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感覺不到「這是教育」

來源:心靈咖啡網  發布時間:2014-04-11 15:45:09  編輯:PSYCOFE-Zoe

關鍵字: 正強化負強化正懲罰負懲罰觀察學習行為心理學華生

心理引言: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父母對於「精英教育」過分地執著,就只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 ——心靈咖啡網

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父母對於「精英教育」過分地執著,就只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

是什麼讓父母們不得不板起臉來教育


1.面子心態+害怕犯錯

中國人的習慣是把別人的成功與失敗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別人」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別人好了Ta就有面子,別人不好了Ta也沒面子。

別覺得可笑,這個「別人」就是自己的家人,親密的人,尤其是孩子,只是你可能沒反應過來。你要是說這些人都不是「別人」,只能說你分不清人際界限。

沒錯,攜帶者你的基因的,流著你的血的,從你身上掉下來的這塊肉,是「別人」。

如果你不能接受這一點,你就不免會過度參與ta的生活,因為你沒有把ta看成一個獨立的人,一個獨立於你而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的人,去尊重。

不少家長就是因為把孩子看成與自己不可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孩子犯錯,就覺得自己的一部分自尊受了損,俗稱沒了面子。

一個人擔心自己會沒面子的時候,Ta就會焦慮,使盡一切辦法,去維護住自己的面子。所以,不免嚴正以待了起來。當孩子一臉無辜地望著你的時候,你心裡想的卻是怎樣看住這個啥也不懂的小屁孩,跟在屁股後面,生怕ta犯一點錯,自己就會覺得萬般羞恥。

把自己的面子和小屁孩的行為掛鉤的後果就是,你會為了避免這種羞恥的感覺,而對小孩嚴加管束。但孩子真的適合這樣被管教嗎?這樣管教,真的能取得好的結果嗎?未必。

不少嚴厲的父母其實對自己也相當嚴厲,自己本身就因為害怕犯錯而過得十分壓抑,也因此,為了保持自我感覺的完美,而去嚴格要求孩子。

2.不懂得孩子的心理規律,對孩子的常見行為問題,除了打罵和說教想不到其他的辦法

其實完美主義的家長也可能教好孩子,原因是隱藏起了自己的真實意圖,使用了良性有效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方法其實很重要。心理學家華生曾誇下海口說,給我12個健康的嬰兒,並在我自己設定的特殊環境中養育他們,那麼我願意擔保,可以隨便挑選其中一個嬰兒,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雖說有些誇張,但這也反過來提醒了家長們,即使自詡孩子遺傳了你的良好基因,你的培育方式,也將起到巨大的影響作用,決不能隨便應付了事。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因材施教」,其實對孩子來說,不光要根據他們的天賦來栽培,還需要根據他們生來的脾氣秉性,依照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方式來栽培,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是否能夠按照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來教育,也許會對孩子最終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差異。

一個只懂得打罵和說教的家長,和一個能夠依照不同的情況,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方法的家長,哪個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利?顯然是後者。

同樣是家長,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寫育兒攻略,而有些人只能看別人寫的育兒攻略?這除了經驗之外,更多的是一個家長在育兒方面動的腦筋夠不夠,在平時生活中遇到問題是積極處理還是消極應對。而這些,正是那些經常板起臉教訓孩子的家長,所欠缺的。

3.身為家長的自覺性不夠,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不足

平時走在街上時,經常能聽到媽媽們用近乎斥責的口吻對孩子講話。無論心裡多麼明白孩子不可能完全遵從自己的意願,但碰到著急上火、疲累不堪的時候,媽媽們就會不自覺地變得煩躁起來,甚至遷怒於自己的孩子,這種心情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拿孩子出氣的做法,只能說是她們對身為母親的自覺性還略顯不足。

語言因其使用方式的不同,有可能會變成一把毀掉孩子的利刃,也可能對促進孩子的成長發揮出魔力。

因此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必須意識到自己是家長才行。管你在工作中是憋屈還是得意,管在大家庭中是小媳婦還是大當家,管你自己認為自己是暴脾氣還是溫柔秉性,在孩子面前,你就是ta的父親母親,別把工作中的你、家庭關係中的你、渴望放任自己的你,帶到孩子面前來。因為你的一舉一動,有可能會對ta的人生造成至關重大的影響。

有些家長之所以不得不板起臉來對孩子凶,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正在干擾自己對孩子的態度。也不認為帶著情緒教育孩子有什麼問題。儘管讓孩子承受一個大人的情緒,這可能是不公平的。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但是假如不板起臉來,就一定沒法把孩子塑造成精英了嗎?

如果不板起臉來教育,可以怎麼教育?給父母支招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為,停止不好的行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實用心理學的說法來講,就是塑造行為的過程。

在神經學上,要改變一個行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想要的行為去取代你不想要的行為。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你認為不好的行為時,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明確的路來給ta走。而板起臉來打罵也許是無濟於事的,因為打罵本身並沒有幫助孩子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大腦好像一個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條從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ta走這條路,你要先牽ta的手走另一條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舊路許久不走,又被長出來的草蓋住,便看不見了。好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而父母塑造行為的工作,也應該這樣展開。

接下來我們來說重點:怎樣才能有效地帶領孩子走你喜歡的那條路呢?

這裡就用到了行為心理學的行為塑造法:懲罰和強化。懲罰是使孩子停止某一行為,而強化是使孩子重複某一行為並保持下去。塑造行為的過程,可以先懲罰,後強化,也可以只強化好的行為,無視壞的行為,讓孩子發現做好的行為更有利,於是選擇做好的行為,讓壞的行為自動消退。

不過,應該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被採取「措施」,因此在你對孩子的行為採取「措施」之前,先要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尊重,而不是對立,因此,塑造行為的第一步,必須是:

1.先聽孩子說,讓孩子感到被理解

其實有時孩子已經懂得很多了,他們有足夠的智慧也能判斷,只不過有時他們仍然是個想耍賴的孩子!他們的思考過程甚至是她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這件事上耍賴。

因此,傾聽永遠是溝通的第一步也是唯一的方式,為啥孩子想要這麼做,聽聽孩子自己的道理。當他們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也許反而能停止耍賴,按照規矩乖乖地來。

剛開始總是困難的,當一個孩子如果總是被打罵被威脅,總是一有意見就被要求閉嘴!ta不會覺得大人真心想知道他的想法。ta要不就妥協放棄了(而大人以為他終於學乖了),要不就更大聲更激烈的抗議。當一個孩子真的被尊重了,終於覺得自己重要了,ta才能表現出一個值得被尊重的人應有的樣子,表現出一個成熟負責的態度。

然後才是:

2.第二步:定規矩,把你的「措施」亮出來

(假如沒事先定規矩,那麼臨時遇到問題時要先把道理講清楚,然後根據你的道理定一個規矩,並且讓孩子服氣地接受規矩。)

在定規矩時,你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假如ta的行為不對,你會怎麼做。你不必威脅說要打ta,因為懲罰的方式可不止打罵和說教這兩種,還有更溫和有效的方法。

懲罰分為正懲罰和負懲罰兩種。

①正懲罰

是指施加一個壞刺激。就是當不適應的行為出現時給予處罰的一種方法,往往是給對方一種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這個刺激不一定是打罵和說教,還可以是罰款,或者就事論事的批評。好比假如要想使一個經常說謊的孩子改正ta的這一行為,就要在其說謊時給予懲罰,使ta對說謊這一行為望而生畏,漸漸降低說謊行為的頻率,直到消失。另外對於隨地吐痰的人,立即罰款也是正懲罰的一個生動例子。但是使用正懲罰必須注意,懲罰的是什麼,必須讓被懲罰的本人明確地知曉,意義要明確,時間要適當,強度更要合適,要記得過猶不及的道理。

②負懲罰

負懲罰是指去掉一個好刺激。這種懲罰比正懲罰更為常用。所謂去掉一個好刺激,就是指當不適當的行為出現時,不再給予其原有的獎勵。如一個孩子愛貪玩,經常不完成作業。怎麼來改正呢?就是告訴他:只有在完成作業後才允許他看最愛看的《西遊記》,否則就不允許他看。這樣他就會為看自己喜愛的電視,而自覺的來完成作業。

這裡有位媽媽就很擅長使用負懲罰:

這位媽媽觀察到每次6歲的女兒依依和她的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總會發生一些摩擦。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她倆玩之前,媽媽都會告訴依依,如果她們兩個有一個人哭鬧耍賴,或者兩人發生爭執,就不許再在一起玩了。「不能玩」就是去掉了一個好刺激,是負懲罰。

周末帶依依去公園,媽媽也會事先告訴她,如果在遊樂場她跑到離父母太遠的地方,就必須離開遊樂場。「必須離開」也是去掉了一個好刺激,是負懲罰。

這種方式對依依來說非常有效,每次她都會按照媽媽的規定去做。因為孩子已經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錯事,將要承擔怎樣的後果,如果真的犯錯了,她也能自然地接受這種「不能玩」「必須離開」的懲罰。

如果沒有什麼獎勵可撤銷的,怎麼辦?一位媽媽想到了辦法:

於女士給出的辦法是,在生活中,家長可以特意給予孩子一些特權,比如看他喜歡的動畫片、玩玩具等,當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時,家長就可以剝奪這個特權。

她對兒子樂樂的懲罰手段就是剝奪「特權」。5歲的樂樂特別喜歡看書,於女士說,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覺前把故事書拿走,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但這種懲罰也一定要提前告訴孩子。於女士的經驗是:每天晚上睡覺時間一到,她就把樂樂喜歡看的那幾本書堆放在一起,告訴樂樂:「如果你按時刷完牙,洗漱完畢,按時上床,那你就可以看這些書。」如果樂樂一次不合作,她就拿走一本書。

不過筆者要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剝奪太多特權,剝奪特權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就不是處罰了,而是剝奪孩子的愛了,罰得太厲害了孩子可能會缺少安全感。

還有一位爸爸擅長使用正懲罰:

周兵家的牆上貼著一張「罰單」,針對的是孩子不好的行為。他孩子6歲了,已經有用自己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玩具的意識了。周兵給孩子貼了這張表格,說明各種不良行為的罰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按時睡覺,罰金為一枚一角硬幣;亂扔玩具,罰金為一枚一角硬幣;和同伴打架,罰金為五枚一角硬幣。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說髒話了,就讓他上繳罰金,放在一個預先準備的罰金儲存罐里。

一時想不出處罰措施怎麼辦?問問孩子,自己覺得假如再犯,怎麼辦?孩子可以給你提供想法,而且由孩子自己提出的處罰方式,孩子也更能接受。

在說了處罰措施之後,別忘了再說說獎勵措施。賞罰分明才更能催人前行。

強化是加強孩子的好行為,也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

①正強化

正強化就是給予一個好刺激。為了使兒童能夠建立一個適應性的行為模式,通過運用獎勵的方式,使這種行為模式得以重複出現並保持下來。獎勵的方式可以給予對方喜愛的實物,代幣,金錢,也可以是微笑,點頭,稱讚及表揚等。上文那個愛使用正懲罰方法,愛給兒子開罰單的爸爸,其實可以正懲罰和正強化一起使用,對孩子的壞行為罰款,對孩子的好行為給獎金。

②負強化

負強化與正強化正相反,是指去掉一個壞刺激。這種壞刺激為引發所希望的行為的出現而設立。例如較大一點的小孩依舊有吸吮手指的習慣,家長應該做什麼來幫他改正這一壞習慣呢?從負強化的觀點來看就是當這個孩子吸吮手指的行為一出現就要受到指責,而一旦其不再吸吮手指了,就立即停止對他的批評。久而久之,孩子吸吮手指行為的頻率就會漸漸降低直至消失。

在對孩子說獎勵措施時,跟說懲罰措施不太一樣。因為微笑、點頭、不再批評等等不具體的獎勵,就不太能說出口,因此這些非物質的獎勵,讓孩子自己來發現,反而更好。

3.第三步:不斷堅持,不斷給孩子信心

行為心理學說,養成一個好習慣要21天的時間,而讓一個好習慣牢固下來,需要至少三個月的時間。這是一個持久戰,所以父母決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前功盡棄。

改變一個行為需要的不僅僅是家長的堅持,孩子才是真正的當事人。在改變的過程中,最掙扎的也是孩子。大人們看看自己要改變一個壞習慣有多痛苦,就能明白孩子有多痛苦了。因此,在孩子改變的過程中,家長要不斷地給孩子加油打氣,給孩子戴高帽,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的。我很喜歡有位心理學家的說法:「我們應該敬畏孩子的掙扎,陪伴他,不去包辦更不去干涉,這樣他才會生出勇氣,發現自己應對問題的力量,讓自己的能力充分地被開發。當他獨自一人成功地做到了,他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激發孩子的信心,除了鼓勵孩子,還有一個辦法:讓ta看到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同伴也能做到這件事,讓孩子在同伴身上觀察學習,這種方法也能給孩子信心,或者說,這也是一種激將法。

一次聚餐時,小東上了餐桌就是不好好吃飯,一會兒上來一會兒下去的,邊玩邊吃。媽媽沒有任何責備他的意思,而是叫上了另一個小朋友跟他坐在一起,陪著他吃。這樣一來,小東看著其他小朋友比著吃,一會兒就把碗里的飯菜吃光了。媽媽認為,與其懲罰他,不如改變一下就餐環境,把大家就餐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形成一個比較熱烈的就餐氣氛,利用這種氣氛感染孩子,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吃飯這件事情上來。

不過,在使用激將法的時候,不要說「你怎麼不行」,這是責怪,而要說「他行,你比他還行,所以你也行」這才是鼓勵。

行為塑造的注意事項:

① 及時性

及時糾正非常必要,因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係是密切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過去了好久再懲罰,或幾件事加起來一起說教,孩子會不明就理,不清楚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受罰。父母要及時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因為某件具體的事或行為而受罰,同時還要讓孩子了解他仍是好孩子,父母依然愛他。這才是懲罰的真正用意。

② 不要故意引人入罪

若不要孩子吃糖,請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准他吃。

教育方法:莫依照經驗行事,也莫聽一家之言,經常反省,也不要害怕犯錯


如果父母過於堅持自己的教育方式,會使父母的視野逐漸變得狹窄。要時常讓頭腦保持冷靜,從客觀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如果能經常冷靜下來再次思考,你會發現許許多多曾經被忽略和忽視掉的東西。這些以前不被注意和重視的細節,在以後的教育中會發揮出令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筆者將以上這些方法逐一列舉出來的時候,可能有的人會因為緊張而變得過分專註於方法的細節本身,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失敗,也會對自己過分地苛責,懷疑自己的能力。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擔心。我們人類不論多少都具備一些自我恢復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孩子身上也一樣,一次、兩次的失敗,不會給孩子造成無可挽回的打擊。

相反,最重要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不必過分憂慮,要從失敗中學習經驗,提高教育的質量,促進孩子的成長。畢竟,每當我們意識到為時已晚,其實往往是最早的時候,怕就怕明知有錯,卻一輩子不去改變。

推薦閱讀:

教育若只靠老師,就真的耽誤孩子了!很殘酷卻很現實
為什麼在中國做父母那麼累?
淺談如何教育後進生
大學課堂玩手機、睡覺、逃課算不算是對老師的不尊重?

TAG:教育 | 孩子 | 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