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學薦書032 | 李文傑《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

編按:敝友李文傑兄,從本科到博士階段皆求學於北大歷史系,師從茅海建教授,學問樸實,功力深厚,多年不見,竟已增添了不少白髮,讓人不由得感嘆學問之磨人與學人之艱辛。文傑天資卓犖,興趣廣泛,且勤於問學,在師友之間廣受讚譽。現其博士論文修訂成書,納入三聯哈佛-燕京叢書,可謂實至名歸。猶憶當年一同在北大上茅老師中國近代外交史料研讀課,課畢一同在農園蹭茅老師飯卡,當時往往暮色漸濃,偶爾回眸學林往事,不禁浮一大白。當年學侶如今已卓然自立,不亦快哉!學問之養成,須有同齡學術共同體之砥礪與聲援,世事或許不盡如人意,但願我們生於一九八零前後的一代,能以個性入學問,融家國進關懷,庶幾不辜負師友之期待也。

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

(1861-1911)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李文傑

定價:59元

ISBN:9787108056443

出版時間:2017-1

科舉制度如何產生外交官?

民國初年的外交官的從何處來?

關於本書

總理衙門正門

在以重大事件為線索的近代史研究領域,幾乎全部的重大事皆與外交問題相關,或側重於外交問題。我們從中國史學會編輯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目錄即可明顯地看到這一特點。這一叢書中涉及1911年前史事者,包括《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捻軍》《戊戌變法》《回民起義》《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洋務運動》《清末教案》《義和團》《辛亥革命》。探尋晚清民國外交的歷史真相,進而檢討其中的得失,是學術界常議常新的話題,也是學術界之外的讀者關注的熱點。

對清末民初外交的得與失進行反思,我們須首先回答一個問題,即近代中國外交官從何而來?再進一步追問,可細化為系列問題:在傳統的官僚系統之中,在推崇「君子不器」、淡化專業技能和職業分類的科舉制度下,外交官是如何被選拔出來的,這種選拔方式對外交實踐有怎樣的影響?中國的駐外外交官群體是如何產生,他們的實際權力與功能如何?科舉制度停廢之後,又如何選拔外交官?

本書就是為解答這些疑問而進行的嘗試。基本的思路是,將晚清總理衙門及由其改組而成的外務部官員,以及駐外使團成員這一龐大的外交人員群體作為考察的對象,通過發掘、搜尋、整理總理衙門大臣、章京,駐外公使、參贊、隨員、翻譯官,外務部大臣、丞、參議、司員的眾多履歷及生平史料,探究他們的來源、選任、遷擢、群體演進等諸多問題,論述近代外交官出現和初期成長的經過,為觀察清末民初的外交提供一個制度史的視角。

關於作者

李文傑,1982年出生於湖北漢川,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2011年至今,先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歷史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政治與外交的教學研究。目前研究興趣包括:晚清政治制度、早期中國國債、英屬印度與中國西藏地方關係。

目錄

總理衙門三位大臣:沈桂芬 董恂 毛昶熙

導言

上編:總理衙門時期(1861-1901)

第一章 制度的淵源

一 禮部與理藩院

二 總督、巡撫與海關道

三 總理衙門

四 駐外使館

第二章 總理衙門大臣

一 權責與局限

二 職能

三 選任途徑

四 任職緣由

五 日常運作與權力更迭

六 任期與離署

第三章 總理衙門章京

一 權責與職能

二 考試與選拔

三 仕途、生計與保獎

四 升遷與去向

五 任期與身份背景

六 章京個案研究:楊宜治的故事

第四章 總理衙門翻譯官與吏員

一 總理衙門的翻譯官

二 總理衙門的吏員

附 總理衙門翻譯官題名考

第五章 駐外公使(上)

一 庚子前的使才保舉與公使選任

二 保舉之後各方權力的影響

三 各國使差的內在特點

四 庚子之前使臣的群體分析

五 升遷與去向

第六章 駐外外交人員(上)

一 參贊(上)

附 參贊題名考(上)

二 領事官(上)

三 翻譯官

四 隨員、供事與學生

外務部收發外交文書

下編:外務部時期(1901-1911)

第七章 外務部設置與外交改革

一 改革之議

二 外務部的成立與制度改革

三 外務部制度的完善

四 1907年駐外使館的改革

第八章 外務部官員

一 外務部大臣

二 丞與參議

三 司員的來源

四 司員的去向

第九章 駐外公使(下)

一 庚子後的保舉與選任

二 保舉之外的人為因素

三 庚子後使臣群體分析

四 公使成長的個案:以汪大燮為例

第十章 駐外外交人員(下)

一 參贊(下)

附 參贊題名考(下)

二 領事官(下)

三 通譯官

四 書記官

結論

後記

陸徵祥

2000年9月的一天,在我進入大學後的第一節歷史課上,年輕的榮新江教授向我們介紹了中國史研究的四把鑰匙:職官制度、目錄學、年代學、歷史地理。他告訴我們,這是老系主任鄧廣銘先生的教導。十多年過去了,課堂上具體細節已然模糊,但這「四把鑰匙」卻牢牢地印在了腦海中。

鄧廣銘先生

與中國古代史領域不同的是,長期以來,近代史研究是以大事件作為下一級學科的劃分標準:從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講起,到戊戌變法、義和團、辛亥革命終結。古代史學科內作為通代鑰匙的職官制度,在近代史的體系內是缺席的,以至於有諸如「兵部尚書李鴻章」(兵部尚書可作為直隸總督加銜)、「國民政府總統」之類的訛誤。在以重要人物和事件為關鍵詞的近代史學界,制度固然應對不了所有的疑問,但若少了制度,許多問題怕也無法得到清楚的解釋。制度是一個框架結構,結構造就相應的功能;制度又有邊界,邊界限制人的能動性;制度還有自己的理路,從而形成獨特的演進規律。這本小書,就是一個嘗試,講的是有關外交的職官制度。

在我們的學科內部,近代史因與當下距離太近,長期以來不被視作真學問,或至少是不那麼正常的學問。一方面,它時常遭遇社會的過度關注,被精心塗抹妝扮;另一方面,曲謹之士又往往繞而行之。我在北京大學求學和在華東師大工作的十五年間,見證了近代史研究的「正常化」。身邊諸多師長的努力,使得近代史慢慢歸於平淡,恢復到它的史學本真。有幸在自己的學術成長期置身其中,如蒙時雨春風。

楊宜治《懲齋日記》記總理衙門事

初入史學門檻,經常聽到血氣方剛的同齡學子品評學問,喜歡將學者和學科排列「高下等第」——或巍立雲端,或墮入泥壤。史學界的列位前輩大師,儼然高峰兀立。在陳義甚高的評論間,泥壤自不屑貼近,高山卻又無法企及。學子身處其間,往往容易迷失原初的判斷,無法去看清方向與門徑,對學問也只能敬而遠之了。2005年8月的一天,導師茅海建吩咐還是碩士一年級的我,陪同來訪的政治大學唐啟華教授參觀遵化東陵。在咸豐帝定陵的長長甬道上,兩位老師海闊天空,講起各自的研究心得,談到國內與國外、前輩與當世學者的學問。我聽到最多的關鍵詞,是檔案、史料,是樸實、守拙。在老師那裡,我逐漸明白,學問有其高深處,但路徑卻並不複雜,是材料的、史實的、說明的。讀史料集、跑檔案館,從原始材料出發,由點滴解析入手,謹慎前行,持久用功,成為我努力去問學的基本方向。自信心也在細微的操作中,逐漸樹立了起來。

我是典型的「八〇後」,正是遭遇「讀小學時大學不要錢、讀大學時小學不要錢」的那群人。我們經歷著史無前例的社會劇變,讀著歷史又見證歷史。前輩們說,你們的環境前所未有地好;同輩們卻說,我們的壓力與日俱增。的確,我們身處的時代,競爭與機會共存、挑戰與壓力並長。物質條件逐漸充實、學術資源日益開放,然而「激勵」太多,人心也隨之蕩漾不定。單純地讀書作文、長久地安於其位,竟是那般不易。就我個人軌跡來看,從高中、大學本科、碩士、博士,到尋找教職、任教於高校,十多年一路走來,看似一步不曾耽誤,實際上卻多次遭遇險境,自認頗不輕鬆。稍有偏差,人生恐早已被拽向另外的軌道。我心裡明白,一路有幸得到諸多前輩師長或明或暗地提攜幫助,也幸有同輩友朋的鼓勵共勉,才得以維持至今。惟有化作綿綿動力,堅持不怠。

這本小書是在我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幅度變動很大,增加了一些章節,另一些則進行了重寫。這些工作,都是我在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聘期內完成的。那裡給年輕學人三年的時間專心研究,對學人干預之少、條件之寬鬆,在國內研究機構中恐僅此一例。這也是不得不說的。

2015年12月30日於華東師大閔行校區

推薦閱讀:

西方哲學史之近代哲學第05章 宗教改革運動和反宗教改革運動
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
深一度 | 近代中國的11種可能
日本專家:為何近代東亞崛起的是日本而非中國?3
還軒詞【近代·丁寧】

TAG:中國 | 群體 | 近代 | 外交 | 外交官 | 薦書 | 史學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