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與太陽系起源1

河圖洛書與太陽系起源  一.太陽系星體與十乾的對應關係  過去認為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由於體積太小,被踢出大行星行列,歸入繞日小行星行列。日、月與八大行星的總數為10,正好可以用十干來表示。但是古籍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中國自古傳下來的,就是歸屬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這五大行星。如果算上地球,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中國古人認為大地屬土,卻沒有明確地把大地也視為一個星體。現在我們嘗試著把大地理解為地球,並認為地球與土星一樣也屬土。這樣的理解就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對五大行星的五行屬性歸屬是有規律性的。按照五行相生的規律,可以看出,木星生火星,火星生地球土,地球土生金星,金星生水星。延續這個規律,則水星生太陽木。也就是說,太陽可以歸屬為木類,這在古籍中沒有類似記載。對於太陽系,從木星開始,向內依次相生。木星與太陽都屬木,這符合現代天文學的理論,因為木星確實有向外的輻射。中國古人是如何確定五大行星的五行歸屬的,是僅僅根據行星出沒與四季對應的規律嗎?還是遠古人類曾經有過類似現代天文學的成就,只不過後來失傳了?  從木星向外,是土星。這不再是五行相生的規律了,而似乎是五行相剋的規律。延續這個規律,則是木星克土星,土星克天王星水,天王星水克海王星火。也就是說,在中國古籍中沒有明確記載的天王星,現在我們把它歸屬為水類,海王星則歸屬為火類。這種歸屬方法符合中國古人的原意嗎?又符合現代天文學嗎?首先從現代天文學對太陽系起源的理解看。太陽系起源於原始星雲的塵埃物質,這些塵埃物質在收縮凝聚時形成一個不斷匯聚的旋渦。在中心凝聚出太陽,在周圍凝聚出行星。這種向內匯聚,同時又各自凝聚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從外向內是依次相生的。也就是說,去掉土星的四大行星,加上地球和太陽,這6個星體按照五行屬性向內依次相生。這與現代天文學關於太陽系的起源觀點並不矛盾。為了能夠繼續分析下去,我們暫時假設原始太陽系後來又從星際空間捕獲了一些外來星際物質,形成了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但是現代天文學無法確定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是否是外來星際物質。如果認為外來星際物質在加入太陽系時,受到太陽系原初物質的排擠,則這種排擠可以理解為相剋。那麼木星克土星就顯得容易理解了。但是如果太陽系是一次性捕獲了曾經聚在一堆的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則土星與天王星是相剋還是相生,天王星與海王星是相剋還是相生,就變得難以確定了。如果認為捕獲外來行星不是經常發生,也不太可能一次性捕獲3個行星,則一次僅捕獲一個外來行星,隔一定時間再捕獲一個外來行星,那麼問題就簡單了。答案可能是原初太陽系就只有五個行星,還有一個太陽是恆星。中心點是太陽,屬木。最外圈是木星,屬木。以後陸續被捕獲的外來行星,依據相剋規律,要依次屬土、水、火。所以當代的我們,把天王星歸屬水,把海王星歸屬火,是符合中國古人的原意的,也符合現代天文學的邏輯思路。至於中國古人是否認識到天王星、海王星的存在,是否曾經把天王星歸屬為水,把海王星歸屬為火,則無從考證。原始太陽系從星際捕獲了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未必是事實,但是這樣的假設能夠幫助我們用未必正確的思路來得到一個有益的啟示。  用一個很可能不正確的思路,來試圖解釋一個已知的結果,這種思維方式並不希奇。比如現代科學的原子核外電子軌道的波爾理論,就是一個過渡性的理論。何況對於河圖洛書的推演。河圖洛書本來就是一個普適性的簡單結構,能夠模糊性、框架性的適用於萬事萬物。因此河圖洛書允許我們從多角度去詮釋推演它。哪怕我們所假定的思路是錯誤的、過渡性的。但重視推演、重視邏輯分析的思維方向,將使我們逐漸逼近河圖洛書的真正內涵。  現在我們重新理清思路,試圖要把日、月、八大行星與十天干對應上。怎麼對應?古人沒有給我們現成答案,或者是古代的很多知識都遺失了。我們已經分析出了日、月、八大行星的五行屬性,只需要再區分陰乾陽干就可以了。首先太陽必須是陽干,而太陽屬木,則太陽必為天干甲。那麼木星就只能是天干乙了。水星與天王星都屬水。本來天王星比水星大很多,天王星似乎應該屬陽干壬,但是因為水星最靠近太陽,而天王星離太陽太遠,所以水星為陽干壬,天王星只能是陰乾癸了。地球與土星都屬土。土星比地球大很多,又都不是很靠近太陽,所以只按大小論天乾的陰陽。則土星為戊,地球為己。火星與海王星都屬火。海王星比火星大很多,又都不是很靠近太陽,所以只按大小論天乾的陰陽。則海王星為丙,火星為丁。最後只剩下金星與月球的天干確定了。金星屬金,而月球作為最後的選擇也只能屬金。為了符合太陽到木星之間的星體必須保持五行相生的規律,月球必須被排在水星與地球之間。也就是說,月球與金星在排位上必須緊鄰。由於月球圍繞地球旋轉,月球只能被排在金星與地球之間。金星比月球大,所以金星為庚,月球為辛。至此,從太陽到海王星,從內向外按公轉軌道半徑大小進行排序的天干與星體的對應關係被確定了。1甲太陽,9壬水星,7庚金星,8辛月球,6己地球,4丁火星,2乙木星,5戊土星,10癸天王星,3丙海王星。其中的數字來源於天乾的原始排布序數,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圖1十干與星體(俯視圖)  另人驚奇的是,太陽系這10個星體的排布所對應的天干原始序數,是符合河圖的數字排列的。如圖1所示。其中9、7、8、6是河圖的外圈數字排列。4、2、5、10、3、1是河圖的內圈數字排列。這是天象能夠呈現出河圖數字排列的最明確的證據。但是如果古人真是據此得到的河圖,那麼古人可能要知道太陽系行星軌道半徑的排布順序,要知道行星繞日旋轉,要知道月球繞地球旋轉,要知道行星的大小。也許古人並不知道這麼多,古人是通過其它途徑得到的河圖,因為河圖反映的是一種宇宙的普適規律。分析到這個地步,我們仍然無法確定,古人是通過對自然現象的總結而得出河圖洛書,還是真的看到了河圖洛書呈現在天空背景上、或呈現在靈異動物身上。  二.河圖與拓撲河圖路線的推演  把古典河圖擺在現代人眼裡,會明顯發現河圖類似旋渦的形狀。而洛書則是圓圈或方塊上的數字分布。因此河圖能夠體現太陽系旋渦的星體分布,決不是一種偶然。河圖中5與10呈兩個同心圓居於中心位置,中間一圈是數字1到4,最外圈是數字6到9。這與旋渦中心密集,外圍形成若干旋臂的結構非常相似。    圖2拓撲河圖路線(俯視圖)  把河圖按照太陽系星體從內到外的順序串聯起來,則得到了旋渦拓撲古典河圖。如圖2所示。河圖的旋渦拓撲線路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曾經真實存在的一個線路。矛盾之處在於,在這個線路上,地內行星分布在河圖的外圈,而地外行星則分布在河圖的內圈。特別是,太陽並不居於河圖的中心。如果我們堅信河圖一定是太陽系早期的行星分布圖,那麼我們就必須解釋為什麼太陽系原始旋渦內圈的行星最後分布到了外圈,而外圈的行星最後卻分布到了內圈。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原始太陽從河圖的數字1的位置出發,沿著旋渦拓撲線路依次捕獲河圖上其它數字位置的行星。最先遇到的是數字9所代表的水星。第二個遇到的是數字7所代表的金星,於是金星就排布在了水星公轉軌道的外圍。依次類推,最後捕獲的是數字3所代表的海王星,排布在最外圈的行星公轉軌道上。最後太陽可能回歸數字1的起始位置,也可能是停止穩定在數字5的中心點位置。八大行星的軌道分布通過依次捕獲而確定完畢。其中太陽在捕獲月球這個曾經的行星時,發生了特殊的情況,月球反被地球捕獲成為地球的衛星。太陽的這種看似奇怪的捕獲行星的方式,導致了目前的太陽系行星的對日遠近分布符合河圖數字分布。這給我們後人研究河圖的歷史淵源提供了確鑿無疑的線索。問題是河圖的這種旋渦拓撲線路是否符合旋渦的基本結構。  目前現代科學對旋渦結構的研究還不夠充分。在這種背景下,很難說河圖所暗示的旋渦拓撲線路是所有旋渦系統所共有的基本結構。但是出於對河圖的崇拜,作為河洛文明的後人,我們就這麼認定了,河圖不僅是旋渦系統的普適結構圖,也是萬事萬物的起源結構圖。我們堅信河圖能夠幫助我們用簡單的數字1到10的分布結構來分析複雜的旋渦系統。  數字1到10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簡直是太簡單了。更何況我們現代人已經擁有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因此我們有信心坐在椅子上靜靜默想一個旋渦,這個旋渦就是原始太陽系。然後用簡單的數字1到10來分析這個旋渦。旋渦象一個逆時針旋轉的圓盤。這是一個有一定厚度的圓盤。由於引力的作用,旋渦中的星塵正在向中心以螺線路徑匯聚。同時,匯聚到中心的星塵渦流因為角動量守恆開始高速旋轉。由於此時中心的星塵密度還未飽和,因此不斷的有外圍的星塵流向中心,彷彿旋渦中心是一個無底洞。流向中心的星塵流似乎沒有極點一樣。間接聯想是,此時的旋渦圖形為無極圖。無極就是沒有極點。隨後,中心的星塵密度達到飽和。隨著星塵繼續向中心匯聚,圓形的飽和界面開始逐漸擴大。飽和界面內星塵質量增加到臨界值時,離心力開始大於向心引力,於是飽和界面內的星塵開始被高速甩出。間接聯想是,此時的旋渦圖形為太極圖。太極就是太極端了,物極必反。被高速甩出的星塵到達旋渦的最外圈後,又再次向中心匯聚。如此周而復始,整個圓盤狀的旋渦始終維持一個基本不變的半徑。旋渦即不縮小,也不增大,維持一個穩恆態。由於旋渦中既有向內匯聚的星塵,又有向外擴散的星塵,於是發生了碰撞。這個碰撞一定是主要發生在旋渦中心點到外圍邊緣之間的中間地帶上,稱為中間圈。於是在中間圈上,發生了對稱分布的兩個凝聚。兩個凝聚的產生必然有先後之分。先凝聚的大一些,後凝聚的小一些。我們把大一些的凝聚用數字1來標註。小一些的凝聚用數字2來標註。在我們的想像圖中,1在上方,2在下方,1與2的連線的中間點就是旋渦的中心點。在這樣的想像中,數字1與2的分布正好符合了河圖中數字1與2的分布。接著又發生了兩個新的凝聚,還是在中間圈上,方向與數字1、2的連線垂直。在中間圈上,沿著逆時針方向,指向數字1,或者說流向數字1的,把它標註為數字3。指向數字2的,把它標註為數字4。這樣1到4的數字與位置被排定在中間圈上。這樣的排布是合理的。由於碰撞而產生的凝聚首先發生在中間圈上。最先凝聚的,其體積和質量也必然是最大的。所以把最大的凝聚命名為數字1。然後按照體積與質量的大小向後依次排定數字的位置。數字2是僅次於數字1的凝聚,並且與數字1的位置對稱分布。剩下的就是確定數字3和4。按照逆時針方向,由於數字1的凝聚最大,所以生助數字1的凝聚定為數字3。相應的,生助數字2的凝聚定為數字4。這樣沿逆時針方向的順序是1、4、2、3,這就是河圖內圈的數字排列。這樣理解的意義是,我們從宇宙旋渦的角度闡述了河圖內圈的數字排列的規律。4個凝聚的位置是不動的,動的是星塵的流動。也就是說,星塵在3的位置上有一個小旋渦,星塵從這個小旋渦流出後,流向了數字1位置上的旋渦。星塵在4的位置上有一個小旋渦,星塵從這個小旋渦流出後,流向了數字2位置上的旋渦。間接聯想是,數字1與2就是陽與陰,或者說是兩儀。產生了陰陽兩儀的旋渦就是穩恆態的旋渦。有了一陰一陽,旋渦就穩定下來了。數字1、2、3、4就是四象。數字1是第一個凝聚,因此也是最大的凝聚,它的離心力最大。因此數字1的旋渦中的星塵在旋轉出數字1的旋渦後,被甩到了圓盤的最外圈。而數字2的旋渦由於離心力不夠大,不足以克服引力,則對應的把星塵旋向了圓盤的中心點。於是在我們的想像中,不僅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結構出現了,圓盤旋渦的拓撲路線也初步顯現了。  接下來討論數字5的位置確定。當旋渦越聚越濃重時,最先產生了數字1、2、3、4所標註的位置的凝聚,這些凝聚來自於碰撞。而碰撞來自於外甩。於是1、2、3、4的凝聚形成後,必然形成堵塞。這個堵塞最先傳遞的一定是旋渦的中心點。堵塞就是凝聚,於是在旋渦的中心點也產生了凝聚。命名旋渦的中心點的凝聚為數字5。間接聯想是,四象生八卦包含很多個步驟。其中第一步是由四象生成中心的數字5。  數字1、2、3、4、5所在的位置產生凝聚後,旋渦的結構開始變得有些複雜了。最原始的旋渦在初始階段是向數字5所在的位置匯聚的。後來產生了中間圈,旋渦變成主要向中間圈匯聚,而不是向數字5的中心點匯聚。那麼當中間圈的星塵質量積累到足夠大時,又出現了離心力大於向心引力的狀況。結果是在最外圈與中間圈之間,產生了次生中間圈。數字1、2、3、4所在位置的凝聚本身也是一個小旋渦,那麼小旋渦的流動疊加上中間圈的流動,會產生比其它位置更大一些的離心力。於是在次生中間圈上與數字1、2、3、4對應鄰近的位置上,又新產生了4個凝聚。這4個凝聚必然要用數字6、7、8、9按凝聚產生的先後順序來標註。數字1的凝聚是最先的也是最大的,那麼從數字1位置向外擴散出的星塵物質也是最多的。因此在次生中間圈上最鄰近數字1的位置上,必然先產生一個凝聚,標註為數字6。把從旋渦中心點數字5到數字1的射線延長,與次生中間圈相交的那個點,就是數字6所在的位置。依此類推,數字7、8、9的位置也就確定了。數字6、7、8、9的流向關係與數字1、2、3、4的流向關係仍然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星塵在8的位置上有一個小旋渦,星塵從這個小旋渦流出後,流向了數字6位置上的旋渦。星塵在9的位置上有一個小旋渦,星塵從這個小旋渦流出後,流向了數字7位置上的旋渦。間接聯想是,四象生八卦包含很多個步驟。其中第二步是由四象再生成四象。第一個四象在中間圈上,第二個四象在次生中間圈上。  接下來討論數字10的位置確定。類似前面在確定數字5的位置時的那個推理思路。當次生中間圈越聚越濃重時,產生了數字6、7、8、9所標註的位置的凝聚,這些凝聚來自於碰撞。而碰撞來自於外甩。於是6、7、8、9的凝聚形成後,必然形成堵塞。這個堵塞的傳遞方向一定是旋渦的中心點。堵塞就是凝聚,於是在旋渦的中心點還要再產生一次凝聚。命名在旋渦的中心點第二次產生的凝聚為數字10。不過此時在旋渦的中心點已經產生了數字5的凝聚,那麼數字10的凝聚必然要分布在數字5的外圍。而數字5是一個中心點,那麼數字10就不可能再是一個點了。數字10隻能是一個小環,一個包圍著數字5的小環。間接聯想是,四象生八卦包含很多個步驟。其中第三步是由次生四象生成中心的包圍著數字5的小環,小環就是數字10的位置。至此,旋渦的河圖結構推演完畢。旋渦發展到河圖階段已經不是一個穩恆態的旋渦了,必然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間接聯想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重演而生河圖。  熟悉河洛文化的人肯定會猜到,下一步的推演肯定是河圖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生成洛書。  首先是拓撲路線的最後確定。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星塵流從數字3流向數字1,又被數字1的最大凝聚旋渦甩到最外圈。那麼按照旋渦力與引力、離心力的作用,數字1的星塵流一定是按照圓滑路徑流向了數字9。繼續按照前面的分析結果,數字9的星塵流向了數字7。數字7是較小的凝聚旋渦,它不會把星塵流甩到外圍,而是按照旋渦力與引力、離心力的作用,按照圓滑路徑把星塵流甩到數字8的位置。為什麼數字7不象緊鄰的數字2的木星一樣,也把星塵流甩向旋渦中心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數字7的位置距離太陽與旋渦中心點太遠了,沒有得到強大的向心引力吸引。繼續按照前面的分析結果,數字8的星塵流向了數字6。數字6也是較小的凝聚旋渦,它不會把星塵流甩到外圍,而是按照旋渦力與引力、離心力的作用,按照圓滑路徑把星塵流甩到數字9與數字4的方向。如果是甩到數字9的位置,則6到9到7到8,再到6,構成一個閉合圓環路徑。但是數字1的巨大凝聚對數字6所甩出的星塵流產生了強大的引力作用,致使數字6所甩出的星塵流偏離了圓環軌道,指向了中間圈的數字4。繼續按照前面的分析結果,數字4的星塵流向了數字2。數字2的星塵流的離心力還不是最大的,被中心點與數字1的巨大引力所吸引,以接近直線的微小弧度,向內穿越數字10位置的小環,直奔數字5的中心點。由於數字10的小環是環形的,質量分布在環上,不能形成集中的引力效果,因此無法使來自數字2的星塵流停留在小環上。進入數字5的星塵流在被離心力甩出後,呈現一個擴散的圓環,而不是一個旋臂。那麼這個擴散的圓環必將與數字10的小環接觸併合並。但是出於直觀的考慮,在圖2中,數字5到數字10用旋臂一樣的路徑連接起來了。現在只剩下數字10與數字3沒有連接上了。如果直接連起來,則一個閉合的拓撲路線就形成了。在最後的關頭,我們仍然要堅持邏輯分析的原則,為數字10與數字3的連接找到一些充分的理由。  按照前面的分析,數字5的凝聚旋渦的離心力很大,而向心引力又相對很小,因此數字5的星塵必然是被高速甩出來了。甩向哪裡?甩向數字10的小環。那麼數字10的小環在接受了數字5所甩出的高速擴散環之後,必然也呈現高速環向旋轉。因此數字10的小環中的星塵流還要繼續擴散。從數字10的小環擴散出來的星塵流將流向哪裡?向1、2、3、4?我們先回頭看,從最外側的數字9開始,拓撲線路依次指向數字7、8、6、4、2、5,這是一個螺線路徑,分明就是最開始的大旋渦沿著螺線向內匯聚的路徑。而現在數字5與數字10的旋渦卻要逆著向心匯聚的方向,向外甩出星塵流。在周圍的可選數字中,數字4、2的星塵流都是向內沿螺線流動的。從數字10出來的星塵流遇到這些數字必然受到阻力。只有數字3到數字1再到數字9的星塵流是向外流動的。因此從數字10出來的星塵流必然不受阻力的流向數字3。至此,旋渦的拓撲河圖路線推演完畢。  三.太陽系星體與十乾的生成與對應原理  數字1位置的凝聚是最先的,因此也是最大的。顯然,在數字1的位置上,將形成太陽。太陽在最開始形成時,其實體相對於數字1位置的凝聚旋渦還不是很大,因此星塵流仍然可以繞過太陽實體,繼續沿著拓撲河圖路線流動。但是當太陽實體越聚越大時,星塵流的主體將直接衝擊太陽實體,給太陽實體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太陽將離開數字1的位置,沿著拓撲河圖路線前進。而在原來的數字1的位置,將只剩下很稀薄的星塵圓環。也就是說,數字1位置的凝聚旋渦被大部分掏空,只剩下最外圍的旋渦構成一個星塵圓環。數字1位置的星塵圓環繼續留在原地不動,數字1位置的太陽實體離開原地。  只有數字1位置的凝聚能產生主動性的分離,其它位置的凝聚在尚沒有形成足夠大的實體時,就將被太陽一一捕獲。當太陽開始沿著拓撲河圖路線前進時,數字2到10所在的位置的9個凝聚也已經產生相對很小的實體了,這些實體就是行星。  數字1是太陽,是恆星。數字2到10是行星,但是還沒有與現有行星名稱對應上。雖然文章最開始已經把數字2到10與現有行星名稱對應上了,但是那個推理過程現在看來確實是一個過渡性的分析思路。而現在,我們要利用十干五行的基本象徵意義去重新應合數字2到10的行星名稱。在五行中,木象徵參天大樹,具有支撐穩固作用。而數字1的引力就是一種穩固作用,數字1的離心力就是一種支撐作用。因此數字1是陽木甲,是太陽。相應的,數字2是陰木乙,是木星。樹木生長所需要的土壤與水,就在樹木的腳下與周圍,可以對應於,數字1與2的凝聚所需要的星塵就在數字1與2的位置上。樹木生長還需要光,而光不在樹木的腳下與周圍。光來自遠方。那麼我們可以認為,生助數字1與數字2的,是數字3與數字4,而數字3與數字4的五行屬性必須要與光類似。五行金、木、水、火、土,能與光類似的,只有火。因此我們推定,生助數字1的,是數字3,為陽火丙。生助數字2的,是數字4,為陰火丁。火星較小,必然對應數字4。而數字3是在拓撲河圖路線中,最後一個被太陽捕獲的大行星,那麼數字3必然是海王星了。  雖然星塵流按照數字9、7、8、6、4、2、5的順序,以螺線路徑向內匯聚,但是這個螺線不是標準的螺線。因為數字9、7、8、6在次生中間圈上,數字4、2在中間圈上,數字5在中心點上。向內的拐點發生在數字6到數字4,數字2到數字5。因此整個大旋渦真正起到向內流動轉折的是數字6。星塵流按照數字5、10、3、1、9的順序,以螺線路徑向外擴散。擴散的起點是數字5。因此數字5與數字6的象徵意義就顯現了。星塵流從數字6開始向內匯聚,從數字5開始向外擴散。數字5與數字6就好比是兩道牆,把星塵流束縛在中間。也可以聯想為,數字5與數字6是一維方勢阱的兩個邊界,使星塵流在方勢阱內振蕩。綜合這些象徵與聯想意義,數字5與數字6具有束縛性、阻擋性、邊界性、反彈性、包容性。這樣的象徵意義使我們只能把數字5與6歸屬為土。數字5是一種主動的離心力擴散,為陽土戊,為土星。數字6是一種被動的引力匯聚,為陰土己,為地球。  土能克水,其象徵意義是土象牆壁、岸堤、水庫,能把流動的水束縛起來。那麼我們在大旋渦中尋找最具流動性的數字,這個數字必然屬水。數字1與2有流動性,但是引力作用太大,主要表現為木的支撐與穩固作用。數字3與4有流動性,是向數字1與2提供源源不斷的星塵流,主要表現為火的輻射供能作用。數字5與6有流動性,主要表現為束縛、轉折作用。數字7與8有流動性,尚未分析出有其它特徵,可能屬水。數字9與10有流動性,也可能屬水。  現在比較7、8、9、10的流動性。數字9的星塵流直接來自太陽的高速甩出物,然後流向7,再流向8。那麼數字9的星塵流的流速肯定大於數字7與8。數字10的星塵流來自數字5的高速甩出物,流速也很大。一個來自太陽,一個來自大旋渦的中心點,那麼數字9與數字10必然屬水了。9的星塵流來自太陽,速度肯定大於數字10。而且太陽第一個捕獲的就是數字9的行星。因此數字9為陽水壬,為水星。數字10是倒數第二個被太陽捕獲的行星。因此數字10為陰水癸,為天王星。  數字7與數字8應用排除法只能屬金了。星塵流從數字7流向數字8。數字7的流速大於數字8。太陽捕獲數字9的水星後,接著捕獲的是數字7的行星。因此數字7為陽金庚,為金星。數字8為陰金辛,為月球。之所以判斷數字8為月球,是因為太陽下一個捕獲的是數字6的地球。而金星與地球之間再無別的星體。  可見中國古人對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命名是符合河圖的原理的。中國古人可能是根據五大行星的出沒規律而歸屬行星的五行屬性的。這足以證明人類可以通過多種觀察與思維的角度而不同程度的逼近河圖的真相。  間接聯想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重演而生河圖,河圖生十干。而十干就是日月與八大行星。四象生八卦包含很多個步驟。其中第一步是由四象生成中心的數字5。第二步是由四象再生成四象。第三步是由次生四象生成中心的包圍著數字5的小環數字10。第四步是太陽沿著拓撲河圖路線生成日月與八大行星。  
推薦閱讀:

新鉤的太陽帽
NASA宣布太陽系外發現地球「大表哥」
詩歌賞析:《阿爾的太陽》海子
《太陽的後裔》為何如此紅? 製作PD揭曉12大懸念

TAG:太陽系 | 太陽 | 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