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催蝸牛丨孩子的「問題」都是教育者比出來的

別老催蝸牛:70後,供職於政府事業單位。作為一個八歲男孩的父親,他決定在陪伴兒子成長的過程中,讓自己再成長一次。

對於家庭教育,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是哪來的?我們的孩子真的有問題嗎?

上星期,聽了《北京晚報》編輯李崢嶸老師的一堂有關孩子作文教育的微課。課前,我向李老師提了一個問題,「我們如何改進孩子作文中的問題」。李老師在課中反問「孩子的作文有問題嗎?」她說她當老師時,從來不給孩子作文打分(考試除外),只用評語跟孩子交流。

這讓我想起了在《少年兒童研究》雜誌中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是北師大一個教授寫的,作者說,他的兒子在日本讀小學一年級時,學校就要求寫日記,有一次他兒子在日記中寫「今天參觀了磁懸浮列車博物館。據說以後從名古屋到東京40分鐘就可以到達,好快呀!但據說要到2027年才能建好。」孩子的老師沒有就日記寫得好與差作評論或打分,而是在孩子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磁懸浮列車真是太快了!老師也一定要好好鍛煉身體,活到坐上磁懸浮列車的那一天(老師當時60歲了)。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會產生害怕寫作文的「問題」嗎?

所以,家庭教育,我們一直在一個誤區里轉,家長經常給孩子找「問題」,並緊盯孩子的「問題」不放,這樣,無意之中就把孩子當成了有「問題」的人,當成了需要改正「問題」的人。比如孩子不愛閱讀,家長就認為這是孩子有「不愛讀書的問題」;孩子作業拖拉,家長也覺得孩子有「不愛寫作業」的問題;孩子作業或考試粗心,那就更是有「粗心大意的問題」了,等等。

家長面對孩子這些「問題」,就開始焦慮,擔心孩子的成長被這些「問題」影響,於是,便想方設法去治孩子這些「問題」。孩子不愛看書,就想辦法強迫孩子看;孩子作業拖拉,就守著孩子做作業,呵斥、催促孩子做作業;孩子考試粗心,就錯一罰十,或通過其它懲罰方式去「治療」。

其實,仔細思考一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這些所謂的「問題」,只不過是家長或其他成人以自己的標準,給孩子套上去的。不愛看書的孩子,並非就有「不愛看書」的問題,只是家裡沒有孩子喜歡看的書;孩子作業或考試粗心,並不一定是孩子「馬虎」,可能是孩子在考試中為了趕時間,比如為了第一個交卷贏得老師的表揚,而以飛快的速度做題,結果出了差錯。而家長或老師,只以表面現象——孩子會做的題出錯了,來評判孩子「粗心」。

所以,仔細分析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我們會發現,孩子被冤了。這些所謂的「問題」,往往是我們大人自以為是惹的禍,也是我們大人用自己孩子的表面現象,去跟其他孩子的表面現象作比較,從而產生的誤判,或者是只根據孩子行為的結果,不看孩子行為的實質,而判定孩子有「問題」。

比如,有的孩子識字早,閱讀理解能力強,可能開始接觸「名著」之類的書了,而你的孩子還停留在喜歡看圖畫書的階段。這時,你如果用「圖畫書」與「名著」去比,你的孩子就真的會比出「問題」——不愛看書或是只看圖畫書。當你認為孩子有「問題」了,你就開始焦慮,開始想辦法給他治療「問題」,結果就是,本沒有問題的孩子,在家長的治療暗示下,真的就有問題了——他真的從心裡認為「我不喜歡看書」。

所以,孩子的「問題」都是我們比出來的。


推薦閱讀:

周杰倫的蝸牛聽過沒???
西班牙舉辦了蝸牛賽跑,猜猜看冠軍耗時多久?
蝸牛看西遊
大冷天讓學生帶蝸牛 家長吐槽「奇葩」作業
魯迅後院的蝸牛

TAG:教育 | 孩子 | 蝸牛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