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P.2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及其主要內容(1949.9北平)

①通過《共同綱領》

②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及其主席

③確定國旗、國歌、國都,並採用公元紀年

④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注意碑文的含義)

2、P.3開國大典(1949.10.1)(國慶節):標誌著新中國的成立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3、P.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意義:

①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

②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認識與啟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實踐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正確的選擇。

二、P.4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1951年,西藏獲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1、中國歷代中央政府加強對西藏聯繫和管轄——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1)唐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玄宗又將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8世紀唐蕃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2)元時,元政府在中央設立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

(3)清朝前期,清政府確立了對達賴、班禪的冊封制度。1727年設立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明: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1916麥克馬洪線)

2、和平解放西藏,推進民主改革

(1)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實現了祖國大陸的統一。

(2)1959年西藏成功完成了民主改革,農奴翻身做了主人。

(明: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1916麥克馬洪線)

第2課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1950——1953)

1.背景:美國借口朝鮮內戰,入侵朝鮮,威脅中國安全;中國應朝鮮政府邀請,派兵援朝。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為國。

3.概況:

(P.9)1950年10月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前線,中國開始抗美援朝戰爭。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如上甘嶺戰役中勇堵槍眼的黃繼光和嚴守潛伏紀律的邱少雲,他們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4.意義: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經濟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周邊環境。

第3課土地改革(1950——1952)

1、背景:(1)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2)新解放區的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土改,獲得土地。

2、開始標誌:(P.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

3、主要內容: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地主憑自己份地,自食其力。

4、完成:到1952年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5、P.13土地改革的意義

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

一、P.18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的基本任務——我國的工業化的起步

1、基本任務: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一五計劃的完成,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後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過渡。

2、主要成就:鞍山鋼鐵公司;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瀋陽第一機床廠;中國第一飛機製造廠;武漢長江大橋;川藏、青藏公路。

二、P.20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第5課三大改造(1953——1956)

1、P.24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

1956年,國家通過建立農業合作社、手工業合作社和公私合營等方式(其中贖買政策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大改造的完成

行業

改造方式

時間

農業

引導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手工業合作社

1953年春——1956年

手工業

引導手工業者參加

1954年——1956年

資本主義工商業

公私合營和贖買

1956年

第6課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一、P.27中共八大(1956北京)

大會正確分析了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確定了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它是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的良好開端

二、P.27「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

1.概況:中共八大後,黨中央於1958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總路線即「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評價):總路線反映了廣大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後的願望,但由於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於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緊接著黨中央又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地嚴重泛濫開來,主要標誌是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

2.實質:P.28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

3.影響:「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過程中的一次「左」的失誤,導致左的錯誤在全國泛濫,主要標誌是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模範人物:P29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雷鋒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湧現出大批先進人物,如被譽為「鐵人」的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兩彈元勛鄧稼先,「黨的好乾部」焦裕祿,黨的好兒子雷鋒。「鐵人」精神: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焦裕祿精神:無私奉獻的公僕精神;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精神。

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8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1、P.38---39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1)P.38背景:①「文化大革命」後,我國積累了許多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②黨的「左」的指導思想,引起全國上下的不滿。③1978年,思想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P.39概況: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3)P.39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中國社會的轉折和變化

會議之前

會議之後

指導思想的變化

兩個「凡是」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工作重心的轉移

以階級鬥爭為綱

以經濟建設為重心

外交政策的變化

閉關保守

積極地對外開放

文化政策的變化

輕視知識,踐踏人才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經濟體制的變化

單一的計劃經濟體制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領導中國實現近現代歷史三次社會巨變的三個重要人物

(1)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2)毛澤東創建新中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3)鄧小平主持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撥亂反正,領導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第9課改革開放

一、P.42農村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包產到戶」)

(1)背景和原因:人民公社制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阻礙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

(2)嘗試: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農業生產獲得大豐收。

(3)擴大:隨後在黨中央指導下農村逐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4)含義:土地實行分田到戶,自主經營,交夠國家,留足集體的,餘糧自主支配。

(5)意義: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大發展和農村富裕,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闢了一條新路。

(6)建國後,我國農村生產關係的四次重大調整及其影響:①建過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1952),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確立了農民土地所有制,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準備了條件;②1953——1956年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實現了土地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引導農民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③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盲目擴大公有製程度,嚴重措施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次嚴重失誤;④1978年以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闢了一條新路。

二、P.45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5年)

1、重點:國有企業——(92年以後)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

2、主要措施:變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92年以後國有大中型企業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中小企業採取改組和合併。

3、目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實質: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5、意義: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P.43經濟特區的建立——對外開放開始起步

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為我國經濟發展引進了外資和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也為後來的對外開放積累了經驗。後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地區逐漸擴大,開放了廣州、上海等14個沿海城市,增設了海南經濟特區(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現在對外開放區已從沿海地區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特點)的對外開放格局。

第10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一、P.45---50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

P.48①1978年,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

P.48②1979年,鄧小平提出「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P.48③1982年,黨的「十二大」上,鄧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P.48④1987年,鄧小平在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制定了「基本路線」和「三步走」戰略。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問題,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P.49⑤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P.50⑥1997年黨的「十五大」確定鄧小平理論為新時期黨的指導思想

二、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內容: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鄧小平理論的實質: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第11課民族團結

民族區域自治

1、P.56背景和原因: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離,並逐漸形成了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

2、P.56、措施:(1)政策:籌建新中國時,中國共產黨提出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2)實踐: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3、P.56成果:現在全國已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等。

4、P.56意義: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有利於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有利於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民族區域自治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第12課香港和澳門回歸

一、P.60「一國兩制」

(1)提出時間:20世紀80年代初

(2)P.60根本出發點:維護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解決香港、澳門和台灣問題。

(3)P.60含義:「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台灣、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4)實踐成果:港澳回歸

(5)P.60意義:為實現祖國統一提供了思想理論指導;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開闢了新的途徑。

二、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1、前提條件:改革開放後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2、理論基礎:「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3、P.61回歸盛典:

1997年7月1日,中英兩國政府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舉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4、意義:洗雪了百年國恥,維護了國家統一和主權完整。

第13課海峽兩岸的交往

一、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七上P.106①早在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就派大將衛溫到達夷洲,即今天的台灣。

②隋朝時,隋煬帝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灣),加強了台灣與祖國大陸的聯繫。此後,歷代政府更是加強了對台灣的管轄。

七下P.68③元朝時,政府設立澎湖巡檢司管轄台灣。

七下P.104④明朝時,鄭成功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七下P.104⑤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第二年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灣設立行省。

八上P.17⑥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後,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

⑦1945年,中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中規定日本將台灣歸還中國

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八上P.95)1949年,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敗逃台灣,將台灣與祖國大陸人為分開,(八下P.7)1950年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阻撓中國解放軍統一祖國,從此形成了海峽兩岸長期的對峙局面。

二、P.65中共三代領導人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張和努力——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P.65①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把實現台灣與祖國大陸的統一作為自己神聖的使命,明確提出要解放台灣

P.65②20世紀50年代中期,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灣的思想。

P.65③改革開放後,黨和政府確立了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在「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基本方針。

P66④1995年初,江澤民提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成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指導思想。

P.66⑤2000年3月,中國共產黨重申一個中國原則是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在此基礎上進行海峽兩岸的對話和談判。

⑥2004年3月14日我國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為祖國統一提供了法律依據。

三、兩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P.66①1987年,台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兩岸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P.66②1990年台灣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次年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1993年兩會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寫入協議,兩岸關係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P.67③二十多年來,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指引下,兩岸經濟上相互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④2008年底,大陸和台灣實現了「大三通」(通郵、通商、通航)。

四、目前促進祖國統一的有利因素:

(1)歷史因素: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根本因素:海峽兩岸同根同種,有著相同的民族傳統和文化傳承;統一不僅是兩岸人民,也是全球華人的共同願望,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3)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後,大陸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以及國際影響力的加大。

(4)思想指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基本方針的正確指導。

(5)現實因素:兩岸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

(6)法律依據:《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為祖國統一提供了法律依據;中美聯合公報以及其它中外建交公報都承認一個中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五、目前影響中國統一的不利因素:(1)國際反華勢力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尤其是美國經常違反《中美聯合公報》,支持台獨;(2)島內的台獨勢力的阻撓和破壞,台灣民進黨企圖通過所謂的「公投」「擴大生存空間」。

六、對祖國統一的認識:

(1)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和全球華人的共同願望,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2)統一是中國的內政,中國人民和全球華人決不允許任何力量干涉中國內政,阻撓統一。

(3)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決不允許任何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行為,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歷史交給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4)祖國統一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但也不放棄武力。

(5)海峽兩岸、國共兩黨加強對話和交流,政治上縮小分歧,經濟上縮短差距,儘快實現祖國的早日統一。

第五單元國防建設和外交成就

第14課鋼鐵長城

P.741966年,中國組建戰略導彈部隊,我國導彈部隊在幾十年中不斷發展壯大,陸續裝備了中程、遠程、洲際、導彈核武器。

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標誌

(P.77)1953年底,周恩來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第16課外交事業的發展

一、P.81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P.80中美建交

20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係出現轉機,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並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兩國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

三、P.83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01上海)

(1)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2)重要文件:《上海共識》

(3)實質:是亞太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重要表現。

四、P.84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卡達多哈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會議)

五、新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及其成就

新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及其成就

發展階段

外交側重點

外交成果

建國初至20世紀50年代

樹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1)建國第一年我國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2)1953年周恩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基本準則。(3)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促成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20世紀70年代

改善外交關係,擴大國際影響。

(1)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中日關係正常化。(3)1979年中美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

21世紀初

積极參与地區和國際合作,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

(1)2001年10月中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2)2001年11月中國成功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

總結:中國外交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

(1)改革開放後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

(2)中國政府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

(3)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以及全世界華人的支持。

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

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1、P90--91「兩彈一星」(鄧稼先)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國中近程導彈發射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成為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2005年10月「神舟六號」(載人)發射成功。

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2、P.92「秈型雜交水稻」

我國水稻專家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他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第18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P.94一、863計劃(1986.3)

1、目標:瞄準世界最新科技

2、重點:涉及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共七個領域。1996年以後又將海洋高科技第八大領域。

二、P.95計算機網路對現代社會生活的影響

20世紀末,人類進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時代,以網際網路為主要特徵的數字化正在改變著世界,引起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化,人們可在網上瀏覽新聞、查詢信息、傳遞郵件、通知,還可以通過網路進行購物、上課……,但網路使用不當,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如網路犯罪。

因此作為青少年要健康上網,文明上網,節制上網,維護網路安全,增強安全意識。

第19課改革中的教育

P.98九年義務教育

1986年,我國頒布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0年全國基本實現了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20世紀90年代黨和政府實行「科教興國」戰略,明確提出「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九年義務教育作為「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

第20課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P.104)1990年中國成功舉辦亞運會,2001年7月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

第七單元社會生活

第21課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一、P.112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

衣:色彩豐富,品種多樣

食:「吃飽」→「吃好」(改革開放後解決了吃飯問題)

住:面積擴大、裝飾講究

行:有了明顯改善。

二、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

1、在社會就業方面,打破了「鐵飯碗」,開拓人才市場。

2、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改革逐步深入,逐步改善人們的看病難和養老問題。


推薦閱讀:

揭示:《羋月傳》中的羋姝、羋月與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秦惠文後、宣太后
[圖文]打油詩的歷史
隨字賦形、欹側生姿,賞書聖之《清晏帖》
歷史不容褻瀆:秦檜不是你想站,你就可以站!
萬聖節的傳說是什麼?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