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貧困,是一個人最大的貧困
拾遺物語
即使通過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
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還要好些。
——羅曼·羅蘭
1
最近,《我不是葯神》大火,
電影中的主人公原型——陸勇,
也隨之浮出水面,
撇開他的英雄事迹不談,
此間就說說他的一件小事。
陸勇有兩部手機,每天都會收到將近十位病友托他買葯的請求。
這些人從網上找到了他的聯繫方式,
說自己不懂匯款、不懂英文,
網上寫的流程也太複雜了。
陸勇頗有些怒其不爭:
「這些患者實際上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因為你這個病是長期服用的,
你絕對不能依賴人家,
你買個手機都要花半天的時間看看它是不是好的,
對你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
你怎麼能夠隨便看了十分鐘以後,
馬上就說我搞不懂什麼東西。」
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
因為這兩句話:
有一種惰性,叫依賴他人。
有一種習慣,叫習慣性活在別人的節奏里。
好比「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內部講話的錄音曝光事件,
人們既想要追求財富,
又總是依賴「神的預測」,
最後卻淪為被割的韭菜,
甚至失去原有的財富——
如果有窮病,這大概就是最大的窮病。
輕易被別人帶走節奏,認知上依賴他人,
往往是一個人貧困的根源。
2
我們是怎麼在認知上依賴他人的呢?
來看網友一顧的分享:
想像你是一輛跑車,
你有著很好的發動機配置,
很好的駕駛員和很好的外觀,
你決定上路啟程,開他個幾萬公里。
你覺得自己將會在路途上享受周圍其他人的讚美以及羨慕嫉妒的目光,
也會享受那驚險而又刺激的彎道超車,和終點處無可匹敵的成就感,
這就是你一生的追求。
但是,你卻沒油,
於是,你只能在停車場。
偶爾駕駛員給你加加油,
你就開始志得意滿,
但油一耗盡,回到停車場,
享受著一輪又一輪的清洗和保養,
又覺得,假如不能開走就這樣也挺好的,
至少你還能保持簇新。
看出來了嗎?
你是一輛好車,
但是,沒人給你加油,你開不出去,
所有開不出去的車,
都失去了作為車的價值。
這不正是很多人在做的?
握著一手好牌,卻沒有自己的認知,
一味依賴他人,
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生活奴役,
保持著「規律的」人生節奏: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3
認知上的依賴他人,還是一種病,得治。
我有個女性朋友,
沒戀愛的時候就特別愛看各類情感專欄,
只要是「專家」說的話,
她都偏聽偏信。
情感專家說:
「愛一個人,就是要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
24小時回她的消息,
記得每一個紀念日,給她買禮物,
她說什麼都是對的,
她生氣了立馬認錯,
沒有錯也是自己的錯。
讓她像公主一樣。」
朋友奉若至理名言,
還自以為掌握了戀愛秘訣。
後來她戀愛了,
在一起一個月要紀念,三個月要紀念,
植樹節要紀念,勞動節要紀念,
就連清明節也要紀念。
男友一星期不送玫瑰,不給驚喜,就說沒新鮮感。
男友讓她自己選禮物,又不知道選什麼,
還美其名曰專家說了,
一個男人連這些細小的事都不願花心思,那就是不愛了。
這段戀情最後怎樣?
男友受不了,兩人以分手告終。
朋友的行為,就是認知上依賴他人的典型癥候:
選擇能力為零,否定能力爆表,
盯著別人的節奏,亂了自己人生的舞步,
感受上偏偏還會自我感覺良好。
4
為什麼人們會輕易被別人帶走節奏,認知上過分依賴他人?
青年作家周宏翔寫過這樣一件事:
他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女同事,叫王爺,
一個人來到上海工作,身邊沒有親人,
也不去交很多朋友,
更沒有時間談戀愛,
周宏翔忍不住問她,是否覺得孤單?
王爺沒回答,只反問一句:
孤單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把你置身於一群人中,
跟著他們一起嬉笑怒罵就覺得不孤單嗎?
所謂朋友,就是解決你孤單的工具嗎?
因為害怕孤獨,所以去交朋友,
找認同感,強融一些圈子和群體,
卻不知圈子才是限制他們的牢籠——
失去獨立思考的空間,更容易被帶節奏。
法國心理學家勒龐在他的作品《烏合之眾》中,
極為精準地分析了「群體」這個雙面詞,
群體,代表了勇敢,激昂,愚昧和不理智,
同時,也極易被引導。
比如看到某些言論有很多回復和點贊,
就會產生「很有道理」的錯覺,
甚至自以為找到圈子,不再孤單,
殊不知有句話說得好: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在別人的節奏中狂歡,其實享受的是一群人的孤單;
在別人的認知中迷幻,其實是放縱自己靈魂的懶散。
5
總是被帶節奏,會有什麼後果?
網友葉飛給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答案:
現在瀏覽網上的信息,
因為演算法的不同,
各種軟體總是推送一些符合你價值觀的問題、新聞。
有人總結出了網路上思想相近的人總是抱團,
形成獨立的社區,
不僅沒有看到更大的世界,
反而讓謊言橫行。
網路的便利本來是打破信息鴻溝的工具,
現在反倒成了禁錮思想的牢籠。
這段話讓我想起來著名的「奶頭樂」理論:
公眾們將會在不久的將來,
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最終他們會期望媒體和網路為他們進行思考,並作出判斷。
認知上過分依賴他人,
已然成為一個人最大的貧困:認知貧困。
雖然表面看起來,
信息化讓人們更容易接觸到信息,
事實上,你看到的,永遠只是你想看到的。
然而,信息洪流的當下,信息不等於認知,
跟隨別人的節奏,
每個人都可能陷在認知牢籠中而不自知。
6
看過一段視頻:
老師正在給學生灌輸所謂的「人生規律」:
三年後上大學,十年後生活安定,
三十歲人生軌跡基本定型……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因為大家貌似都是這樣。
沒等老師繼續「一眼看穿」大多數人的一生,
有人打斷並否定了他的話:
並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
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算出來。
人生有無限可能,別給自己設限,
別讓任何人打亂你的節奏,
餘生漫長,莫要慌張,
你要做的,只是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25歲後才拿到文憑,依然值得驕傲;
30歲沒結婚,但過得快樂也是成功;
35歲之後成家也完全可以;
40歲買房也沒什麼丟臉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刻表,
別讓任何人打亂你人生的節奏。
生命中,你真正的貴人永遠是自己。
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想幹什麼、該幹什麼。
如何突破認知牢籠?
這段演講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餘生莫慌張,每個人都應有每個人獨特的人生節奏——
一個人最高級的魅力,就是在人生中彈奏出自己的原創。
7
很喜歡一個小故事,
一位學僧問禪師:師傅,以我的資歷多久才能開悟呢?
禪師說:十年。
學僧又問:需要十年嗎?師傅,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長時間開悟呢?
禪師說:二十年。
學僧接著問:如果我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的只為禪修,又需要多久才能開悟呢?
禪師說:那你就永無開悟之日了。
學僧困惑地問:為什麼?
禪師說:你只在意禪修的結果,又如何有時間來關注自己呢?
所以,把時間都用在苦修上,你就能開悟了嗎?
或者我換一個問法:
把所有的道理都讀一遍,我們就能過好這一生了嗎?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並沒有。
你所有的苦修,修的都是別人的道理,
卻沒有花時間關注自己,形成自己的認知,
那麼你最後得到的,
一定不會超過別人。
如何突破認知牢籠?
這才是真相:
與其苦修別人的走過的路,
不如打開自己的認知邊界,
找到屬於自己的認知和韻律。
羅曼·羅蘭也說:
即使通過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
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還要好些。
8
美國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寫過一本書《我在底層的生活》,
為了尋找底層貧窮的真相,
艾倫瑞克潛入美國的底層社會,
體驗窮人如何掙扎求生。
然後,她發現了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事實:
因為沒錢,不得不住在偏遠地方;
因為住在偏遠地方,
所以不得不花時間在路上,
用於提升自己和發現更好工作機會的時間越來越少;
為了應付房租和生活成本,
她不得不說服自己承擔更多小時工作或者兼職,成為一個工作機器,
無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緒爆發離開;
然後換一個地方,進入下一個循環。
如果人生有複利的話,那這就是認知負利:
用於提升自己認知的時間越來越少,
陷入人生向下的負循環。
這個時間越來越少,當然有客觀的原因,
但更多時候,是主觀原因:
滿足於做一個MR.Knowall,間歇性努力。
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負利,是複利。
什麼是認知複利——
拒絕MR.Knowall,保持求知與行動的可持續。
何為保持求知?終身學習。
何為行動可持續性?一定的自律。
如何突破認知牢籠?不斷提升認知複利。
這就是我們實現人生翻盤的唯一機會。
如美國一代甜心德魯·巴里摩爾在從墮落到重返巔峰之後說過的一句話:
如果你打算去地獄……我建議你學點東西再回來。
推薦閱讀:
※脫離「隱形貧困人口」,你需掌握這十條法則 | 功夫十條
※扎心了!快來看看你屬於哪種「隱形貧困人口」?
※劉德華任由大姐貧困見死不救 華仔:她是罪有應得!不值得救!
※【日本社會的不平等】安定vs貧困
※食指與無名指的長短,一眼就看出你將來是富甲一方,還是貧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