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為何偏偏不敢和美軍、蘇軍拼刺刀?
在抗日戰場上,我們常常看到中國軍隊和日軍發生激烈的刺刀戰。日軍喜歡拼刺刀,這也無意中成就了中國大刀隊的威名,那首歌不是唱到「大刀向鬼子的頭砍去」。但是,這其中有一點很讓人疑惑不解,為什麼日軍喜歡和中國軍隊拼刺刀,卻為何偏偏不敢和美軍、蘇軍之間拼刺刀呢?真實的情況是,在亞洲戰場上,日軍與美軍、蘇軍的作戰中也發生過白刃戰,那麼孰贏孰劣呢?我們首先在看太平洋戰場:
與日軍拼刺刀
一開始,剛開始接觸日軍這種玩命戰法,美軍其實也非常頭痛,很多美軍士兵被日軍的「萬歲衝鋒」氣勢所嚇倒,往往一不留神,日軍就端著明晃晃的刺刀跑到美軍跟前,美軍為此傷亡較重。後來,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發現,對付日軍刺刀戰最理想的武器是手槍。每每與日軍的交手也證明,手槍在白刃戰中發揮的作用巨大。一個方面是手槍短,可以抽出腰間輕易轉向任何一個角度開始射擊,採用的姿勢也可以五花八門。另一個方面手槍子彈裝藥量少,即便是兩個人近距離挨著,擊中第一個日軍後,也不易貫穿擊傷著後面的自己人,而且往往一槍斃命,威力遠超過日軍的刺刀。
二戰中美軍使用的手槍對付日軍的刺刀
但手槍並不是完美的,它也有彈夾裝彈量少的缺點,為此美國人想到了一個點子,實戰中往往將3個人編為一個戰鬥小組,如果某一個人的子彈打空了,其他兩人可以交替掩護著裝填子彈。所以,在二戰的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慘烈的一幕:成千上萬的日軍發起衝鋒,揮舞著刺刀沖向美軍,只求與美軍拼上一刀同歸於盡。然而,美軍士兵手裡的步槍射完子彈了,掏出手槍接著射擊,跟本不給日軍靠近的機會。美軍手槍對刺刀的戰法一出,日軍就再也不敢輕易找美軍拼刺刀了。
配備衝鋒槍的蘇軍看管日軍
那麼蘇軍呢?1939年爆發的諾門罕戰役中,日軍也想用過白刃戰壓倒蘇軍的戰法,可是,單兵武器高度自動化的蘇軍根本沒有給日軍任何表演東洋刀的機會。蘇軍當時的武器裝備水平明顯比日軍高一個檔次,蘇軍喜歡步坦協同作戰,配備衝鋒槍的蘇軍再加上高大上的坦克給日軍上了生動的一課,成片的日軍倒在蘇軍的火力上。這一戰,直接把日軍打殘,蒙上了一層心理陰影,以至於後來日本關東軍再也不敢主動挑起戰事,日軍也絕少採用白刃戰與蘇軍作戰。
日軍投降
拼刺刀,這種自殺式破釜沉舟的戰法,雖然增強了日軍的戰鬥力,但這種始終只是一種野蠻與變態的戰法,它無視士兵生命的珍貴,更是一種有勇無謀的戰術,最終決定了日本戰敗的最終命運。您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