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念——衝突 ——談席勒《陰謀與愛情》的寫作技巧
懸念——衝突
——談席勒《陰謀與愛情》的寫作技巧
《陰謀與愛情》是席勒青年時期的第三個劇本,5幕悲劇,1784年首演。窮樂師米勒的獨生女露易絲與宰相之子斐迪南熱戀,宰相為攀附公爵,欲讓兒子與公爵的情婦米爾佛特夫人結婚。本性純潔的米爾佛特夫人不忍拆散這對年輕戀人,遠去他鄉。但公爵的決定已公告全國,斐迪南激烈抗議無濟於事,宰相脅迫露易絲給衛隊長寫假情書,又將情書故意傳入斐迪南手中。斐迪南悲憤不已,找露易絲對質,不料露易絲竟承認確有其事。她愛斐迪南,但無力逃出罪惡的陷阱。斐迪南在絕望中往檸檬水中放了毒藥讓露易絲喝下去,露易絲臨死前說出了宰相的陰謀,恰在此時,宰相趕到,斐迪南指責他逼自己的兒子殺死戀人,還將奪去兒子的生命,說罷將杯中剩餘的毒液一飲而盡,這對純潔的戀人雙雙死去。
這是一部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現實主義的戲劇,也可以說是一部平民的悲劇,它反映了十八世紀德國的階級矛盾,明確地指出封建統治階級各方面腐朽墮落和平民階級的道德與尊嚴。通過一對門第懸殊的年輕人由相戀而毀滅的悲慘故事,對荒淫無恥、陰險卑劣的封建統治者作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這個戲不僅寫出了兩個不同階級的青年裴迪南與路易斯的愛情,而且通過他們的命運深刻揭示了兩個階級的本質。恩格斯曾認為它的主要價值在於「它是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致敏·考茨基》馬恩選集第四卷)席勒本人也曾坦率的聲明,「劇中事件發生於德國某一宮廷中」。學者也曾斷定,劇中許多人如宰相瓦爾特公爵的情婦米爾佛特夫人,宰相的秘書伍爾牧等,他們的原型是符騰堡公爵左右的真實人物。因此,它在德國任何一個劇場的舞台上演出都是很受歡迎,激動人心的。因為專橫與暴力,狡詐的陰謀與合法的荒淫無恥,是當時德國所有宮廷中司空見慣的現象,所以說它是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品,是德國第一部以明顯的政治傾向宣揚市民階級的道德觀念,控訴封建貴族等級制度的戲劇。
我們知道,懸念是編劇的技巧之一。懸念是在觀眾中造成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但又反映了社會上的一切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在這方面席勒的《陰謀與愛情》可說是最突出的典範。全劇有一個貫串的總懸念,那就是路易斯和裴迪南這一對青年愛情命運將如何結局。另外,在每場戲裡還有許多小的懸念,步步深入下去,引人入勝,拴住觀眾一場場看下去,而且在觀看過程中觀眾還急切想知道下面將怎樣發展,時時為主人公的命運而擔憂。
筆者認為,造成懸念需要有二個條件:
一是造成懸念的前提,即全劇與每場戲的規定情境必須揭示清楚。
二必須引起觀眾的同情。
沒有這兩個條件就造不成懸念,也抓不住觀眾的心,或者既便造成了,觀眾卻冷漠相待,無動於衷,那也起不到懸念的作用。
如該劇的第一幕第一場,規定情境是通過米勒和其夫人對路易斯與裴迪南發生愛情後的不同態度,一下子就把觀眾的胃口吊起來了,抓住觀眾並將其引到總懸念上去。米勒台詞中有這樣的話,「再不能這樣下去了!我的女兒和宰相少爺的事已經鬧得滿城風雨,成了人家的話把兒,我們家的名聲就要敗壞下去了!聽說宰相已經得到了風聲,這怎麼得了……好,只有一刀兩斷,我再不許這位少爺進我家的門。」就是這麼五六十個字的幾句活,把全劇的主要矛盾衝突和人物關係等,在戲一開始就交待出來了。但不是靜止、消極的為交待而交待,而是在尖銳的矛盾、積極行動中鋪開來的。
我們覺得,從導演排戲的角度看,就怕皮厚的戲,就像《間隙與姦細》中風仙說的那樣,「就像吃厚皮的包子三口兩口也咬不著餡。」因此,觀眾半天也靜不下來,演員拚命的演,大聲喊叫,可一時半會兒還是控制不了觀眾。再則,也怕那些規定情境交待不清的戲,沒頭緒的戲,東一槍,西一炮,打得挺熱鬧,人流滿台竄動,觀眾看得眼花潦亂,卻不知是怎麼回事。看來,這好像也在製造懸念,其實不然,因為觀眾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也不了解這些人的行為。因此,也就激發不了觀眾的感情。沒有感情的期待又怎能起到戲劇情節懸念的作用呢?觀眾只不過在那裡絞盡腦汁去猜測罷了。
懸念大致有三種情況:顧仲彝先生在遺作中指出,一種是觀眾什麼也不知道,但願意明確究竟;另一種是觀眾知道—點兒,願意肯定更多或更詳盡的細節;再一種是觀眾知道得很多,但常常用欣賞和恐懼的態度期待著事態的發展。這三種懸念正是《陰謀與愛情》這個劇本的情節結構,而且都安排得非常成功。
第一種懸念,在戲開場時就引起了觀眾的注意,他們饒有興趣的關注著台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第二種懸念,是在劇情發展中出現的,從宰相與秘書第一次陰謀的失敗到第二次陰謀的策劃,導引著觀眾急切地關注著主人公的命運,並寄予著極大的同情。
第三種懸念推進了全戲的高潮,寄以極大的悲憤和憐愛,希望扭轉危機的趨勢,可懸念卻越來越增大,危機感越來越嚴重。這時觀眾遠比劇中人物知道得多,他們預感到可怕的結果,為路易斯、裴迪南、米勒而焦急,甚至非常痛苦地注視著每個人物的反應,同時又懷著恐懼的心理和同情的態度欣賞那預感到的悲劇結局。
這些懸念的造成和發展,絕不是觀眾一無所知,突然發生使人吃驚。既然稱之為懸念,就要使觀眾有所預感,但又不完全是意料之中。席勒在運用懸念的技巧上很能夠掌握「控制」或「拖延」的藝術手法,重要情節的交待和人物性格的揭示總是點點滴滴,逐步推出來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事物的發展也不可能是直線上升的,實際是迂迴曲折、反覆進退,最後才達目的的。掌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掌握懸念的安排,有抑有揚,有頓有挫,不但使高潮緊張有力,並且更符合生活的真實,一切發展都是合情合理的。
如路易斯被宗教信仰封閉了嘴,造成誤會的結局,這在戲的一開始就向觀眾作了伏筆。而且當時封建貴族的專制就是以宗教來奴役平民,因此那個「宣誓」就成了造成悲劇的原因。又由於階級的界限,路易斯拒絕和裴迪南逃走,再加上對父親的感情出於責任感而寫了那封信,以及在米爾佛特夫人面前的尊嚴又顯示出平民階級的道德品質等,這一系列的懸念都是人物性格造成的,因而是真實可信的。
席勒的《陰謀與愛情》中的矛盾衝突,富有戲劇性。戲劇衝突寫得好,也是該劇的寫作特點之一。平時人們看戲、談劇本,專業人員如導演、演員排練劇本,首先考慮的是「有戲」、「沒戲」。這有戲或沒戲的主要著眼點,則看戲劇性的衝突如何?
我們說生活矛盾與戲劇衝突是有密切聯繫的,但又有所區別。生活矛盾是戲劇衝突的基礎,但不是所有的生活矛盾都能夠成為戲劇性衝突的。矛盾具有它的普遍性,可有的矛盾能夠造成衝突,有的則不能。所以,我們在結構一個劇本的時候,就要在許多生活矛盾中提煉出能夠構成戲劇性衝突的事件、人物關係、人物性格來,在這方面,可以說席勒是個佼佼者。
首先,全劇所有人物的行動都在矛盾之中。如米勒與米勒夫人的矛盾,秘書伍爾牧與米勒、米勒夫人、路易斯的矛盾;路易斯同米勒的矛盾,同裴迪南的矛盾,裴迪南與宰相父親的矛盾、同米爾佛特夫人的矛盾,米爾佛特同路易斯的矛盾等,都是該劇戲劇性衝突的基礎。只有卡爾勒的矛盾是在幕後,就是那個前任總管博克。
戲劇衝突主要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的意志衝突,戲劇情節的結構主要看戲劇衝突的安排,脫離了人與人之間的意志衝突生硬地去編造所謂的戲劇情節,就不能形成戲劇性的衝突,因此這樣的戲劇就不感人,抓不住觀眾;雖然編造了一些情節,仍屬「沒戲」。
另外,戲劇衝突要有社會性,即要有社會性的戲劇衝突,這也是《陰謀與愛情》的最大成功之處。該劇所揭示的戲劇衝突,是兩個階級的矛盾:平民階級和封建貴族階級的矛盾。它是德國當時最有典型意義的社會衝突,並且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社會本質。
劇中所反映的封建專制社會,是以瓦爾特宰相為代表的貴族階級,為了維護他們個人的地位,為了滿足更大的野心——得到公爵的寶座,為了鞏固統治者的勢力,為了整個貴族階級的特權,他不惜一切地以他個人的意志,陰謀陷害,招搖撞騙,殘酷無情,不知羞恥地逼迫他兒子裴迪南執行他的意志。在當時,公爵屬上等貴族,他佔有土地面積雖不多,但政治地位卻非常顯赫,在小小的公國里,他擁有許多官職並能指揮軍隊,這是個令貴族們垂涎三尺的角色。劇中的公爵雖沒出場,可處處能看到公爵的權勢——這正是瓦爾特所仰慕的偶像。當爬上這一高位,他逼迫兒子裴迪南與公爵情婦結婚,表面看來貴族之間的往來是彬彬有禮,實際卻是腳下使絆子,既有特殊的友誼,也有特殊的仇恨。宰相與卡爾勃的關係,就是相互利用,都藏奸心的,他們共同謀害死前任宰相,就是貴族之間利害關係的大暴露。宰相能容忍伍爾牧這樣一個平民階層的陰謀家,也是因為宰相在伍爾牧的手中有把柄,能夠挾持住他。宰相的兒子裴迪南則恰恰相反,他受到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個性解放思想的影響,他背叛了父親,背叛了他的階級,堅持以個人意志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於是就形成了一系列矛盾,構成貫穿全劇的戲劇衝突,最後寧肯服毒也沒有屈服,造成悲劇結局,可以說他是勝利者。
路易斯和裴迪南的衝突也是人的個性意志衝突。宗教思想束縛老路易斯,平民階級的思想道德束縛著路易斯,階級差別束縛著路易斯。路易斯虔誠地信奉著宗教,她相信社會的階級差別是由上帝決定的,是造物主早已安排好的,永恆不變的。米勒也認為女兒和裴迪南的關係是破壞了上帝的秩序,是觸犯了天規,上帝是不允許的,所以他為女兒十分擔憂,他非常愛女兒,但又不能違拗上帝的意旨「不能把他給你」,不同意女兒和裴迪南相愛。尤其是伍爾牧威逼路易斯寫的那封假情書,並要她宣誓生效,這更說明宗教對平民是多麼殘酷無情。路易斯的愛情始終處於矛盾之中,心理狀態非常痛苦,可裴迪南由於個人意志的偏見卻不能理解,甚而不能信任,因此不斷發生矛盾,寧肯同路易斯同死,卻不能違背自己的意志,這就形成了戲劇衝突悲劇的發生。
那麼誰是貫穿全劇的戲劇衝突的軸心呢?應該是路易斯,因為周圍所有的人都要以自己的意志來要求路易斯,而路易斯也是在周圍所有人的希望中堅持著個人意志,如她不忍心傷害心愛的父親,直到為了拯救父親而屈從地寫了那封假情書,足見她的意志是為了父親可以犧牲個人的幸福,因而造成戲劇性的衝突。還有,她不屈從宰相的勢力,坦然表露她與裴迪南的愛情,但當裴迪南父親污辱了她的純潔和道德的時候,她寧可犧牲愛情保護平民階級的尊嚴,這又是以她個人意志形成的戲劇衝突。
當路易斯在米爾佛特夫人面前受到如此刻薄凌辱和仇恨忌妒時,她沒有乞求,也沒有屈服,為了她那少女的尊嚴和平民的道德,反而高傲地把裴迪南交給了她。路易斯就是一個寧肯忍受自己愛情的痛苦,也不去傷害別人的人,她是以一顆善良之心來對待自己的情敵的。這又是她個人意志的支配,造成新的戲劇性衝突,使米爾佛特夫人無地自容,只好越境出走。
路易斯從第一幕開始就處於自相矛盾的愛情之中,她一直克服著自己內心的矛盾,忍受著愛情的痛苦,從拒絕裴迪南的愛情到拒絕同他逃走,都表達了路易斯個人的意志,因此形成最後的悲劇結局,這是貫串全劇的主要戲劇衝突。
路易斯同父親米勒,同秘書伍爾牧的關係,都反映著雙方個人意志的矛盾,如同一條鎖鏈似的圍繞者路易斯,造成—系列的矛盾,結構成每一場戲劇衝突的布局並貫串全劇。
「有戲」、「沒戲」的關鍵就在這裡。我們再來看看席勒對次要人物、不可或缺的米爾佛特夫人的刻畫。對於這個人物,作者採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人物一出場,戴在她頭上的是一頂「公爵情婦」的帽子,讓人立刻聯想到一個荒淫無恥的形象,但隨著劇情的發展,你會為她的人格所感動,甚至震撼,雖是公爵的情婦,但她的「心仍是自由的——這顆心也許還配得到一個男人的愛」,而那一個男人就是裴迪南,於是她利用新公爵夫人到來,內閣安排她假意離開的機會,在未知裴、露戀情的情況下,試圖策劃嫁給裴迪南。——這是一個果敢的,敢愛的女子。而當她得知了裴、路戀情之後,雖然有過猶豫、掙扎,她最終放棄離開。——這是一個無私的女子,她的愛是無私的!作為「一個天底下最自由的人民的生而自由的女兒」,她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英國人崇尚自由民主的血液,她愛著德國的民眾,不忍心看到德國人民被暴政奴役摧殘,於是她讓自己變的「放蕩」,為的是受寵於公爵以便來幫助人民!——這是一個博愛的女子,她有著一顆博愛憐憫的心!
作者席勒就是這樣巧妙地以懸念的藝術手法,以封建專制特權的殘暴統治者為代表和平民階級思想道德的反抗,構成了典型的社會衝突,又以人與人之間的意志衝突,構成了曲折的戲劇衝突。就是這樣精巧地寫出了一部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世界名著。從十八世紀演到廿世紀,也不遜色,並且至今值得我們學習和探討。
席勒一生(1759—1805)對悲劇的產生、特徵作過多方探討,特別是對悲劇題材能產生快感原因的論述是很有見地的。我們知道,希臘悲劇在探討必然性時,把它歸之於命運,到席勒時,悲劇之必然,則歸之於道德。他認為各式各樣的悲劇之所以能受觀眾的歡迎,最終都歸之於道德和理性,而不是靠必然性的協助。悲劇應把觀眾從痛苦、憤怒的感情深淵中拉出來,要使觀眾「擺脫屈從感情的情況,進行自我活動,重新進入自由自在的情況,對於一個道德心靈來說,沒有比這更受歡迎的了。」(《論悲劇題材產生快感的原因》)他是以道德的「善」作為藝術目標的,以道德上的合情合理之感作為基礎的。用我們今天的語言來解釋那就是只有在戲劇產生最高審美作用時,才會對道德形成有益的影響,而藝術的道德教育作用對於審美教育作用卻有著依附性。二者會相互轉化,審美作用會加強道德感受,而道德也會引起美感和快感。我們從《陰謀與愛情》劇本中會找到這一理論的印證。路易斯、裴迪南、米勒等一些好人在受難,好心沒有好報。這些受難的好人既給我們以尖銳的痛苦,路易斯、裴迪南都死了;也給我們以無上的快感。他們雖然死了,但卻讓人「體驗到道德法則的威力大獲勝利,這種體驗是極其崇高,極其主要的財富,我們甚至於不由自主,想到寬恕這件惡事,因為全靠這件惡事,我們才能得到這種體驗。」(同上)好人的自赴犧牲和陰謀者的自責自罰,在激發人們對道德法則的敬意上是一致的。戲的結尾不僅使人感到宰相完蛋了,而他所代表的整個封建勢力也摧垮了。裴迪南和路易斯雖然死了,但他們仍是勝利者,他們的美德讓人產生敬意,真正受到鞭撻的倒是殘酷的宰相及其封建貴族勢力。裴迪南和路易斯的悲劇原因,一方面來自陰謀者的陷害,一方面也來自他們自身的脆弱,但主要還是來自陰謀的策劃者和揮舞權力的專制主義者。
筆者認為,席勒的藝術理論雖有唯心論的東西,但他的文學創作技巧卻是現實主義的;可以說他的藝術實踐要比他的美學理論進步得多。特別是他和歌德接觸以後,在一定程度上離開了他那唯心主義哲學的探討,重新開始了創作生活。正如歌德所說:「當我們看到一個這樣非常有才能的人(指席勒)在那無助於他做哲學思維中自尋煩惱,怎麼不使人為之悲傷。只要他一停止那種哲學的研究,他的風格就非常輝煌的起著作用,發出光彩。」
為紀念德國著名詩人、劇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誕辰250周年,吳氏策劃攜手德國邁寧根歌話劇院將席勒經典作品《陰謀與愛情》首次搬上中國舞台,於2009年11月10日至11月13日分別在上海、北京兩地進行了巡演。1959年的11月,為了紀念席勒誕辰200周年,北京文化界千餘人舉行盛大集會,作為盛大紀念會的壓軸節目,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於當晚首演了《陰謀與愛情》。導演克絲汀·各布森表示:「儘管這部戲的創作年代離開我們有兩百多年,但《陰謀與愛情》卻道出許多現代都市人的困惑,以及現實社會中的各類『潛規則』,就像是一部兩百年前對於當代社會的預言。男女主人公之間的糾結正是不少當下人的困惑,家庭背景、世俗眼光、父母壓力等,儘管整個社會在慢慢變得寬容,但有些事情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現實就立馬變得殘酷起來。」我覺得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仍在於劇本那反對封建等級制度和門閥觀念,爭取戀愛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題材和主題思想。具有這類題材和主題的優秀作品,一般較易超越時代和地域的限制,因為它們表達了人類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推薦閱讀:
※分手後還要不要做朋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致我們8年戀愛之路
※塗磊:有種「愛情」不能要!
※那一杯咖啡的愛情
※「只有變得優秀了,你才配擁有愛情」,這裡的「優秀」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