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生物體型巨大之謎
轉載▼標籤:轉載原文地址:史前生物體型巨大之謎作者:捕風者從廣義上來講,我們通常所說的史前,是指自地球形成以來至第四紀更新世末(約一萬年前),但是實際上太古代和元古代這40多億年的時間裡,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生命,只有一些藻類生物生活在海洋中。而真正意義上的動植物,都是從古生代開始的。這一時期雖然只有不到4億年,然而地球上的動植物卻有了飛速的進化,開始出現魚類,兩棲類,脊椎類動物。這一時期,海洋越來越擁擠,於是動植物開始向陸地發展。此時,還沒有體型巨大的動物出現。中生代是地質年代的第四個代,約開始於2.3億年前,結束於6700萬年前。按先後次序可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3個紀。隨著植物在陸地的不斷繁殖,到達中生代以後,地球氣候潮濕溫暖,地球上的植物異常繁盛,當時的陸地上幾乎都被植物所覆蓋。隨著植物的繁盛,就為那些食草性動物的繁盛創造了條件,而食草性動物的繁盛,又為食肉性動物創造了條件。中生代的生物演化最為特殊,主要是爬行動物大為發展,不僅陸上出現大型爬行動物,有一些還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則能在空中活動,所以中生代曾被稱為爬行類時代,而鳥類、有袋類和有胎盤的哺乳動物也開始發生。在無脊椎動物中,軟體動物中的菊石類最為繁盛,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菊石時代。此外,箭石、腹足類和瓣鰓類等其他軟體動物也頗發展,逐漸顯示現代種類的初步面貌。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蘇鐵、銀杏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稱為裸子植物時代,但後期已有被子植物出現,至白堊紀後期更為顯著。中生代後期的地殼運動,對生物的演化產生了巨大影響,許多種類(特別是恐龍)趨於絕滅。三疊紀是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德國地質學家研究了阿爾卑斯山的地層,發現這一日寸期的沉積物,明顯地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代表本紀早、中、晚三個世的時代,故稱為三疊紀。約開始於2.3億年前,結束於1.95億年前。無脊椎動物以菊石類、瓣鰓類為主,脊椎動物中的爬行動物開始發展。在我國雲南祿豐三疊紀末期的地層中,曾發現有獸齒類卞氏獸化石。裸子植物松柏、蘇鐵和蕨類植物繁盛。侏羅紀是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二個紀。「侏羅」一詞來自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Jura Mt.)。開始於1.95億年前,結束於1.37億年前。本紀陸上的真蕨、蘇鐵和棵子植物針葉樹繁盛,大型爬行動物恐龍繁盛,故稱恐龍時代。後期原始鳥類發生,海中無脊椎動物和爬行動物魚龍和蛇頸龍等也極為繁盛。白堊紀是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三個紀,也是中生代最後一紀。白堊一詞來自歐洲西海岸白堊沉積層。開始於1.37億年前,結束於6.7萬年前。恐龍歷盛而衰;被子植物出現,硬骨魚類和軟體動物繁盛。本紀末,恐龍等均絕滅,標誌著中生代結束。白堊紀晚期,被子植物大為增多,鳥類和高等哺乳類陸續出現。而我們所說的史前巨型生物,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古生代和中生代。當時的生物體型巨大的什麼程度呢?可以給大家舉一些例子來看看:1、哥倫比亞煤礦發現最大的蛇化石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根據哥倫比亞北部出土的蛇類骨架化石推測,550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巨蛇可能是研究者已知蛇類中最長的物種。研究人員將這條巨蛇命名為Titanoboa cerrejonensis。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和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數學模型推測,這種遠古巨蛇身至少長13米,體重能達到1.135噸。目前,綠水蚺(Green anaconda)是世界上最重的蛇類,但體重也不過250公斤。該巨蛇化石出土的地點還挖掘出了巨龜和遠古鱷魚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可能是這種巨蛇的獵物。研究人員指出,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其體形大小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上述遠古巨蛇體形如此之大說明,南美洲赤道地區在5500萬年前可能比現在更熱。研究人員推測,6000萬年前,南美洲赤道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可能達到約32.8攝氏度。2、公牛大的老鼠――最大的老鼠目前遍布世界的各種鼠類是人們最熟悉的嚙齒動物,但它們體重通常不到1公斤。烏拉圭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顯示,距今約400萬年前,南美地區生活著的一種嚙齒動物全長3米、高1.5米及重約1噸,是迄今已知最大的嚙齒動物。據推測,這種動物生活在水邊的森林中,具有較長的門齒用於防衛或進攻,還有較小的臼齒用於吃水生植物或果類。這種巨型嚙齒動物學名「Josephoartigasia monesi」,它與人們熟悉的老鼠完全不同,從進化角度來看可能與豪豬等更為接近。3、馬門溪龍馬門溪龍從尾巴稍到鼻子尖的總長度為22米,其中11米是它的脖子。它是到目前為止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長的動物。馬門溪龍若站在地面上,它的頭會很容易的伸進三層樓上房間的窗戶內。馬門溪龍的脖子由長長的、相互迭壓在一起的頸椎支撐著,因而十分僵硬,轉動起來十分緩慢。它脖子上的肌肉相當強壯,支撐著它蛇一樣的小腦袋。馬門溪龍和一個網球場一樣長,但它的身體卻很「苗條」。其實在史前時代,像這樣體型巨大的動物數不勝數,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的呢?我們前面說過,那是時期,地球上植物繁茂,所以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準。例如石炭紀地球大氣層中氧氣濃度高達35%,比現在的21%要高很多。如此之高的氧氣含量,使得史前動物對於氧氣的吸收非常容易,可以很容易的獲得身體生長所需的能量。在逐漸的進化過程中,體型巨大的動物往往可以獲得更高的生存幾率,免遭其他動物的襲擊。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和先天的自然環境條件,使得史前的生物們越長越大。而到新生代後,地球逐漸開始進入冰河期,地球上的氣溫逐漸降低。這樣使得一些植物開始慢慢消失,地球上不再是濕潤溫暖的環境,植被覆蓋率大大降低,隨之帶來的結果就是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逐漸降低,直到降到今天的含量。由於地球上的動植物都無法再輕鬆的獲得氧氣和能量,自然環境的限制使得一些大型動物無法獲得能量來源而都逐漸滅絕。反而是一些小型生物開始逐漸繁盛起來。
推薦閱讀:
※如今的印度半島和馬達加斯加島在恐龍時代是否曾共同構成一個大陸?
※為什麼在判斷生物進化次序時,牙齒形態會佔特別大的權重,甚至超過其他更明顯的外觀變化?
※筆石動物活著的時候長啥樣?
※空氣中氧含量最高的時期是什麼時候?
※昆蟲變態是如何進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