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金剛經》信解行證的十大修法

略述《金剛經》信解行證的十大修法

-古梵音暨楞嚴學推廣講師,果濱老師撰

一、信解行證略說:

《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故知「信」為入一切佛法大海之道。

《楞伽師資記》中曾將一般修學佛法分成四種人:(T85,p1287c)

一、有行有解有證,上上人。

二、無行有解有證,中上人。

三、有行有解無證,中下人。

四、有行無解無證,下下人。

「解」與「行」,分別又稱為「解學」、「行學」,即「智解」與「修行」之並稱。解與行,譬若「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具有缺一不可之關係;亦即依「解」而起行,依「行」而實解。清涼大師之《華嚴經疏鈔》云:「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或云:「有行無解,變為世間宗教;有解無行,變為人類哲學」。光「行」而無解,盲修瞎練,易入歧途;光「解」而無行,等於「說食數寶」,也易入頑空。「解」為目,「行」為足。有解無行,如有目無足;有行無解,如有足無目。唯有目足兼資,「解行並進」才是修學佛法的最高指導原則。蕅益大師《靈峰宗論?上》卷二之一「示韞之」亦曾云:「試觀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昇反墜。故不留心教典,饒勇猛精進,定成魔外」。可見如果不解佛法正義,則所精進必是邪魔外道,無可倖免!

在蕅益大師的時代,曾有人謬云:「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蕅益大師乃斥曰:「豈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習教,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解與行如一體之兩面,必不可分,當相輔相成。故知修學佛法不論男女老少,盡形壽皆須「解行並進」。經過解行的修學後才能得「證」。簡單的說,就是把自己修學過的佛法加以印證,可以印證到世間法與出世法上。

二、《金剛經》信解行證四階段:

據清?通理大師《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中將《金剛經》經文分成「信解行證」四門(詳《卍續藏經》第39冊)。大師的分法如下:

信(第一分到第八分)

略明降住生信分

先「依文解義」,要先生起信心

解(第九分到第十六分)

推廣降住開解分

推廣降住,要「深解經義」

行(第十七分到第二十三分)

究竟降住起修分

深解經義後的「悟後起修」

證(第二十四分到第三十二分)

決定降住成證分

末學認為整部《金剛經》皆有「信、解、行、證」之經文例句,應不限於《金剛經新眼疏》的分類,試述如下:

6分

「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註:義淨的《金剛經》譯本亦有「實信」漢字,其餘菩提流支、真諦、笈多、玄奘譯本均作「實相、實想」,無「信心」一詞。若據《西藏梵文本》、斯坦因《梵文金剛經》、南條文雄《梵文金剛經講義》、穆勒《梵文本金剛經》……等版本中,並無「實信」的相對應漢字,梵文只有「實想」義,無「信心」一詞。

14分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註:菩提流支的《金剛經》(第一版)譯本亦有「信心清淨」漢字,其餘菩提流支(第二版)、真諦、笈多、玄奘、義淨譯本均作「實相、實想」,無「信心」一詞。若據梵文版的《金剛經》,並無「信心清淨」的相對應漢字,梵文只有「實想」義。

14分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14分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註:得聞此經能「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對此經必有絕對的「信心」也,故此段經文亦可引申作為「信心」之釋。

15分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註:據梵本及他譯均作「不生誹謗」,並無「信心」的相對應漢字。只有菩提流支(第一版)譯作「信心不謗」。

15分

「若樂小法者……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註:據笈多譯本作「此法本,小信解者,眾生聞……若持、若讀、若誦、若無是處有」。

玄奘譯本作「「如是法門,非諸下劣信解、有情所能聽聞……」。

據梵本亦作「這個法門不能被信解低劣的眾生聽聞」。

雖然羅什譯本沒有「信解低劣」譯文,據他譯均有,故此段經文亦可引申作為「信心」之釋。

16分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註:若有人讀誦此經後仍被「輕賤」,這是「先世罪業消滅」的感應。此段經文並無「信心」漢字,但誦唸《金剛經》仍被「輕賤」,一般世人或者會退道心,所以對此經仍要充滿「信心」方是,故此段經文亦可引申作為「信心」之釋。

16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註:菩提流支的《金剛經》(第一版)及義淨皆譯作「疑惑不信」漢字,其餘均作「心迷亂、顛狂、迷悶」義,且若據梵文版的《金剛經》,並無「信心」的相對應漢字,梵文只有「迷惑、心狂亂」義。

21分

「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解(下面經文雖歸類為「解」門,其實「解」離不開「行」門,解與行是不離的)

8分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11分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12分

「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13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14分

「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14分

「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15分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15分

「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16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6分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16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

24分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32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行(下面經文雖歸類為「行」門,其實「行」離不開「解」門,行與解是不離的)

5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10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4分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26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32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3分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17分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28分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即證無生法忍也)

三、小結:

從經文的脈絡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整部的經文處處都有「信、解、行、證」的修行方法,我們重新來比對一下。

    傳統的分類       據經文重新分類

信  第一分~第八分      6分14分15分16分21分

解  第九分~第十六分     8分11分12分13分14分15分16分24分32分

行  第十七分~第二十三分   5分10分14分26分32分

證  第二十四分~第三十二分  3分17分28分

「信、解、行、證」雖是四個有次第的修行方法,但從《金剛經》經文中可發現這四個修行方法是「即四而一、即一而四」,遍滿整部經文,處處皆可見這四個修行方法,不局限於傳統的分類法。

四、「十大修法」的相關梵字分析:

據《西藏梵文本》、斯坦因《梵文金剛經》、南條文雄《梵文金剛經講義》、穆勒《梵文本金剛經》……等版本,我們將《金剛經》中提到修行方法相關字詞的「梵文羅馬拼音」作一分析如下:

1likhitva書寫《金剛經》

2udgrhniyat接納;取;受;持《金剛經》

3dharayet記憶;受持;總持;執《金剛經》

4vacayet誦念《金剛經》

5paryavapnuyat理解;明了;了達《金剛經》

6samprakasayet闡明;演說;開示;廣說《金剛經》

7起信。對《金剛經》要生起「信心」。

8如理作意。(詳玄奘譯本16分及32分的經文),將《金剛經》的道理用「如理作意」的方式實踐它,「如理作意」就是對經義以一種「正確的思惟」方式去契入。

9布施。(含布施「財、我等四相、法相、美醜相、脾氣相……」等)。

10證得「度一切眾,實無一切眾得度」,詳3分與17分的經文。

以上是末學從《金剛經》數種譯本及梵文本整理出大約「十種修習金剛經」的方法,期樂修《金剛經》者皆能以此為准,解行並重,進而證入「無生法忍」也。


推薦閱讀:

觸摸「金剛經」(9)
金剛經疏(大正藏2738部)
劉東亮老師《金剛經》講座 (9)
我是這樣背誦金剛經、普門品、藥王菩薩本事品等佛經的
慚愧道人親傳-《金剛經》的修法(《金剛經禪密竅訣》)

TAG:金剛經 | 金剛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