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刀經驗

自從使用小針刀以來,一直沒有嘗試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其實是因為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效果存在疑惑。當今主流醫學對於腰突症的疼痛大多集中在「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係及其引發的炎症刺激。一枚不到1毫米的針刀能在其中起療效嗎?這就是現有理論牽制著我的主要原因。

縱觀小針刀各醫家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式方法及機理論述,本人歸納了一下大多集中在一下幾點:

1,傳統的針刀治療腰突症主要以病變節段關節突、橫突為主,基本理論是「切割松解椎旁組織,調節病變節段力學關係」。

2,神經觸激術,針刀觸及相應病變節段脊神經,或坐骨神經干某點,以激發人體自身疼痛躲避潛能,促使中樞神經鎮痛調節作用。

3,松解粘連減壓學說,針刀切割側隱窩內口或椎間孔外口,切割黃韌帶,松解神經根管,使神經根「解除」受壓、粘連而消除癥狀。

4,針刺產生針感,類似針灸刺激鎮痛作用。

我是骨科醫生,有必要的腰椎生理病理力學原理常識及各種腰椎手術經驗,對於第一點學說,個人認為不切合實際,一個腰椎運動單元由複雜的靜力性、動力性穩定結構組成,有著非常強大的穩定狀態,針刀的切割可以斷裂某些韌帶、肌肉,但絕非能影響一個腰椎運動單元的力學穩定性質。對於第二點,個人對神經觸激產生的鎮痛效應是比較相信,但覺得不適合普遍推廣,很多針刀從業者缺乏相應的解剖基礎,椎管內操作觸激脊神經出現不少意外、差錯,得不償失。對於第三點,個人覺得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目前公認椎間盤突出症致痛主要因素是神經根周圍的炎症刺激,當然不排除粘連引起神經根激惹也參與疼痛機制,有過腰椎開放髓核摘除術者知道,一些病程長的患者椎管內確實存在廣泛粘連,開放條件下剝離松解神經根周圍粘連都需要很大週摺,絕非針刀經體外能達到真正的「松解」。一些按照「松解術」而達到的效果其真正原理未必來自「松解」效應。針刀真的能切開黃韌帶嗎?個人是否定的。對於第四點針刀刺激相應部位肯定會產生比傳統針灸更強烈的「針感」,有著針刺鎮痛效應是勿庸置疑的。

但無論如何,使用小針刀以來,確實治癒了很多「神經根型」頸椎病,在我眼裡,頸腰椎的解剖、發病原理是基本一致的,既然小針刀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非常肯定的,那腰突症與「神經根型」頸椎病應該是異病同源,肯定也有類似的療效。

這2天嘗試以小針刀治療了3例患者,3例患者病程均在半年以上,有過其他保守療法效果不佳反覆發作 。

這3個病例的治療點選擇:

1,病變節段的關節突內外緣,針達關節突後,輕輕往內側緣滑進,觸及彈性阻力(黃韌帶)後稍稍提插刺激,退針往關節突外緣進針1.5公分後停止進針。兩例患者針感(酸楚)方式至足部,一例方式至大腿外側、膝部。

2,腰3橫突尖,針達後輕輕切割、剝離數下。

3,臀中肌敏感點。

4,坐骨神經走行敏感點。

術後即刻觀察:

一例術前咳嗽及腰部扣擊能誘髮根性痛者,術後咳嗽及腰部扣擊根性痛均消失。

直腿抬高:一例術前直腿抬高20術後直腿抬高消失。

一例術前60誘發臀部及小腿痛者術後消失,抬到90有膝後「發緊」,應是韌帶牽拉感。

一例直腿抬高述說「說不清感覺了」

步態均正常,均反應行走輕鬆很多。

長期隨訪,尚無。

毫無疑問,本人治療的這3例典型的腰突症患者(都是第一次接受針刀治療)針刀術後均獲得了良好的「鎮痛」效果,排除主觀因素,似乎不亞於同樣本人以前操作的椎間孔外阻滯的效力。

問題是,本人的針刀治療點及操作方式與傳統的針刀治療方式不完全一樣,當然目前只看到3個病例初期效果,是不是各種年齡各種類型各種病程的腰突症患者用我的這種操作方法都能成功?能否有遠期的好效果?針刀鎮痛的真正機理或許還未完全解開,這一切尚需相當的臨床總結

贊是一種友誼 |分享傳遞智慧


推薦閱讀:

肩胛骨脊柱緣壓痛點——【針刀解析
針刀治療髂腰肌綜合症
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典型病例
針刀 治療軟組織損傷(下肢)
針刀治療菱形肌損傷

TAG:經驗 | 針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