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對聯平仄規則

對聯是中國古老表意文字的一種特殊的文學樣式,那麼,平仄又是對聯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要出好聯和對好聯,就必須掌握平仄,沒有平仄,也就沒有對聯一說了:不懂平仄,對聯也無從談起;不講平仄,決不是對聯.說到掌握平仄, 還是有規律,有方法的.一, 要了解平仄,就要先學習基本功. 主要掌握<聲律啟蒙>,這是很有必要的.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訓蒙駢文>中,"天轉北, 日升東.東風淡淡,小日蒙蒙.野橋霜正滑,江路雪初融......"這些是學習對聯者應該掌握的,從中可以得到語音,辭彙, 修辭的訓練.特別是 <訓蒙駢句>詞語平仄,對仗工整,對於對聯修辭組句有很大的幫助.可能有的文友認為,對聯只要有文字功底,歷史知識,文學知識就可以了.其實這僅僅是學好對聯的必然條件,但還必須真正了解平仄的基礎知識,沒有了平仄製作對聯就無從談起.二,要運用平仄,就應該掌握平仄的框架.禿筆在1992年<對聯和楹聯異同的探討>一文中,曾談到對聯的平仄源於律詩,而又區別於律詩,因為律詩只有五言,七言,而對聯在長期的發展中吸收了詞曲的長短句逗等格律.律詩成為格式化了,而對聯的句式,音節則比較活,比律詩平仄的運用更加活躍.一、句中平仄規則(以上聯為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八言及八言以上的的平仄視節奏而定。

受唐代以來律詩的影響,五言、七言句更多使用括弧中的平仄格式。

二、句腳平仄規則(正格,以上聯為例)

(最後兩句句腳平仄不相同為正格)

每邊一句:仄

每邊兩句:平仄

每邊三句:平平仄

每邊四句:仄平平仄

每邊五句:仄仄平平仄

每邊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每邊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每邊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我們在對聯時長用到的格式基本框架還有:四字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字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或者: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六字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或者: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七字聯: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或者: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變格: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八字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或者: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九字聯: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或者: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十字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三三四句式: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十一字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或者: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五六句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十二字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或者: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長一點的對聯,雖無固定的格式,但必須是平仄交錯,互相協調,要不然就不能算作對聯.其實對於平仄掌握熟練的人來說,是可以衝破平仄格式的束縛的.但是音節部分必須嚴格.啟功先生曾用一個分節"竹竿"對對聯平仄基本框架的形容,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各種句式都可以從竿上截出來,這是對聯創作最簡單的框架.

對聯是一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欣賞與寫作對聯,必須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謂對聯格律(簡稱聯律),是指對聯寫作的一些基本規則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對聯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認為,即: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作者認為,這六要素可分別從基礎、語法、聲律三方面來加以理解:

1.字數相等,內容相關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字數相等,指的是,若上聯是由幾個分句組成,則下聯也應是由字數上與之一一相等的幾個分句組成。總之,若連字數都不能相等,那無論如何也難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對聯。

  從內容看,上下聯之間,內容要相關,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的效果。這種關係或者是從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襯、補充,即所謂「正對」;或者是從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襯、對照,即所謂「反對」。如:

    覺行圓滿;功德莊嚴。(正對)    心平積福;欲重招殃。(反對)

  還有少數對聯上下聯之間屬於互相銜接的關係,即所謂「串對」或「流水對」。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澀;    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上下聯內容毫不相關,會使人覺得非常彆扭和生硬,則起不到對聯應有的文學效果,難以稱得上是合格的對聯。當然,有一種特殊的對聯形式,即所謂「無情對」。它指的是上下聯形式上(字面)對仗工整,而內容上(意義)卻有意不相關,從而造成一種特殊的效果。無情對主要是利用對聯的形式特徵(對仗),來體現一種文學趣味和技巧,其內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常用無情對)

    樹已半枯休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干。(常用無情對)

  總之,字數相等,內容相關,是對聯在形式和內容方面最起碼的要求,體現了最基本的對應性和關聯性,故將二者稱為基礎要素。

2.詞性相當、結構相稱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語法要素,也是最關鍵的兩個要素。詞性相當,指上下聯相對的詞語性質應儘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如:

    五蘊皆空觀自在;    一心不亂見如來。

  此聯中,「五」和「一」都是數詞,「蘊」和「心」都是名詞,「皆」和「不」都是副詞,「空」和「亂」都是形容詞,「觀」和「見」都是動詞,「自在」和「如來」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詞或動詞。一般對虛詞的要求比較寬鬆,對實詞的要求較為嚴格。在具體的對仗中,除詞性外,還可適當考慮詞語在句中的作用,對修飾詞語的要求較寬鬆,對中心詞語的要求較嚴格。

結構相稱,指上下聯對應語句的語法結構應儘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    萬事且隨緣。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賓結構,其中,「一心」對「萬事」皆為偏正結構,「忍辱」對「隨緣」皆為動賓結構。

3.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聲律要素。節奏,本是音樂術語,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等現象。在聯律中,則是指對聯語句中有規律的停頓現象。節奏相應,指上下聯在節奏的停頓上應當儘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盡-飛身-去;    心空-及第-歸。

    以-神通力-護持-正法;    設-孟蘭盆-超度-慈親。

  不過,作者認為,節奏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節奏包括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狹義的節奏則專指語意節奏。語意節奏主要依語句結構去劃分,指根據語意而產生的音節上的停頓或間歇。聲律節奏則是從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聲調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認為,為使概念明確,最好將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分別用「節奏」和「音步」來表達。舉例如下:

同時-聞-授記;次第-得-菩提。(節奏)同時-聞授-記;次第-得菩-提。(音步)

  當然,節奏和音步還是有密切聯繫的,二者經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諧,又稱平仄協調,狹義地說,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地說,也包含句腳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見六禁忌)。平仄相對,指上下聯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腳之間,要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即上聯是平聲,下聯就要是仄聲,反之亦然。對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因為,實際上並不一定要求整個音步平仄相對,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對即可。所謂音步位,就是每個音步的末位字,這是決定整個音步性質的重點聲。由於漢字的絕大多數音步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如:

  心馳-有外-實迷-有;身處-空中-不見-空。  ○○ △△ △○ △ ○△ ○○ △△ ○(○表平聲,△表仄聲。)

  此聯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對,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對。不過,並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於對聯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詩中的對仗句式外,還有詞、曲、賦、駢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領字、專有名詞等的運用。如:

    建-曼荼羅壇-修法;    於-阿蘭若處-參禪。

    直心-乃-萬行-之本;    貪慾-為-諸苦-之源。

    深心-勤習-真言宗-教義;    全力-弘揚-大手印-法門。

  以上諸聯,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與平仄相對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指上聯或下聯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說音步位)之間,平仄應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腳與前一音步之間,可以不考慮交替問題。如:

    真身已過凡間望;妙法不堪小智聽。     ○ △ ○△  △ ○ △○(音步交替,句腳與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無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腳與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協調的要求不是絕對的,有時,為了不以律害意,個別地方出現平仄失對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運用排比、押韻、引用等特殊修辭手法和運用成語、典故等固定句式之類的情況下,更可以適當放寬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對聯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體上還存在某種層層遞進的關係。在某種意義上,詞性相當是結構相稱的基礎,結構相稱是節奏相應的基礎,節奏相應是平仄相諧的基礎。兩個基礎要素則自不必

有的聯家將強弱相當或概念相當作為對聯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認為並不恰當。因為,強弱相當,只是在內容相關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內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對仗就越工。如果上聯太強而下聯太弱,或者下聯太強而上聯太弱,其對稱性就會受影響。因此,強弱相當主要涉及對仗的寬工問題。同樣,概念相當,也只是在詞性相當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不但詞性要相當,而且詞語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說詞義也要相當,要儘可能相近或相反。這也只是涉及到對仗的寬工問題。若上下聯兩個詞語共同所屬概念的範疇越小,對仗就越工,反之則越寬。如:「中國」對「雄雞」,其共同範疇是事物;「曉日」對「雄雞」,就縮小為自然物;「小草」對「雄雞」,就縮小為生物;「駿馬」對「雄雞」,就縮小為動物;「老鴨」對「雄雞」,就縮小為鳥綱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聯兩個詞語之間,概念關係越互相矛盾(即所謂「矛盾概念」),對仗就越工,如「有」對「無」、「真」對「假」、「生」對「死」、「聰慧」對「愚痴」等,就屬於工對。    總之,對聯格律六要素,關係到一副對聯是否成其為合格對聯的問題。對此,楹聯界還是有必要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共識,並明確加以界定。

  作者認為,對聯的基本格律,除上述六要素外,還有六個比較重要的禁忌,即六種應盡量避免的情況。現分別簡述如下:

  1.忌同聲落腳

  這是就上聯或下聯各分句句腳之間的關係而言。由多個分句組成的對聯,各分句句腳的平仄安排,嚴格說,可以馬蹄韻為規則。所謂馬蹄韻,指的是句腳平仄安排如馬之走步,後腳踏著前腳印走。其平仄格式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認為,從對聯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考慮到對聯「聯無定句,句無定字」的特點,以及對聯句式的複雜性等因素,其句腳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聲落腳」為規則。準確一點說,此規則有兩點要求:(1)、每邊二至三個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聲落腳。(2)、每邊四個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連續三句(上下聯起句及中間分語段時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聲落腳。這種規則理論上簡潔明了,運用上靈活多變,既體現了原則性和理論性相結合,又能包容在句腳平仄問題上的幾種主要不同意見。以每邊五分句長聯之上聯為例,按「馬蹄韻」的規則,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兩種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種變格,共三種格式。按「忌同聲落腳」的規則,那麼,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種格式皆為合格,且無須分正格與變格。

  2.忌同聲收尾

  這是就上聯聯腳與下聯聯腳之間的關係而言。準確一點說,此規則也有兩點要求:(1)一副對聯不管長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聯仄聲收尾,即上聯最後一字應是仄聲;下聯則要求平聲收尾。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2)上下聯不能同聲收尾,即上下聯最後一字不能同是仄聲或同是平聲。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個句子的最末三個字,應儘可能避免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如「緣深因厚坐蓮台」,若將「坐」改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將「能」改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單調上並無二致,為體現理論上的一致性,應將二者都作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應儘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個平聲字,或只有一個仄聲字。如:「萬事皆如意」,若改為「萬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當下現成」,若改為「菩提當下圓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對孤平問題擬略加論述。作者認為,聯律不必完全依從傳統詩律,從聯律來說,「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個平聲,就犯孤平」,此定義更加簡潔合理。因為:其一,此定義對平仄的要求,總的看是寬鬆了一些,符合對聯格律的發展趨勢。其二,依傳統詩律,所謂孤平,還要除句腳外,但對聯與近體詩有一個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腳)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韻,所以在聯中,尾字(句腳)不一定要單獨划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個,孤平的字面含義和實際含義若完全一致,有利於理解和操作。傳統詩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韻腳的平聲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個字是平聲字,就犯「孤平」。這種定義,實際上,已經把孤平定死在一兩個句式上了(具體說,五言「平平仄仄平」變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變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對孤平二字,必須加以附帶補充說明,人們才能實際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聯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話,那麼,再來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較這兩種格式,從平仄的死板、單調來看,究竟哪一種更死板、更單調?其五,近體詩,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聯中,傳統詩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釋,而六言聯中,同樣可能存在孤平現象.

5.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世事紛紛」對「紅塵滾滾」,其中,「紛紛」對「滾滾」,就是疊字相對;又如: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槃岸見因如見果,果苦莫如地獄人(註:所引對聯未註明作者或出處的,均出自拙著《觸聞集——佛教對聯八百副》一書,下同。)  其中,「修」對「見」、「是」對「如」、「心」對「果」,都屬於重字相對。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如「法界」對「世界」、「成道」對「成魔」。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漏網之魚,世間時有脫天之鳥,宇內尚無諸佛洞觀實相而無住眾生遊戲虛空而不知  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如:業流不住勿貪境命運相同莫恨人  若將下聯的「莫」改為「不」,就與上聯的「不」異位重字。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如:本無月缺月圓,它隨順你雖有花開花落,你任由它  聯中的「它」對「你」,就是異位互重。又如:萬法一心,空不異色一心萬法,色即是空  聯中的「一」與「萬」、「心」與「法」、「空」與「色」,便是異位互重。又如: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聯中的四個字都是「異位互重」。

6.忌同義相對  同義相對,通常又稱為合掌。所謂忌同義相對,指上下聯相對的語句,其意思應盡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對「朝陽」、「史冊」對「汗青」、「神州千古秀」對「赤縣萬年春」等,就屬合掌。當然,出現個別非中心詞語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聯中比重很小,無傷大雅。一些含義相近的語句相對,也未嘗不可。如:心色皆空成正道根塵俱徹證圓通  此聯上下聯聯義頗為接近,但終究不是同義。

推薦閱讀:

<納甲筮法入門>4.術語解釋和規則(下)
單位沒有明文規定但你必須遵守的五個規則,你遇到過幾個?
太乙神數計算規則
職場元規則
六獸在六爻卦的論斷規則

TAG:對聯 | 規則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