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及其他-中國教育
07-21
教育的目的及其他 |
2001-08-29 向蓓莉 |
|
字體大小:小 中 大 |
教育的目的 教育應該給人什麼?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大學教育,而是教育可以一以貫之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說,教育的責任是培養人,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們的教育所追求的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有多少人,經過了小學、中學、大學甚至取得了更高的學位以後,在人生的旅途上仍茫然不知自己應走向何方,不知在這茫茫宇宙間,人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這些終極問題不是時隱時顯地叩間著我們的心靈么? 在我看來,教育就是啟發每一個人對「我是誰廣「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教育的目的就是啟發人不斷地去「認識你自己」一古希臘巴特龍神廟的神諭,成為多少西方聖哲探討人生的起點。 哲學、宗教、科學、藝術都在各自的領域探索著它的答案。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這是人生的終極問題,逃避不了。天地鴻蒙,宇宙何時誕生?人起源於何時何地?於是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叩間天宇;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茫茫天地間、浩淼人類長河裡一個有限的、獨立的、孤獨的個體,了解到每一個生靈都經歷著生命千迴百轉的幸福與悲哀,於是有陳子昂登幽州台的慨嘆: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每當這首詩驀然然閃現在腦際,我眼前總是浮現出一個背負行李,在荒涼蒼茫的大地間蹈蹈獨行的人的形象??這個人不僅是你,也不僅是我,而是每一個人的生之際遇??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背負著對自己生命的責任,這責任是任何其他人都無法代替的,於是,一種對曠世的寂寞和根本孤境的感觸也許就會在某一個未曾預約的時刻突然襲上心間,如同陳子昂不自禁的槍然之淚。人多麼像莎士比亞筆下那個憂鬱的因理性而徘徊的王子哈姆雷特,在生命的紛壇歧路上一次一次做著艱難的選擇一t0 be or not to6e?tobe 0r not to be?廠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啊,」)每一個人需要追問的,豈止生死問題。我,連同在我身邊匆匆走過的人,不都在人生旅途大大小小的選擇來臨時,追問自己:我在往何處去?我應該如何選擇?一t0 be or n0t t0 be?在時間織就的經線上、我們用存在的勇氣,以自己的所思所為為緯、勾畫著人生的坐標,一個一個坐標連接起來,便成為自己生命歷程的起痕點點,在這種過程中,人永遠不會成為一件已經完成的定型作品一一除了死亡這個終結若雕塑家刻上最後一道印記,人只是在不斷「to b/??成為??他(她)自己,而使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以及基於選擇的責任。 從這種意義而言,我想,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一面鏡子,在啟發學生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反思不斷認識自我,養成獨立思考與獨立行動的能力,由此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並擔負起對自身與社會的責任。我以為,教育的目的即在於培養自我認識、自我塑造、自我負責並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和諧發展的人。如果將孩子們比作衛星,那麼,成功的教育就如同運載火箭,讓孩子們在星箭分離後自主地在求知的軌道上運行。 自由的精神 在我讀小學與初中的時代,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要求往往是「做一個好孩子」:父母的好孩子、老師的乖學生,那時,在我們眼裡,老師說的話、書本上印刷的字句,都是亘古不移的真理,我們將之記誦在心,彷彿真理在握,從來沒有對它們產生過任何懷疑??直到我在十四歲那年遇到兩位啟迪我用自己頭腦思考的老師。 十四歲,正是對人生、對社會充滿了疑問、尋索答案的時候,而那時的中國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對於經曆數度劫波的中國人而言,那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年代:思想文化界開始文化修復的努力,人們以道德、良心與理性反思著文化和社會問題。那時,正在學醫的我和我的同齡人正處於開始自覺關注社會問題並希望由自己決定生活方式、試圖拒絕家長和「大人」干預的時期。兩位老師啟迪我獨立思考,鼓勵我堅持自己信仰的真理。那時,我們常一同討論魯迅,探討人文主義的精神,思考我們關注的各種社會問題,我為自己所堅持的理想辯護,只服從於讓我認同的思考,從不因為他們的老師身份而自甘「屈服」,我們一起度過了許多心靈充實而快樂的日子。當我在紛緩的世事中,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用自己的心靈體驗,用自己的理想支持人格與尊嚴時、我欣喜而又欣慰地發現,思考使我感到有力了。就在這種獨立思考中,我一步一步尋找著自己人生的道路。現在的我常說,如果中國的很多問題要回到「五四」時期重新思考,那麼,我的所有選擇、思索就要回到十四、五歲的歷程的起點。 我曾問其中一位老師:你是在塑造我嗎?他回答:「即使是塑造,也只能體現自由的涵義。」十餘年過去了,這句話我一直忘不了。正是對生活中遇見的優秀老師的感恩之情,使我希望將生活給予我的惠澤轉贈給我身邊的人和比我年輕的一代一代,所以在醫學與教育學之間,我選擇了後看作為畢生投入的事業。對教育中自由精神的思索也自此開始。 提到教育與學術自由,就不能不令人懷念蔡元培先生對北京大學的改造。在「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的未名湖畔,既有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周作人等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又有背後拖著長辮的辜鴻銘等傳統辯護士,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蔚然成風。我以為,這種坦蕩、開放的胸襟不僅給老師以講授的學術自由,給學生以選擇的空間,更是對學生獨立思索與判斷能力的培養與信任,學校與教師相信學生可以通過獨立的思考,在儘可能多的思想交鋒中,了解認識世界有多種視野,從而法除偏狹的觀念,並最終形成自己所認同的觀點與信念。 具有自由精神的教育必是尊重個體差異並相信每一個人都有發展潛能的教育。我曾聽到一位老師提到體罰的必要時說:「我也愛孩子,但對有些學生,你就是恨鐵不成鋼,不能不打。」在我看來;每個人的資質不同,發展的放」:所以,對於你的學生?? 如果他(她)是一隻鳥,就讓他(她)盡情歌唱; 如果她(他)是一朵花,就讓她(他)儘力實現花的芬芳。 科技教育與人文精神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人文精神的滑落成為中國文化界頗為關注的問題。當科學及其物化形式的技術越來越文化、教育界探詢著融合人文與科學技術教育的途徑。如果說,這一次,我們是在為人文教育尋求價值的話,那麼,回顧歷史,往昔的圖景很有意思,就在百年以前,人們還曾孜孜以求,為科學與技術教育正名,以求得與人文教育同等的地位。 曾幾何時,人文精神曾被視為教育的靈魂,在古希臘的自由教育中,由貴族子弟與自由公民享用。這種教育被認為與精神性、理性和高尚相關聯,通過非功利的科目,。音樂、哲學、文法、修辭等,」11練學生完善身體和心靈,解放精神和思想;而季受職業與技術訓練的是奴隸與工匠,他們的活動被視為物質的與低級卑賤的。在古代中受到輕視為特徵的 二十世紀頗具影響的美國哲學家與教育家杜威認為這種區分阻礙了人道和自由的發展,故而畢生致力於打肢這種反映在教育中的政治、經濟的下平等及精神與物質分裂的二元論。在他生活的年代,科學已在眾多領域取得進展,而在文化、教育界,科學與技術教育仍然不能取得與人文學科同樣的地位。他提倡廣泛開展技術教育,在實驗學校里開設商店、車間,讓孩子們在做中學,倡導從生活中學習,將學校作為一個簡化的雛形社會,孩子們在與其社會生活之間建立聯繫的一個嘗試,使學校不再是與生活隔離的tkffi,而學生所學習的不再是脫離人生的高高在上的內容,藉此打破人文教育與科學技術教育的鴻溝,打破由這種區分帶來的不平等的階級之別。 隨著二十世紀科學與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不必專門勞神為科技。,重要性奔走呼籲了,人們在一次次科技革命帝來的新的世界裡盡情享受著它帶來的福祉。但是,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降臨打碎了人們的夢想。以科學技術為先導的武器成為屠戮生命的劊子手,原子彈的蘑菇雲衝破了科學與倫理的屏障,科學領域還可以保持「倫理中立」的價值觀嗎?+世紀的人們憂鬱地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上把雙刃劍,它既可能掃除元知的愚昧和黑暗,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福祉;也可能刺破和諧,成為人類毀滅自身的工具。讓科學促進生存或死亡,在於人類的選擇。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應當具有對於人類終極價值。,關懷,而這種關懷正是人文精神所系。 科技與人文的關係是什麼呢?如果說,科技是一輛飛奔的汽車,那麼,它將駛往何方,它的方向是助益人的幸福還是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則由人文關懷決定。 現代似乎是一個需要為人文精神與教育尋求生存理由的時代,幸郁悲鬱? 那麼,在科技教育中,如何融合人文精神呢? 讓我們聽聽二十世紀有著傳奇色彩的大科學家愛因斯但怎麼想的吧。愛因斯但在論教育的演講中表達了他的觀點: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和諧發展的人,而不是專家K論教育》),技術學校的培養目標亦當如此,他反對學校直接教授那些在以後生活中直接用得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他看來,生活所要求的東西過多,學校不大可能採取這樣那樣的專門訓練,何況單純的專業知識教育,只能使人成為有用的機器,不能成長為和諧發展的人。他認為學校應當把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需要使學生理解社會倫理準則並對之產生熱烈的感情,需要養成對美和善的辨別力,同時還必須學習去了解」人們的動機、幻想與疾苦,以此獲得與別人和集體的適當關係。他認為,這些價值觀主要不是通過教科書傳授給年輕一代、而是通過「人文學科」,通過同教育者親身接觸得來的。過分強調競爭制度,以及依據直接用途而過早專門化,會扼殺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種精神K培養獨立思考的教育》)。他認為,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並且學會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 與專業科技知識及人文教育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兩者是否必然為教育中對立的內容呢?我以為,如果將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視為對真善美的追求,那麼,科學知識、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教育融匯而成的科學教育,正需要以人文精神為其價值內核。人文與科技教育實可瓦為促進。 科學教育啟真。在諸多領域,強調「科學性」似乎已經成為人們衡量其正確性的標準。人們似乎忘了,科學研究發現本身也許並非是終極真理,它們可能有所局限。對此,英國哲學家波普爾倡導用「證偽法」對科學發現加以檢驗,將所有科學定理、定律均視為暫時的假說,時刻等待著新的發現來否定它。這種開放的科學研究態度將疑問和批判視為科學的基本態度和基本精神。事實上,科學史上的許多偉大發現都建立在對某些被認為是經典結論的懷疑和檢驗中。在科學知識教學中,使學生了解探索科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新的領域、原則的過程,了解理論是可錯的,從而對科學問題產生探究和質疑的態度,甚至對偉大科學家的方案也不盲目崇拜,有可能為他們進行新的探索奠定自由思考與開放視野的心理準備。 科學教育啟善。科學的應用不再是一個可以迴避「善惡」的問題,戰爭中用攙雜了科技高含量的武器殺人是一個最為極端的例子,而當計算機病毒以「愛(10ve)的名義來傳播時,科技帶來的陰影已成為當代人心中抹不去的憂慮。也許我們可以說,科技帶來的問題??環境污染是另一個例子??只能用科技來解決,但科技本身不能回答解決的方向和價值取向,回答來自於對人文精神的關懷,甚至衝破以人為本的意義,而上升到對於整個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的關懷??這是對「善」的尊崇。 科學教育啟美。在學校教育中,科學一直是以嚴謹、抽象和純理性的形象出現的。而在許多科學家眼中,追求科學真理的過程,就是追求自然世界的簡潔性、對稱性與和諧性,也即追求美的過程。缺乏藝術的熏陶,缺乏詩人般的想像力和氣質,就不會成為獨創性的、第一流的大科學家。 在科學教育中,通過對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教育的平衡,對教材作史論結合的改進,對各種促進學生思維、情感發展的教學方法的應用,我們才能有望造就將人類的幸福,將「真善英」的追求作為起點和終點的科技人才。因為科學之真、道德之善、藝術之美的理想原是不可分的「三位一體」,正如拉丁箴言所說的那樣:「簡單是真的標誌,美是真理的光輝。」而善??「適用於道德經驗的東西,必然在更高的程度上也適用於美的現象。…(席勒)。 |
推薦閱讀:
※安達教育→君山銀針
※教育雜談(科普向)
※怎樣才能變得會來事,討老師或者上級喜愛? ?
※去不丹旅遊的外國人禁止給當地小朋友糖果,說是會污染他們的心靈,為什麼?
※龍應台:即使你平庸,父母也未必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