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一夢十年

哈利·波特一夢十年王佳可《 人民日報 》( 2010年11月26日 16 版)

從「魔法石」(上圖)到「死亡聖器」(下圖),系列影片《哈利·波特》已走過10年之旅。

11月19日,《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在北美和中國同步上映。這是《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完結篇。恍然間,這部影片已經陪伴觀眾走過了10年。1991年,24歲的J·K·羅琳坐在由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火車上,眼望窗外,看到一個黑頭髮的小巫師正在微笑,那一刻,她的夢開始了。1997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由英國小型出版社Bloomsbury出版發行,這本關於一個11歲男孩兒在魔法世界中與黑暗勢力鬥爭,關於愛與友誼的小說迅速風靡整個英國。隨後,羅琳繼續在文學世界中描繪著這個奇幻之夢並大獲成功: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說被翻譯成67種文字在全球發行4億冊,帶動青少年群體重新返歸紙質書籍,開始了閱讀的旅程。2001年,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決定將小說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搬上銀幕,電影技術特有的聲色光影將文字的奇幻變成真實可見的奇觀,縈繞在無數孩子夢中的哈利終於在現實中有了寄託:圓圓的綠色眼睛,額頭刻有閃電形疤痕,雖然瘦小卻聰明又富有勇氣。2010年,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完結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終於拍攝完成,這個做了10年的夢也逐漸臨近尾聲。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上映的10年間,哈利的形象頻繁出現在影院海報、時尚雜誌、電視畫面的醒目位置,他的扮演者丹尼爾·雷德克里夫也「一夜成名」,成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回顧10年來每一部《哈利·波特》電影,人們會發現,丹尼爾已從一個圓臉的9歲兒童,變成稜角分明的19歲青年,而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茨也早已褪去青澀,變得成熟優雅。當哈利和夥伴們已經長大,當人們已經在討論是否應該更換更加年輕的演員時,熱愛《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的孩子們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這10年中,閱讀《哈利·波特》小說、觀看電影的孩子們也漸漸長大,走向成熟,童話故事般單純的情節,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生活為主的內容,已難以吸引住他們的目光。所幸的是,羅琳筆下的魔法世界也變得愈發黑暗複雜,隨著哈利和夥伴們的長大,他們的敵人也變得更強大,正義與邪惡勢力的鬥爭已不僅僅只有勝負輸贏,在光明中也有陰影的存在。羅琳對哈利的膽怯與遲疑著墨頗多,他的成熟頗多坎坷,但對自我力量的堅信使他得以團結夥伴,擊敗伏地魔,為父母報仇,最終回歸平靜的家庭生活。其實,主人公哈利在魔法世界中的成長軌跡,正是現實世界中每個人的成長寫照:他在魔法課上遇到的困難,和孩子們在學校中面對的問題何其相似;他對自我的懷疑,對伏地魔的恐懼,這些成長中的經歷和掙扎令人感同身受;他對親情的渴望,對友誼的忠誠,對愛情的懵懂也能引起每位觀影者的心靈共鳴。正因為如此,哈利讓你感覺很近,因為你我都要在紛繁的生活中處理各種問題,戰勝困難,追尋美好。從這個意義上看,無論是《哈利·波特》的小說還是電影,都是一本本成長的記錄,在閱讀或觀影中,每個讀者或觀眾都重新體驗著成長。而哈利歷經磨難獲得勝利的圓滿結局,也給了人們在不盡如人意的現實中新的希望。在如夢似幻的魔法世界中,人們可以看到對家庭價值的肯定,對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這一秩序的重建,這正是我們在生活中所渴望與追尋的東西。電影讓落在紙上的夢想更加真實,哈利·波特之夢將成為與其共同成長的一代人的長久記憶。
推薦閱讀:

【原創】偏方給了我幾十年健康生活
於明 | 政體、國體與建國——民初十年制憲史的再思考
十年分居,遙遙相思
一日禪丨燒了十年香,未消嗔恨心
近三十年的太歲/五黃方位

TAG:哈利·波特 | 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