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紡織材料市場需求大
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2002年至2010年我國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速度超過了20%,出口增速超過29%。但是我國醫療用紡織品的綜合技術性能尚不能充分滿足需求,尤其在外科用植入性紡織品和體外過濾用紡織品方面,目前仍主要依靠進口。另外,國內醫院、衛生機構的應用尚未真正打開,其應用前景有待大力拓展。
我國醫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從2000年之後才真正進入快速增長期,2009年產量達到59.5萬噸,2010年超過70萬噸。目前國內應用廣泛的主要是醫療防護用和衛生用紡織品;而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外科用植入性和非植入性紡織品及體外過濾用紡織品則大部分依賴進口,每年進口量超過60億美元。
我國人口眾多,雖然人均醫療資源尚不能和發達國家相比,但醫院與相關醫療診所的絕對醫療資源數量可觀,傳染病散發也導致我國對醫用紡織品領域擁有廣闊的需求,並且需要相應的儲備。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領域對紡織材料的需求潛力巨大,行業規模持續增長,然而也暴露出一些限制性弊端,發展瓶頸逐漸凸顯。
制約
據調研反饋,目前國內使用的醫用紡織品大多質量層次不齊,品種和型號單一,價高質低,功能性和舒適性差。醫療系統僅對產品供應商有一定的認證,缺乏統一的材料和產品採購標準、認證辦法和配送管理體系,並缺乏質量監管機構。我國醫院以採購非一次性用品為主,一次性用品也僅限於口罩、帽子之類的常規產品,一次性隔離衣和手術衣、一次性防護服的使用率較低。大部分科室、區域還在使用普通棉布防護衣,只有在傳染病區和重症監護病房(ICU)才會使用一次性防護服、防護鏡及醫療橡膠手套,使用率也並不高。醫用紡織品的產品結構不合理已經成為阻礙其健康發展的嚴重問題。
標準制定滯後
標準滯後直接導致了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據統計,和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相關的現行標準共32個,其中有3個是在2003年「非典」時緊急制定的國標,其他均為醫療系統制定的行業標準,且多為產品標準或術語,直接有關紡織品的標準不超過12個,還有兩項國家標準正在制定中。國際上採用的醫療衛生用紡織品標準超過60項,且主要為材料測試方法及對產品通用要求的標準規範。
到目前為止,我國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的相關標準基本上以衛生系統為主導制定。由於醫療系統制定的標準術語和紡織系統的習慣多有不同,在標準的使用和術語的統一上存在較多的不銜接之處。因此,紡織系統應加強材料和測試方法的行業標準制定,並推動醫療系統制定終端產品的通用要求和應用測試標準,做好材料和產品的標準對接。對一些普及性廣的大類產品和關鍵的重點產品,應主動配合醫療系統推出成套國家級推薦性標準,甚至是強制性國標。
行業中缺少材料採購指南和使用規範。由於醫療系統沒有對不同危險環境防護級別要求進行成套的標準評估,醫院採購和使用防護用紡織品多憑經驗執行。目前我國醫院的採購工作通常由醫政科或設備科來執行,由於產品標準和材料認證要求的缺失,採購時只能通過查驗「三證」,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資質認證空白
既然缺少標準和使用規範的技術支撐,我國醫療用紡織品行業的認證就相對空白,特別是醫療用防護產品審批認證機制混亂。普通棉布防護衣和普通非織造布防護衣為一類醫療器械,可由市級醫療器械管理部門審批;醫療一次性和多次性防護服屬二類醫療器械,由省級醫療器械管理部門審批,但是對於材料和產品的相應技術標準和生產規範並未認證和規定。
國內醫療用紡織品的流通渠道複雜,優異產品使用成本昂貴,更多的產品存在優質不優價現象。醫療用紡織品的產品信息跟蹤管理和售後服務水平低,也給交叉感染醫療事故埋下了隱患。
推薦閱讀:
※胡風事件: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第二批材料
※機加要對付難加工材料,除了選刀原來還有新的加工方式
※畫框像框的材料
※周新城:研究蘇聯演變問題的一份寶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