是非得相信這此領域的存在,才能接受佛教對有情與無情的標準。鬼神也是有情眾生,但形體微妙,沒有神經系統,卻依然能從心裡,而不是軀體,感受到以往行為的報應。他們大多不能修行,但因為有些護持佛法,有些幫助其他有情眾生,所以也間接得到功德。
問:所殺的動物愈複雜,惡業是不是也就愈大?㊣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師:是的。所殺的生物愈複雜,惡業也就愈大。殺具有記憶的有情眾生所造的業,大過於殺只具有神經系統的有情眾生。殺能推理的有情眾生所造的業,大過於殺不能推理的有情眾生。殺人則是最大的惡業。
問:什麼層次的殺生才會造業?㊣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師:從第二個層次起的生物,也就是具有細胞和神經系統的生物,就會造業。換句話說,殺的是能感受到痛苦的生物時,就會造業。
問:科學家不能解釋佛教描述的那些不同現象。就這點能否請您稍加發揮?
師:我先前說過,修習佛法並不一定要相信存在著所有不同的眾生和狀態。佛教中存在著一些我們接受的基本真理,我們可以從這些真理加以引申、推測。在佛教中,十二緣起、五蘊、十八界是不能分割或爭辯的基本真理,我們只能根據這些觀念加以發揮。科學家不能解釋所有的現象,只能解釋他們能夠測量或預測的。科學家只研究能實證、觀察的。這是一個限制。佛教並不爭論科學的發現——不管是已經驗證的事實,或很堅穩的理論。當科學家從已知的事實推測或發揮時,他們的觀念便會引起爭辯。進一步說,佛教並不強調下列的問題:比方說,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佛教關切的是有情眾生,特別是人類,如何處理他們的痛苦與煩惱,教人如何認清、處理並終結煩惱,解脫痛苦。對於這些以外的事,佛教並不需要大肆發揮。佛教大體上是實用的。我們也可以從感情的角度來探討有情。有情意謂著生靈有感情。如果生靈沒有自我中心的感情,也不執著於觀念,就能解脫輪迴,擺脫所有的煩惱和因果。然而,如果生靈依然執著於觀念或感情,就依然在輪迴中,依然是一般的有情眾生。佛教區分不同層次的感情。最基本層次的感情包括了武斷的情緒、感情,這些都時時刻刻來來去去。這些雜亂的感情和武斷的情緒來自根深柢固的煩惱,在這個層次也存在著貪、瞋、痴。較高的層次包括了有助於穩定狀態的那些感情,例如對家庭、眷屬、朋友、僧伽的愛。如果在第二個層次的人感受到憤怒或憎恨,就又墜回第一個層次。第三個更高的層次包括了人們描述為高貴的感情,像是神聖的愛。這些感情是無私的愛,為了崇高的理念而無私的奉獻,包括了對於藝術自然而然的欣賞。這隻比第二層次的喜好或感情稍微高一些。比這更高的是哲學的層次,涉及對於抽像、念頭和觀念的感情。更高層次的則是宗教的情操——對宗教、神、靈性的「無我的」投入。然而,所有這些感情都是煩惱。在所有有情況中,執著的自我依然出現。即使在最高的層次,也就是所謂「無我的」愛和崇高的情操,還是有自我和執著。有情眾生之所以是有情,正是因為他們具的感情。所有在三界輪迴的眾生都稱為有情眾生。如果超越了輪迴,並不表示就是無情,而是意謂超越了執著與生死,解脫了輪迴。這就是開悟的有情眾生的處境:依然是有情眾生,具備有情眾生所有的作用。要記住,諸佛也是有情眾生。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問:我們不久就要有小孩子。我們是把佛教融入生活中的西方人,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培育小孩。許多人之所以轉向佛教,是因為對以往的信仰不滿意,原因不一而足,我們就屬於這一種人。我們不願意向別人傳教,包括向自己的小孩子傳教。美國佛教徒夫妻要在大多數人不了解佛教的環境中培育小孩,對這問題,您有什麼建議?㊣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師:首先我們必須接受、肯定這個看法:宗教能幫助小孩。父母心中有這種觀念之後,甚至在小孩尚未出生就可以開始傳達佛教法。還沒出生的小孩就知道外在的世界,而且能夠接受祝福和功德。㊣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尤其是母親在懷孕時就可以開始培育小孩,要避免情緒性的行為,或悲哀、憤怒的感情,維持平穩、快樂的心境,隨時願意幫助別人。在這種情況下,小孩比較有機會生下來就個性好。㊣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如果夫妻是天主教徒,小孩出生後就會受洗,得到祝福、名字、教父教母。佛教沒有這種儀式,然而父母依然應該讓小孩受到祝福,可以請法師或出家人來祝福。而且,父母為了小孩應該累積功德,他們可以讀經,誦念佛菩薩聖號,在做這些事時要維持開放、慷慨、慈悲的心態,而且心中清清楚楚、真真誠誠地把功德迴向給小孩。㊣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當然不限於讀經或誦念聖號,也可以去做義工,從事社會工作或布施,然後把功德迴向給小孩。可以做些協助弘揚佛法的工作,這樣就能幫助所有的眾生,包括自己的孩子在內。功德迴向來自你們的心力,而是藉由佛菩薩的智慧。如果你們修行得好,具有強大的心力,那麼就可以直接集中心力,真誠發心幫助小孩。㊣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小孩長大時,可以開始與他談論佛法、佛陀和大菩薩。必須在適當的時刻向小孩解釋這些觀念,讓小孩對佛教能有些了解,將來比較好做選擇。你們必須告訴小孩,在美國雖然大多數人遵從基督教的教義和倫理,但還有其他宗教,而你們選擇了佛教。必須要知道,你們並不是強迫小孩接受佛教,也不是強迫小孩皈依三寶,而是在告訴他存在著這些其他的選擇,以及你們自己的選擇是什麼,如此而已。㊣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到了七歲時,如果小孩願意接受三寶,就可以帶他去皈依三寶。傳統就是如此,但七歲還算年幼,小孩可能不清楚佛法是什麼。如果他們後來改變心意,也沒關係,不該讓小孩覺得如果後來選擇不接受佛法,或選擇另一個宗教,就像犯了罪一樣。接受另一個宗教也是很好的。㊣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身為父母的你們可以向子女講述其他宗教的故事。除了 ??佛教和禪的故事之外,跟他們講《聖經》或其他宗教的故事也無妨。帶小孩到其他的教會也是件好事,也許到你們原來信仰的教會,讓他們接觸不同的信仰、習俗、觀念。在這種情況下,你們可能大都會前往佛寺,因此小孩會熟悉佛教。不要讓小孩長大時敵視其他宗教,那會是不幸的,尤其若是因為缺乏機會接觸其他的信仰。另外,很重要的是,不要告訴子女對宗教應該如何,而是向他們解釋你們所做的,以及你們為什麼這麼做。比方說,向他們解釋你們為什麼打坐,而不是強迫他們打坐。身為佛教徒的我們,希望眾生能接觸並接受佛法,當然你們希望小孩得到佛法的利益,但不該以強迫的方式。我知道許多人放棄其他宗教改信佛教,是出於自己的意願,沒有人強迫他們。他們也許認為,所有的人都該以同樣的方式來接觸並接受佛法。父母也許會覺得:「我們是由於自己的業力和因緣發現佛法的,所以應該讓小孩有同樣的自由。如果他們自己發現佛法,那很好,但我們絲毫不會介入。」這並不是正確的態度。很少人是自己決定、選擇自己的道路的。大多數人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隨著別人的話去做。因此,小孩長大時,很重要的就是要向他們解釋:佛教是什麼?為什麼你們遵循佛法?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異同?切記,〈四弘誓願〉的第一條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而子女就是眾生。什麼是最好的方式呢?除了 ??提供小孩基本的照顧之外——食物、庇護、關愛、良好的教育、協助他們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一份子——也該關切子女的心理狀態。你們能告訴子女如何擁有心靈的平靜嗎?能幫助他們了解並接受三寶嗎?能介紹他們修行的方法,並以此幫助他們嗎?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就已經做到份內的事了。我們居住在一個匆匆忙忙、異質多元、變化不斷的社會,連成人都會覺得混淆。不要告訴子女做什麼、不做什麼,而是向他們解釋你們在特定的情況下是怎麼做的,以及你們為什麼這麼做,別人又為什麼那麼做。不要為子女下判斷,只要試著幫助他們去了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子女以你們為榜樣,很可能會自己就轉向佛法。㊣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最好在小孩十四、五歲之前做這些事。如果開始得早,小孩很容易就對佛教產生信仰。但如果等到十四、五歲之後,小孩就很難發展出同樣的信仰。此外,這個年紀的小孩開始會反叛,因此最好在叛逆期開始之前,就已經教小孩這些事情。㊣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其實,轉向佛法的成人並不尋常。他們轉向佛教的原因不一,但通常是因為從前的信仰有所欠缺,而接觸佛法時,覺得受到佛法的吸引。這是以往善業的結果,也是理性、有意識的選擇。然而,大多數人並未改變信仰。如果子女成年時,還沒有讓他們對佛法產生興趣,很可能就永遠辦不到了,因為那時他們都已經獨立了。因此,教導子女佛法應該在十四歲之前。㊣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你們的目標並不是要子女接受佛法,而是慢慢灌輸對於人們和眾生的責任感、灌輸道德原則和面對人生的勇氣。子女具備適當的道德,就不會說出、做出傷害自己或別人身心的事;具備適當的勇氣,子女就會全力以赴,接受任何後果,也會接受三世因果的觀念。把重點集中在這些事情上。至於子女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會接受什麼宗教、走上什麼路,那終究要看他們,而不是由你們來決定。(譯按:下兩段見於第一版,不見於第二版。)㊣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問:師父,您先前說過,父母應該告訴子女佛教和禪的故事。但這些故事中有些很古怪,對於那些不修行或不熟悉禪的人來說,這些故事很容易被誤解。請問應該如何處理?㊣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師:不要碰那些古怪的故事。許多故事並不是那麼奇怪,而且容易了解,告訴子女這些故事,把那些古怪的故事留給修行者。㊣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問:這是個假設的情況:如果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對父母說:「我決定出家當和尚,全心全力投入修行。」父母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師:我十三歲出家,許多過去和現在的法師都是很年輕就出家。十幾歲的小孩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完全不合理。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問小孩為什麼?如果理由很奇怪,那就不是很妥當。如果理由很正當,那很好。而且,如果根本沒有理由,只是有很強烈的出家的意願,那也可以接受。我的情況就是如此。㊣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其實,目前的社會對於受教育有些規定。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小孩先完成中學教育,同時他們可以去寺院或禪中心,在法師的指導下開始修行。如果在受完學校教育後依然感興趣,就該上佛學院。這樣,孩子就能逐漸學到佛教和修行的事,比較了解出家是不是他們的志向。㊣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問:教導子女佛法,父母的責任或義務有多重大?㊣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師:應該和你們對自己的義務一樣重大。孩子剛開始時什麼都不知道,你們必須提供信息和知識。這就像食物一樣,有些小孩很挑食,撿這嫌那的,有些小孩給他們什麼就吃什麼。教學也是一樣,先了解小孩的狀況,他們願意接納多少就給多少,但不要強迫。㊣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問:我從小是天主教徒,我的教養包括一天要念幾次《玫瑰經》,背誦祈禱文,閱讀有關上主和耶穌的故事。自己身為佛教徒父親,要讓小孩同樣學習類似的東西嗎?比方說,唱誦、禮佛等等?我該要小孩打坐嗎?㊣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師:愈少形式愈好。在東方,許多父母要全家早起,焚香禮佛,三餐、出門、臨睡前重複相同的過程。這可能太過了些。佛教的儀式可能和其他宗教一樣繁複。形式不是那麼重要。我們應該強調在日常生活中維持佛教的精神,培養慈悲觀,在這方面不斷教導他們,比方說,不虐待小動物,試著幫助所有的生靈。告訴他們,這就是慈悲。教他們不要浪費;告訴他們,不管我們擁有什麼,都來自以往的業。如果我們浪費,就等於消耗以往累積的功德。父母要以身作則不浪費。教小孩打坐也是不錯的主意,但必須要知道小孩很難坐著不動,如果他們有興趣,就教他們如何打坐,一次試個五分鐘。如果他們願意繼續坐,那很好。如果他們要起來玩耍或做其他事,那也很好。
問:似乎小孩年幼時比較開放,但社會和教育都限制、而不是提升他們的開放性。對小孩來說,可不可能讓他們擺脫那個過程,在他們依然開放、具有彈性時,協助他們在靈修的道路上有長足的進步?舉一個奇怪的假設情況:如果禪師能養小孩,讓他們擺脫任何文化的制約,小孩會不會在修行上進步得很快?(譯按:此段見於第一版,不見於第二版。)師:你忘了眾生都有自己的業根。父母、禪師或任何人都不能有意地培養小孩,使小孩自動成為澈悟的人,那都要看各人以往的業,而業是無始以來所累積的。此外,禪師忙得很,哪有時間養小孩?
推薦閱讀:
※【開示】定弘法師:滅罪斷煩惱,念佛最有效
※『仁煥法師開示選』命和人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二十二卷
※大安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傳喜法師:文殊菩薩是怎樣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