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3.9 上帝創造世界不是神話?
>> |
作者:修木讀史 提交日期:2011-2-18 0:35:00 | 分類:猶太人 | 訪問量:2950 猶太人,《聖經》與基督教的產生: 第三章 神話,傳說與歷史 3.9 上帝創造世界不是神話? 《聖經》開篇開天闢地的故事也是神話,這在一般的讀者看來不言自明,但是在十九世紀之前的教會來說,把創世紀說成神話,幾乎是大逆不道。就是在今天也依然有教徒以創世紀的故事為依據,堅稱人是上帝創造的,進化論是錯誤的,大洪水是確有其事等等。兩千年前教會創立的初期,信徒與非信徒之間有過不少宗教爭論。當時的基督教長老們把其它信仰說成是迷信,騙人的神話,而《聖經》自身之中的神話故事卻是真理,福音。從那時起,「神話」這兩個字在相信神靈、啟示與奇蹟的基督教神學之中,竟然成了一個貶義詞。在他們眼裡,只有迷信的異教徒們才相信神話,《聖經》的一切都是真理,與神話沒什麼關係。 古代的兩河地區及聖經時代的以色列,都處在文明的初期。當時,還沒有出現蘇格拉底或孔夫子那樣的哲人,用哲學、道德、政治的抽象觀念來分析理解他們周邊的歷史環境與社會現實。但是當時的人們,卻已經學會了運用他們的想像,以文學詩歌的形式,來講解政治與宗教。他們的思考不是放在抽象的邏輯與哲學思辨之中,而是以神話故事的形式,將社會的傳統與習俗編織在情節之中,以暗喻的方式,來解釋人類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實際,困境與選擇。它不是用說理或是推理來讓人信服,而是像詩歌和音樂那樣從感情上來打動聽眾,進而定義部落的起源,講解生活的道理,說明為人所應承受的責任,為社會群體立下準則,什麼行為是應該做的,什麼行為要遭受懲罰。 理解神話內在含義的關鍵,並不在於讀者信還是不信,或是故事可信還是不可信,或是其中講述的是真理還是虛幻。當你讀到「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的時候,並不需要相信嫦娥與玉兔的故事,同樣可以體會這兩句詩中所表達的孤寂與感慨之情。這樣的字句甚至都不意味著詩作者李白就一定相信嫦娥住在月宮。理解神話故事也是一樣的道理。那些堅持《聖經》之中每個字句都是歷史真實的人,才是錯過了《聖經》的意義所在。 我們現在讀到的《聖經》,是內容架構在長時間的修訂整理過程之中定型之後的文本,《聖經》未定型時的早期版本並沒有留存。相形之下,反倒是考古發掘出來的石板為理解中東的神話及其時代背景提供了得天獨厚,絕無僅有的有利條件。前面介紹的三則神話只是現在所發現的大量神話之中[1],最為著名的。有的神話在不同地區出土了不同時期的版本,相比對照之下可以看出這些故事隨著時代的演變。這些神話的出土,對理解《聖經》之中的神話也有很大幫助,因為《聖經》成書在古代中東的後期,離文字的開始晚了兩千年,比兩河地區的神話來得晚,在內容與風格上也深受兩河地區的影響。在傳統的基督教神學解釋之中,上帝所創造的初始世界,是一個完美的世界,亞當與夏娃則是完美的人,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幸福的伊旬園內。但是他們偷吃禁果,犯下大罪,破壞了開初的完美,被趕出天堂一般的伊旬園。其後人類的罪惡越來越深重,才逼得上帝降災,用一次大洪水,來洗滌世間的罪惡。但是,以我們前邊介紹的三則神話為參照,卻不難發現這樣的神學解釋恐怕並不符合聖經作者的原意。 兩河地區的神話對世界的最初狀態有兩種定義。第一種是巴比倫創世紀中的說法,定義為一片汪洋的混沌,只有神靈所代表的淡水與鹹水。第二種是Altrahasis神話之中的說法,定義為待開墾的荒漠,以至小神靈們成天為挖土開溝而弄得十分辛苦。《聖經》本身是不同源本的混合體[2],竟然是兩個說法同時出現。創世紀第一章屬於祭本,將世界之初描寫成一片汪洋(1: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其後是一個完整的創世紀過程:上帝口中發出指令,分開了明與暗,天與地;安上星球,創造各類植物與動物;之後,才是以他自己的形象創造男人與女人,讓他們統治動物,食用植物,多多繁衍。共花了六天的時間,第七天休息。 到第二章(2:4)出現耶和華作為上帝的名字,源自耶本,創世紀的過程出現了另一個版本,最初的世界也換了樣(2:4-5),「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顯然,這裡的世界之初是荒漠,與Altrahasis相似。其後的創世紀過程與第一章並不完全一樣,重點放在上帝與亞當、夏娃之間的交往,我們下邊的分析將以耶本為主[3]。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2.7)第一個人亞當的誕生,與Altrahasis的情節類似,也是用泥捏的。在閃語中泥土被稱為Adamah,「亞當」(Adam)基本上取的是泥土的諧音。造人之後,上帝又造了一個「伊旬園」,並親手在裡邊種下各類植物,交給亞當看管。從字面上看,伊旬園並不是給人居住的天堂,而是上帝的花園。上帝儼然是一位莊園主的架勢,亞當則是幫他打理園子的僕人(2:15)。這也與Altrahasis相似,造人的目的是讓人來承擔神靈沒有精力或是意願做的勞務。這其中還提到從伊甸園裡流出來四條河(2:10-14)。第三條「流在亞述東邊的」希底節河(Hiddekel),指的應該就是底格里斯河。第四條正是幼發拉底河,在中譯本里卻被翻成了「伯拉」河。至於說前邊兩條,比遜河(Pison)與基訓河(Gihon),要麼根本就無法查尋,要麼在已知的地理上完全對不上號[4],曾經是讓許多神學家們費盡心力的疑問。不過,這兩條河的名字可能只是《聖經》作者隨手扔出的兩個名字,讓一般讀者找不著北,為的就是給神話中的伊旬園增添幾分神秘色彩。有了河流,莊園,與做工的人,內中所構造的是常見的兩河地區種植農業的情景。 在後來基督教的神學理解之中,上帝創造的亞當是完美的,偷吃禁果之後才破壞了他的完美,並由此種下原罪。這一角度卻是後來者的重新解釋,並不是聖經作者的原意。Altrahasis神話之中,明顯把造人描寫成一個在錯誤中逐步完善的過程。神靈們最先造出的原人,與神靈之間沒有清楚的界定,產生的問題搞到後來要用大洪水的極端手段來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聖經》創世紀,不難發現其實那裡邊所描述的也是一個漸進的修正過程。造人之後,最先出現的問題是亞當沒有伴。上帝先是造出各式動物,卻發現動物無法幫助亞當(2:20),這才造出了第一個女人夏娃。雖然女人是造來給亞當作妻子的,但是二人依然是天真無邪,「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2:25)。在吉爾伽美什中我們曾經讀到,恩奇都被創造出來之後,也是赤身裸體與動物為伴,雖有人形卻基本上是一個動物。剛造出來的亞當與夏娃,也是類似的情形。 恩奇都被馴化,成為文明人,是在與女人有過肌膚之親以後。自那時起,他學會了吃飯穿衣,身上的毛褪下,動物也從此離他遠去。亞當與夏娃經歷過同樣的過程,吃下禁果之後眼睛就明亮了,長了見識,知道自己赤身露體,有了羞恥之心(3:7)。肌膚之親是邁向文明,懂事成人的重要一步。但是男女之事也是新責任的開始。在沒有有效避孕手段的古代,男女之中獲得歡愛與感情的滿足是次要的,為人父母才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目的。跟隨而來的是生兒育女的重任,因此要求成年者懂事成熟,走向獨立,學會面對生活的艱辛。 《聖經》的作者在這裡巧妙地加上了一出極為戲劇性的場景,上帝將亞當夏娃逐出伊旬園,並且留下幾段嚴厲的忠告。對夏娃他說道:(3:16)「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又對亞當說道:(3:17-19)「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神話在教化上的功用。知道男女之後的亞當夏娃,變成了成年人。他們被逐出伊旬園,其實是走向獨立。在走之前,上帝告訴他們的是謀生的不易與養育兒女的艱難,雖說語重,卻是心長。《聖經》的作者就這樣把本是說來有幾分繞口,聽來有幾分沉重的大道理,放入一個可以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之中。 古代的人們對人性的思索,表現在神話故事之中,在於人的地位有些模稜兩可。一方面人是泥土做的,做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勞作,因而有點像動物。在《聖經》里,上帝最先給亞當找伴時,造的正是動物。另一方面,創造人的過程中,也動用了神力,比如Atrahasis之中用到叛神的血,還有諸神的口水。在《聖經》之中,則是上帝對泥人吹了口氣,因而人有靈性的一面。這動物的一面與靈性的一面界線該劃在哪裡,是各類神話中經常出現的主題。吉爾伽美什的西遊為的是尋找只有神靈才能享有的永生,結果是空手而歸,雖然主人公本身已經是個半人半神的英雄。Atrahasis之中,原人在吵得神靈們無法休息之前,還有過其它的舉動,挑戰神靈與人類的界線,以致神靈們採用各式的手段降災於世間,直到最後為了平息人類的罪惡與反叛,不得不使用大洪水的極端手法。(可惜的是有關原人這些舉止的具體描述,因為石板的殘缺而無法詳知。)《聖經》創世紀遵循的是同一條脈落。亞當與夏娃偷吃禁果,擦亮眼睛獲得智慧,是他們自己主動向靈性靠近了一步。事後,上帝趕忙下令將他們逐出伊旬園,並把園內的永生樹守護起來,不讓他倆接近(3:22-24),為的是維持神與人之間的距離。 亞當與夏娃的子孫們仍有各式忤逆上帝的惡行,而最為嚴重,導致上帝決定發動大洪水的問題,寫在創世紀第六章的開頭(6:1-4):「當人在世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這一段在沒有任何鋪墊之下,突然冒出來神的兒子們與人間女子交配產子的事件,出現在一神論的《聖經》之中還真是有點無厘頭,曾經讓許多神學家們不知如何理解。照基督教的說法,上帝唯有一個兒子,那就是耶穌。可是這一句之中卻冒出了與人間女子交配的「神的兒子們」,在基督神學之中多少是有些尷尬。以現在所知的出土文獻,在「上古英武有名的人」恐怕莫過於吉爾伽美什與恩奇都。前者是神人交配的產物,後者則是神造的,倆人都是身高體壯,勇武過人的「偉人」(即,巨人)。這在聖經時代,可能是人所共知的,就像我們的孫悟空那樣,講述起來不需要任何解釋。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古代神話的遺忘,後代的人們讀起來卻是一頭霧水。 這些「偉人」的胡鬧,在聖經作者看來是罪惡。而人神混淆,更是為上帝所不能容忍。於是上帝決計來一場大洪水,並將人的壽命限制在120年。此前,亞當、夏娃及其子孫的壽命多在八九百年間,大洪水後則變成一百多年。這一點也與Altrahasis相符,大洪水之後人的壽命受到限制。在出土的蘇美爾列王表中,大洪水之前國王的在位期動不動就上萬年。大洪水之後,在位期才變成數百年。 關於大洪水的具體過程,兩河地區的神話與《聖經》的描述有許多相似的細節,包括七天的時間準備方舟;船上裝著主人公,他的家人及各類動物的代表;洪水過後送飛鳥出去確定水位已經退下等等。而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主人公下船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修築祭壇,祭拜神靈,讓聞見香氣的神靈回心轉意(8:20-21)。它象徵著人終於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卑微地位,神與人之間的差別與主僕的關係得到清楚的界定,開天闢地造人的過程也終於有了一個終結。 以色列的創世紀與巴比倫的創世紀一樣,都是時間上比較靠後的作品,以兩河地區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為素材進行改編,再創造。二者都帶有政治宣傳的目的。巴比倫的故事,通過神靈之間的戰爭,將巴比倫的保護神推高到眾神之首的地位。以色列的故事走得更為徹底,為了符合一神論的要求,把以色列的神變成了唯一的真神,在上帝之外不允許其他神靈的出現。這種寫法一方面提高了人的地位,《聖經》故事之中沒有神與神的交往,只有人與神或人與人的交往。另一方面,它也帶來一個嚴重問題,當故事之中只有一個神的時候,如何解釋世界上的災禍,苦難與不公?既然不能將罪責推到僅此一個,萬能無敵的上帝的身上,那麼也就只能由人來為此負責,把世界的一切苦痛都怪罪在人的身上。這一點的發展,要等到《聖經》問世近一千年之後,古代兩河地區文化已經快被人遺忘的時候,由基督教來完成,創造出可能是《聖經》作者所預想不到的「原罪」觀念,把原本是意味著長大成人,獨立成家的吃禁果,變成代代相傳,無法抹去的原罪。接下來,為原罪找救贖,又達到另一個政治目的,為中世紀的政治統治,教會的崇高地位找到一個堅實的支撐點。 發展於兩河地區的神話傳說,就這樣通過《聖經》的中介,影響到遙遠的西方,為西方人帶來亞當夏娃與大洪水的故事,以及記載在《聖經》之中的各式格言,詩歌,歷史敘述,法律等等,為文藝復興後的歐洲提供了藝術素材,雖然到那時古代兩河地區的文化與文字,早已深埋在地下,被人完全遺忘。一直到現代,雖然兩河地區的文化在考古挖掘之中又重見天日,學術研究讓人們又重新了解那些古老神話的內容,來幫助大家理解產生《聖經》的文化背景,卻依然有保守基督們堅稱《聖經》中的神話故事,句句都是真實的歷史。神話的威力,有此可見一斑。 =========== 注釋 [1] 參見趙樂甡,《吉爾伽美什:巴比倫史詩與神話》(譯林出版社,1999) [2] 參見前文1.10節。 [3] 這裡選擇耶本,是因為其中含有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下邊的分析與敘述主要參考Bernard F. Batto, 「Slaying the Dragon. Myth making in the biblical tradition」, p. 41-72 (Westminster Press, 1992)。至於對祭本的分析不在此複述,讀者可查看Batto書中p.73-101。 [4] 基訓河據說在非洲的衣索比亞,卻在距離上與兩河流域差了有幾千公里。
推薦閱讀:
※方法論應用:神話系統論(二)
※俄耳甫斯的三個解釋
※瑪咖神話破滅全紀錄:從每公斤上萬降到幾十
※周強掌舵最高院 與夏勇等人成西政78級神話(圖)
※從曾經的加盟神話到倒閉潮,它落敗的背後是怎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