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方哲學史的三個基本階段

.cc {clear:both;display:block;padding:0 0 15px;text-align:center;white-space:pre-wrap;line-height:150%;}.ll {padding:0 16px 16px 0;float:left;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white-space:pre-wrap;line-height:150%;}.rr {padding:0 16px 16px 0;float:right;white-space:pre-wrap;line-height:150%;}.insertpictext {text-align: center;}關於西方哲學史的三個基本階段

發表於 2008-03-27 21:50:06 類別:回到哲學本身系列

哲學是人類對客觀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能夠從最高層次上反映出人類思維發生、發展的歷史過程,在這過程的每一個特定發展階段,人類必然具有這個階段所特有的思維現象。西方哲學史以其具有明顯的發展階段性而著稱,用黑格爾的話說就是一個不斷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一個殺死了另一個,並且埋葬了另一個。」

在這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直至現代西方哲學,可以從總體上劃分為下面三個大的階段:古代本體論哲學階段、近代認識論哲學階段和現代人類學哲學階段。(一)古代本體論哲學階段

從歐洲哲學的起源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哲學興起這一階段的西方哲學,是哲學家們在對自我缺乏認識的情形下進入哲學領域的,因而必然帶有自發性和蒙昧性,通常把它稱為形而上學的本體論哲學形態。在這個時期,哲學家們主要研究的是關於客觀世界本身(即純粹客體)的問題。他們試圖從萬事萬物的多樣性存在中尋找出一種共同的本質性的東西,從而解決世界的本原問題。由於他們還處於人類思維發展史上的童年階段,對人自身的認識極為貧乏,而且還受到各種宗教意識形態的侵蝕,因而,古代的本體論哲學範疇必然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徵。反映了古代哲學家的思維方式:直觀、比喻和猜測。而這恰恰說明:人類的認識是從感性的直觀開始的。在這個階段,由於人類的認識圓圈還比較狹小,哲學家們便易於發現,因而對存在問題表示樂觀。

古代本體論哲學家們尚處於反思前或非反思的我思哲學階段。通俗地說就是:「我去思索世界」。隨著人文哲學的興起,「人」的地位逐漸從哲學中突出出來,特別是笛卡兒我思哲學的誕生,標誌著古代本體論哲學的終結。 (二)近代認識論哲學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十九世紀上半葉(康德、黑格爾所生活的時代)。從本體論哲學向認識論哲學的過渡是一個漸進性的過程。培根以「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宣告了這一時期的真正開始。對人類來說,純粹客觀的知識是無用的,只有那些使人類得以不斷地從自然界的必然力量的包圍圈中解放出來的學說才是真正深刻的。這也正是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發展新科學的要求。因而,哲學家們僅僅研究客觀世界(即純粹客體)是很不夠的,而要努力地研究真理的主體--人。「我去思索我的世界。」

在認識論哲學階段,思維和存在之間的關係問題是哲學考察的核心內容。哲學家們充分研究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對主體認識能力的考察,使人類在純粹理性的層面上窮盡了對客觀世界及其自身的認識。因而這一階段的哲學是以對主客體之間內部關係的分析為主。對主客體之間的同一關係的自覺,是人類走向成熟思維方式的前兆。 在認識論哲學階段,哲學家們醉心於建立關於存在的體系性學說--從主客體之間對立統一的關係中尋找客觀世界的最後根據。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他們必然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矛盾。但從總的方面來說,這個時期卻是人類認識領域不斷開闊的時期。西方人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中心狀態的思維方式(從而達到更高層次的自我中心狀態),使自我意識的空間不斷拓寬。否定宗教迷信,突出科學與理性的位置。在認識論哲學的最後階段終於出現了人類認識領域裡最優秀的成果--對一切獨斷論、決定論思維方式的全面否定。在認識論哲學階段,哲學家們易於把哲學視為一門真正的事業來追求,因而在這個階段必然呈現出充滿著理性的冷峻的精神特徵。 (三)現代人類學哲學階段

馬克思主義、唯意志主義和實證主義的誕生宣告了近代認識論哲學的終結。

康德之後的西方哲學界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各種學派風起雲湧。大致說,現代西方哲學可以分為三個基本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路線、人本主義哲學路線。科學主義哲學路線。但殊途同歸,它們都在各自的哲學領域裡探討著關於人的問題,處處隱藏著人類學的本質。 馬克思把實踐概念引入哲學領域:「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這無疑是說,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使命不再僅僅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而在於為自覺的人們尋找一種在現實世界裡站立起來的方法。國內外學術界關於青、老年兩個馬克思的爭論,其實所有這些爭論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視了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本質。青年馬克思自發地研究人(由於受當時的社會政治現實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的影響),中老年馬克思自覺地投身於對人的本質遭受異化的社會現實進行改造的革命洪流中。狂飆突進的社會主義體系的形成,其根基就是馬克思的清醒的現實主義的思維方式。馬克思主義之所以不同於一切以往時代的舊哲學的地方恰恰在於,以現實的人為出發點,把人作為整體--主要地把人視為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來考察,人面對自然世界的問題已經不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方面,相反,人如何面對社會現實的問題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關於人類的自我解放的學說。據此,我們認為,現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科書中存在著最為嚴重的問題僅僅在於:忽略了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本質,離開人--主體來抽象談論純粹客觀世界本身,從而形成本體論哲學與認識論哲學的爭論。 人本主義哲學路線則醉心於從本體論到人生哲學的圓圈中尋找人的存在內在根據。人如何在世界中存在是這條路線的根本問題。應該說,叔本華等是西方哲學史上把人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的第一批哲學家,他的哲學的誕生標誌著人類對人與客觀世界的整體把握的時代精神已經降臨。具體地說,所謂整體的「人」,一方面是指人與客觀世界構成統一關係的整體(非常近似於我國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中的「人」;另一方面是指,人是理性與非理性、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關係中的整體的「人」。整體的人的出現,從而使哲學領域裡的「人」達到了人類學意義上的人學範疇,「人」在人類學哲學階段不再是純粹抽象的。 科學主義哲科路線側重於對人類知識經驗的邏輯實證,具有一種純粹的方法論化的傾向。如實證主義,分析哲學、結構主義等許多流派,從實質上說,它們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形而上學。他們所論證的各種方法已深入到人類知識界的各個領域。科學主義哲學路線的基本理論僅僅充當了人類學哲學階段的最高邏輯形式。 在現代西方學術界,哲學已前進到它的人類學哲學階段。人類學即「關於人的科學,」在不同國家裡有不同涵義。如美國認為,人類學可分為文化人類學和體質人類學兩種。我們認為,人類學的定義應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狹義上說,人類學就是研究人類起源、進化和人類分類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而廣義上的人類學就是指人類在各個科學領域裡關於人的學說的綜合體。所謂人類學哲學就是要把各個科學領域裡關於人的學說從總體上整合起來,從而提供出關於人的最一般的理論闡說。在人類學哲學階段,哲學的主要目的已經不再僅僅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活動,而是對人類在幾乎一切領域裡的發生、發展的歷史進行整體意義上的系統反思。哲學已經成為人類尋找其存在根源的發生、發展的歷史進行整體意義上的系統反思。哲學已經成為人類尋找其存在根源的工具。如果說,古希臘羅馬哲學是反思前的我思哲學,笛卡兒--康德這一階段的哲學則是處於反思過程中我思哲學;那麼當代西方哲學就是反思後的反思哲學--一種關於反思的我思哲學。現代西方的哲學家們都試圖從不同領域裡回答人的問題,尋找人的存在的種種根據。

我們稍稍歸結一下,現代西方對人的探討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人作為存在的一種特殊狀態與存在的關係問題,這是關於人的本體論哲學式的探討;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人的存在的根源,這主要是文化人類學所要解決的問題;從個體性的角度來尋覓人的存在的根源,把個體的人從龐大的社會必然之網中突出出來已經成為現代西方哲學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傾向;從社會性的角度來考察人的存在,馬克思主義從上個世紀中葉就已經開始了對這一領域的探討。 在人類學哲學階段,人類的精神事業已經趨於成熟,充滿了各種要求自由發展的心理騷動。在純粹哲學領域,哲學家們非常深入地研究了純存在與人的存在的關係,突出人的非理性(主要是潛意識層次)行為的一面;人類學研究也一浪高過一浪,許多學者不惜花費畢生精力紮根於落後民族,了解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心理學已經獨立地形成了一個學科,某些最重要的哲學難題是通過心理學的發現來解決的。弗洛伊德的著作所涉獵的領域極為廣泛,並具有一種強烈的尋根意識,大大地影響了現代西方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各個學科的發展;皮亞傑的研究是從兒童的行為活動開始的,並創立了心理學與哲學的結合體--發生認識論。他深刻地指出,人類幾百萬年的思維發展的歷史被一個個體的人縮減在幾年、幾十年的人生旅程中,他從人類學的立場出發把人類發展的歷史演繹為一個邏輯的過程;自然科學領域裡最令人激動的發現是關於人的發現,生物化學的發展一反過去的緩慢不前的狀態,有不少科學家預言,二十一世紀是生物學發展的黃金時代;信息科學的發展使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人們更容易參與社會、表達個人意志、感知個人的自由......

所有這些學說,如果不從人類學哲學的眼光去考察它們,我們就無法能夠真正理解它們是如何共同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關於人類,所有的偉大思想家們都不難獲得共同一致的見解。

因此,當我們一旦把人類的整體存在作為現代哲學的出發點,我們就會解決許多本來就不應該存在的爭論。現代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一名名言:所有大思想所闡述的都是同一個思想。「人」是一切學說的最終目的。在現代西方哲學中,「人」不再僅僅是認識世界的人,而是自為的在世中在的人,是理性的人與非理性的人的統一、社會性的人與個體性的人的統一(現代西方人學的諸多流派都充分地研究了人的非理性活動的一面,並把人的個體性從寵大的社會必然之網中突出出來)。在這裡我們必須注意現代西方哲學發展的一個基本傾向:把意義和價值引入了人的存在。 現代西方哲學已經滲透到人類科學文化的各個領域中。當然,現代西方哲學還處在分析的時代,在分析的時代里,哲學的工具化傾向將得到加強(這主要是由於哲學的思維方式泛化到人類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使哲學的功能逐漸被其他文化形式所替代)。純粹哲學(即對傳統的本體論命題、認識論命題的研究)將不再對現代人類的文化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旦我們自覺地認識到哲學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我們就不難從那華而不實的形而上學迷夢中驚醒。

對人類來說,純粹客觀世界是沒有意義的;對一個整體的人來說,由純粹理性所籠罩的世界也是沒有意義的。

推薦閱讀:

《德國人的歌》——[德]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一點人畜無害的德古情懷)
《哲學家都幹了什麼》筆記
哲學三大問題之一——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手段為目的服務-馬基雅維利《君主論》讀書筆記
談毛澤東《矛盾論》中的系統觀

TAG:哲學 | 西方哲學 | 西方 | 哲學史 | 西方哲學史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