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兩度挽救大唐,沒有他們,大唐撐不了三百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風起長林
大唐元和十二年十月,辛未日,深夜。
忽然從遠處飛來一騎,待到近前,騎者翻身下馬,向隊伍中為首的一人施禮:「李祐將軍的三千人已逼近蔡州境內,請大人示下!」他的聲音混雜在怒號的風雪中,有些含混不清。
被稱作「大人」的這個中年人沉吟片刻,點點頭道:「讓先鋒隊依照原計划進行,切莫暴露行跡!」
話音方落,一陣冷風猛地襲來,只聽「咔嚓」一聲,接著便是眾軍士的驚呼:中軍的旌旗居然被大風攔腰折斷!
自古以來,戰前軍旗折斷都是不詳之兆,有幾個士兵便就勢小聲嘀咕起來。這次行軍計劃本來就不被同僚和士兵所看好,何況一路行來,人馬凍死者已不可勝數。
中年人皺了皺眉,猛地抽出腰間寶刀,大喝道:「諸位將士,我等已行至此處,退回則斷無生理。唯有奮勇向前,出敵不意,才有生機!不要忘了,我們是大唐的軍人,大唐軍人只有勇士,沒有逃兵!」他的聲音渾厚有力,穿透了風雪,令大家精神為之一振,那些面色沮喪的士卒眼中也生出一絲希望。
雪,越下越大了。
戰事的起因,還要追溯到三年前的元和九年。
這年夏天,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逝,兒子吳元濟和心腹董重質合計一番,覺得這個事兒再確認自己可以承襲爵位前不能告訴朝廷。
吳元濟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是謊稱自己老爹只是得了重病,然後秘不發喪,任憑老頭子的遺體在靈堂發臭,自己則擅自接任了淮西的軍務,做起了一方的土皇帝。隨後見長安那邊不承認自己的繼承權,頓時又來了脾氣,「悉兵四齣,焚舞陽及葉,掠襄城、陽翟……剽掠千餘里,關東大恐。」
安史之亂後,長安朝廷威嚴每況愈下,各藩鎮擁兵自重,與大唐分庭抗禮,尤其以河東三鎮兵強馬壯,最為猖獗。
淮西治下僅有蔡州、申州、光州,周遭都是唐廷州縣,就這點地盤也敢鬧事,不單單因為吳元濟是一個敢於耍橫強來的主兒。同樣心懷叵測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和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發出聲援,一面上書唐廷奏請赦免吳元濟之罪,一面居然焚毀了朝廷囤積江淮糧米的河陰巨倉。
這樣一來,大唐的後勤儲備遭受重創,是否還要征伐不聽話的淮西藩鎮,皇位上的唐憲宗李純左右為難起來。
長安朝中的主戰派以宰相武元衡和中丞裴度為首,淄青的李師道心狠手辣,直接派刺客到長安刺殺二人。
史書記載,元和十年陰曆六月三日早晨,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遭遇刺客當胸一刀,並被砍下了頭顱;裴度則同時在通化坊遇襲,幸好屬下攔住刺客,自己又戴著厚氈帽,才撿回了一條命,只是受了重傷。
刺殺事件傳到了憲宗皇帝耳中,卻並沒有嚇退這個看似有些孱弱的天子。
自幼經歷過四鎮之亂、奉天之難的憲宗李純,對這些藐視朝廷,作威作福的地方軍閥深惡痛絕,這次的刺殺反而更令他痛下平定藩鎮的決心。他隨即任命大難不死的裴度為宰相,並全力征伐淮西。
戰事的進展起初並不順利,先是高霞寓大敗於鐵城,全軍覆沒;隨後接替高霞寓的袁滋同志乾脆不敢攻擊吳元濟,甚至還與老吳有書信往來。憲宗火冒三丈,與裴度計議一番,終於決定派出功臣之子——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愬。
前文說到的奉天之難也稱涇原兵變,乃是原屬於朝廷的涇原兵因封賞不公而嘩變,擁立朱泚(cǐ),佔領長安,當時在位的唐德宗李適倉皇逃到了奉天。正是在李愬的父親李晟將軍的奮戰下,唐廷奪回了長安,又平定了河北三鎮的叛亂。將門虎子,眼光獨到的裴度相信:這個人,一定能平定淮西的叛亂!
後人評價李愬雪夜奇襲蔡州,或許會覺得他孤軍深入,兵行險招,能夠襲擊成功是因為運氣太好。但遍觀古今中外,任何一次以少勝多,以寡擊眾的戰役實際上都是周密布置,妥善謀劃的結果,李愬能夠一舉拿下淮西,也絕不是臨時拍腦門想出的計策。
李愬抵達前線唐州時,唐廷軍隊剛經曆數次慘敗,士氣低迷,軍容不整。他下車伊始,便親自慰問將士,安撫傷員,從而穩定了軍心。
其次,為了麻痹敵軍,李愬故意示弱,擺出一副不堪一擊的樣子,吳元濟一方屢屢獲勝,見如今唐軍主將又是個聞所未聞的弱將,便不放在心上,將兵力調撥到其他戰場。
再者,李愬優待俘虜,並大膽啟用李祐等投降將領。這些降將感激涕零之際,紛紛出謀劃策,讓李愬迅速摸清了叛軍各路關隘的險易、遠近和虛實,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根據情報,吳元濟將自己的親兵及蔡州守軍放在北線的洄曲,自己所在的西線蔡州則都是老弱殘兵。元和十二年十月初十,風雪大作,李愬率兵九千,分為前中後三隊,目標直指蔡州!
入夜,唐軍抵達張柴村,乾淨利落地解決掉這裡負責警戒的士卒。稍事休息後,李愬將一小部分人馬留守和阻斷援軍來路,其餘大部立刻開拔。
此時,他才說出此行乃是要襲擊蔡州。張柴村再往前的道路沒有人識得,此時風雪越發猛烈,大家都面露難色。但李愬堅信這是戰勝吳元濟的最佳策略,軍令如山,大家只好打起精神向東南挺進。
在凜冽的寒風中,這支軍隊向東南孤獨前行,看到一路上凍死的人馬不計其數,李愬的心中一定是滴血的。但他內心明白,如此作戰,是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強行軍七十里,已是夜半,李愬兵終於抵達蔡州。
此時的吳元濟在做些什麼呢?天寒地凍,老吳早就鑽進了暖暖的被窩,做起了春秋大夢。
雞鳴時分,部下察覺城中有異動,急忙向他稟報。老吳好夢被人攪和醒,心中不爽,不耐煩道:「這都是俘虜們鬧事,等天亮了把他們都宰了。」翻了個身繼續睡。不一會兒,又有人報告說蔡州已被攻破,老吳迷迷糊糊地說,這肯定是洄曲的守軍找我要過冬的棉衣,發給他們便是。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老吳伸個懶腰起床,耳邊傳來了唐軍發號施令的聲音。
吳元濟畢竟是個狠人,到了這種關頭還要負隅頑抗(知道不抵抗的話就是個死),率領殘兵登上牙城防禦。關鍵時刻,心腹董重質主動單騎到李愬軍前投降,估計老吳聽到這個信兒,心也是拔涼拔涼的了。
十月十二,唐軍再次攻牙城,蔡州百姓紛紛背著柴草幫朝廷軍隊燒城門,吳元濟在淮西經營這些年,看來是沒有得到民心。大勢去矣,只得投降。
一個月後,這位淮西狠人被押解到長安,斬首於獨柳之下。
李愬雪夜襲蔡州之所以能夠彪炳史冊,不僅在於戰役本身的精彩,更在於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淮西平定後,河北方面先有官軍收復了滄、景二州,幽州鎮的劉總也上表請歸順。
之前跟吳元濟「同氣連枝」的成德和淄青,一個歸降,一個隨後被蕩平,自安史之亂引發的藩鎮割據局面,至此竟不復存在,大病初癒的李唐王朝,獲得了重新的統一。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之所以能繼續堅持一百餘年的光景,原因之一便是有無數忠於唐室的文武臣僚的奮鬥。無論之前的李光弼、郭子儀,後來的李德裕、張義潮,還是本文的李愬及其父李晟,他們沒有趕上太宗高宗時代的盛象,沒有機會攜萬鈞之勢為強唐開疆拓土,但仍憑藉著一己之力,為這個奄奄一息的國家續命圖存。
當年有鄧艾翻山越嶺攻成都,今有李愬頂風冒雪襲蔡州,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們都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賭注。宋朝人惠洪有詩讚李愬:
錦袍玉帶仍父風,拄頤長劍大梁公。
君看齁橐見丞相,此意與天相始終。
參考資料:《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三·列傳第八十三》,《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三十九·唐紀五十五》,梅毅《帝國的正午》
為官五十年,這位漢人被康熙視為唯一知己,至為眷戀的大臣
唐代凌煙閣功臣的後代,當駙馬後卻紛紛政變,他們受了什麼委屈?
推薦閱讀:
※《紅樓夢》中的父子關係
※王昭君先後嫁給父子單于被後世曲解為「克夫」
※隔輩親竟超父子情, 為了孫子不挨罵, 爺爺要離家出走
※無情父子無情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