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作為人類認識論在《論語》中的應用

《論語》之所以是智慧的傳承,就在於它是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經典。孔子把「中庸」作為一種最高的道德來論述。中庸作為認識論的價值,就在於是最難以把握的方法。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是人類認識史上最早的事物相對論及其在實踐中的運用和發揮,是對人類認識論的偉大貢獻。儒家的學者繼承了孔子《論語》的思想,專題闡述中庸思想,寫成《中庸》專著,為人們認識社會的發展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孟子對此專門講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講如果沒有事業的繼承人,就是不孝的大事。

「中庸之道」從文字上的涵義就是「中間平常的道理」。問題是這個「中間平常的道理」是一個什麼樣的性質和狀態。

《中庸》解釋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直義就是:大自然世界萬物順著各自的本性去發展,即是自然規律的道理;人的本性順著自然規律的本性去發展,就是道。「修道之謂教」。人順著自然規律的本性去發展就是道,但人們不願按自然規律發展,都希望按自己的願望發展,怎麼辦呢?就要「修道之謂教」。修正自己不良的願望達到道。通過不斷的學習、教育,使人修養、修行,達到正道。

《中庸》告訴我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又告訴我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為什麼未發就是中庸之道呢?「發」就不是中庸之道,在道理上儒家用人性作比喻,中庸之道應用在人性上,就是講人性的臨界點。忍辱就是中庸的理論的應用,忍得住,就上去了,忍不住就退失。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痛苦。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就是喜、怒、哀、樂之未發,目的就是和諧。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本性。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惡的本性,從臨界點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惡。

【論語原文6·27】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直義】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操守,該是至高無上的吧!民眾缺少這種道德觀念已經很久遠了。」中庸論述的「德」是什麼,孔子在《論語》中又是如何講的?

【原文17·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直義】子張向老師問仁。老師說:「能實行五種品德於社會,就是仁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老師說:「恭敬、寬厚、誠信、智慧、慈惠。恭敬就能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智慧就能有功於天下,慈惠就足以使天下大眾能夠服從指揮。」

人要達到這五種品德:恭敬、寬厚、誠信、智慧、慈惠。即是中庸的最高點,就是「仁」。這是孔子講的最高端,最低端就是反其道的極點。

中庸不僅是道德行為的評價標準,是最高的德行,而且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狀態,並概括為「中庸」。「中庸」是事物發展過程的最佳狀態。如水,零度以下是冰,100度以上是氣,但物質本質是水,看你的需求發展,要保持水和氣的狀態,最佳位置是水和氣的結合點,這是很難做到的,過熱會變氣,溫度不夠還是水,這個臨界點才是「中庸」的位置,這是相對熱而言;相對冷而言,就是冰和水的臨界點。這是對事物兩極而言的。【原文9·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直義】老師說:「我真的有知識嗎?其實並沒有。有一個鄉里人來問我,我對他談的事情根本不了解。我只是從事情的兩端去求證,這樣就將事情全部了解清楚了。這是用智慧去處理事物。就像要管理本來不了解的事物,似乎無章可循,而孔子用智慧分析事物、求得該項管理的基本方法,這就是「叩其兩端而竭」,只要抓住問題的兩個極端,分析利弊,就能求得問題的解決,這種方法,就是中庸思想,是一種方法論和認識論。學者認真研究這一理論,對現代科學是有價值的,現代科學的鋼鐵冶煉已達到這個原理。從經濟角度講,今天是股市最高點,就是達到極不可達的最高點,是好的無限中間。相對明天而言可能是中間點,或最高點和最低點,但今天是最好的點位了,這就是「中庸」的思想;這就是不敢為天下先的思想,因為明天可能還有更高的。

孔子對人的評論是如何應用中庸的呢?【論語原文11·14】子曰:「由之瑟(sè),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直義】老師說:「仲由善於奏瑟,為什麼會在我的門下呢?」學生們因此都不尊敬子路。老師說:「仲由嘛,他在學習上已經達到升堂的境界了,只是還沒有繼續提高入室罷了。」孔子對仲由個人講,需要他努力,採取批評的方式;對眾人講,仲由已是從門下進入堂屋,採取讚揚的態度。一件事為何兩種態度,這就是中庸思想的體現。又如【原文11·15】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直義】子貢問老師:「子張和子夏誰是賢人呢?」老師說:「子張過度,子夏不足。」子貢說:「顯然是子張好一些嗎?」老師說:「過度和不足是一樣的。」「過猶不及」是評價一個人的關鍵。以人做事來講,就是聰明人做的事,聰明過頭,弄巧成拙;反之,愚笨的人又幹不了,所以要好好把握這個度是關鍵。【原文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直義】老師說:「若不能按『中庸之道』做人、做事,就可能流於狂、狷了。狂者妄求激進,狷者不求進取。」本章「不得中行而與之」的涵義是要按「中庸之道」做人、做事。否則就會流於「狂者」和「狷者」兩個極端。

【原文18·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直義】被遺忘的人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老師說:「不肯降低、屈辱自己的原則和身份,這就是伯夷、叔齊的做法。」說柳下惠、少連是「被迫降低、屈辱自己的意志和身分。但言語合乎中庸倫理,行為合乎中庸人心。」說虞仲、夷逸「隱居生活,言語隨便,潔身自愛,放棄官位且能權宜處世。」「我卻同這些人不同,可以不這樣做,也可以這樣做。」天下無道時,有四種人: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被迫屈辱自己的身分,說話合乎倫理,行為合乎人心;過著隱居的生活,能潔身自愛,放棄官位而處世合乎權宜;孔子卻同這些人不同,可以不這樣做,也可以這樣做。

中庸理論被現實社會廣泛應用。如人性,從中庸的理論來講,就是兩極的發展,性善與性惡,儒家提倡性善方向的發展,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環境、人群、時代的影響造成人們的變化。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發展到「人之初,性本惡」,演變成一個獨立的學派,成就了法家,實質上還是儒家中庸理論發展的傳承。【論語原文5·12】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直義】子貢說:「老師講授的文章,通過聽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僅僅通過聽聞是不能夠完全學到的。」知識是有形的,只靠聽聞就可以學到了,但關於人性與天道之理,深奧神秘,不是僅僅通過聽聞就可以輕易學到的。真正的智慧靠實踐和真實的內心深處的體驗,才能獲得。使用人才的難處也在這裡,後天的學習是可以看見的,先天的智慧是難以看見的。做人的發展也是同樣道理。向上發展是善,向下發展是惡,善惡之間的道理,就是中庸之道。

有人建議從相反的方面來寫《論語》教言論證的道理,這也說明中庸的重要性。法律的出現,不是針對善良人的,而是針對不善良的人,吃虧的都是善良的人,惡人是不願吃虧的,《論語》就是這樣講的,為君子辦事不計較,為小人辦事計較。這就是「小人,反中庸。」的道理。」所以用中庸理論去分析,好的、壞的;優的、劣的;高的、低的等,各種狀況都知道了。這就容易判斷事物的真實性,這就是「知之為知之」的智慧和道理。

中庸的理論可以是上下的發展,也可以是前後和左右的發展。這一點要根據事物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中庸理論是立體型的發展。中庸理論可以應用在人的方面,也可以應用在事物方面。

如一個人我們可以分析他的「大器」是一極,「小器」是一極。對人的「器量」的分析。社會是開放的一極和封閉的一極的分析。正義與反義等等中庸的應用。中國造字的偉大都體現在中庸中。漢字為什麼有上下左右相結合的字,中國的造字是藝術和智慧的結晶。

如科學就是中庸之道講的至高無上,而迷信就是中庸之道所對應的反面。中庸之道無處不再,道不遠人,複雜就不是道。道是科學的、進步的,但在科學的、進步的一面,必然有其反面、倒退的一面,這兩極一定要研究、分析清楚,否則就辯不清方向,得不到發展,因為你不知道蘊含的道理是什麼。中庸就是中間平常的道理,但是它是德,為什麼是德呢?怎麼變成德呢?就是告訴你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這之間怎麼去發展,所以是德,你明白道理,自然知道該做什麼樣的事,不該做什麼樣的事,這就是道。你知道正面和反面如何走向,你判斷事物就正確,做正確的事。做正確的事,與正確的做事,文字上變化不大,但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上,這就是儒家的文化。一個給你的是智慧,一個給你的是愚痴。

智慧就是臨界點的發揮,用現代語言講,就是心態歸零。往往是心態不歸零,造成不會應用中庸。中庸的應用首先是要心態歸零,只有心態歸零才能進入最佳境界,才會應用中庸。

孔子在講中庸時,有時只講一端,這一端講透,另一端沒講。如中庸理論:以道德講就是德上、法下或德左、法右;德是天、法是地,代表兩個極端。以法律講就是上代表正義、下代表違法的行為。法律是最難的制度,不偏左、不偏右。不能照顧一方,而不顧及另一方。中庸也是根據不同的變化而變化。這是生命力的道理。這也容易造成中庸難以理解的原因。

《論語》的內容,體現了中庸之道的根本道理,從開篇的「學習第一」,到末篇的「傳承之道」,從「人」到「仁」;從國家到個人,從個人到國家,都是中庸內涵的道理。《論語》以精練的語言,平平淡淡的將極深奧的道理,用極短的故事情節,講述社會生活中的故事,達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聖人傳遞的真理,是那樣的純樸,簡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是有多少人能領悟呢?《論語》的道理,就是讓我們身體和心靈達到所需要的那種大智慧。

推薦閱讀:

耳朵有這物為人中龍鳳大發橫財
紅薯鮮為人知4功效
鮮為人知;中國的大口徑狙擊槍兩款。;
有哪些超好使的為人處事之道?
為人處事二十八「不要,太多」

TAG:人類 | 論語 | 為人 | 中庸 | 認識 | 作為 | 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