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健不健康,現在也有了國際標準
嬰兒在子宮及剛出生的時候,體型大小尤其是身高驚人地相似!這個發現與人種、膚色通通無關,全世界通用。當然了,前提是孩子的媽媽得是健康、受過良好孕期培訓、營養補充到位的。
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性研究「INTERGROWTH-21st」(共生-21世紀)由牛津大學研究員牽頭開展,研究對象涉及巴西、中國、印度、義大利、肯亞、阿曼、英國和美國八大國家各城區的6萬孕婦。
曾經有人提出「人種」和「種族」是影響各國、各人群之間新生兒大小差異的主要原因,然而這次研究結果表明,種族和人種並不是首要因素,更重要的是母親的教育、健康、營養狀況以及懷孕期間所受到的照顧。研究人員用一樣的方法、一樣的器械對所有國家的懷孕早期的孕媽媽做了B超檢查,對胎兒的骨骼生長情況進行測量,對剛出生的嬰兒也都測了出生時的身高及頭圍。他們說,如果媽媽們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和營養出狀況及孕期護理都一樣處於良好狀態的話,那麼胎兒在子宮以及以後都將擁有健康的體魄。
研究報告主要撰寫人、牛津大學納菲爾德醫學院婦產科教授Jose Villar說:「現在各國在這些條件上還不是平等的,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做到。可以先從孕媽媽的產前教育和護理開始做起,從治療感染和提供產前保健開始。不要說我們無能為力,不要說某些地區的女性註定得產出營養不良的寶寶。」
關鍵點:~研究涉及八大國家城區的6萬孕婦~全世界健康母親子宮內胚胎骨骼生長及寶寶出生時身高、頭圍有著驚人相似~研究對象中,不超過4%的胎兒生長及出生的差異可以歸咎於八個不同人種、種群的特點差異~提高孕媽媽的健康、營養有助於促進孩子的一生健康~此研究將緊隨此前世界衛生組織建立出生到5歲孩子的生長標準的步伐
2010年,中低收入國家約生產三千兩百萬四千的營養不良兒童,佔全球成功存活新生兒的27%。而這些兒童容易在童年期間的患病甚至死亡,成年後也會留下後遺症: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偏高。因此,營養不良兒童的救助佔了醫療服務的很大比重,也成為全社會的經濟負擔。
INTERGROWTH-21st的最終目的在於構建子宮內胚胎及新生嬰兒最優生長國際標準,這一標準反映的是當媽媽的健康、營養及社會經濟地位都處於良好狀態時,寶寶應達到的成長標準。研究者們將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建立0-5歲兒童生長標準(Multicentre Growth Reference Study, MGRS。現已被全球140個國家採用)的方法建立此標準。
INTERGROWTH-21st得出的結果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兒童生長標準神同步,它得出的新生兒平均身高是49.4±1.9cm,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是49.5±1.9cm。這一國際標準適用於世界各地0-5歲孩子的「成長」這一概念。Villar教授說:「試想,你的膽固醇或者血壓偏高,你能把它怪罪在你所在的地理位置身上嗎?這套用在生長狀況的概念上是一個道理。」
巴基斯坦卡拉奇阿迦汗大學教授Zulfiqar Bhutta說:「媽媽的健康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重大作用,這一發現對於世界上所有婦女和家庭來說都是好消息,但同時也是一個挑戰。對公共健康的看法不同造成的影響也不同:這是給世界各地子孫後代健康生活的機會,醫護人員應為孕婦及兒童提供最好的健康護理。」
[小笨 via ScienceDaily]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