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唱歌曲時使用Au(Adobe Audition 3.0)進行後期混音的詳細流程

(如有人要轉載此帖請註明原出處http://bbs.sumisora.org/read.php?tid=10972115)本來是打算寫一個音頻後期的詳細教程,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這個計劃擱淺了,於是只好挑一個重點的部分來寫.嗯...好像大多數人對於後期混音都比較懼怕...我剛開始時也是這樣,走了無數彎路,不過呢...在別人的指導下我終於有所頓悟...嗯...我把我學到的大概講一下吧,希望同學們少走彎路.本文所使用的音頻處理平台為Adobe Audition 3.0,所使用的插件除了Au自帶的外還有Waves水銀包(經常做音頻後期處理的同學應該都有這套插件吧)和iZotope Zone(著名的母帶處理插件,別名"臭氧").重點講一下對軌的技巧和效果器的連接方式,參數方面就不講了,感覺越講會越糊塗,而且有一些參數我也沒搞明白,參數也不是絕對的,自己慢慢摸索可能更好.1.對軌對軌除了聽以外還要看,看什麼?看波形.導入音頻文件後將其插入到多軌界面下的軌道中,首先要做的是將原唱歌曲和歌曲伴奏對齊,翻唱人聲是比對原唱來對軌的,而不是去對伴奏.

原唱和伴奏對齊的要點是找鼓點,鼓點的波形通常較為突出,如果沒有鼓點也要找相對明顯的樂器聲點.

波形大致對其後將鼓點部分繼續放大,可以看到一些不規則的波形,波峰很明顯,將波峰對齊~OK

接下來是將翻唱的人聲干音和原唱對齊,可以比對音節的起頭和音節的波峰,如果有些長音節難以辨別還可以去比對短音節.對齊後就可以準備將人聲和伴奏混縮了.2.添加輔助輸出BUS(即匯流排,BUS這個詞在計算機領域裡有"匯流排"的意思)關於後面要說到的匯流排軌,主控軌和多軌效果格架,如果想深入了解的去看這裡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8474438&iid=50261269&cid=25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8474438&iid=50261257&cid=25

多軌界面下右鍵點擊一個空白的音頻軌,選擇第一項插入,然後可以看到要添加的內容,最下面是幾個軌道類型,選擇匯流排軌,連續添加3個,將得到匯流排軌A,B,C,這3個匯流排軌後面有用.3.添加效果格架

先點擊圖示中的fx(效果)按鍵轉換到效果格架添加模式,然後點擊圖示中音軌1(我的音軌1是翻唱的人聲軌,音軌2是伴奏軌)的那個類似播放的三角按鍵,這時會彈出效果器列表,點擊效果格架,彈出效果格架界面.

同樣的,點擊界面左邊的三角按鍵給音軌1(人聲軌)插入常用的壓縮效果器,比如waves里的C4或C1,如果要兩個都用的話C4要放在C1前面,這兩個壓縮器的作用是平衡音量,只不過由於演算法不同而各有側重,C4更偏向於調整音量,C1偏向於調整人聲特性,使音量變化的同時還可以增加人聲的穿透力.

同樣的方法,在匯流排軌A里插入任意一款EQ效果器(EQ即均衡equalize的英文縮寫),視情況還可以插入waves里的RDeEsser效果器,其作用是消除人聲中類似嘶嘶聲的齒音,注意如果要用RDeEsser的話EQ必須放在RDeEsser前面.匯流排軌B里插入任意一款延時效果器,匯流排軌C里插入任意一款混響效果器.人聲先經過插入音軌1的效果器處理,再輸出至匯流排A並經插入匯流排A的效果器處理,經過兩次處理後人聲即獲得所需效果(這時原始的人聲信號已經發生變化),每次處理時所獲得的效果都稱為插入式效果.4.人聲軌輔助輸出

點擊fx按鍵旁邊的輸入/輸出按鍵將界面切換回去,如圖示,在音軌1處有一個向左的箭頭,這就是輸出選項,所有軌道默認都是輸出到主控軌(也叫master軌,母線,即直接輸出到電腦的音效卡).

將音軌1(人聲軌)的輸出改為匯流排A.5.匯流排A分別發送至匯流排B和匯流排C

點擊fx旁邊的發送按鍵,將界面轉為發送模式,可以看到匯流排A的S1(發送1)路線為無(其他軌道默認也都是無),將其設置為匯流排B.

注意右側有1個很小的滑塊和上下兩個箭頭,點向下的箭頭切換到S2(發送2),將S2發送設置為匯流排C.這時人聲先輸出至匯流排A,再由匯流排A分別發送至匯流排B和匯流排C,通過匯流排B和C所插入的延時及混響效果器實時處理後所獲得的效果稱為發送式效果.6.打開混音器調節音量配比

將界面切換到混音器界面,播放一下聽聽看,會發現匯流排B和C沒有聲音,那是因為匯流排A發送至匯流排B和C的電平為負無窮大.如圖示,將匯流排A的S1和S2的發送電平都改為最大值15.再播放會發現有聲音了.

接下來是調節各軌的音量配比,直接拖動界面里的那些推子,調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是混音最關鍵的一步,過程可能會很漫長,千萬不要急躁),主控軌的推子可以限制總體音量,避免產生爆音.在混音器界面下可以邊播放邊調節界面里的各項參數,稱為動態調節.在這裡同樣可以更改效果器格架.由於匯流排B和匯流排C所載入的效果器是採用發送式效果,因此調節匯流排B和匯流排C的音量時只會影響延時效果和混響效果的音量,基礎人聲的音量並不會改變,這便是發送式效果的優點.7.給主控規(master軌)添加效果器(這裡所獲得的效果是插入式效果)

經過第6步調整後的效果通常都已經比較滿意了,但仔細聽可能還會有一些細微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在最後給主控軌添加專用的效果器來處理了,目的是為了使人聲和伴奏儘可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切記主控軌的效果器不可在前面第3步時添加,如果在前面添加了就會影響到第6步的音量配比調節.可以添加waves里的L2或者iZotope Zone(臭氧),任選一款即可,追求完美的建議使用臭氧.8.混縮全部調整完後切換回主群組界面將人聲和伴奏混縮~~~~完工附邏輯關係圖

最後主控軌總共得到4條音頻信號,分別是:1.經過壓縮和EQ處理的人聲(原始人聲經過插入式效果處理後被改變,這一信號是被改變的基礎人聲信號)2.通過混響器後得到的混響聲(經過發送式效果處理後獲得的僅是一個效果信號,不包含人聲)3.帶有延時的效果聲(同第2條)4.伴奏(原始信號)講一下插入式效果和發送式效果的區別.插入式效果如字面意思,就是在人聲音軌中直接插入效果器,得到的聲音是經過效果器處理後的聲音,特點是直接對人聲音軌產生影響,即改變了人聲音軌的內容.發送式效果如字面意思,是將人聲音軌發送到一條匯流排(該匯流排已載入一個效果器),經過該匯流排處理後所獲得的效果將與人聲音軌一併輸出至主控軌,特點是人聲音軌的內容並不會被改變,特別適合做混響等效果.以文中的例子來講,如果你在混音器界面里將匯流排C的音量拉到最低,那麼播放的時候人聲還是有的,但是混響的效果就沒有了,而將音量拉高混響聲也會變大.還不明白的我再舉個例子.假設一個演員要登上舞台,那麼化妝師要為演員化妝,直接改變演員的形象(插入式效果),服裝設計師要為演員設計服裝,而設計服裝就需要演員的一些資料數據,接下來把演員的資料數據給服裝設計師(相當於發送過程,這一過程沒有直接對演員產生影響),然後服裝設計師設計出服裝給演員穿上(發送式效果).可以這樣理解,發送式效果所獲得的效果信號就相當於套在演員(經過處理的基礎人聲信號)身上的衣服.以上內容也是別人教我的,很實用,他學的專業就是這方面,為什麼要按這樣的步驟具體我不解釋了,太麻煩.很多混音產生問題主要是混響器和延時器以插入方式加入到音軌之中(插入式效果),這是混音大忌,其實我之前也一直都在犯這樣的錯,好在現在終於明白正確的方法了.補充一下,以文中步驟為例,如果混響和延時是插入式效果的話那麼步驟就是第2步只添加一條匯流排A,混響和延時效果器在第3步時直接加在人聲軌或匯流排A上,只有一條匯流排A的話第5步也就不需要了,也就是沒有"發送"這一過程.關於需不需要再添加其他的效果器這得視情況定,效果器加得越多問題可能越多,本著能少加盡量少加的原則,人聲(壓縮器),匯流排A(EQ,RDeEsser消除齒音實質上也是調整EQ),匯流排B(延時),匯流排C(混響),主控軌(L2或臭氧),這是最基本的5個.如果要添加額外的效果器的話是以插入式效果直接加在人聲軌上,發送式效果一般情況下只有延時和混響需要.也許有人會問,都是插入式效果為什麼不直接把EQ也添加在人聲軌上呢?人聲軌不是也可以發送到其他匯流排嗎?為什麼要特意添加一個匯流排A呢?這裡需要注意,壓縮和EQ處理的是兩類完全不同的參數,如果都放在一起的話不方便調節,分開的話在混音器界面還可以調節音量配比.另外,如果是多人合唱有多個人聲軌,那麼分別給每個人聲軌插入壓縮器後,再讓所有人聲軌都輸出到匯流排A,這也就是匯流排(BUS)的含義,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將所有人都裝入一輛巴士中,然後所有人都共用匯流排A所插入的EQ(這時在混音器界面調節匯流排A的音量時所有的人聲音量都會產生變化),接著再將匯流排A分別發送至匯流排B(延時)和匯流排C(混響).當然,如果你覺得所有人聲共用一個EQ參數不爽的話還可以替每個人聲單獨設置一條EQ匯流排,然後將所有EQ匯流排匯總至另一條匯流排,再發送至延時匯流排和混響匯流排(也可以不匯總,每條EQ匯流排單獨分別發送至延時和混響匯流排,但這比較麻煩,不建議這樣做).附合唱邏輯關係圖

共用EQ

獨立EQThe End
推薦閱讀:

一篇文章學會使用壓縮器
調音這件事
音樂播放器顯示頻譜有什麼意義?
如何用Flex Pitch修人聲音準節奏?
學習混音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大全!

TAG:Adobe | 歌曲 | 唱歌 | 混音 | 後期 | 翻唱 | 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