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造像發展史漫話:早期佛造像的體姿
早期佛造像的體姿同樣吸取了原始婆羅門教(包括更古老的達羅毗荼原始宗教)的諸多圖像因素。在早期佛造像的不同體姿中,站相和坐相最為常見,偶爾也可以看到卧相。
1. 站相
站相中最常見的為柱式 (sthā?u)或稱為直立式。梵文sthā?u的原意為trunk、或pillar。這是一種古老的姿勢 — 神像筆直站立,重心位於兩腿之間。這一形式見諸古埃及、古希臘的許多古典雕刻,也是秣菟羅和犍陀羅早期佛立像的標準姿勢。
圖1 秣菟羅地區佛立像。四世紀。通肩式大衣是來自犍陀羅的影響。而衣紋的表現是極具特色的「濕衣法」
圖2 佛立像。炳靈寺一六九窟。西秦(四世紀末至五世紀上半葉)。可以看出其造型和衣紋表現受到明顯的秣菟羅「濕衣法」的影響,這也是後世「曹衣出水」的濫觴
圖3 佛石像。北周(六世紀後半葉)。上海博物館
成熟期之犍陀羅佛立像,進一步吸取了希臘和羅馬造型的技巧和風格影響。在厚重的衣紋下細膩地表現單膝微曲。雙腿的姿態增加了動感。
圖4 犍陀羅佛像。公元一至二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
貴霜王朝後期,特別是笈多王朝的佛造像,吸收了犍陀羅風格的動感,以及原始婆羅門教神像雕刻婀娜的造像姿態,立式佛造像亦出現了更為靈動的姿態:雙膝依然平直,但是重心傾向一側的 「微曲式」立姿(ābha?ga,意為「slightly bent」)。
圖5 印度教濕婆大神像。六世紀。孟買威爾士王子博物館
圖6 鹿野苑佛像。笈多王朝(五至六世紀)
而在中國早期佛造像中,佛祖立像大多比較保守,基本都是莊嚴的「柱式」。「微曲式」立姿多見於菩薩造像。
圖7 菩薩像 敦煌二四九窟 西魏(六世紀)
到了後來波羅王朝,印度教和佛教密宗的造像圖式中又發展出諸如兩道彎式、三道彎式等微曲式站姿的變型,並於隨後傳入中國。這超出了本文範圍,不贅述。
2. 坐相
佛造像中的各種坐姿多且複雜,包括結跏趺坐、正坐、交叉腿坐、思維坐、遊戲坐等等諸多名目。然而仔細地推究起來,似乎可以總結為兩類:一是古老的瑜伽盤腿坐姿的各種變型;二是正坐(又稱倚坐)。
2.A 瑜伽坐姿
瑜伽修行中的盤腿坐姿在古印度歷史悠久。在達羅毗荼人(Dravidians) 的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文化遺址中(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800年),就發現有盤腿而坐的人物形象浮雕。學者考證古瑜伽也是源自於達羅毗荼人的文化遺產。雅利安人雖然經過了漫長的戰爭逐步征服了土著達羅毗荼人,然而在征服的過程中,雅利安人的文化和宗教(古婆羅門教)中也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很多特徵和元素。瑜伽修行及盤腿坐姿就成為了婆羅門教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並正式地為經典《梨俱吠陀》所記載和發揚光大。
圖8 摩亨佐達羅遺址出土的修行者盤腿坐姿浮雕像
2.A.1 結跏趺坐
在瑜伽修行不同的盤腿坐姿中,最為「正規」的是「全跏趺坐」,指兩腳交疊盤坐,交叉兩足而置兩膝上的姿勢。又稱為「蓮花坐」(padmāsana)或者「雙盤」坐姿 。後來這種坐姿被耆那教和佛教吸收,成為釋迦牟尼造像和耆那教主大雄造像的經典坐姿。做出跏趺坐的動作稱為「結跏趺坐」。在全跏趺坐時,如果左腳掌置於右大腿上,再右腳掌置於左大腿上(右押左),稱為「吉祥坐」,如果左押右,則稱為「降魔坐」 (傳說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以吉祥坐修行)。
圖9 貴霜時期犍陀羅佛陀坐像。約二至三世紀。伊斯蘭堡博物館
結跏趺坐是最早傳入中國的佛造像圖式之一。然而,國內的早期佛雕刻中,雙足多為袈裟掩蓋。而在敦煌、麥積山、炳靈寺等西域石窟壁畫中,則多見露腳的圖像。
圖10 鎏金銅佛坐像。十六國時期(四世紀至五世紀初)。哈佛大學福格藝術館藏。
圖11 佛像石塔節。北魏(五至六世紀)。上海博物館
圖12 結「吉祥坐」之佛坐像。敦煌二五一窟北壁。北魏(五世紀)
與「全跏趺坐」稍不同的,僅置一足於另一腿之膝上謂之「半跏趺坐」(「單盤」)。 半跏趺坐亦有「吉祥半跏」(右腳放在左大腿上 )和「降魔半跏」(左腳放在右大腿上 )之區別。
圖13 結「吉祥半跏」之佛坐像。麥積山一四七龕。北魏(五至六世紀)
圖14 結「降魔半跏」之貼金彩繪佛坐像。隋(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青州博物館
2.A.2 交腳坐
在佛造像中,「交腳坐」(兩足放下,兩腿交叉而坐)是彌勒所獨享的經典坐姿。彌勒的這一坐姿在貴霜時期的犍陀羅造像中就已出現。
圖15 貴霜時期,作菩薩相的彌勒造像
彌勒信仰很早(不會晚於十六國時期)就傳入中國,且在中國維持並發揚光大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到明清時期由於政治原因逐漸式微。交腳而坐的彌勒像從十六國時期的西域壁畫開始就一直都是佛教造像的常見題材。
圖16 交腳彌勒。敦煌二六八窟。北涼(五世紀初)
圖17 交腳彌勒 雲岡第五窟,西壁第二層上部南側(五世紀末至六世紀)
圖18 交腳彌勒石像 北魏(五世紀末至六世紀) 上海博物館
然而,交腳坐也很有可能並不是佛造像的原創。我很懷疑交腳坐與瑜伽中古老的瑜伽坐(Yogāsana)有密切的關係。區別是在「瑜伽坐」中,兩腳交叉但仍然在底座上,而在彌勒的交腳坐中,兩腳是從底座上放下後交叉的,顯得更為放鬆。
圖19 瑜伽女修行者。約900-975。舊金山亞洲藝術館
在受「胡風」直接影響更大的早期西域佛教壁畫中,也不時可以看到苦行僧瑜伽坐的形象。
圖20 瑜伽坐的苦行者。克孜爾第三八窟。四世紀
2.A.3 遊戲坐(Līlāsana)
如果是一腿盤起,另一腿放鬆 — 或在底座上支起,或從底座上放下,這種坐姿稱為遊戲坐。遊戲坐亦是一種古老的瑜伽坐姿,在古婆羅門教及後來的印度教圖式中很常見。古印度佛造像中也很早就吸收了遊戲坐,並在十六國時期就傳入了中國。
圖21 印度教大神梵天造像。七世紀。源自Huchchappaiyya Gudi神廟。孟買威爾士王子博物館
圖22 四臂毗濕奴大神造像。八至九世紀
圖23 屍毗王本生。敦煌二五四窟。北魏(五世紀)
圖24 二佛並坐像。敦煌二五九窟。北魏(約五世紀)。二佛並坐是很常見的佛造像題材,然而兩尊佛同時以遊戲坐示人極為罕見
2.A.4 思維坐
思維坐與遊戲坐有些類似,少許區別是盤起腿的足部壓在放鬆腿的大腿部。同時往往在盤起腿的一側手臂肘部撐膝、手支於下顎部作深思狀。這似乎是大乘佛教菩薩信仰興起後佛造像中發展出來的一種特別的體姿,筆者尚未在婆羅門教或早期印度教之造像中找到定義明確的類似圖式(待進一步查證)。佛造像中思維坐表現的可能是作菩薩相的尚未成佛前的悉達多王子正在沉思;或者是表現菩薩相的彌勒在兜率天宮沉思等待下生的情形。
圖25 思維菩薩像。敦煌一四八窟。北魏(五至六世紀)
圖26 貼金彩繪思維菩薩像。北齊(六世紀後半葉)。青州博物館
2.B 倚坐(Pralambapadāsana)
如果把兩條腿都放鬆放到座席下,平穩端坐,就成為了「倚坐」,也叫「正坐」。以前一些西方學者的意見是這種坐姿可能是受希臘羅馬的影響,因此想當然地又給這個姿勢起名為「歐式坐姿」(The 「European」 position)。其實這樣的坐姿本來就是人類最自然的坐姿之一,真沒有必要強行附會一個西方的源頭。
在貴霜和笈多時期,這樣的佛造像坐姿已經很常見。而在中國,從十六國起,倚坐造型的佛造像也已經普及。
圖27 倚坐的彌勒坐像。犍陀羅地區。二至三世紀。倫敦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圖28 鹿野苑的佛坐像。約五至六世紀。大英博物館
圖29 佛坐像。敦煌二七二窟。北涼(五世紀初)
圖30 倚坐佛。雲岡第十九窟。北魏(五世紀)
圖31 敦煌彩塑四三二窟。西魏(六世紀)
3. 卧相 (?ayanamūrti )
表現佛陀涅磐的卧相在犍陀羅時期就已出現。在十六國和北魏時期的壁畫中偶爾可以見到。但總的來說,不管是印度還是中國,早期佛造像中卧相都不多見。
圖32 佛陀涅磐。犍陀羅地區。約三世紀
圖33 佛陀涅槃相。敦煌四二八窟。北周(六世紀後半葉)
而佛造像中的卧相亦借鑒了古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的圖式。在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中,最重要的卧相就是毗濕奴躺在蛇神之上的睡眠。在一個新時代到來之前,一切都是沉寂。只有毗濕奴在做夢,籌劃著新的生命。毗濕奴躺在蛇神身上,處於瑜伽睡眠當中。曾經存在過的一切,在沉寂的狀態下全都融入毗濕奴,等待著下一個時代的再次現身。
圖34 毗濕奴的睡眠。Mahabalipuram神廟。約七世紀
結語
與手印的情況類似,早期體姿的界定較為寬鬆自由,到了笈多王朝後期,特別是波羅王朝以後,佛教造像亦學習了(或者說互相影響了)同期的印度教造像譜系,變得日益複雜甚至是繁瑣。幾周前查到《造像量度經》一卷,看其說明是「清乾隆七年(1742)工布查布從藏文譯本譯為漢文。此書里非常詳細和嚴格地描述了佛像之各種姿態以及身體各部分之比例,可以說是一份極詳盡的操作手冊。而看其圖像,應該都是(或者說不會早於)吸取了大量印度教圖式的佛教密宗時期的佛造像範式。也就是說,此「經」的成書時間不會早於八至九世紀,甚至是更晚期的人所偽托。
圖35 《造像量度經》之數頁
推薦閱讀:
※味道一流!商周早期龍形生坑和田玉老玉魚
※早期乳腺癌生存期可長達30年
※小肝癌的早期癥狀
※早期姚克二三事
※西化文學形式背後的民族性— 論豪薩語早期五部現代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