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簡介 歷史人物 魏徵進諫

魏徵,字玄成,公元( 580 - 643 年)。唐朝館陶(今河北館陶)人。少時孤貧,曾出家為道士。隋末參加瓦崗起義軍,後降唐。又為竇建德所俘,任起居舍人。建德兵敗,再次入唐,任為太子洗馬。 「玄武之變」後,唐太宗重其才幹和謀略,擢升為諫議大夫,又升秘書監、 侍中等職,封鄭國公。死後謚號 「文貞」 ,陪葬昭陵,太宗親制碑文,並為書石。  當年圖形凌煙閣。  魏徵一生,為人正直,為官清正,善言能文,政績卓著,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 史學家和諫臣。他才華橫溢,膽略過人,足智多謀,敢作敢為,經常為國家利益和百姓的安居樂業,敢於向唐太宗犯顏直諫,而毫不顧及個人的身家利害。因此,他稱得上我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品格高尚的謀略家。  作為謀略家的魏徵,他的謀略思想與他的為人、 為政一樣,都始終貫穿著正直、 正派和正道,出謀為國,獻策利民,不以狡詐用事,不以權術害人,不以詭計利已,更不以陰謀誤國。所以《舊唐書》對他的評價是: 「臣嘗閱魏公故事,與文皇(太宗)討論政術,往複應對,凡數十萬言。其匡過弼違,能近取臂,博約連類,皆前代諍臣之不至者。其實根於道義,發為律度,身正而心勁,上不負時主,下不阿權臣,中不侈親族,外不為朋黨,不以逢時改節,不以圖位賣忠。所載章疏四篇,可為萬代王者法。 」 「智者盡言,國家之利。鄭公(魏徵)達節,才周經濟。太宗用之,子孫長世。 」  據史記載,魏徵家雖貧苦,但他自小好讀書,多新通涉,落拓有大志,尤屬意縱橫之說。可見他是一個有抱負、 有作為,城府頗深的人。但他處於亂世,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懷才不遇。隋朝末年,魏徵投奔瓦崗起義軍李密,任典書記。他曾向李密進獻十策,但李密棄之而不用。後來王世充攻打李密,魏徵又向李密的長史鄭?獻術,指出李密雖取得一些勝利,但將士死傷過多,而且府庫不足,對有功的人不能行賞,因此,士兵怠惰厭戰。在這種情況下, 「未若深溝高壘,臨日持久,不過旬月,敵人糧盡,可不戰而退,迫而擊之,取勝之道。 」鄭?不僅不納,反而諷刺其為 「此老生之常談耳 !」魏徵氣憤地說:  「此乃奇謀深策,何謂常談 ?」因而拂衣而去。結果李密被王世充打敗。  李密兵敗後,魏徵隨之降唐。到京師後,因久不見用,自請安輯山東,乃被授為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秘書丞。此時,徐世眅(即後來的李眅,唐太宗開國功臣,名將)還沒有投唐,擁兵一隅,正在猶豫觀望之中,並與李密暗中勾結。魏徵深知徐世眅是一員名將,為了使英雄有用武之地,便主動修書勸說徐世眅降唐。他在書中分析形勢,明辨是非,說理透徹,言詞懇切,指出 「今公處必爭之地,乘宜速之機,更事遲疑,坐觀成敗,恐凶狡之輩,先人生心,則公之事去矣。 」徐世眅得書後,立即決計投唐。魏徵此舉,為李唐取勝,立了大功。  不久,竇建德軍攻陷了黎陽,魏徵被俘,因其才,被用為起居舍人。後來,建德兵敗,魏徵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聞其有才,向高祖李淵請求,將魏徵任為太子洗馬,尊其為師,盛禮相待。魏徵感其情,亦戮力輔助。  「玄武之變」前,魏徵見秦王李世民的勢力越來越大,有危及太子的跡象,曾多次勸李建成早日圖之。但李建成優柔寡斷,不予採納,終招殺身之禍。 「玄武之變」 後,李世民立即派人召見魏徵,質問他說: 「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兄弟之間的關係 ? 」在場的人都為魏徵捏一把汗,而魏徵卻毫無懼色, 舉止自若地答道: 「皇太子若從征言, 必無今日之禍。 」太宗畢竟是個明主,素來器重魏徵的才華和謀略,今親見其如此剛直不阿,更加欽佩他,不但不咎其罪,反加禮遇,遂收入門下,任命他為詹事主簿。  唐太宗即位不久,便擢拜魏徵為諫議大夫,封巨鹿縣男,讓其出使安輯河北,並許其便宜從事,意即遇事可以自己決斷,不必先報。當魏徵上任途經磁州(今河北磁縣)時,遇到州縣官兵正押送前太子李建成的東宮千牛(官名)李志安、 齊王護軍李思行至京城。  可是,出發之前,他已知太宗下詔前東宮、 齊府的左右官仆,統統赦免,不予追問。而地方官為什麼要把二李押送京城 ? 他心中生疑,莫非太宗又收回成命,改變主意了。他是個以國為重的人,認為政出無信,將不利於國。於是他向同行的副使李桐客獻策: 「我們受命之時,朝廷曾下旨對前東宮、 齊府的人一概赦免不問。可是現在地方當局卻把李思行等人抓起來,這樣人們還能相信朝廷嗎 ? 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寧可慮身,不可廢國家大計。 」 「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專之可也。況今日之行,許以便宜從事,主上既以國士見待,安可不以國士報之乎 ? 」於是他便釋放了李思行等人。太宗得知後,十分高興,讚譽魏徵有經國之才。不久便提拔為尚書左丞,留在朝中,視為心腹,經常引入內室,詢問治國之道。魏徵遇到了勵精圖治的明主,滿腹才華有了用武之地,也就竭盡心機為之獻計獻策,做到知無不言。唐太宗曾經讚賞說: 「卿(指魏徵)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 ?」  貞觀之初,戰亂初止,百姓思安,國家當定,可是,有人卻奏報太宗,說嶺南(今湖南、廣東、 廣西部分地域)酋長馮盎叛唐。太宗聽後十分惱怒,立即要發兵征討。魏徵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以為不可輕信冒動。忙向太宗進諫說: 「天下初定,創傷還未恢復,而且戰爭之後,病疫正在蔓延。馮盎也不像以前那樣略地州縣,稱王稱霸,如今四海都已平定,他還能鬧多大的事 ? 況且,還沒有事實說明他反叛。當此之時,應當從德政關懷他,表明大唐是明理講義的。馮盎懼怕唐的強盛,自然會來降服。 」太宗采其言,派人去勸說慰諭馮盎。馮盎果然派其子入朝表示稱臣。事後,太宗欽佩魏徵謀遠計,高興讚譽說: 「征一言,賢於十萬眾。 」  貞觀二年(628 年) ,唐太宗與魏徵議論歷史上各朝帝王的興衰。太宗問魏徵: 「怎麼算是明君,怎麼才是暗君 ? 」 魏徵回答說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梁武帝偏信朱異而侯景舉兵向閣,竟不得知也。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諸賊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太宗採納了他的意見,廣開言路,廣泛聽取各種意見,擇善而從,使唐初政治開明,百業興旺,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盛世。  貞觀前期,太宗勵精圖治,經常召集文武大臣議政論事,獻計出策。貞觀六年(632年) ,有一次,太宗與群臣討論治國家問題,他向大臣們說: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魏徵立即向他獻策說: 「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宴,能留心治道,常臨深覆薄,國家厲數,自然靈長。臣又聞古語云: 『君, 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魏徵引 「載舟履舟」 之古訓,其目的是要唐太宗不要忘記撫恤老百姓,不然的話,老百姓是會選擇的。  「守成難」 , 「居安思危」 ,是魏徵治國安民謀略思想的基點。因此,在他向唐太宗的進言中,幾乎都貫穿著這一基本精神。貞觀五年(公元 631 年) ,魏徵在一次朝議時說:  「今天下雖太平,臣等猶未以為喜,惟願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 !」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 年)唐太宗問侍臣: 「創業與守成孰難 ?」房玄齡說: 「草創之初,與群雄並起角力而後臣之,創業難矣 !」魏徵則說: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於艱難,失之於安逸,守成難矣 !」太宗說: 「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唐太宗的評價亦不失為明主 !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 年)魏徵再一次向唐太宗進諫說: 「臣聞之,戰勝易,守勝難。  陛下深思遠慮,安不忘危,功業既彰,德教復給,恆以此為政,宗社無由傾敗矣。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 年) ,當太宗問侍臣守天下難易時,魏徵答: 「甚難。 」太宗說: 「任賢能,受諫凈即可,何謂難 ? 」 魏徵說: 「觀自古帝王,在於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 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以至危亡。聖人所以居安思危,正為此也。安而能懼,豈不為難 ? 」  唐太宗即位不久,思想上還沒有從戰爭上轉過彎來。下詔遣使點兵,擴充軍隊。可是由於隋煬帝的窮兵黷武和隋末的戰亂此時全國符合徵兵年齡的男丁已經很少。尚書右僕射封德彝為了完成任務,奏報太宗把徵召年齡擴大到中(規定只點丁男)男,太宗表示同意。詔敕草出後,幾次送給魏徵看, 他都不肯簽署。太宗非常生氣,責備魏徵太固執了。而魏徵卻冷靜地對太宗說: 「軍隊在指揮得當,不在於多。陛下只需選健壯者入伍,養精兵,加強訓練,便可無敵於天下,不必征老弱者來充虛數。 」 接著,魏徵又以此為題批評唐太宗開始失信人民。太宗驚訝地說: 「朕何為失信 ?」 魏徵即把太宗幾件失信於民的事實說了出來,太宗聽後十分信服魏徵的留意,並對自己的過失有了感悟,同意不點中男,還因此賞賜魏徵金瓮一個。  貞觀二年(公元 628 年) ,太宗選妃,看中了隋通事舍人鄭仁基之女有殊色,即詔聘為充華(九嬪之一)。不久,魏徵得知此女已許嫁給一個姓陸的人,便立即向太宗進諫:  「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為心,故君處台榭,則欲民有棟宇之安;食膏梁,則欲民無饑寒之患;顧嬪御,則欲民有室家之歡。此人主之常道也。今鄭氏之女,久已許人,陛下娶之不疑,無所顧問,播之四海,豈為民父母之道乎 ? 」魏徵言詞嚴厲,說理透徹,太宗聽後非常佩服,嚴厲地責備了自己,並立即叫人將此女送還給原夫  唐太宗登基後,在成績面前難免自傲,享樂思想也隨之滋長。魏徵既忠誠於太宗。  又一心為國為民,所以敢冒死,以自己的謀略和智慧,不斷地給太宗敲警鐘。太宗亦不失為明君,納諫如流,知過能改。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 「朕政事何如往年 ?」魏徵毫不隱晦地說: 「你的威望和德行, 比貞觀之初差遠了;人民也遠不像以前那樣信服你了。 」  太宗說: 「遠方畏威慕德,故來服;若其不逮,何以致之 ? 」 魏徵說: 「陛下以前以未治為憂患,因此行德政、 講道義日新月異;今天以治為安,自滿起來,故做得比以前差多了。 」 太宗說: 「今所為,猶往年也,何以異 ?」 魏徵答: 「陛下貞觀之初,恐人不諫, 常導之使言,中間悅而從之。今則不然,雖勉從之,猶有難色。所以異也。 」並例舉了許多事實給太宗聽。太宗自悟,表揚魏徵說: 「非公不能及此,人苦不自知耳 !」  貞觀四年(公元630 年) ,魏徵有感於皇宮中生活過於奢華,便向太宗進諫說: 「陛下本憐百姓,每節己以順人。隋煬帝志在無厭,唯好奢侈, 所司每有供奉營造,小不稱意,則有峻罰嚴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竟為無限,遂至滅亡。 」 太宗深為所感,說: 「非公,朕安得聞此言 ?」  貞觀十年(公元636) ,唐太宗寵信魏王李泰,有人卻向太宗獻讒言,說三品以上大臣大多輕視李泰。太宗為之震怒,立即把三品以上的官都召到朝堂,訓斥大罵一頓。連房玄齡也莫名其妙,嚇得汗流浹背,連連拜謝開恩。魏徵卻不畏所怒,鄭重地奏說: 「臣竊計為當今群臣,必無敢輕魏王者。三品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禮,若紀綱大壞,因無不論;聖明在上,魏王必無頓辱群臣之理。隋文帝驕其諸子,使多行無禮, 卒皆夷滅,又足取法乎 !」 太宗聽完後,冷靜下來,並反怒為喜,讚揚說: 「理到之語,不得不服。朕以私愛忘公義,具者之忿,自謂不疑,及聞征言,方知理屈。 」  貞觀十一年(公元637 年) ,唐太宗命人於洛陽建飛山宮。魏徵上疏說: 「煬帝恃其富強,不慮後患,窮奢極欲,使百姓窮困,以致身死人手,社稷為虛。陛下撥亂反正,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於卑宮;若因基而增廣,襲舊而加飾,此則以亂易亂,殃咎必至,難得易失,可不念哉 !」同年五月,魏徵又向太宗進諫說: 「陛下欲善之志不及於昔時,聞過必改少虧曩日,譴伐積多,威怒微厲,乃知貴不期驕,富不期侈,非虛言也……夫鑒行莫如止水,鑒敗莫如忘國。伏願取鑒於隋,去奢從約,親忠遠佞,以當今之無事,行疇昔之恭儉,則盡善盡美,固無得而稱焉。 」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魏徵分別於貞觀十一年和十三年向唐太宗晉奉兩本奏疏,前者勸太宗慎守其業,後者則是全面批評太宗的過失。兩者都滲透著魏徵德政節儉和勤勉的治國富民的謀略思想。他在 「人主十思」里說: 「人主善始者多,克終者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蓋以殷憂則竭誠以盡下,安逸則驕恣而輕物;盡下則胡、 越同心,輕物則六親離德,雖震之於威怒,亦皆貌從而心不服故也。人主誠能可見欲則思知足,將興善則思知止,處高位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迂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防壅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已,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怒而濫, 兼是十思,而選賢任能,固可以無為而治,又何必勞神苦體以代百司之任哉 !」  在 「十不克終」里,魏徵尖銳地批評唐太宗說: 「貞觀之初,無為無欲,今則搜求奇珍異物;貞觀之初,愛惜民力,今則營造不息;貞觀之初損己以利人,今則縱慾而勞人;貞觀之初親君子遠小人,今則親小人遠君子;貞觀之初崇尚簡樸,今則崇尚奢靡;貞觀之初無畋獵之好,今則以馳騁為樂;貞觀之初待下有禮,今則上下疏遠;貞觀之初專心治道,今則無事興兵;貞觀之初救荒及時,今則不恤百姓。 」 對於魏徵的冒犯直言,英明的唐太宗能虛心接受,他反覆研讀,列於屏障,朝夕誦之。還命人錄於史司,以傳後世。克終,即為克之慎終。  魏徵官至宰相,到死都為太宗信任恩寵。但他為官清廉,毫不以權謀私。他位居一品,但住宅連個正寢(正堂)都沒有,直至貞觀十七年(643 年)他病重時,太宗去看望,覺得實在過意不去,命工匠於五天之內為其修建了正寢。臨終時,唐太宗流著眼淚問他還有什麼遺言和要求,魏徵說: 「嫠不恤緯, 而憂宗周之亡。 」 此語引自《左傳》。嫠,寡婦  緯,棉線。意即憂國忘家。臨死之時,他想的還是國家,而毫不念及個人身家,真不愧為忠良之臣 !  魏徵死後,太宗從他的居室書函里找到一份尚未送的草表,寫著, 「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亂。公卿之內,情有愛憎,憎者唯見其惡,愛者唯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祥慎,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貳,可以興矣。 」  唐太宗將其在朝廷上誦讀後,要公卿侍臣,書之於笏,以魏徵為榜樣,以國為重,敢於進諫。  魏徵的謀略思想匡扶了唐太宗,造就了初唐的安定和繁榮。所以,太宗對他的評價很高,常在臨朝時對侍臣說: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組逝,遂亡一鏡矣 !」  魏徵的為人和謀略,足可為萬代之鏡 !


推薦閱讀:

王兆國:美國憲政簡介
宋代散文和駢文簡介
普化寺簡介
關於白鹿倉的簡介?
第三章??經典理論簡介.布雷頓森林協定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人物 | 魏徵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