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清政府致命一擊?李鴻章、張之洞等11位重臣都是元兇!

都說孫中山是近代中國走向共和的領袖。其實不然,木朽於內,堅強的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的!如非晚清政府搖搖欲墜,單靠著孫中山一個喇叭幾條槍,根本不可能推翻滿清政府!

滿族人統治中國296年,興衰榮辱,出現過曠古未有的盛世王朝,卻迅速從東方巨龍變成了一隻任西方列強啃咬的「大盤雞」。

其中原委,絕非只是因為軍事與科技上的落後。起碼,當時屢屢侵犯中國的沙俄和奧匈帝國它們的整體實力遠不及中國。

革命黨的零敲碎打,唱唱民主高調自然不可能動搖清廷的根基。西方列強強取豪奪,畢竟想靠著千百條槍就能控制中國也是痴人說夢。

真正威脅到清政府根基的是,無數不平等條約下的巨額賠款,使得民憤日起,國民不再一條心,成為了一盤散沙。

晚清政府的致命傷正是在於君臣異心,給晚清政府最致命一擊的,正是那些被認為是「中興名臣」的大清棟樑!

其中包括時任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廣東巡撫德壽、山西巡撫端方、鐵路大臣盛宣懷等11位權傾一時的封疆大吏、重臣。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些滿清政府的爪牙重臣怎麼可能反咬主子一口呢?事情要從義和團運動說起。

19世紀末,中國民眾生活的反差越來越大,越活越苦,於是掀起了一場「扶清滅洋」的義和拳運動。他們亂用私刑,屠殺大量基督教信徒、傳教士,實際上是封建文化與西方文明在愚民中的一次激烈衝突。

那是群氓的激情似乎無所不能,往日里作威作福的洋人此刻只是一隻嗷嗷求救的小羔羊。有心大臣從中挑事,慈禧太后一激動,以為民心所向,向列強宣戰。

那時候,八國聯軍實際派兵的才五國,加起來才兩萬多人,後來才增至四萬五千人,其中義大利和奧匈帝國只派出了53人和50人的國旗護衛隊。西洋人雖然強悍,但其中有超過8000的小日本肯定是可以戰勝的。

那時候,中國經歷過近半個世紀的洋務運動,同樣有槍有炮,而且天津還有上萬新軍。就算11國都派兵過來,相比數十萬義和拳眾,外加上數十萬八旗軍、湘軍、淮軍、新軍各個部隊,想打進北京城,那都是「偽科學的痴人夢語」。

可事實上呢?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出逃,滿朝重臣全都夾尾巴逃跑。湘軍、淮軍、天津小站的新軍都去了哪裡?按兵不動,坐等飯點!

原因正是在於以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為首的東南重臣與西方列強在參戰前簽署了一個什麼「東南互保」協議。

義和團運動興起後,英國為了保護其長江流域勢力範圍的相關利益,策動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按兵不動,並許以諸省「自治」的承諾。

1900年6月21日,慈溪以光緒帝的名義,向英、美、法、德、俄、日、意、西、荷、比、奧匈等11國宣戰,同時下詔令各省總督起兵北上勤王。

沒想到,詔書被郵政大臣盛宣懷扣下。並在他的攛掇下,6月26日,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11位重臣簽署了《東南互保章程》,拒詔的地方不僅包括整個南方,甚至到了陝西、山東等地。

泱泱華夏,百萬將士,將兩萬多闖入家門的強盜宣戰,可那時大清朝恩澤多年的重臣們竟多半持反對態度。

劉坤一當場對英國領事說:「慈溪的政府已經完了。」

張之洞更是直言:「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並擲煙槍憤恨的說「這老寡婦(指慈溪)該駭她一下!」要知道,張之洞考了多年進士不及第,是慈溪欽點為「探花郎」,可以說有知遇之恩啊。

甚至連慈溪的嫡系、直隸總督榮祿都私告李鴻章,「不必奉旨」。

李鴻章雖然沒說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但根據「東南互保協議」,一旦慈溪、光緒玩完,就由他出任大總統,決定是戰是和。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結局世人都知道:簽署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賠償白銀四萬萬五千萬兩,人均一兩,以示國恥。

經過此番戰亂,晚清政府更是搖搖欲墜。而「上樑不正下樑歪」,正是這些封疆大吏的自利行為,底下將士、官吏更加失去了對清王朝的信心與忠心,也失去了對上級的忠心。

生逢亂世,人們再也不相信朝廷,相信救世者,只想保住自己當下的利益。從此,整個中國各自為戰,一盤散沙。不久後革命浪潮席捲,彷彿一夜之間,諸省獨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如果說清政府是一處危房,李鴻章、張之洞等重臣的「東南互保」正是掀掉了這所危房的頂樑柱。清王朝之死,李鴻章、張之洞等「中興名臣」正是捉刀者!


推薦閱讀:

張之洞考梁啟超
張之洞的為官之道
張之洞軼事之七
「中國鋼鐵之父」張之洞
50年前挖掘張之洞墓:如同活人一般,神態如睡,面容安詳

TAG:政府 | 李鴻章 | 張之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