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之謎,世界從何而來
有人說,哲學從仰望蒼穹開始。每個人都會在人生中的每個時候,抬頭仰望星空,心中湧現一些朦朧而奇怪的問題。宋代大哲學家朱熹幼年,剛會說話,父親朱松指著天給他看,說:「這是天。」朱熹便問:「天上有何物?」他父親覺得十分驚訝。無獨有偶,與朱熹齊名的陸九淵三四歲時就問父親天地有沒有盡頭,父親沒有回答,陸九淵為了想通這個問題而廢寢忘食。一般的人認識世界,限於耳目感官所見所聞,關注的是有限的世界。朱熹追問天之上的東西,陸九淵追問天地有無盡頭,這是用理性思維來追根究底,體現了哲學思維的特點。
類似的追問,朱熹之前的哲學家也有。戰國時期的大哲學家莊子就曾經問道:「天看起來是深青色的,是天本來的顏色呢?還是太遠了看起來是這種顏色呢?」與莊子同樣是楚人的文學家屈原也很關心這一類的問題。屈原在其名篇《天問》中,一口氣問了一百多個問題,其中不少有關天地萬物的源起。如:天地未形成之前的混沌狀態究竟是怎樣的?天地交會之處在哪裡?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原因何在?《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在《葬花詞》中寫下「天盡頭,何處是香丘」,把對於個體生命歸宿的追問融入到對於天盡頭的追問中。
天外有何物?天地有沒有盡頭?這樣的問題屬於宇宙論。現代人有專門的物理學來研究,古人則靠觀察、想像、猜測來建立一種解釋宇宙的模式。在哲學產生之前,我們的祖先對於人生的思考經歷了一個漫長時期,這一時期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創世神話,人們以此來解釋世界的起源。
古代印度人認為世界起源於梵天的一個夢,夢醒了,世界就將消失。在西方文化中,《聖經》里說上帝花了6天的時間創造了世界。中國創世神話中影響最大的是盤古開天闢地。
古籍記載說,遠古時代沒有天地,只是一團混沌的氣,盤古生在其中。天每天長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隨著天地分開而長高,他頭頂著天,腳踏著地,經歷了18000年,盤古死了。他的身體化為山河大地,毛髮化為草木,骨骼化為山丘,血脈化為江河。上述創世神話和傳說,把盤古的身體和天地萬物的產生放在一起說,比較原始。但是,透過先民關於萬物產生的猜想,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神話傳說蘊含著人和萬物是一個有機成體的觀念。先民的這一觀念在早期哲學著作中也可以找到相關的佐證。《呂氏春秋·有始覽》說:「天地萬物,一人之身。此謂之大同。」《淮南子·本經訓》也有類似的說法:「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盤古開天闢地思想後來成為中國哲學關於世界本源思考的重要資源。
盤古開天闢地的世界形成思想對後世有影響。漢代的張衡就主張渾天說,認為空間像一個蛋。天是蛋殼,包在外面。地是蛋黃,居於蛋殼之中,日月星辰都在蛋殼上不停的運動。魏晉時期有一種新的宇宙學說叫宣夜說,認為天是無形無體、無邊無際的廣袤空間,日月星辰不依附在任何東西上面,而是按照各自的特性,在氣的作用下,在空中懸浮和運動。天也是沒有顏色的,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圓圓的藍天,只不過是視覺上的錯覺。按照古人的常識,天圓地方,天是一個圓的殼兒,罩在大地上,日月星辰像寶石鑲嵌在殼兒上。這種說法被稱之為「蓋天說」。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就類似於「蓋天說」。
哲學家門不太相信這一類說法。比如,孔子就不怎麼說「怪、力、亂、神」的事情。《論語》中孔子有一句話: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在孔子看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鳶飛於天,魚躍於淵,就是天的存在的方式。儒家講天道,主要講天的崇高、神聖,以及上天賦予人的使命和尊嚴等等,一般不從世界的起源的角度講。所以,莊子在《齊物論》中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這裡所講的聖人是儒家的聖人,他們更為關注的是現實人生的問題。孔子講「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既是上天賦予人的使命,也是人力的限度,對天的了解最後歸結如何做人的境界的提升。《詩經》里講「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對於天命的認識主要表現為主體修養上的感悟。
道家的老子在講到世界起源時,以「道」為產生世界萬物的本源。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所說的道,是宇宙萬物的最高本原和本體概念,既是產生天地萬物的本體概念,又是原始混沌的物質存在,同時又是天地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法則、規律。莊子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道生萬物說,認為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道。螻蟻、稊稗乃至非生物的瓦璧和屎溺,都有道在。莊子還說「物物者非物」,認為道作為產生萬物的本原不是具體生物某物,而是成物者。
但是,老莊所說的「道」同西方古代的本體論有所區別。西方本體論關注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麼,興趣集中在最初的時間、空間那一點上。當西方古代哲人講萬物來源於水時,水時生成、構成萬物的原初之物,是生成萬物的物。順著這種思想發展下去,就會出現原子論,甚至出現如上帝一樣的造物主,在某一時間起點上無中生有地造出萬物。
《莊子·則陽》記載:當時各學派爭論的最大焦點在於「或使」與「莫為」。「或使」說認為,有個超越萬物的實體,它有「使物之功」,是萬物生成、變化的原因。「莫為」說的主要觀點是,萬物的背後並不存在這樣一個推動者。莊子對於「或使」和「莫為」說都作了批評,認為兩種思想都致力於追求事物的本原,卻把本原和事物自身對立起來。這種對立意味著道和物的對立,道一旦與物相對立,道就不能成為最終的本原和依據。
究竟現象世界的背後有沒有某種神秘精神或莊子所說的「物物者」,這變化不居、五光十色的萬物背後,有沒有一個持續不變的東西呢?這個世界上充滿了五花八門的現象,其間究竟有沒有一個東西把它們統一起來?對於古代的知識分子來說,小到手邊的紙墨筆硯,大到山河大地,乃至整個宇宙,如果沒有統一性,則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個斷裂的碎片,所謂的家國天下甚至個體生命存在的意義也就無從談起。所以,許多古代的哲學家都喜歡探討世界有沒有統一性,是什麼把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事物統一為一個整體。
這個居於萬物之後的東西,西方人叫「本體」。本體和現象是斷裂的。比如柏拉圖的理念世界是本體,現實世界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在中國文化中,它更多地被稱為「本源」或「本根」,源與流是連續的,根與枝是一個整體。
早期的哲學家們從一個、或幾個具體的事物去探討萬事萬物的統一性,如古代的「天地生萬物」的觀念,把萬物歸結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的觀念。隨著人類思辨能力的進步,人們逐漸開始探索比具體物質更為本源的東西,試圖以此建立世界的統一性。
《易傳》作者就在天地生萬物之前加上了「太極」。「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是最初的本源,天地作為兩儀是由太極分化而來的。上文所說的老子把萬物的本源歸結為道,道既是萬物存在的依據,也是萬物運行的規律。到了宋明理學的大家們,則把世界的統一性歸結為理、氣、心,分別以「氣本體論」、「理本體論」、「心本體論」來說明萬事萬物存在和變化的原因。
推薦閱讀:
※動物世界,寵物狗貓,飛禽動物類,陸地野生類,水生動物類,其他
※瞭望專題|2017觀世界
※世界各國打擊伊斯蘭的貢獻度
※我的世界掃盲知識大全_我的世界新手須知我的世界攻略秘籍_快吧遊戲
※世界大騙局----紙幣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