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張姓文化與百科知識

張姓文化與百科知識來源:2009-12-04 網易博客

1、《敬言》集資謄印,利於源流,美中不足,理解萬歲!典祀千秋重,綿延百世昌;萬選青錢通華夏,千秋金鑒耀神州。張氏家族,年漂代遠,戰火連綿,居住有別,記載斷續,難以及記,加上經濟、文化、遷徙等等原因,難免出現世系、祖諱的錯亂,甚至顛倒、錯寫等情況。敬請能以更正,以求祖諱世系較為統一,存大同差小異。

2、《誡言》一(譜不可無)家譜猶國之史也,司馬氏立本紀世家表書,傳五體為史家,所宗家譜之學,既失其宗,而圖書之古,已不可仿竊,惟史於國事無所不備,家若無譜,則前無以考本始,後無以示方來,譜猶史也,不可無也,抑家有譜,猶郡有志,朝廷以是定流品,士夫以是通婚姻,昔晉唐最重譜,始知先烈之所貽留,而思保其宗枝興,示艾必讀書者,可以知將相之無種,上以彰國朝人物之盛,下以為子孫昭穆之序噫,譜之所當備者,不在茲乎。二(譜不可遺)晉陶淵明贈長沙族祖雲,同源分派人易世疏,愾然寤嘆念茲厥初,是故族譜,念厥初之一人也,族大人繁類非一二,不收則遺遺之,非所以語合也,蘇老泉引雲,服始於衰,而至於緦,於無服則親盡,親盡則喜不慶,憂不弔是塗人矣,吾所以視如塗人者,其初一人之身也,譜之所由作也,故親疏以代著因,代以分系,系分而理則續,續而弗,絕充充繩,繩各有條,貫因條貫,以究其親疏本末,既明且貫滲漏,全無斯為善耳。三(譜不可忽)家譜之作正所,以敦族誼倡風教將,使愚不肖者日漸月染,以變化其氣質,不可私藏於己,而束之高閣,當於春秋祭掃時,族之賢否皆當聚觀講讀,以別親疏,以興揖讓,以明訓誡,長幼聽令,人人通曉,使知有規可循,有矩可蹈,各安職分,無所逾越,無相欺凌,無事爭兢,相率游於仁義禮讓之場,家即寒微,必有亢宗拔族之子挺生間出,以光大其門閭也,苟不以曉諭傳布,不惟後人昧昧,不知先之所從來,而祖宗仁讓之風亦復渺然矣,負身世之累貽門弟之羞,莫比為甚噫,時變靡常水火莫測,務在留心收藏之,為緊要,切不可忽略焉。

3、《張氏世系源流圖》始祖軒轅黃帝~受姓始祖:揮(星)公~2昧公~3台駘公~4伊源公~5侯公~6立方公~7坤公~8敦吾公~9郊公~10重熙公~11吳光公~12天傑公~13欽若公~14榆公~15臨公~16宜公~17陽公~18安公~19考公~20承公~21嚳公~22琦公~23希公~24燧公~25泰公~26還公~27純公~28質公~29康公~30啟公~31立公~32瑰公~33秼公~34庖公~35顥公~36洙公~37遜公~38都公~39助公~40須公~41圓公~42簫公~43昶公~44浚~45惠公~46誼公~47穩公~48元公~49正公~50炳公~51辰公~52本公~53灼公~54袞公~55靈公~56宏公~57道公~58仲公~59逸公~60伯謙公~61 信明公~62實公~63禹臣公~64元馭公~65熙公~66元叔公~67奉義公~68高陵公~69宣武公 ~70佐侯公~ 71老公~72君巫公~73趯公~74骼公~75進明公~76孟談公~77柳朔公~78開地公~79平公~80良公~81不疑公 ~82典公~83默公~84金公~85萬雅公~86明公~87國真公~88箕公~89壯公~90鳳公~91嬴公~92皓公~93宇公~94才公~95忠公~96某公~97孟武公~98蕭公~99評公~100茂公~101駿公~102華公~103韙公~104桂公~105星光公~106品端公~107軒公~108次恭公~109永能公~110甫之公~111宏簡公~112綸公~113隆公~114應春公~115子犯公~116金公 ~117俊公~118守禮公~119君政公~120子胄公~121弘愈公~122九齡公``````````````````` 旺公~162良益公~163德海公 ~164銓公~165寶公~166玉珍公~167介公~168世鏜公~169一元公~170時行公(後裔現居塘尾角村、其餘多遷居四川大竹縣白崖山勾石槽)~171嘉猷公~172文超公~173留貞公~174仕先公~175賜福公~176琳惠公~177佑茂公~178呈祥公~179連生公~180定幫公~181悅林~182建文181悅華181春華~182崇達181春城~~~源遠流長~~~萬代興隆~~~164銓公次子 賀公 生 166玉穩公(居下張村) 166玉琳公(居中張村) 169一元公三子 170時達公 生 嘉言 嘉祿 171嘉言公 生 強(居柯樹下、老墟村、塘尾角村) 弘(居老墟村) 引(居老墟村) 弛(居柯樹下村) 171嘉祿公 生 172待旦 生 子文(居王家村、柯樹下村、塘尾角村) 子魁(居柯樹下村)

4、《張氏銓公派修譜》首次:於清朝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勷平 原下張十二世。二次:於清朝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楓亭柯樹下17世 化秀曾祖。三次:於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孟秋修譜。四次:於公元1944年第一次聯修於榔木橋。五次:於公元1994年第二次聯修於柯樹下。

5、《張氏修譜贊·詩二首》(1993-1994·於樂昌)一:炎黃子孫數姓張,張姓普查不平常;盛世尋根記一筆,留作後裔寫文章。二:古城聚會修譜忙,承前啟後費思量;字裡行間見心血,張姓族譜再流芳。

6、《張氏銓公派字輩》1791年銓公派字輩(十二世啟行)居上成仁義,佐朝定化淳;敬宗尊禮樂,敦本報君親;百代衣冠肅,千秋教澤深;光昭文獻事,昌耀東西銘。1944年第一屆聯修族譜字輩(十八世啟行)贊洪緒,式群倫;蕃衍延綿作干楨。1994年第二屆聯修族譜字輩(二十世啟行) 駿業昭前哲,根深日月長;桂蘭騰蔚起,燕翼耀寰邦;孝友傳家譜,忠厚福致祥;丹書珍祖德,風度永流芳。 崇義界坑支譜字派排行(自十四世起)盛德傳芳遠,萬年譜系新;從茲文炳蔚,謨烈振家聲。

7、《張氏龍溪房字輩》(自十四世起)欽念先人,世有典則;元吉謙亨,宏昭祖德。(為諱) 家聲丕振,澤民輔國;崇岳廣淵,基圖永克。(為字)十三世孫 道幟 編次

8、《張氏良公六十字輩》仁讓敦古道,雍和受以壯;金玉曰君子,岡陵裕爾康;經緯才能超,利貞位育安;椿萱同茂盛,蘭桂奕芬芳;榮華徵九如,仕宦有書香;左右清昭穆,勛臣邦國揚。

9、《干支次序表》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10、《九齡公與先生對對聯》九齡公小時候就非常聰明,經常和先生對對聯。有一次九齡和先生去河裡洗澡,先生把衣服掛在古樹枝上,出一上聯:「千年古樹作衣架」,九齡公不暇思索,從容而對:「萬里長江當浴盆」。先生大加讚賞。(乳源:張春城 提供)

11、《始祖軒轅黃帝》名軒轅姓公孫 又曰姓姬氏 字青陽 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 元妣西陵氏 曰螺祖生 玄囂 昌意 次妣彤魚氏 生 揮星及彭夷 兄弟二十有五 得姓者十四人不盡載錄 張氏受姓自揮星公始

12、《受姓始祖揮星公》始造弓矢張綱羅 為弓正 主祀弧星 賜姓張氏 《左傳》、《國語》等書謂青陽氏即少昊金天氏 而唐書宰相世系表序亦云 張氏出自姬姓 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 為弓正 始制弓矢 子孫賜姓張氏 妣 氏 生子 昧 般

13、《二世祖昧公》為元冥師 司水正 封汾川 主水旱疾疫之職 按《左傳》金天氏有裔子曰 昧為元冥師 生 允格 台駘 以昧為金天氏裔子 而氏族群書皆以昧為揮星子 各支譜相沿已久 不敢妄為更改 妣 氏 生子 允格 台駘

14、《五十八世祖仲公》字廣明 號仲甫 為周宣王卿士 詩云張仲孝友是也 居防山 按山堂肆考言公徙劍州梓童縣 宋建炎封神文聖武德孝忠仁王 元祐加封輔國 開化文昌司祿帝君 二月初三日聖誕 然明成化京師地安門外建廟勒碑 國朝嘉慶六年五月初九日 奉上諭重修廟宇 規模聿煥 本日虔申展謁行九叩禮敬 思文昌帝君主持文運福國祐民 崇正教辟邪說 海外崇奉與關聖大帝相同 每歲春秋派一大臣承祭 各省州縣照例致祭 妣 氏 生子 逸 眾

15、《八十世祖良公》(前262年—前189年)字子房 為韓大夫 復君殳仇擊始皇於博沙浪中 後佐漢高祖收秦破楚以定天下 官拜承相 贈太子大傅 封留侯 妣周氏 誥封一品夫人 居開封陳留縣 惠帝六年卒 敕葬咸陽謚文成 敕封廟祀 唐太宗詔配聖廟庭 咸享間出饗太公廟 事載史傳祀典 生子 不疑 辟疆

16、《八十二世祖典公》(前186年——前125年)字存敬 為漢惠帝御史大夫 後文帝時遷清河太守遂居清河裡仁義鄉孝節坊 妣 氏 生子 默 黔 然 鹿

17、《八十五世祖萬雅公》(前120——前43年)諱千秋 班固功臣 傳雲留侯玄孫之子 漢宣帝元康四年詔復加封陽陵公 乘遂為陽陵侯 妣 氏 生子 嵩 京 文敬

18、《九十二世祖皓公》(50年—132年)字叔明 居彭山 為漢元帝廷尉 至順帝拜司空 五遷至尚書僕射 趙騰等因災變 上書有司鞠治引八十餘人 皆以誹謗伏法 力救從未減 朝論韙之 陽嘉元年卒 壽八十有三 賜塟河南縣 事詳漢書本傳 妣 氏 生子 宇 綱

19、《102世祖華公》(239年——300年)字茂先 博極今古 以文章名世 晉泰始武帝咸寧二年贊伐吳有功 為中書令 太康三年封壯武公進司空 著有《博物志》 事詳晉書本傳 墓在北京順天府昌平縣綿山 居危陽方城 妣 氏 生子 禕 韙

20、《119世祖君政公》 (590年——652年)為韶州別駕 遂家焉 妣 氏 生子 子虔 子胄 子卿 子仲(沖) 子謨(譽) 子猷

21、《120世祖子胄公》(615年——684年)字公謹 授剡令為朝請大夫 遷始興郡丞文侍御史 進像上凌煙閣 妣韓氏 生子 弘藏 弘毅 弘智 弘愈

22、《121世祖弘愈公》(655年——721年)字宗振 中奉大夫 知新州軍事 遷清化 以子貴贈太常寺卿廣州都督 元妣杜氏 合葬清化金雞嶺下 又妣盧氏 生子 九齡 九皋 九章 九賓

23、《122世祖九齡公》(678年——740年)字子壽 相唐玄宗 上《千秋金鑒錄》贈金紫光裱大夫 卒謚文獻 韶州曲江人 古代歷史名人 初盛唐著名詩人 享有「南天第一人」「嶺南詩祖」「曲江風度」等美譽 妣譚氏 桂陽循州司馬府 君誨之女 封桂陽邑善佑夫人 合葬於韶州府曲江縣羅源陂大山中 生子 拯 挺

24、《122世祖九齡公贊》《贊張曲江頌》(卜希暘)幸蜀方思曲江儒,早識范陽逆胡雛;可憐聞蔫空垂問,風度得如九齡乎?《懷曲江公張九齡》(區潛雲)相業開元直道高風棟臣一代,曲江詞賦桂華丹橘大雅千秋。《紀念張九齡作》(劉夜峰)詩賦感昔同伯玉,輔臣直諫貶荊州。《頌九齡》(陳文傑)(一)政壇存典範,扶衰起蔽德,牟伊呂著賢聲;詩界富才華,激濁揚清名,比陶倝欽碩學。(二)風度冠初唐相國勛猷垂百世,聲名揚四海詩人藻采足千秋。《九齡風度頌》(陳秉昌)曲江風度至今在,曠代名臣世所尊;諤諤千秋金鑒在,為憂家園盡忠言。《緬懷張九齡詩二首》(陳作棟)期間武誰溯源宗,風度長留宇宙中;諤諤直陳興國蒂,昭昭禮紀補天動。千秋金鑒千秋代,百粵名賢百粵崇;遙指嶺南歸隱處,梅花萬點映山紅。《紀念張九齡誕辰三首》(陳永正)(一)亮直何妨更婉深,桂華丹橘楚騷心;空勞人去懷風度,羽扇吟成早不禁。(二)流落孤鴻已倦飛,荊門猶自望恩輝;淮憐一曲淋鈴後,萬里行人致祭日。(三)耿耿離憂有未甘,玄雲化雨落江譚;從此詩國開新派,荊楚中原接嶺南。《緬懷賢相張九齡》(蘇元章)賢相開元數九齡,直言敢諫為黎民;詩風清淡掀新頁,興建碑廊喜地靈。《曲江風度頌》(秦咢生)金鑒忠忱盡獻多,曲江風度近如何;文雄將帥千秋范,宸悅和平六合歌。絳灌同朝羞作伍,君王師事禮為羅;固知旌善存金石,獅子岩廊道不頗。讀《曲江集》後詩一首(顧直槐)約句成篇律轉岩,六朝餘習尚纖纖;排緋撥綺歸醇正,管領風騷岸國瞻。《贊九齡九度》(莫仲予)立朝蹇諤古臣風,相業全唐獨數公;曠代城花開嶺表,一縷風度燦韶中。豈容真偽疑金鑒,能辦興衰即泯功;不求立名猶戀闕,於今湞水尚朝東。《緬懷張九齡詩四首》(潘志沐)(訪梅嶺 1990年12月)臨關正值暖風雲,嶺上春回日未曛。古道鑿痕人易辨,殘碑斑跡字南辨。張公文獻千秋耀,陳帥三章四海聞。更喜梅花香萬樹,與君賞雪醉傾樽。《謁張九齡墓》(2003年10月)一:墩子頭存丞相山,殘碑亂草費尋攀。金秋百里謁祠墓,為仰賢心一寸丹。二:蒼松翠柏護英靈,剛直清廉久羨名。金鑒千秋存正氣,後人無不仰公誠。三:開元賢相世尊崇,輔國親民政績豐。千載追思緬先哲,今成清韻紀張公。《賢相張九齡》(王貴雲)輔弼開元侍日邊,錚錚傲骨口碑傳。千秋金境忠言諫,一代詩宗大德延。蜀道鈴聲君悔晚,曲江風度世尊先。俏如仙鶴人間至,清影軒軒鳳比肩。

25、《遷乳始祖良益公·傳贊》(1908年舊譜載)自南雄始興清化都上水湖灣 移歸福建汀州府上杭縣紫金山瓦子坪土名曬禾石居住 又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率四男自福建移居廣東韶州府乳源縣龍浦都第二圖 地名龍溪鄉榔木橋居住 後又率長男德聰次男德達移居翁源縣絲茅嶺藍青利村塑像在乳源柯樹下祖堂祀奉 贊曰:徵車一策駐韶疆,卜築龍溪燕翼光;剪棘沐殘梯嶺雨,披荊踏碎木橋霜;傳家忠厚留餘慶,啟後詩書不盡香;面目雖遙恩德在,雲山層翠水流長。

26、《二世祖能·海二公傳贊》良益公三子四子,留在乳源繼守祖業,克紹其志,同心戮力,踵披荊辟萊之勤,仍戴月披星之苦,其間出入與偕,勤儉相最,奢怠相戒,怡匕相處,敦孝友而勵志振興,樹家范而善貽謀,其有功於後人,篤孝友而敦倫常,其有功於名教。贊曰:良祖肇緒,二公紹光;樹孝友之芳軌,啟不替之書香;肯兩房之堂構,綿百代之冠裳;梯雲之嶺蒼蒼,龍溪之水泱泱;遐思風範,山並高而水並長。

27、《三世祖銓公傳贊》德海公之三子,原居龍溪,為子孫蕃衍計,移居深源地方之白雲嶺下滿竹園,為柯樹下上中下三屋分房始祖,居中屋。篤忠厚,深勤儉,歷艱難,創新業,裕後昆。贊曰:白雲嶺下地靈鍾,秀插霞天瑞影重;一帶深源環翠竹,幾株老樹著煙濃;青畦繞屋披蓑種,水碓連溪伴月舂;性地香流春共遠,綿綿蘭桂接芳蹤。

28、《四世祖寶公贊》胸次浩然無疑,利名不擾於中;滿腔真趣眈石,明月與清風;春曉督耕鋤,綠夜深課讀燈紅;這般經濟高千古,說甚位三公。

29、《五世祖玉珍公贊》承先志,大啟後;功深基立柯樹耀,瓊林肯堂肯構;勞心樂辟萊勤,織纖有如鼓琴瑟;後人食舊德,千古作干霖。

30、《六世祖鵬·鶚·介·鵠四公贊》鍾靈毓秀白雲地,爰處爰居卜昌熾;式相妤矣無相尤,伯仲叔兮昆及季;犁雲鋤雨樂克天,隴畔煙霞笑語傳;短歌一曲天懷暢,春光凜盪滿茅檐;棠棣未嘗費吟峨,兄兄弟弟一家和;堂上椿萱有喜色,兄愛弟兮弟愛哥;昔年面目杳難尋,惟有貽謀重至今;荊樹花開先濟濟,千秋奕世慶簪纓。

31、《七世祖世鏜公贊》披星出,戴月歸,辛勤耕耨克紹前;微樂煙霞之笑傲,創祠宇之羽飛;吁嗟乎,喜麟趾之衍慶;灼灼兮,看蘭桂之芳菲。

32、《八世祖一元公贊》品格超群眾,謀猷慶遠光;行遵司馬訓,敬學燕山方;怡怡和同氣,休休兆百祥;鳳毛多濟美,奕世姓名芳。

33、《九世祖時行公贊》質體渾厚,情性謙克;古訓是箴,先民是式;篤親盡倫,治謀燕翼;勉乃嗣孫,揚休翰墨;扶危濟困,惟公厚德,慶余後裔,恩沛不息。

34、《銓公次子賀公贊》宏啟後,大承先;辟萊方未已,公復詠喬遷;規矩恢拓春風遠,蘭桂芬芳流慶綿。

35、《賀公三子玉琳公及鄒王二孺人贊》白雲呈秀,清河發源;詒謀啟後,辟萊承先;小星載詠,二配稱賢;遐溯芳躅,景仰依然。

36、《玉琳公次子文綻公贊》超越襟懷非常,任那利名難牽;躬耕南畝樂無極,怡情及清泉;閑際讀書課子,客來獻酒開筵;一生瀟洒真趣味,富貴隔雲天。

37、《張居相傳贊》十二世祖,字勷平,號梅窗居士,玉穩祖(玉琳祖的二兄)派下榮生公之後裔。隨先人徙吳西泉江,他一直生活在那裡,其父母早卒,家無負郭之田, 纘承先業, 僅有書田半畝,生活十分清貧。但他好學多思,卓志力行,有志孔、顏之樂。不以菽粟為富,而以多文為富;不以膏梁為腴,而以道味為腴;不以金玉為寶,而以忠信為寶。自樹品行,文採風流,然桑梓遙隔,懷才莫試,設帳教學數十年而桃李芬芳。家雖窘甚而能教其二子(上賡、上資)咸肆力於螢燈雪案,葬其父母於祖籍乳源,又自粵抵楚、歷蜀,糾集族人重修家乘(任舊譜榮生祖房纂修並撰有一序及多篇文字),表宗功祖德而竭盡心力。有詩三首贊曰:一:孝弟儒林盡解知,儒林幾個篤心思;雲封梓里關山遠,露浥春城感慨遲;家譜雖曾嗟冷淡,本支無復意凄其;梅窗仁孝千秋永,編管縱橫百世垂。二:不怕艱難備此身,萍蹤吳地篤親親;每懷乳水家聲遠,常愛韶江世澤新;行李一肩蓮岫月,芒鞋幾踏桂山塵;光前裕後情無限,譜牒香生庚嶺春。三:共出嶺南寄異鄉,聞君修纂喜如狂;孝思不匱推誠遠,祖德無遺沛澤長;檢點殘編文是錦,修成譜牒後應昌;天邊雁字因時寫,報導清河菊剩香。

38、《十六世祖清軍功紀委佑茂公諱義高贊》贊弟天生號義高,干戈隊里逞英豪;功垂清遠先叼賞,紀職從茲姓名標;鎧甲重披膽氣張,三軍勇冠寇彷徨;發諜決策如孫臏,喜爾名訂譜牒光。

39、《塘尾角村十七世呈祥公贊》呈祥尊叔祖大人贊:忠厚處世儉樸一生,不矜不代更無角爭;與隆家業創自手成,教子訓孫惟以讀耕。--族侄孫 定藩 敬撰

40、《崗里村月華·細玉·樹玉三位尊叔祖贊》叔祖三人總熱心,為人慷慨撥豪情;見友維艱毋需語,商榷往前樂助人;忠孝仁義禮智信,行遵風範綉前程;事迹光輝照千古,如同紅日映月明。——塘尾角村 二十世族侄孫 春城 敬撰

41、《老墟村十九世定藩公贊》定藩尊族伯大人贊:胸懷坦蕩傳家風,才略貽謀赤膽忠;博學詩篇文蓋世,行跡輝煌遍族中;時勢無常樂從容,階級本來是中農;光明磊落兩清風,流芳萬古不老松。——塘尾角村 二十世族侄 春城 敬撰

42、《老墟村十九世定倫公贊》定倫尊族伯大人贊:才學品行堪超常,傲立族中人敬仰;和藹慈祥並風趣,德高望重四海揚;倡修家譜功垂遠,承先啟後名標榜;蘭桂芬芳同茂盛,丹青風範永流長.——塘尾角村 二十世族侄 春城 敬撰

43、《老墟村張定藩詩詞》一日百般事,生平不自由;怕貧休浪蕩,愛富莫閒遊;好學終成器,勤耕必無憂;若要生富貴,須向苦中求。

44、《柯樹下二十世國權公贊》品格端方氣豪雄,如侄才略有誰同;三民主義能襙識,總裁原則亦徹衷;理想富強光鴻鵠,軍政威稱異國中;龍嘉雙珠且桂茂,停看奮翔雲宵沖。--族叔 定藩 敬撰

45、《增廣賢文選錄》酒逢知已飲,詩向會人吟。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再三須重事,第一莫欺心。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求人須求英雄漢,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忍一句,息一恕,饒一著,退一步,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忍事怕事不生事自然無事,平心靜心不欺心何等放心。入門休問枯榮事,觀看容顏便得知。路逢險處須當避,不是才人莫詩。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黃金不為貴,安樂值錢多。平生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要十分都使盡,遠在兒孫近在身。善惡有人作,禍福自己招,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46、《唐書·張九齡傳原文》張九齡,字子壽,唐韶州曲江人,高宗儀鳳三年生。七歲知屬文,十三以書干廣州刺史王方慶,方慶嘆曰:「是必致遠。」會張說謫嶺南,一見厚遇之。擢進士,始調校書郎,以道侔伊呂科策高第,為左拾遺。俄遷左補闕。改司勛員外郎。時張說為宰相,親重之,與通譜系,常曰︰「後出詞人之冠也。」遷中書舍人內供奉,封曲江男,改太常少卿,出為冀州刺史。以母不肯去鄉里,表換洪州都督。徙桂州。始說知集賢院,嘗薦九齡可備顧問。說卒,玄宗思其言,召為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知院事。會賜渤海詔,而書命無足為者,乃召九齡為之。遷工部侍郎,知制誥。數乞歸養,詔不許,以其弟九皋、九章為嶺南刺史,歲時聽給驛省家。遷中書侍郎,以母喪解,毀不勝哀,奪哀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明年,遷中書令。李林甫無學術,見九齡文雅,為帝知,內忌之。會帝欲以涼州都督牛仙客為尚書,九齡執︰「不可。」帝不悅。翌日,林甫進曰︰「仙客,宰相材也。九齡文吏,拘古義,失大體。」九齡既戾帝旨,固內懼,恐遂為林甫所危,因帝賜白羽扇,乃獻賦自況。帝雖優答,然卒以尚書右丞相罷政事,而用仙客。嘗薦周子諒,坐貶荊州長史。九齡以直道黜,不戚戚嬰望,惟文史自娛,朝廷許其勝流。久之,封始興縣伯,請還展墓,開元二十八年病卒,年六十八(應為六十三),謚曰文獻。九齡體弱,有醞藉。故事,公卿皆搢笏於帶,而後乘馬。九齡獨常使人持之,因設笏囊。後帝每用人,必曰︰「風度能若九齡乎?」開元後,天下稱曰曲江公而不名雲。

47、《五倫與十義》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君臣、是謂五倫;自人倫觀之九族之次;又有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長惠幼序、朋誼友信、君敬臣忠、此十義人所同也。

48、《歷史源流》(1)伏羲氏號太昊 始畫八卦 造琴瑟 教嫁娶 作書契 造綱罟 神農氏號炎帝 始制耒耙 嘗百葯 作醫書黃帝有熊氏 始作甲子 造律音 制衣服 造舟車 黃帝之後 有少昊金天氏 顓頊高陽氏 帝嚳高辛氏 帝嚳傳子摯不德 諸侯廢之而立堯 帝堯陶唐氏 姓伊祁 名放勛 在位百年 子丹朱不肖 禪位於舜 帝舜有虞氏 姓姚名重華 受堯禪而有天下 在位五十年 子商均亦不肖 禪位於禹(2) 大禹姒姓 名文命 伯鯀之子 受舜禪 國號夏 都安邑 子啟賢 遂傳立馬 是為家天下之始 傳至履癸無道 商滅之 共十七主 四百三十九年(3) 成湯子姓 名履伐桀而有天下 是為征誅之始 國號商 傳至辛 周滅之 共二十八主 六百四十四年(4) 武王姬姓名發 伐紂而有天下 國號周 都鎬京 傳至赧王 秦滅之 共三十七主 八百六十七年<1> 平王遷洛邑之後 政教不行於天下 列國爭戰 遊說橫行 始為春秋 五霸 齊桓 晉文 秦穆 宋襄 楚庄也<2> 繼為戰國七雄 燕 趙 韓 魏 齊 楚 秦也 (5)秦始皇名政 滅六國而有天下 傳至二世 楚漢並起 沛公兵至霸上 子嬰降 秦滅 共三主 四十三年(6) 高祖劉邦 滅楚羽而有天下 都長安 為西漢 十二傳至孺子 王莽篡位 新市平林兵立劉聖公為帝 旋降於赤眉 光武帝名秀 滅赤眉銅馬諸賊 中興漢室 都洛陽 為東漢 十二傳至獻帝 曹丕篡位 西漢二百十二年 東漢一百九十五年 共四百七年 (7)蜀漢昭烈帝 名備 據兩川 即帝位 傳至禪 降於魏 共二主 四十三年 魏文帝曹丕篡漢自立 五傳至奐 司馬炎篡之 共四十六年 吳大帝孫權 據江東稱帝 四傳至皓 為晉所滅 共五十八年(8) 晉武帝司馬炎篡位滅吳 都洛陽 是為西晉 傳至懷帝為劉聰所執 愍帝為劉曜所執 共四主五十二年 元帝名睿 都建康 偏安江左 是為東晉 傳至恭帝劉裕篡之 共十一主一百四年 兩晉共一百五十六年(9) 迄兩晉 宋齊繼 梁陳承 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東西 宇文周 與高齊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傳 失統緒 唐高祖 起義師 除隋亂 創國基 二十傳 三百載 梁滅之 國乃改 梁唐晉 及漢周 稱五代 皆有由 炎宋興 (10)宋太祖趙匡胤 從周世宗征伐有功 兵次陳橋 諸將擁立 都汴梁 是為北宋 至徽宗欽宗 為金所擄 高宗都臨安 是為南宋 傳至帝昺為元所滅 北宋九主一百六十五年 南宋九主一百五十三年(11) 遼本契丹 姓耶律 太祖阿保機 建國黃龍府 子德光 改號曰遼 傳至延禧 為金所擄 共九主二百十年 西遼德宗 傳四主七十七年 金本女真 姓完顏 太祖阿骨打 改號曰金 弟吳乞買 是為太宗 滅遼擄宋 傳至末帝 宋約為元所滅之 共十主一百二十年 (12)元本蒙古 姓奇握溫 太祖名鐵木真 起於**河 至太宗窩闊台滅金 世祖忽必烈滅宋 遂入中夏 定都燕京 傳至順帝 滅於有明 共十主八十九年(13) 明太祖朱元璋 滅元 都金陵 成祖遷於燕 傳至崇禎 流賊李自成 陷京師 共十六主 二百七十七年 (14)民軍起義 光復漢土 建立中華民國 天下大定 (15)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49、《今日歌》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時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然始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50、《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51、《昨日歌 》昨日復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懊惱,世人但知昨日好,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日日流,花落知多少,成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日悔今朝。

52、《IN語與經典簡訊》1、有一句說一百句的是文學家,這叫文采;有一句說十句的是教授,這叫學問;有一句說一句的是律師,這叫謹慎;說一句留一句的是外交家,這叫嚴謹;有十句說一句的是政治家,這叫心計;有一百句說一句的是出家人,這叫玄機。2、刪除昨天的煩惱;確定今天的快樂;設置明天的幸福;儲存永遠的愛心;取消世間仇恨;粘貼美麗的心情;複製醉人的風景;列印迷人的笑容。3、世上最難斷的是感情;最難求的是愛情;最難還的是人情;最難得的是友情;最難分的是親情;最難找的是真情;最難受的是無情;最難忘的是你微笑的表情。

53、《詩詠·西京古道》紅雲風光景象新,古道涼亭通西京;避暑賞雪好勝地,素稱南方「哈爾濱」。

54、《華誕頌》(張聲泳)六十華誕國力揚,舉國上下共歡暢。揮公後裔同奮發,祝福祖國更輝煌。

55、《客家古詩》有有無無且耐煩,勞勞碌碌幾時閑,人生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古古今今多變改,貧貧富富有循環,將將就就隨時過,苦苦甜甜總一般。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56、《推算星期要決》2010年應配數:4 0 0 3 5 1 3 6 2 4 0 2 一:若求算某年某月幾號是星期幾的?即該號數加上該月的應配數再除以七所得的餘數即為星期幾,剛好除盡的為星期天。二:若求算某年某月第幾個星期天是幾號的?即七的倍數減去該月的應配數的所得。三:若求算某年某月第幾個星期數是與該月應配數相同的,即其個數乘以七的所得。四:若求算某年某月第幾個星期數是比該月應配數小的,即七的倍數加上星數再減去該月應配數的所得。五:若求算某年某月第幾個星期數是比該月應配數大的,即七的倍數加上星期數再減去該月應配數加七的和的所得。六:若求算某年某月第幾個星期幾是幾號的?且該月應配數為零的,即七的倍數加上星期數再減去七的所得。

57、《娶親斬煞歌》一、伏以:日吉時良,黃道開張,張姓子孫,娶親歸堂,榮華富貴,地久天長,魚得水,鳳得凰,早生貴子納千祥,長命富貴家興旺,金玉滿堂家道昌,天煞歸天去,地煞還地藏,新人一路出,帶有凶神並惡煞,盡在雄雞頭上當。二、伏以:日吉時良,天地開張,天上牛女相會,人間鳳凰成雙,子孫登台閣,玄曾居廟廊,小登科,洞房花燭,大登科,名標金榜,長命富貴家興旺,金玉滿堂家道昌,天煞歸天去,地煞還地藏,新人一路出,帶有凶神並惡煞,盡在雄雞頭上當。三、伏以:日吉時良,天地開張,張姓子孫,娶親歸堂,右提寶劍,左拿鳳凰,鳳凰鳳凰,將宴新娘,長命富貴,地久天長,早生貴子,百世其昌,方神戶位,展開兩旁,今日紫薇在中央,凶神惡煞盡滅藏,天煞斬在天中去,地煞斬在地中藏,倘有凶神並惡煞,盡在雄雞頭上當。四、伏以:日吉時良,乾健坤順,配合陰陽;男室女家,如鳳得凰;誦關睢,賦好逑,樂於鐘鼓;歌麟趾,詠螽斯,慶以識昌;三星在戶占良吉,百輛迎門正集祥;移蓮步,入漾堂,從此拜姑嫜;百世姻緣今宵會,黃髮見齒壽無疆;天煞歸天去,地煞還地藏,新人一路出,帶有凶神並惡煞,盡在雄雞頭上當。

58、《張廖簡三姓聯宗的由來》 我們華人的社會裡,幾姓聯宗者很多,因為我們中國人很講血緣,所以,不論他們有幾多姓氏,如已知道是同一祖宗,一脈相承的,則定會來互相認親,而且組成團體,以使後輩不致數典忘祖,這是吾中國人數千年之傳統美德。如要論起多姓聯宗,則要算舜裔為最,因他們有十個姓氏以上,其次是六桂堂,再者是談譚許謝,董楊童,賴羅傅,蕭鍾葉,邢連顏,張顏等,不勝枚舉。至於張廖簡三姓聯宗,則是近廿年來才在台灣發起的,因台灣張廖簡人數很多,張姓有一百四十萬人,廖姓大約有四十萬人,(其中雙廖者佔六十波升強,大約有廿六萬之多),簡氏則有十多廿萬人,三姓合共大約有二百萬人口,所以,台灣桃園縣在十八年前,就有張廖簡宗親會之成立,及至八年前才組成台灣張廖簡宗親全國總會,雖然,八年時間是不算長的,但四屆來在幾位理事長積極拓展下,會務發展迅速,如火如荼,目前各縣市之分會已將近十個單位,而且多次組團訪問東南亞各國。張廖簡三姓聯宗的傳說,其中有幾種說法:三千多年前,張姓二兄弟因對商朝末帝紂王不滿被通緝,逃生時兄改姓廖,弟改姓簡。並焚香向祖先盟誓曰:吾等在世為求生存而改姓,死後必需歸張姓。七百多年前宋末元初,廖姓八十世祖光景公四十一郎,因被奸臣讒誣,遂將九孫分三郡埋名穩跡,即長文廣,次文興,三文舉承原武威郡廖姓;四文福,五文亮,六文祿承原太原郡簡姓;七文用,八文明,九文峰承原清河郡張姓。又有一說廖姓七十六世祖奇可公生三子,長廷邦封清河郡公姓張,次廷齡封武威郡公姓廖,三廷奉封太原郡公姓簡。六百多年前,明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福建南靖縣默林長教簡德潤公入贅張進興家,後裔稱張簡(惟現在大部份僅姓簡)。明洪武七年(公元一三七四年)福建雲霄張元子公入贅詔安縣官坡廖三九郎家,單薄一子友來。發誓生則(戶籍)姓廖,死則(神位)歸張。然而目前中國大陸則生前戶籍亦登記姓張,而潮洲普寧縣高埕鄉,現有廖姓族人五千餘人,亦是生時戶籍姓廖,死後神主墳碑都要歸姓張,此就是俗稱雙廖也。

59、《唐張公藝百忍太和》人間和氣福運開,家中吵鬧便生災。暗中再加鄰居笑,定規沒有好日來,夫妻姻緣前生定,夫唱婦隨萬事成。百世修來共船度,千世修來共枕眠。丈夫不可嫌妻丑,妻子切莫嫌夫貧。妻子醜陋前生定,夫家貧苦命生成。命好不到貧家去,命窮難進富家門。夫為家門圖發達,妻勤節儉助良人。平心思念姻緣美,等級無分敬如賓。

60、《唐張公藝九世同居》少年不學老來悔,春不勤耕秋無收。勤讀勤耕自榮華,交商買賣眼前花。青春要有英雄氣,男兒要為天下奇。事不三思終有悔,氣能一忍永無憂。急難莫求無情漢,得時就進有道人。家中幸福賢夫造,室內平安智婦謀。妻賢何愁家不富,子孝必定父親嚴。父子同心家不退,兄弟和氣家不分。世人見訣學仁義,九世同居福祿來。

61、《唐太宗百字箴言》耕夫役役多無隔宿之糧,織女波波少有禦寒之衣。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絕無益之友。取本份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避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貴功名可久。

62、《張公藝百忍歌》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餘積,忍得荒淫無疾病;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痴呆,忍過人自知修省;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63、《百忍堂百忍歌》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餘積,忍得荒淫無疾病;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痴呆,忍過人自知修省;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64、《遇事最有水平的處理方法》急事,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小事,幽默的說;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別人的事,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口德與己。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肚量與己。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內涵與己。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深斂與己。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謙讓與己。得理不必搶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寬和與己。

65、《為人處事》無端小事心火動,傷神壞身不中用.有事不妨慢慢講,何必弄得面兒紅.倘若急壞中樞氣,便要花錢買鹿茸.君子不吃眼前虧,卧薪嘗膽待從容.要知百忍能成金,做人無須太衝動.凡事應以和為貴,和能生財路能通.四海之內皆兄弟,何須冰火不兼容.愛心能解萬種仇,莫把仇根來深種.大事化小小化無,人前處處有雅風. 只要人人讓一步,海闊天空道路平.修養高深是真勇,為人處世最有用.顧全大局都體面,日後定會喜相逢.平心靜氣想一想,心態平靜百事暢.水落自然見石出,閑氣爭來過眼空.試問誰人沒有錯,得容人處且相容.諒解對方言語過,贏得對方深感動.山水也有相逢日,人生何處不相逢?

66、《飲食知識歌》生梨吃後化痰好,蘋果消食營養高,木耳抗癌素中葷,黃瓜減肥有功效,紫茄祛風通脈絡,蓮藕除煩解酒妙,海帶含碘消淤結,蔥辣薑湯治感冒,胡椒驅寒兼除濕,健胃補脾食紅棗,大蒜抑制腸胃炎,菜花常吃癌症少,魚蝦豬蹄補乳汁,豬牛羊肝明目好,啤酒可降膽固醇,綠豆解毒療效高,蜂蜜潤肺又益壽,葡萄悅色人不老,鹽醋防毒能消炎,韭菜補腎暖膝腰,花生降醇兼營養,冬瓜消腫又利尿,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菌獼猴桃,香蕉含鉀解胃炎,禽蛋益智要記牢,蘿蔔化痰消腫氣,芹菜功能降血壓,生津止渴數烏梅,潤肺烏髮為核桃。

67、《張氏銓公派遷居錄·節選》有謀公:遷居樂昌沙坪老虎沖。公林公:遷居樂昌井塘勾沙嶺。孫山公:遷居樂昌小洞蘭坑。世谷公:遷樂昌小洞張家嶺。一崇公:遷居樂昌沙坪錢窖。一濟公:遷居坑子背。井祥公:遷居乳源雲峰上街。宏略公:遷居小洞秧田坪至興蘭公遷大塊里。家賢公:遷乳源雲峰上街。佑芳公:遷龍溪楓樹坪王家村。承威公:由馬頭下遷沙坪大山背樟樹下。呈輝公:由西山賴羊角遷掌牛坪。立成公:遷曲江鍋溪。世堯公:分居崗里。奇有公:遷居沙坪老虎沖。奇柱公:遷居沙坪拐湖。法琳公:分居柯樹下中庄。上貞公:分居高寮。有昌公:由高寮遷居太平沖。承福公:遷桂陽集溪。

68、《九族稱謂》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

69、《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0、《二十四節氣解析》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立夏:夏季的開始。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立秋:秋季的開始。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秋分:晝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立冬:冬季的開始。小雪:開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小寒:氣候開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71、《節氣與氣象的農諺》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則會放晴,初三若下雨則會落到十五難估計。2、「雨澆上元燈,日晒清明種。」上元若下雨,清明定放晴。3、「頂看初三,下看十八。」每月初三日與十八日若有雨則繼續下。4、「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則直至清明這段期間雨量較多。5、「春寒雨多,冬寒雨散。」春天若天氣寒冷,雨水必定多,但冬天天氣寒冷,雨水必稀少。6、「春黑冬白,雨仔泄泄。」春天滿天布黑雲,冬季滿天白雲,則細雨綿綿,下不停之意。7、「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上年十二月內謂之早春,若播種莫過早也不過遲,按季節行事也。8、「春霧曝死鬼,夏霧做大水。」觀早晨之霧來卜晴雨。9、「春南夏北,無水磨墨。」春天若吹南風,夏天若吹北風,則雨水甚少,有旱災之虞。「二月二打雷,稻尾較重捶。」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這一天若打雷,卜早期稻穀豐收。10、「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有雨,則病人就少。11、「雨打五更日晒水。」即五更忽然下雨,中午必晴。12、「一點雨一個燈,落到明朝也不晴。」即一點雨水一個泡,落到明天早也不會停,而繼續有雨。13、「清明風若從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清明日若有南風吹,可卜大豐收之年。14、「三月死魚鰍,六月風拍稻。」三月若過份酷熱,水中部分泥鰍酷死,象徵颱風及早來,六月稻穀會受其吹毀。15、「四月芒種雨,五月無干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若下雨,則五月少有晴天,而六月則乾旱無雨,酷熱異常。16、「西北雨,落不過田埂。」夏季常見的雷雨(驟雨)來自西北方向,愈下得快,愈停得快。17、「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放。」端午節後始無寒氣。18、「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小暑前後十天內,若吹東風,則有颱風來襲。大暑前後早晚泛出紅霞,表將有颱風。19、「空心雷,不過午時雨。」早晨一陣雷響,中午前一定有雨。 20、「六月初一,一雷壓九台。」六月初一日,如有雷鳴,年中則少有颱風。21、「六一九,無風水也哮。」六月十九日必定有風,否則必有雨。22、「七一雷,一雷九台來。」七月初一日若有雷鳴,年中颱風必定很多。23、「夏至風從西北起,瓜菜園內受熬煎。」夏至日吹西北風,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也。24、「立秋無雨最堪悲,萬物從來只半收。」立秋日若無雨,萬物可能不豐收。25、「東閃太陽紅,西閃雨重重,北閃當面射,南閃閃三夜。」夏秋相交時,東閃電錶無雨,西閃電重重有雨,北閃即有雨,南閃卜遲遲少雨。26、「雷打秋,冬半收。」立秋雷鳴,則遲禾少收之報。27、「好中秋,好晚稻。」中秋月明朗,預卜豐收。28、「快雨快晴。」驟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突然起風不到明天,突然下雨不會到天黑。29、「重陽無雨一冬晴。」九月初九日若無雨,可卜下半年雨量稀少。30、「立冬之日怕逢壬,來歲高田枉費心。」立冬日之天干逢壬字,來年高處之田有歉收之虞。31、「冬至天陰無日色。」可卜來年定唱太平歌。32、「十二月南風現報。」十二月間若吹南風則馬上下雨。33、「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大寒日不冷,可卜人畜多疾之情。34、「晨霧罩不開,戴笠披水衣。」觀早晨之霧若久久不散,往往變雨,農夫下田不得不披上水衣。35、「送神風,接神雨。」十二月廿四日是送諸神上天的日子,這時若吹風則下年正月初四日接神下凡時則會下雨之卜測。

72、《歷史朝代歌》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贏政稱始皇。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明到崇禎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73、《十大元帥與十大將軍》十大元帥:朱德 彭德懷 林彪 劉伯承賀龍 陳毅 羅榮桓 徐向前 聶榮臻 葉劍英 十大將軍:粟裕徐海東 黃克誠 陳 賡 譚政 肖勁光 張雲逸 羅瑞卿 王樹聲 許光達

74、《中國各省及簡稱與省會》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 冀 石家莊河南省豫 鄭州 湖北省 鄂武漢 湖南省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瀋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陝西省 陝/秦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青西寧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福州台灣省台 台北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雲南省 雲/滇 昆明西藏自治區藏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蒙]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75、《族規》正家之道,規訓為先,祖宗早有教誨。現據祖譜規條和族規,結合現實,爰定規則十八,載錄於後。凡我張氏子孫,當推廣而力行,庶不失先儒秉禮守義之意雲。

興農桑 男耕女織,豐衣足食。古時,有的天子都要親自耕田種地,皇后也要親自採桑養蠶。我族人大多務農,重視農業,科技興農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故不能輕視和怠慢。

高品行 子孫智愚不一,但無論務農、經商,還是教書、從政,都必須學習和繼承祖先的高尚品德和行為規範。注重自身的修養,講究精神文明,兢兢業業搞好本職工作。切不可胡作非為,敗壞張家的門風,有辱祖宗而成為不孝之子孫。

崇教育 對子孫千萬不能嬌生慣養,縱其所欲。愛護孩子的最好辦法是加強教育:一方面要克服種種困難,竭盡全力讓孩子上學讀書,報考各級各類學校,學習各種科技知識;另一方面要用古今聖賢的事迹教育後代,讓他們從小都要懂得「孝、悌、忠、信」和「禮、義、廉、恥」,而這些道理又大多從讀書中得到,所以應該特別重視隆師重教,增長他們的學問,提高他們的素質,開發他們的志氣,只有這樣,長大之後才能為百姓做好事,光宗耀祖,為國爭光。

尚節儉 食一粒須念農夫之苦,服一縷當思織女之勤。我族人應該勤儉持家,花錢不能超過自家的經濟能力。先哲曾說,有客人來要熱情招待飯食,但應儉約適情,不宜奢侈浪費。應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勤勞致富。

謹祭祖 祖宗去世雖遠,但其身出自本源,凡遇春秋二祭之時,須通族前往墓地祭祀,祭祀以致敬為本,故衣冠要整潔,態度要肅敬,恭城謁拜,方可與神明感通,否則就是對祖宗的非禮,全無一點孝敬的樣子,這是萬萬不可的。

建宗祠 宗祠乃祖宗神靈所棲之堂。列祖列宗的神魂同主於祠,就好象子孫們聚族而居一樣。凡巨族名氏都建有宗祠,以供祖宗而為祭享之地,有的稱為家廟或祠堂。每年春、秋祭祀,子孫們都應該自覺前往宗祠祭拜祖宗,以展孝思。「張氏宗祠」(張家祠堂)被毀多年,我族人應念念不忘,全力以赴,不論貧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想盡一切辦法,定要儘快把「張氏宗詞」重建起來,讓我們祖宗的神靈早日有一安棲之所,這才是大達識、大義舉、大孝敬,這才是全族最緊要的一件大事!

重墳地 還遇祭日,以早為貴,齊集上墳祭畢,待到燭盡灰冷,必須查看墳墓有無損壞,該修復、加固、培土的,一定做周全。祖宗的墳有損有失的,或不修譜系,不知自家支分派系的,或不知祖妣葬在何處的,甚至把墳墓搞錯了的……這都是做子孫的大罪過。祖墳乃祖宗體魄所存之處,子孫應世代銘記,千萬不可遺忘。寧節衣縮食,少抽一支煙,少喝一杯酒,寧簡僧佛之費移陰司,也要在陽世為先人的墳墓立碑銘,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立公議 我族應成立清明會,以負責族內的事務,維護族人的利益。凡遇大事必進行協商公議並做出決定,然後實行。比如,祖墓出了問題,就應進行公議,全族人都要同心協力,積極行動,所需費用,都應自覺承擔。若有坐視不顧,甚至勾結外人損壞我族利益者,應當以大逆不道論處。清明會的負責人應立會為公,講求民主,全心全意為族人服務。

孝父母 孝友傳家是我張氏的優良傳統,「唯孝則能立其本,唯友則能廣其孝」。人皆父母所生,父母所養。情長日短,人人都應竭力孝敬父母。誰如果到處浪蕩,不顧家庭;或過分弱愛子女,偏愛妻子,卻不孝敬父母,誰就是不孝之子,忘本之徒。對於這樣的人和事,族長同宗要多加批評教育,嚴重的要送政府有關部門懲處,以教育下一代。所謂「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而不孝之罪是最大的。如果族長同宗都不聞不同,那我們張家就不成為其孝誠之家了,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敦夫妻 夫妻為人倫之根本,夫妻正則一家正,故擇媳嫁女為家政首務。無論貧富,事先須認真調查了解清楚對方的根底,賢慧的女子自然善事,舅姑治家知禮,選擇好媳婦可使一家生活溫馨幸福,後世也能受到讚揚。希圖女方嫁妝的男人不是大丈夫而是小人。女人不論貧富,都應該學會操持家務,待人接物,知書達理,勤儉持家。夫妻之間要互敬互愛,風雨同舟,共建美滿的家庭。切記——家和萬事興!

禁游惰 一個人來到世上,務必要學會一門手藝,才能立身成家。要嘛種田,要嘛當工人,要嘛讀書,要嘛做生意……但不管幹什麼,都應專心致志,勤苦成業,不能虛度光陰。若遊手好閒,懶惰成性,勢必自招飢凍,貽笑親鄰。最可恨的是賭博貪飲,自投窮困之門;鼠竊狗盜,甘為下賤之輩。喪身辱體,違法亂紀,這都是因游惰造成的。這種人玷辱祖宗,貽羞門第,使族戚及後代都蒙受莫大的恥辱。家庭及族長同宗應對這種人嚴加管教,以為後戒。若有累教不改,情節嚴重者,應通族公議,必要時要送政府有關部門懲治。

通禮儀 宗族對禮儀是非常重視的,尤其視婚喪二事為禮儀之最。不管遠近,族人都應經常保持聯繫,若遇婚娶,主人要用請柬啟請族人,而族人得訊後應屆時各執常禮前往祝賀。主人家貧而招待粗茶淡飯或賀者家貧而禮物不能盡意,這都不是什麼問題,唯家家戶戶都應登門道賀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若遇喪事,同樣要通報族人,族人也應該登門憑弔以寄哀思。如果大家對這些事都漠不關心,那麼家族的親情就不復存在了,這是要不得的。

助緩急 自古以來,婚嫁喪葬都是家政大事。如果遇到男女已長大成人而因種種困難未能婚嫁,族人都要給予關心和幫助。如果遇到父母逝世而因家庭困難不能殯殮安葬,同族也應公議捐助。因為我們是一個祖宗的後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是張家的美德。

周貧困 族中若有鰥寡孤獨,生活困難者,族人不能坐視不管,同族應公議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因為大家都是一脈之骨肉。

息爭訟 一族之眾有時難免會發生一些口角,出現一些矛盾或是非,這就須要同宗族長竭力規勸並加以排解。那種為了一丁點私利動不動就大打出手,鬧上法庭,都是敗壞家風的行為。那些理屈而固執不聽勸告的人及同宗族人還唆使訴訟的人都不是張家的孝子賢孫。全族的人都有責任加以制止和教育,使之有一個公平的處理,以維護家族的團結。那種以強凌弱,以智欺愚,恃眾暴寡,胡作非為的事,張家子孫絕不能去干。族人應該經常讀書學法,提高自身的素養;同時也應該常讀家譜,牢記族規,多念祖宗的功德和張氏家族一本同源和睦相處的重要,方能維情系義,還能受到極大的自我教育。當然,如果真正受到了不能容忍的侵害,那就應該堅決地拿起法律這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守法紀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族人均應自覺遵守。違法亂紀之事於己於家於族於國都無半點好處,而只會敗壞門庭,擾亂社會,禍及國家。張氏子孫應爭做學法、懂法、守法、維法的文明公民。若從政,要當清正廉明之官;若經商,要做奉公守法之賈。公而忘私,為國為民。

睦親鄰 尊長愛幼是我族的傳統美德。若有族人(包括妻子)忘記了自己的輩份,沒大沒小、謾罵甚至欺侮長輩,都是傷失天良的不道德行為;即使平日同長輩開過份的玩笑,也是有失體統敗壞家風的表現,這些都是萬萬要不得的。無論族內族外,都應尊老愛幼,這才是張氏子孫應該努力去做到的。另外,為人處事要仁厚大度,注意搞好與鄰里的關係,愛人人愛,尊人人尊,和睦相處,以禮待人。千萬不能偶一富貴就忘記了貧困患難的同宗族人或朋友,眼裡也沒有了親戚和鄰居。

篤宗盟 凡我族人,須休戚相關,憂樂與共,饑寒相恤;匆骨肉相殘,見利忘義,幸災樂禍。不然的話,族人成了路人,修族譜還有什麼意義呢!故我族人定應牢記祖訓,不忘血脈,團結互助,共圖發展,唯有如此,張姓才能世世興旺,代代發達。

76、《四川大竹九盤張氏譜載九齡公後世系》 拯 字可達,為太子右贊善大夫┐ ⑴藏器──敦慶──隸實英隸華文──左錫──洪─→ 九齡 〔2〕國器 挺──仁忠、仁厚、仁福失考 →益英──鑄──唐輔──興──甫──植迪功郎,樂昌縣令 睿修職郎,為翰林院典簿 澤──琳──紹祖→國安──士聰──車福──應元──朝任──俊良─→ 中丞 五郎八子以下失考 ─→⑵國器知河南安縣尉,陞黃門侍郎,居南京,配蔡氏生十四子諱美、實、祥、彥、誠、集、序、春、懿、才、發、俊、先、明——明公徙居福建龍岩上杭縣,配歐陽氏,生三子起鴻尹氏、起鵬、起鸞 此有脫誤,尚俟稽考 旺由杭徙居廣東南雄府始興縣清化都上水湖灣 良益公旺四郎祖之子 自南雄始興縣清化都上水湖灣移歸福建汀州上杭縣紫金山瓦子坪,土名曬禾坪居住。又於明憲宗成化丙戌二年。率四男自福建移居廣東韶州府乳源縣龍浦都第二團,地名龍溪榔木橋居住。後又同長男德聰,次男德達移居翁源絲茅嶺藍青利村,塑像在乳源青溪洞。妣范氏,閨字六娘,葬龍溪山口田洞心車前壩,山向丙壬兼午子。公生四子德聰達德能海德聰益公長子,諱亨,同益公移居翁源縣德達益公次子,亦居翁源德能歿葬龍溪石腦里公生五子宗遠、宗政、宗祿、宗賢、宗權。宗遠偕四弟移居青溪洞,載良祖塑像,不多年,回榔木橋居德海益公第四子,葬龍溪石腦里,坤艮兼丑未。原配王氏,次妣吳氏,葬龍溪沖底公生三子,長張錢移居廣州南海縣次張鑒為龍溪分茅始祖,葬金山嶺。妣藍氏,葬箕萊塘 公生四子法旺、法行、法通、法達。 三張銓奏名五郎,移居白雲嶺下,葬野塘,山向乾巽。 妣傅氏,葬白牛坪,山向子午;次妣許氏,葬曹碓坑茶頭坪面上,山向庚甲兼酉卯公生二子長張寶次張賀 寶公生玉珍,妣李氏,生張鵬、張鶚;次妣曾氏,生張介、張鵠 張賀公生三子玉瑄、玉穩、玉琳 法旺公移居深源地方大嶺腳源九塘,生子張壽,葬羊祜腦。妣劉氏,葬上塘尾 公生二子以聰 以明

77、《張氏源流圖》黃帝(血緣親祖)—少昊金天氏(名玄囂,亦曰青陽)—1揮(得姓始祖)—2昧—3允格—4伊源—5侯—6立芳—7乾—8敦吾—9郊—10重熙—11吳光—12天傑—13欽若—14榆—15卧—16宜—17陽—18安—19考—20承—21嚳—22琦—23希—24遂—25泰—26還—27純—28質—29康—30啟—31立—32瑰—33秩—34廠包—35顥—36洙—37逸—38都—39助—40須—41園———42蕭—43昶—44浚—45惠—46誼—47稔—48元—49正—50炳—51辰—52本—53灼—54兗—55靈—56宏—57道—58仲—59籍—60伯謙—61信明—62實—63禹臣—64玄馭—65熙—66元叔——67奉義—68高陵—69宣武—70侯—71老(晉國大夫)———72君臣—73趯 —74骼—75通—76唐相—77抑朔—78開地———79平—80良—81不疑(漢高帝大夫嗣候)—82典(字存敬,惠帝御史大夫,後文帝遷清河太守)—83默—84金(大司馬)—85乘(字千秋,封陽陵公)—86嵩(漢東郡太守,尚書右相)—87壯(居咸陽,後遷犍為武陽)—88允(漢河南太守)—89皓(字叔明,漢順帝司空)—90宇(范陽太守,遷河北固安)—91遜(太醫院葯丞)—92孟成(淝水侯,如候)—93評(魏漁陽太守)—94華(晉司空,封壯武公,居范陽方城,即河北固安)—95褘(字彥仲,散騎常侍,居河北固安)—96輿(宇公安、襲壯武公)—97次惠(字永濟,宋濮陽太守)—98穆之(字居敬,交州刺史,河東郡丞,自范陽遷河東)—99籍(齊鎖西參軍)—100纘(梁雍州刺史,居襄陽)—101 守禮(字遵王,官鍾離郡塗山縣,以能政升知郡事)—102 君政(唐韶州別駕,遷廣東曲江,我族嶺南始祖)—103子胄(字公瑾,授剡令,朝請大夫,廣東始興都丞)—104 弘愈(字宗振,中奉大夫,知新州軍州事,遷廣東始興縣清化,贈太常寺卿,廣州都督,葬清化金雞嶺下)—105九齡——106挺 —107仁忠(鄰水侯家壩張姓先祖)、仁厚、仁福。…——106拯(字可達,太子右贊善大夫)—107藏器—108敦慶—109隸實、隸英、隸華、隸文。……—107國器(知河南壽安縣尉,升黃門侍郎,遷南京,配蔡氏,生子十四)—108俊(遷福建上杭)—109式—110友信—111德隆—112瑜—113普—114舜臣—115嘉謨—116居先—117九達—118尊爵—119思義—120佐—121起鴻……旺(由福建上杭遷廣東始興縣清化都上水湖灣)—良益(回遷上杭,1466年又由上杭遷廣東乳源縣龍溪榔木橋,舊譜尊為遷粵始祖)——德能(葬廣東乳源縣龍溪石腦里)………——德海(葬廣東乳源縣龍溪石腦里)— 銓(移白雲嶺下滿竹園,葬白牛坪野塘象形)…………

78、《我族變遷紛繁》前面談到的是我族主要的大的遷徙情況。事實上,由於我族人眾支繁,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素之外,千百年來經常性的自然流動極多,情況也十分複雜,有的是做官後受命而遷徙,有的是為追尋新的生活空間,改變生活環境而移居……根據《中華姓氏通書·張姓》和我族舊譜所載的資料顯示,我們這一支的遷徙路線似乎遠比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複雜得多。我族87世祖張壯原居范陽方城,後居關中陽陵封地(今陝西咸陽市東北)後來又率子孫南下秦嶺,越過巴山,安家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縣)。其孫 89世祖張皓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張綱的後人在此留居四世,然後又回遷三晉故地下邽(今陝西省渭南縣),是為唐中宗宰相張仁願之祖。而大兒子張宇(90世祖)由於官范陽太守,故又回遷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縣西南),居住160餘年,繁衍六代。西晉末年,戰火連年,北方大亂,95世祖張韙隨晉元帝南遷建業(今江蘇南京),居六世後復還河東(今山西永濟)、洛陽,傳至107世,出了歷任唐睿宗、玄宗兩朝宰相的張說。張韙之兄95世祖張禕則留守方城祖業,堅持到98世,張安之才率部份族人南移襄陽(今湖北襄樊),這時已是南北朝初年了。98世祖張穆之的孫子張纘也居襄陽,張穆之後來也有可能隨弟張安之遷往襄陽(或穆之的兒子籍遷襄陽)。百餘年之後,到唐代,除102世祖張君政南遷韶州(今廣東韶關)任韶州別駕外,其他各支仍居襄陽,並於103世出了歷任武后、中宗兩朝宰相的張柬之。張君政之子103世祖張子胄又移居廣東始興,張子胄之子104世祖張弘愈又遷到始興縣的清化鄉,張弘愈之子105世祖張九齡又移居廣東曲江。張九齡之孫107世祖張國器官河南壽安縣尉,後升任黃門侍郎,遷居南京,他有十四個兒子,其中第十二子108世祖張俊大約在公元750年前後又遷居福建上杭。差不多經歷了七百年之後,張俊的後代張旺又由福建上杭徙遷廣東南雄府始興縣清化都上水湖灣。後來,張旺之子張良益又遷到福建汀州府上杭縣紫金山瓦子坪曬禾石居住,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又移居廣東韶州府乳源縣龍浦都第二圖地的龍溪榔木橋。我族舊譜將張良益尊為遷粵始祖,並定為第一世。我輩續譜仍照此實行。舊譜載「良益世居閩汀上杭,方當壯齡,見夫故里地隘民稠,遂有喬遷之意。於明皇成化二年偕祖妣范孺人去閩徙韶,見乳源之龍溪山環水秀,地廣風淳,即卜居焉,由是構廬拓產,辟萊披荊。祖苦星月之奔忙,妣勤晨夕之佐助,篤生聰、達、能、海四公,人咸稱為四傑焉。嗣是田糧日拓,家道日昌,而祖為後人計者,尤不以一而足,復率長子德聰、次子德達相宇於翁源之藍青利村而居。」於是良益公又從乳源縣拓展到了東南面的翁源縣。二世祖德海仍居乳源,有三子:錢、鑒、銓。錢公遷廣州南海縣;鑒公為龍溪分房始祖,葬金山嶺;銓公遷深源白雲嶺下滿竹園。三世祖銓為柯樹下,上中下三屋分房始祖,有二子:寶、賀。他們的後代大多世居乳源縣深源白雲嶺下一帶(詳見老家乳源的族譜)。對於我族先民遷徙的大的脈絡,徙吳十二世祖張居相在其《重修族譜序》中有這樣的吟贊:淵源星宿海 派衍出清河 水遠恩汪涉 山高德峻峨 曲江浮錦浪 閩海涌青螺 金紫光家譜 琳琅振玉珂

79、《中華的巨族大姓》張姓是中華民族中最古老的家族,作為黃帝的子孫,我族先祖還在屬於洪荒時代的原始氏族社會,就活動於古冀州的土地上。在社會生產力普遍低下的情況下,我族先祖憑著世掌制矢弓的職業和善張羅網的特長,比之其他家族有較優越的生存條件,因此,發展較快,到周王朝時代,他們就在晉國的範圍內結成了較大較密的生命網路。春秋戰國以來,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也因為戰爭和各地區交往的加強,我族先祖以三晉之地為中心,從今河北、山西出發,分赴四方,將生命的種子不斷撒向周鄰,由黃河而及長江,瓜瓞綿綿,到漢代張姓就已經成為中華的巨族大姓。在五帝時代,隨著黃帝的勢力逐漸強大,戰敗了炎帝、蚩尤等許多氏族部落,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部落聯盟國家,被尊為「中央天帝」。張揮(不少譜書尊他為大始祖)以尹城國的清陽為居住地。清陽以在清河以南而得名,漢代屬清河郡、清河國。所以後世張氏譜書記載得姓郡望時大多記為清河郡(也有記為尹城的)。譜書的版心也往往標有「清河堂」的字樣,舊時我族人家的堂屋正牆的家神上書「清河堂」、「清河家聲遠」就源於此。清河郡始設於漢高帝劉邦(前206—前194),治所在清陽縣(今河北清河縣東南),轄地相當今河北清河全縣及棗強、南宮各一部分,山東臨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方。東漢初改為清河國,移治甘陵(今臨清東),建和二年(147)曾改名甘陵郡。三國復清河郡名。晉以後轄區縮小。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改名清河縣)。唐清河郡屬貝州,被定為張氏望郡,「乙門」(全國十大姓為國柱之姓,其首姓為乙門)。唐以後郡被廢,但清河縣一直保留,到宋代又併入清陽縣。今清河縣治所在葛仙庄。我族先民自得姓始祖張揮之後,一直到秦漢前這樣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主要在清河張城為中心的古冀州大地上漁獵、農耕。清河地處華北平原,海拔在100米左右,數千年前,在這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只有白虎岡等一些不高的土丘土岡。由於溫濕氣候的影響,當年的地貌大不同於現在,這裡雨水既多,草木亦極茂盛,有大型食草動物及食肉動物出沒其間。我們可以想像當年我族先祖手執強弓硬弩,如何在平原樹叢中追獵虎豹,在清河裡捕魚捉蝦。洪水來了,他們率族撤到高處的土岡,水退之後,又到平原上過著聚族而居的漁獵生活。清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清河之水不知養育了多少代張氏子孫,直到周宣王(前 827)時的張仲(58世祖),以及500年後的張開地(78世祖)等先祖都還居住在這裡。兩千多年的漫漫歲月,這片土地上的我族先民更是生生不息,干粗、枝繁、葉茂,不僅成為中原的名望大族,而且成為國家倚為柱石的巨族大姓。歲月滄桑,如今清河縣已沒有清河了,但以清河為我族祖居之地和最早、最大的郡望,清河二字世世代代烙在每位張氏子孫的心上。

80、《張揮是我族得姓始祖》在人類的文明史上,姓名一直是個人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個最重要的識別符號。而姓氏是一個家族用以區別於其他家族的徽記,在我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據先秦文獻記載,古代黃河流域分布著不少氏族部落。在今陝西一帶有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他們之間曾結成同盟,世代相互通婚。由此,我國人民常自稱「炎黃子孫」(《國語·晉語》、《新書·益埌》等書均稱炎帝和黃帝是同胞兄弟)。炎帝,一說是神農氏,是姜姓部落的始祖,生活在陝西姜水一帶。黃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生活在陝西姬水一帶。據多部姓氏專著記載(我祖張九齡也著有《姓源韻譜》一卷),我族的血緣親祖是黃帝。他一生娶有四房妻室: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國語·晉語》載:「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有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由此,黃帝的二十五個兒子後來發展成為十二個胞族。二十五人雖是同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這是因為在母系氏族制度下,他們是出嫁之夫,以妻家姓氏為姓氏了。黃帝的一個兒子少昊金天氏,名玄囂,又叫青陽。青陽公的第五個兒子名揮,字玉爵,號天祿,驍勇善戰,發明弓箭,善張羅網,在統一黃河中下游地區中累建奇功,黃帝因此賜揮姓張,並封他一個官職叫弓正。張揮就成為我族的得姓始祖。張姓成為中國最早的姓氏之一。而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十二姓則是張姓的胞族。

81、《張氏族譜序》天道不息,地道無疆。人得天地之氣而達發生之機,生活不止,生命無窮。崑崙巍巍,縱觀五千年華夏歷史;黃河湯湯(音商),孕育了多少炎黃子孫……然黃河之千里九曲,應知出自崑崙;即紫芝之萬桿千枝,亦識連生並蒂也。溯我遠祖,源於黃河流域陝西姬水,發祥於河南新鄭,立宗詞於河北清河,而後輾轉浙江婺、衢,遷徙福建上杭,再移廣東乳源,定居四川鄰水。數千年歲月,凡百代創業,詩禮傳家,孝誠做人,瓜瓞延綿,堪稱望族。然此淵源及滄桑,族姓又知多少耶?知道者,得之於譜牒;不知者,失之於譜牒。由是可見修譜之必要,此其一也。先祖教誨:族譜之修,其大綱有四,條目有八。四者何?敬祖也,孝親也,睦族也,貽後也。八者何?世系有考,籍貫可稽,名派各別,長幼攸分,以至祖功宗德之盡載,廬墓田園之悉陳,母族妻黨之並志,子孫遠近之各別。譜之普載如是,方可一脈昭然。此其譜牒必修之二也。人之有祖,猶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世系明,親疏辨,而人倫重;人倫重則名分正,昭穆序,禮義廉讓之風由是而起,孝悌忠信之行油然而生。此其譜牒必修之三也。垂宗功之偉績,揚祖德之流芳,不忘根本,繼承光大。此其譜牒必修之四也。前徽彰,後裔則生其景仰;規條立,族姓則准其率從。遞傳之後愈久而愈存其真;一族之間益繁而益見其篤。此其譜牒必修之五也。國之有史,縣之有志,族之有譜,猶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既自然也,亦必然也。此次共勷譜牒,是我族人沿著兩百年前之祖譜的足跡走出的輝煌的一步,是對我祖徙遷鄰水近三百年的最好的紀贊,也是送給先祖和後昆的一份極富意義的厚禮。通過此次修譜,充分顯示出並強化了我姓同胞的親和力及認同感。今斯譜既修,上無愧列祖列宗,下可垂族子族孫;重人倫而收族,推孝誠於不竭,使一本九族之親如一身之血脈,通貫周流而無間焉。願我族人共體孝親敬長之意,各懷敦本睦族之心,兢兢自守,親親太和,克己規肅,玉振家聲,各房昌熾,家富族榮。是為序。並填詞一首(寄調「水調歌頭」)贊曰:源出昆崙山,派衍清河堂。輾轉浙江婺衢,遷徙閩上杭。再移嶺南粵地,卜處韶州乳邑,文獻耀楣光。白雲峰峻峨,龍溪水流長。古潾地,芭蕉河,亦故鄉。振公靈垂, 三祖創業家道昌。上承教肅詩禮,下啟忠孝信義,張氏譜牒香。千秋揚祖德,萬代頌宗方。

張姓是中國最大之一的姓,得姓歷史悠久,族大支繁。張姓曾有43個望族,在所有姓氏中無與匹敵。

張姓,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張氏族人;三是人才輩出,不可勝數,從古至今,歷代皆有張氏的傑出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著力量。

關於張姓的始祖,歷代史書中有如下記載:「黃帝第五子清陽生輝,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見《元和姓纂》)「揮造弧矢,受封於張,後為弓氏。張,望出太原。」(見《姓氏考略》)

「 張,黃,李,趙,黃帝賜姓。」 (見《風俗通》)

「張氏,世仕晉,晉分為三,又世仕韓,此即晉之公族以字為氏者。譜家謂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賜姓張氏。此非命姓氏之義也。按晉有解張,字張侯,自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侯之字以命氏,可無疑也。(見《通志。氏族略 。以字為氏》)

「張姓出於姬姓,至周而氏者祖於韓,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陽,洛陽,河東,始興,馮翊,吳郡,平原,青河,河間,中山,曰魏,曰蜀(見袁桷《張氏宗譜序》)

從以上記載看,張姓之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是黃帝的直系後裔。黃帝第五子青陽,生子曰揮。這位叫揮的黃帝之後,正是張姓的始祖。所以說張姓是黃帝的直系後裔,並不為過。

這位名揮的黃帝後裔,非常聰明,他觀看到天上的弧星,便仿其形狀做了弓矢。原來,天上有星名「天弓」 ,簡稱「弧」 。屬井宿,共九星,在天狼星東南。 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在犬犬、南船兩星座內。《宋史 。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東南,天弓也」,揮看到「天弓」 ,由「天弓」 之形受到啟發,最早發明了弓矢--這個古代重要的武器。 他也由此而被 「賜姓張氏」。

不過,當初的「張」,非命姓氏之義也 「。因為弓矢發明之後,在使用之前,必須先用力氣將弓張開,不然,就無法使用。揮是因為這個緣故而命為 「張氏」 的 。從此之後,揮的後代子孫有的姓弓,有的姓張,分成兩支,也是出於此因。後世的張姓,在談及自己的姓氏時,常常解釋為 「弓長張的張」 也是起於此故。這支源於揮的張姓,得姓甚早,是中國張姓中最早古老的一支。

過了近兩千多年,到了大約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中華大地上的張姓,又出現了兩支。與其他姓氏所不同的是,新加入的這兩支張姓,也是以黃帝為始祖的,均出自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立的韓國和晉國。在韓國和晉國之中,有人以張為氏,即「張姓出於姬姓,至周氏而氏者祖於韓」 ,「晉有解張,字張侯,自此晉國始有張氏」。 在張氏的總源流中,又增兩支支源流。這兩支張氏源流,比揮之後要晚兩千多年,但都是黃帝軒轅氏的後裔,只是有遠近的區別而已。

關於張姓的最早源地,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揮這一支,最初源於現今的太原。太原,是中國張氏的源地,也是中華民族張氏望族所在地。

到了周代的韓國和晉國之後,由於加入新的系源,張姓的源地也發展至多處,當時的韓國,「其得望者十二」,前已引袁桷之說,此處不再。當時的晉國,成為張氏望族的有「「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韓、晉國中改姓為張姓者,雖晚於揮之後裔,但卻後來居上,繁衍很廣。 據《中華姓府》張紙圖譜記載,明朝年間,張氏已有43望,不僅遍布全國,而且成為許多地方的望族,超過了其他諸姓。周代的這兩支張氏姓源,為張氏後來成為中國的一個大姓,起了很大作用。

在張氏姓源中,也有少數民族加入的成分。這是到了漢代之後,由於劉漢的強盛,一部分少數民族改姓為劉,也有一小部分少數民族改姓為張。一些他姓人士,敬慕張姓的族大人眾,也棄之原氏,擇張而從。《魏志》上記有曹操的大將張遼,原來姓聶,後來改從張姓,《讀史方輿紀要》也有「漢諸葛亮賜龍佑那為張氏」的記載。這些均是例證。

張氏族大支繁,其播遷情況也比較複雜。由於張姓遍布全國,張姓的望族遍及各地,這就使得張姓在數千年的繁衍和播遷中,有其十分複雜的特點,雖然每一地的張姓,都有各自的繁衍中心,但播遷的先祖和時間、路線,與其他姓氏大都有著共同的播遷先祖的情形不大一樣。它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路線,向不同的方向遷居的。

張姓歷來人才濟濟。從戰國時遊說六國連橫事秦的張儀開始,在以後的各朝各代中,均有張氏名人登上歷史舞台。張氏「家珍」之多,很少有他氏能與之相比,略舉如下:

漢時,張姓名人就已名列前茅。無論是在治政、事功,還是學術、藝術、醫學等方面,均走在前列。漢初大臣張良,為輔佐劉邦得天下,出過許多奇謀良策。兩次出使西域的張騫,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的聯繫,發展了漢與中亞各地人民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科學家張衡,創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轉動的渾象儀(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地動儀。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寫下《傷寒論》、《金匱要略》,對中國醫學發展有重大貢獻。書法家張芝,「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被稱「今草」。

漢之後,有黃巾起義首領張角;三國時的大將張飛、張遼;晉時文學家張載、學者張湛;唐代詩人張繼、張祜、張籍,書法家張旭;宋時詩人張耒。相傳唐代有張公藝一家,九世同居共財,遠近稱頌。事情傳到唐高宗那裡,高宗親自前來探望。高宗向他詢問保守家業、和睦家庭的訣竅,他只寫了一百多個「忍」字作為回答。高宗從中悟出了治國齊家的大道理,深為感動,心滿意足地起駕回宮。此後,張公藝家族為了紀念這次有意義的事件,便以「百忍」作為自己家族的徽號。另據唐代典籍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群臣為玄宗祝壽,多獻奇異珍寶,只有宰相張九齡獻上一部名為《千秋金鑒錄》的書籍。他在書中詳細論述了古今興亡之道,意在規勸玄宗應於天下太平之時記取歷代興亡的教訓,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後,玄宗對他這份貴重的「禮品」十分珍視,還專門下詔進行彰表。因此,張九齡的族人也引以為榮,開始以「金鑒」為堂號。

從古到今,張姓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將帥。此外,如思想家張載、張式對儒家理論的貢獻,佛學家僧肇(俗姓張)對佛教思想的升華,以及張天師的道教世家等等,都具有重大意義。另如張學良的兵諫抗日、張福林的太空探險等等,也都是功在當世、名垂青史的重大事件。這些,無不都是張姓人對歷史和文化的重大貢獻。

今天,張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1位。文轉載自《張氏源流》

82.《張姓淵源與播遷》中國濮陽張姓研究會會長 張煥書 張姓是華夏大族之一,人口近一億,遍布全國及世界各地。張姓祖根在哪裡?有的說河北清河,有的說山西太原,有的說河南濮陽,為了尋清這個問題,本會邀請省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舉行了兩次張姓起源學術研討會,進行了實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實,確認中華張姓始祖是揮公,揮公得姓於帝丘(今河南濮陽),帝丘是張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張姓源於濮陽。其它地方只是流,是支脈。

史籍及譜牒依 據我們查閱有關張姓始祖揮公的記載見之於書的有17種之多。《世本》曰:「揮作弓,牟夷作矢」。這是今見最早的關於揮的記載。《史記?五帝本紀》曰:「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唐?林寶《元和姓纂》云:「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管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宋毆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曰:「張氏出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清乾隆朝重修《張氏族譜?受姓淵源考》:「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從上述文獻可知,揮為張氏得姓祖,這一觀點,除宋代鄭樵所著《通志》認為解張是張姓始祖外,其它史書均無疑義。但是,揮是黃帝之孫,或是黃帝之子;揮是玄囂青陽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陽氏之子,卻有分岐。我們認為,揮是黃帝之孫,玄囂青陽氏之子。其根據有二:(1)《國語?晉語》曰:「凡黃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姞,儇,依是也」。(其中有二人同為姬姓,二人同為己姓)。《史記?五帝本紀?注釋》,《世本》,《大戴禮記》等文獻均有同樣記載。黃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沒有張姓,這說明張姓非黃帝所賜,揮公非黃帝之子,乃黃帝之孫,和顓頊是親叔伯兄弟,是同時代人。(2)當代著名民族源流學家何光岳先生考證,少昊金天氏本東夷族,非黃帝後裔青陽氏,亦就排除了少昊為黃帝之子說,揮為玄囂青陽氏之子是比較可信的。

地望考查 玄囂因何得號青陽氏?這與其封邑有關,我國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為陽」。青陽,即清水之陽(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經濮陽。《讀史方輿紀要》曰:「淇水過內黃縣南為白溝,亦曰清河」。又曰:「淇水...經內黃,清豐之間,其下流入大河,故瀆今湮」。《前漢書?地理志》曰:「清河水出內黃縣南」。以上引文說明古清河與淇河,白溝為一河的不同名稱。《詩經?衛風?氓》篇:「氓之蚩蚩,抱布 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涉淇」即「涉過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至於頓丘」古邑名,在今濮陽城西,浚縣境內。從這首古詩也說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今濮陽市區張儀村,班家,店當一帶村民,仍稱村北為北清河,村南為南清河。據著名歷史學家朱紹侯先生講:「帝丘(今濮陽)在上古時期是東夷族勢力與黃帝族勢力的交接地區。因此,黃帝必須在帝丘設防,所以把其子玄囂封於青陽」。由此可知,張姓始祖揮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長之後又在帝丘輔佐帝顓頊。由於揮十分聰明英武,他夜觀弧星,折枝彎條,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顓頊部族的戰鬥力。弓矢用於狩獵,獵獲的鳥獸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於戰爭,打敗了與顓頊爭帝的共工部族,使顓頊統治的疆域「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址,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由於揮公功勛卓著,帝顓頊封其為弓正(亦稱弓長),並賜姓張,是符合曆 史實際的。有人說,清河在中國境內何止一條?河北,山東,山西,安徽等省都有清河,怎麼斷定濮陽的古清河就是玄囂的封邑青陽所在地呢?這是因為濮陽古稱帝丘,顓頊建都於此,至今濮陽城中心四牌樓上仍鐫刻著「顓頊遺都」四個大字。帝顓頊,帝嚳死後均葬於帝丘,今陵墓尚存,這一點是哪個清河也沒有的。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囂封邑青陽所在地,玄囂也因封地青陽而號青陽氏。

當代族史研究成果何光岳先生關於揮為玄囂青陽氏之子的論點,在當今史學界頗具權威性,為研究張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據。著名族史專家謝均祥先生經過多年研究考證,確認張姓源於濮陽。他的這一研究成果,1994年曾在《毆洲時報》,《河南廣播電視報》等國內外報刊上表。以上論據充分證明了:揮公即是張姓始祖,因發明弓矢而得姓,張姓祖根在濮陽,這便是張姓的淵源。

此外,後世有以字為姓者,也有因種種原因改姓者。如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解張,字張侯,在晉齊鞍之戰中作戰勇猛,戰功卓著,他的後代以他的字為姓,改解姓為張姓。戰國時期,魏國人范睢,為躲仇人迫害,改姓易名,自稱張祿,西入秦國,屢次為秦王出謀劃策,因功登上相位,三國名將張遼,原姓聶,漢末黑山起義軍首領張燕,原姓褚,另有少數民族改姓張的,在當代中國回,滿,藏,苗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中,都有張姓人群存在。但這只是支脈,是流,而不是源。《張姓的播遷》張姓先民是怎樣從得姓地濮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這是個大課題,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夠說清的。現僅就我們的初步考查,談一下我們的看法。

83、《張姓考略》張姓,是中國最大之一的姓。得姓歷史悠久,族大支繁。張姓曾有43個望族,在所有姓氏中無與匹敵。   張姓,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張氏族人;三是人才輩出,不可勝數,從古至今,歷代皆有張氏的傑出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著力量。關於張姓的始祖,歷代史書中有如下記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見《元和姓篡》)「揮造弧矢,受封於張,後為弓氏。張,望出太原。」(見《姓氏考略》)「張、王、李、趙,黃帝賜姓。」(見《風俗通》)   「張氏,世仕晉,晉又分三,又世仕韓,此即晉之公族以字為氏者。譜家謂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賜姓張氏。此非命姓氏之義也。按晉有解張,字張侯,再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侯之字以命氏,可無疑也。」(見《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     「張姓出於姬姓,至周而氏者祖於韓,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陽、洛陽、河東、始興、馮翊、吳郡、平原、清河、河間、中山、曰魏、曰蜀。」(見袁桷《張氏宗譜序》)     從以上記載看,張姓之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是黃帝的直系後裔。黃帝第五子青陽,生子曰揮。這位叫揮的黃帝之後,正是張姓的始祖。所以說張姓是黃帝的直系後裔,並不為過。    這位名揮的黃帝後裔,非常聰明。他觀看到天上的弧星,便仿其形狀製做了弓矢。原來,天上有星名「天弓」,簡稱「弧」。屬井宿,共九星,在天狼星東南。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在犬犬、南船兩星座內。《宋史?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東南,天弓也。」揮看到「天弓」,由「天弓」之形受到啟發,最早發明了弓矢──這個古代重要的武器。他也由此而被「賜姓張氏」。       不過,當初的「張」,非命姓氏之義也。因為弓矢發明之後,在使用之前,必須先用力氣將弓張開,不然,就無法使用。揮是因為這個緣故而命名為張氏的。從此之後,揮的後代子孫有的姓弓,有的姓張,分成兩支,也是出於此因。後世的張姓,在談及自己的姓氏時,常常解釋為「弓長張的張」 ,也是起於此故。這支源於揮的張姓,得姓甚早,是中國張姓中最告老的一支。     過了近兩千多年,到了大約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中華大地上的張姓,又出現了兩支。與其它姓氏所不同的是,新加入的這兩支張姓,也是以黃帝為始祖的,均出自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立的韓國和晉國。在韓國和晉國之中,有人以張為氏,即「張姓出於姬姓,至周氏而氏者祖於韓」,「晉有解張,字張侯,再此晉國始有張氏」。在張氏的總源流中,又增兩支支源流。這兩支張氏源流,比揮之後要晚兩千多年,但都是黃帝軒轅氏的後裔,只是有遠近的區別而已。    關於張姓的最早源地,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揮這一支,最初源於現今的太原。太原,是中國張氏的源地,也是中華民族張氏望族所在地。     到了周代的韓國和晉國之後,由於加入新的系源,張姓的源地也發展至多處,當時的韓國,「其得望者十二」,前已引袁桷之說,此處不再。當時的晉國,成為張氏望族的有「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韓、晉國中改為張姓者,雖晚於揮之後裔,但卻後來居上,繁衍很廣。據《中華姓府》張氏圖譜記載,明朝年間,張氏已有望族43望,不僅遍布全國,而且成為許多地方的望族,超過了其它諸姓。周代的這兩支張氏姓源,為張氏後來成為中國的一個大姓,起了很大作用。    在張氏姓源中,也有少數民族加入的成份。這是到了漢代之後,由於劉漢的強盛,一部份少數民族改姓劉,也有一部份少數民族改姓張。一些他姓人士,敬慕張姓的族大人眾,也棄之原氏,擇張而從。《魏志》上記有曹操的大將張遼,原來姓聶,後來改從張姓,《讀史方輿紀要》也有「漢諸葛亮賜龍佑那為張氏」的記載。這些均是例證。  張氏族大支繁,其播遷情況也比較複雜。由於張姓遍布全國,張姓的望族遍及各地,這就使得張姓在數千年的繁衍和播遷中,有其十分複雜的特點。雖然每一地的張姓,都有各自的繁衍中心,但播遷的先祖和時間、路線,與其它姓氏大都有著共同的播遷先祖的情形大不一樣。它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路線,向不同??睦家族的訣竅, 他只寫了一百個「忍」字作為回答。高宗從中悟出了治國齊家的大道理,深為感動,心滿意足地起駕回宮。此後,張公藝家族為了紀念這次有意義的事件,便以「百忍」作為自己家族的徽號。另據唐代典籍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群臣為玄宗祝壽,多獻奇異珍寶,只有宰相張九齡獻上一部名為《千秋金鑒錄》的書籍。他在書中詳細論述了古今興亡的教訓,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後,玄宗對他這份貴重的「禮品」十分珍視,還專門下詔進行彰表。因此,張九齡的族人也引以為榮,開始以「金鑒」為堂號。    張姓在漢代就已發展成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姓,至唐代又名列天下10大姓之首。明時,張姓人已遍布全國的1113個縣中,其覆蓋率佔全國州縣總數的93%以上,如今已是一個擁有近億人口、分布遍及全國和世界許多地區的中華大姓。  從古到今,張姓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將帥。此外,如思想家張載、張栻對儒家理論的貢獻,佛學家僧肇(俗姓張)對佛教思想的升華,以及張天師的道教世家等等,都具有重大意義。另如張學良的兵諫抗日、張福林的太空探險等等,也都是功在當世、名垂青史的重大事件。這些,無不都是張姓人對歷史和文化的重大貢獻。    今天,張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位。 84、《張姓祖根在濮陽》濮陽縣文史資料 張姓文化專輯 作者簡介: 朱紹侯,著名歷史學家,遼寧新民人,一九五四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研究部,歷任河南大學歷史系主任,河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中國歷史學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河南省歷史學會會長等職。所著《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史研究入門》被國家教委確定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一九九二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張氏是中國四大族姓(張王李趙)之一。據姓氏專家統計,張氏族姓居住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總人口約有一億左右。對於這樣一個顯赫大族的族根的研究,從目前的情況看,除賜姓,改姓(如三國時諸葛亮賜龍佑那為張姓,世居雲南;張遼本為聶氏,後改為張氏,世居馬邑)之祖根外,有關張氏祖根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根於濮陽,始祖揮公說;二.根于山西,始祖解張說;三.河北清河為張氏祖居之地說。揮公為張姓始祖 據筆者所看到的文獻資料,除《通志?氏族》不承認揮為張姓始祖,主張解張為張姓始祖外,其它所有數據都認為揮為張氏之始祖。《世本》(秦嘉謨輯補本):"張氏,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唐《元和姓纂》所引與此全同)。北宋《姓解》:"張氏,出自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弧,以張網羅取禽鳥,世掌其職,遂以為氏"。(《廣韻》所記與此全同) 《路史?後紀五》:"黃帝子揮封於張,為張氏。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明張浚《張氏統宗譜》:"吾張氏得姓者,自軒轅黃帝第三妃彤魚氏之子揮,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 清乾隆朝重修《張氏族譜?受姓淵源考》:"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揮公是黃帝之孫 類似數據,不再一一贅引。從以上所引 以張氏祖根在濮陽物,在追記中存在矛盾是正常現象,是可以理解的,而這些互有出入的數據卻都證明了揮是張姓始祖的事實。上是從所引用的資料中,論證揮為張姓始祖的歷史根據,儘管這六條資料互有矛盾,但是,作為後人追記的傳說時代的歷史人用的數據中可以看出來張姓始祖揮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由於揮是歷史傳說時代的人物,各書記載互有出入,如揮得姓的原由就有三種說法:一說"揮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世掌其職,賜姓張氏";一說"揮始造弦弧,以張網羅取 禽鳥,世掌其職,遂以為氏";一說"揮封於張,為張氏"。雖有不同,但在揮為張姓始祖這一點上則是一致的。再從張字的結構上分析,弓長或長弓為張,《說文》:"張,施弓弦也",說明揮的得姓與發明弓矢,弓弦有密切關係,這也是不容懷疑的歷史事實。還有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各書記載也不一致。根據《國語?晉語》的記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有二人同為姬姓,二人同為己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在這十二姓中沒有張姓,可以斷定揮不是黃帝之子,而是黃帝之孫。但揮是黃帝哪個兒子之子,各書記載也不相同。一說是青陽之子,一說是青陽少昊之子。據古書記載,黃帝之子中,有兩個青陽氏,除少昊之外,還有一個青陽玄囂(枵)。據《史記?五帝本記》《索隱》考證:"案:皇甫謐及宋衷皆云:玄囂青陽即少昊也",企圖調節少昊,玄囂兩個青陽氏並存的矛盾。但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認為少昊金天氏是東夷族的首領,與黃帝族不是一個族系,這就排除了少昊為黃帝之子,揮之父的可能性。另外,從姓氏學的角度來看,少昊為己姓,玄囂為姬姓,而揮在得姓之前,亦為姬姓,這就說明揮只可能為玄囂之子,不可能是少昊之子。所以《路史》注說:"以揮為少昊第五子尤無據也"。 《史記?五帝本記》載:"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這裡所說的青陽,是玄囂的封號,江水是玄囂的降生地。意思是說玄囂降生於江水,封邑在青陽。《正義》引應劭云:(江水)古江國也"。《地理志》亦云:" 安陽古江國也"。又引《括地誌》云:"安陽故城在豫州新息縣西南八十里"。按豫州新息縣即今河南息縣,就是說玄囂降生地古江國安陽,不是現在的豫北安陽。玄囂的降生地與揮的一生活動關係不大,玄囂的封邑青陽才是揮成長,生活的地方。 按中國以"山南為陽,水北為陽"的傳統解釋,青陽即在清水之陽(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經濮陽,這就證明張姓始祖揮就生長活動在今濮陽地區。 《水經?清水》曰:"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東北過獲嘉北,又東過汲縣北,又東北入於河"。酈道元:"謂之清口,即淇河口也,蓋互受其名耳"。《地理志》曰:"清河水出內黃縣南。無清水可來蓋河徒南注,清水瀆移,匯流徑絕,余目尚存,故東川有清河之稱"。《讀史方與記要》曰:"淇水東過內黃為白溝水,亦稱清河"。又曰:"淇水經內黃,清豐之間,其下流入於大河,故瀆今湮"。上引《水經注》及《讀史方與紀要》,說明古清河與淇河,白溝為一河的不同名稱,它源出於修武之北黑山,流經獲嘉,汲縣,內黃,清豐之間,後因河水南移,故內黃,濮陽一段清河斷流,但遺迹尚存。現在濮東9公里有一地名清河頭,明代稱清河裡,足證古清河與濮陽有密切關係。又據實地調查,在今濮陽張儀村,班家村一帶的村民,仍稱村北為北清河,村南為南清河,說明在古代,濮陽,內黃確實存在過一條清河。 清河,在中國境內何止一條。河北,山東,安徽等省都有清河;同是在河南,鄧縣流入湖北境內的也有一條清河,怎麼斷定濮陽的古清河就是玄囂的封邑青陽所在地呢?這是因為帝丘(濮陽)是 "帝後所都",並有顓頊,帝嚳二帝陵(在今內黃境,古屬帝丘)可作見證。揮是張姓始祖,但為什麼張氏祖根在濮陽呢?這還要從揮之父青陽玄囂研究起。 帝丘(濮陽)在上古時期是東夷勢力和黃帝族勢力的交接地區,因此黃帝必須在帝丘設防,所以才把其子玄囂封於青陽。在蚩尤族北進之後,黃帝族的經營重心也移向豫北豫南地區,故黃帝族才能在涿鹿(河北省西北部桑乾河流域)大敗蚩尤。至黃帝之孫,昌億之子顓頊 帝時,遂以濮陽為帝都,其後玄囂之孫帝嚳也以帝丘為都城,故《路史?國名紀丙》記載說:"濮陽,帝後所都,今澶之屬縣,所謂帝丘,有顓頊城"。顓頊,帝嚳死後又都葬在濮陽。由此可知,張姓始祖揮幼年隨其父玄囂生活在濮陽,成人後輔佐其堂兄弟顓頊帝任弓正,工作在濮陽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據此,可以說張姓祖根就在濮陽。


推薦閱讀:

「浪潮」之下的從眾心理
百科知識
維基百科研究表明:1%的大佬貢獻了77%的成果
【百科知識大全】輕喜文化類—體育文化

TAG:文化 | 知識 | 轉載 | 百科 | 百科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