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智謀故事》之軍事謀略(四)
《古代智謀故事》之軍事謀略(四)
陸遜明攻襄陽,暗取江夏
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孫權北征魏國,讓陸遜和諸葛瑾攻打襄陽。陸遜派親信韓扁帶著奏表呈報孫權,返回時在沔中碰上敵人,沒敵人捕獲。諸葛瑾聽說後十分恐懼,寫信給陸遜說:「主上的車駕已經返回,敵人抓到了韓扁,完全掌握了我方的虛實底細,而且江水已經乾涸,應當趕快撤回。」陸遜沒有答覆,他正在督促人們種蕪菁和豆子,與眾將領弈棋,以射覆為遊戲,就如平常一樣。諸葛瑾說:「陸公足智多謀,定有辦法。」於是前來會晤陸遜,陸遜說:「敵人知道主上已經返回,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了,要集中力量來對付我們。再者他們已經駐守要害地方,我軍將士思想動搖,我們應當鎮定自己以穩住軍心,再施展靈活多變的計策,然後退兵。現在就表示要退兵,敵人將認為我們害怕,仍然要來進逼,這是必定失敗的趨勢啊。」於是率全體兵馬,進兵襄陽,部隊擺了整齊的陣營,岸上河中步調一致,給敵人以聲勢浩大的感覺,卻暗地派兵攻打江夏的新市、安陸、石陽三縣。這三縣守軍毫無防備,吳軍殺到,沒了主張,被迫投降。
分兵合擊,蘇則平定河西
三國時,在河西一帶的羌人發生動亂,他們進攻武威、張掖二郡。漢人張進、黃華、演成了他們的領袖。當時,魏國的護羌校尉、關內侯蘇則認為必須採取必要措施,將動亂平息。他召集河西各郡的太守和豪族,說:「現在叛軍的勢力雖然強盛,但都是才聚起來的烏合之眾,有的還是被迫脅從,不一定就是一條心,利用他們的矛盾打擊他們,就會使他們的陣營瓦解。那部分想依附朝廷的人如果投靠過來,勢必壯大我軍的力量,叛軍人數就要減少。這樣既得到人力的補充,又壯大了我軍的氣勢,這時候出動討伐敵人,一定會將其擊敗。如果等候朝廷派兵,來回就是幾千里,日子長了,就會使他們的力量得以凝聚,要離散他們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了。」於是大家制定了作戰方案,由郝昭發兵救武威,蘇則與丘興則攻張掖。將演斬首,黃華被迫投降,張進授首。河西平定。
以靜制動敗蜀軍
青龍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又統率10萬大軍,進駐渭水南岸,意圖以此為基地,一舉蕩平曹魏政權,建立統一中原的千秋功業。魏國仍以司馬懿為主帥,反擊蜀軍。司馬懿利用諸葛亮多謀少勇這一弱點,故布疑陣,將諸葛亮逼出渭水南岸這一勝負必爭之地,然後堅守待變。他料定蜀軍遠離本土,利在急戰,時間一久難免糧草不繼,兵無鬥志,自然不戰而退。因此,不管蜀軍在魏軍軍營外如何耀武揚威,甚至於收到諸葛亮派人送來侮辱性的東西——諷刺他膽小如鼠的一些婦女服飾,他都裝聾作啞,甘做縮頭烏龜;為了安撫帳下群情激憤、蠢蠢欲動的士卒,他還假意向早已授意他堅守不戰的朝廷請示,裝出一副我欲戰而朝廷不許的無可奈何的姿態。其實他心裡早已有底,諸葛亮重病在身,仍然日理萬機,勢難長久;諸葛亮一旦逝世,蜀軍就將群龍無首,縱然人多勢眾,也無法再與養精蓄銳的魏軍抗衡。事情果然不出司馬懿所料,在長達百餘天的對峙之後,諸葛亮病逝于軍中。蜀軍失去主帥,只好按照諸葛亮生前的部署,悄悄撤回成都。由於司馬懿的謀劃周密,魏軍在這場長時間的對峙中,不費一兵一卒,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各個包圍,郭淮勝姜維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郭淮在魏軍中擔任先鋒,出兵伐蜀。到了正始八年(公元247年),隴西、南安、金城、西平諸羌餓何、燒戈、同伐蛾遮塞等聯合起來反叛,包圍城鎮,並與蜀漢相聯絡,又挑起涼州胡人首領治無戴起兵反叛。魏派夏侯霸、郭淮領軍前去征討。郭淮利用敵人部隊之間失去聯繫,予以各個擊破。正始九年(公元248年),羌人駐紮在白土城,想依黃河之險抵抗。郭淮假裝從上流出兵,但秘密派兵從下流渡河,佔據白土城,發動進攻,大破敵兵。時姜維出兵石營,準備與治無戴聯合,留下陰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築城堡,收取諸羌散兵做為人質。郭淮想兵分兩路,諸將領認為,姜維向西聯絡強大的胡兵,廖化則守據天險,如果兵分兩路,必將削弱力量,前進不能取勝於姜維,後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如若集中兵力奮力西進,趁胡、蜀兩兵未能接上關係之前,各個包圍,敵人將被擊殲。郭淮說:「現在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維肯定要有所顧及。等姜維趕回來,廖化已被平定,而且可以使姜維疲於奔命,姜維的軍隊不向西接應胡人,胡人自然會撤離,這才是一舉兩得的上策。」於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維。自己則率大軍強攻廖化。姜維果然疲於奔命,只得撤退。
呂蒙智獲湖南三郡
湖南原為劉備的蜀漢所有,歸關羽管轄。孫權命令呂蒙領兵向西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呂蒙即率大軍啟程,將勸降的文書發布給長沙、桂陽二郡。二郡守將望風歸降東吳,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劉備親自從蜀郡來到公安,派遣關羽爭奪這三個郡。當時孫權駐紮在陸口,派遣魯肅率領1萬人駐紮在益陽抗拒關羽,派人送快信給呂蒙,讓他放棄零陵,急速返回益陽援助魯肅。當初,呂蒙已經奪取了長沙郡,應當前往零陵郡,經過縣時,南陽人鄧玄之與他同車。鄧玄之是郝普的老朋友,呂蒙想讓他誘郝普投降。接到孫權的信後,呂蒙將來信秘而不宣,夜裡召集手下將領,授以計謀,議定第二日早晨攻打零陵城。又對鄧玄之說:「郝普忠而不智,他不知道現在的形勢,劉備在漢中,關羽在南郡,他的大本營已被孫規的部隊攻破,他們現在不能自保,哪有能力來救零陵?況我軍士卒精銳,都有為國抗爭的決心,郝普自不量力,真如以卵擊石。您去見他時,請對他曉之以理,陳述目前這種利害關係。」鄧玄之去見郝普,詳細地敘述了呂蒙的意見,郝普由於懼怕而聽從了。鄧玄之先出城向呂蒙彙報,說明郝普隨後就會到來。呂蒙即布置四員大將,各挑100精銳共400人,等郝普一出城,立即進去守住城門。不一會郝普出了城,呂蒙迎上去執手問候,和他一起下船。寒暄完畢,取出孫權寫給他的信給郝普看,撫掌大笑。郝普一看信,才知道自己被騙,原來劉備駐紮在公安,關羽駐紮在益陽,距離自己並不遠。呂蒙此計成功,即把後事留給部下孫皎,當天率軍趕赴益陽,將關羽趕走。湖南即為東吳領地。
陸遜平定山越
吳國境內的山越,一直盤踞在險峻的山區,危害朝廷。孫權問陸遜可否有對策,陸遜說:「當今天下大亂,各路英雄,八方豪傑,都有稱霸的野心,而山越也不例外。他們山處而水行,都在險峻的地方,我們現在連內部的山越還不能平定,哪能有個穩固的後方,去與劉、曹作戰呢?」孫權又問:「有何辦法?」陸遜說:「可以招募士兵,選擇能適應山區作戰的士兵。」孫權即令陸遜去辦。時逢丹陽叛首費棧接受了曹操的任命,煽動山越人作亂,為曹操作內應,孫權派陸遜去討伐費棧。費棧的黨羽很多,而陸遜前往討伐的兵力很少,他就增設了許多旗幟、戰鼓、號角,夜裡潛伏在山谷中,發動攻擊時突然鼓角齊鳴,士兵吶喊著沖入敵陣,山越不知來了多少人馬,驚慌得丟下武器四散奔逃。於是這裡的山越叛亂得到平定。
司馬師先守後攻敗吳軍
公元253年,東吳太傅諸葛恪圍攻魏國的新城。當時青州、徐州也都是魏的領地,魏國朝臣們都擔心東吳分兵進犯青、徐二州,因而主張在青、徐二州的天然屏障淮河、泗水沿岸布防,以扼制東吳。魏大將軍司馬師都督諸軍。他不以為然地說「諸葛恪剛被東吳授以重任,想獲取一時的功利,集中兵力於合肥,意在攻取此地,根本無暇顧及青、徐二州。況且水路關口很多,布防需要相當多的兵力,少則無法禦敵。」因而主張不必特別加強布防,後來諸葛恪果然如司馬師所預料的,率江北諸路軍馬向合肥雲集。
司馬師派鎮東將軍丘儉、揚州刺史文欽等率軍抵禦。丘儉、文欽向司馬師請戰。司馬師說:「諸葛恪率軍深入腹地,想決一死戰,鋒芒畢露不易於阻擋。況且新城雖小但防禦工事堅固,難以攻克。」於是命令將士高牆壁壘嚴陣以待,決不輕易出擊。雙方相持了幾個月,諸葛恪屢攻不克,銳氣大減,乃至死傷過半。這時司馬師又預料諸葛恪必然很快撤軍,便命令文欽率精銳部隊趕赴吳軍撤退必經之地合榆,並且命令丘儉為後續增援。不幾日諸葛恪果然撤退。文欽於合榆伏兵夾擊,大敗諸葛恪,斬首萬餘人。
分兵漢中,旨在取蜀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馬昭定下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計,決意先取劉蜀,再伐東吳。對於蜀中形勢司馬昭可以說是了如指掌。蜀國外圍兵力不足5萬,據此防守各大關隘顯系僧多粥少,難以與進犯的敵軍抗衡;守衛成都及蜀中其他郡縣的兵力也不過4萬左右,魏國大軍一旦突破劍閣天險,勢必如入無人之境,成都唾手可得。蜀將姜維英武過人,萬萬不可輕覷,所以必須派兵將他牽制於沓中,同時截斷他的歸路,使他無從回救成都。計議已定,即派鄧艾牽制姜維,諸葛緒在武街阻止姜維回撤,派鍾會率領李輔、胡烈等將由駱谷直襲漢中。交戰以後,姜維看到魏軍來勢兇猛,對於成都有勢在必得之意,即與張翼、廖化並為一軍,固守劍閣。魏徵蜀主將鍾會發兵猛攻,姜維無暇他顧,鄧艾則從陰平跨越蜀川絕險,神不知鬼不覺地就到了蜀中重鎮江油,接著攻下綿竹,進軍洛縣,蜀後主劉禪獻璽投降。蜀國滅亡。這次征伐蜀國的行動,歷時僅三個月,即告功德圓滿。
杜曾騎兵勝陶侃
西晉懷帝時,繼八王之亂後,匈奴等少數民族起兵攻晉,史稱永嘉之亂。在永嘉之亂中,曾勇冠三軍的杜曾殺掉了據守竟陵自號「楚公」的牙門將胡亢,收降其部眾,自號南中郎將,領竟陵太守。晉愍帝時,愍帝派第五猗為安南將軍、荊州刺史。杜曾在襄陽迎接了他,並與之聯姻。於是杜曾與第五猗分別據守沔水和漢水一帶。當時廬江郡守陶侃在擊敗杜領導的反晉武裝後,任荊州刺史,鎮守武昌,並乘勝進攻杜曾。陶侃瞧不起杜曾。陶侃的司馬魯恬對陶侃說:「古人爭戰,首先考慮的是將帥的能力,現在您的諸位將領沒有敵得過杜曾的,不可輕易地進攻他。」陶侃根本聽不進魯恬的話,於是發兵包圍杜曾於石城。陶侃雖兵多於杜曾,但杜曾有一部分騎兵而陶侃只有步兵。杜曾決定利用騎兵以長擊短,以少勝多。於是,他趁陶侃軍不備,偷偷地打開石城城門,令騎兵突圍而出,沖向陶侃軍的背後,打亂了陶侃軍的陣腳,隨後大軍衝殺出城。陶侃軍大敗,僅投水而死者就達數百人。
溫嶠佯醉瞞王敦
東晉初年,王敦為大將軍、荊州牧,握有重兵,駐守荊州,陰謀推翻司馬氏政權,取而代之。當初,東晉明帝信任中書令溫嶠,王敦對此很反感,請求讓溫嶠當他的左司馬,明帝被迫答應了。溫嶠到了王敦軍中後,裝出勤謹恭敬的樣子,事無巨細,都料理得井井有條,還時常向王敦進獻密計,討王敦的歡喜。主動地與王敦的親信錢鳳交結。為了提高錢鳳的聲譽,他逢人便說:「錢世儀(錢鳳)滿腹經綸。」溫嶠素有善於品評人物的美名,錢鳳十分歡喜,便與溫嶠結為好友。正巧,丹陽尹死了,溫嶠便對王敦說:「丹陽是咽喉重地,公應該選派自己人去就任,如朝廷派人,恐對公不利。」王敦認為很有道理,便問誰可勝任,溫嶠說:「我以為沒有比錢鳳更合適的了。」錢鳳也推薦溫嶠,溫嶠假裝推辭。王敦聽信了錢鳳的意見,於明帝太寧二年(公元324年)六月上表請求任命溫嶠為丹陽尹。丹陽地處京師,王敦想讓溫嶠窺伺朝廷。溫嶠恐怕自己走後,錢鳳在王敦身邊進行挑撥,影響了自己的安排,便在王敦設宴為自己餞別時,站起來行酒。走到錢鳳身邊時,沒等錢鳳舉杯,溫嶠就佯裝酒醉,用手把錢鳳的帽子掀掉在地上,並且大聲說:「錢鳳是什麼人,溫太真(溫嶠字)行酒而敢不飲!」王敦以為溫嶠真喝醉了,便急忙從中調解。溫嶠在向王敦告別時,淚流滿面,走出門以後又返回來,一連幾次都是這樣。溫嶠走後,錢鳳果然對王敦說:「溫嶠與朝廷關係甚密,而與庾亮交情甚深,此人不可信。」王敦卻不以為然,說:「昨天溫太真喝醉了,對你說話時動了一些聲色,何必因為這件小事來進他的讒言?」從此以後,錢鳳再不敢在王敦面前說溫嶠的壞話。溫嶠到了建康以後,把王敦陰謀叛亂的計劃全部告訴了晉明帝,並且在暗中和庾亮計劃討伐王敦。王敦的叛亂被平息後,王敦得知真相,大怒道:「我竟為這個小人物所欺騙!」
王猛縱火逼殺慕容評
公元370年,前秦苻堅派大將王猛、楊安率軍討伐前燕慕容。他們分兵兩路:王猛攻壺關,楊安攻晉陽。慕容派大將幕容評率領精兵40萬前來迎敵。雙方旗鼓相當,處於對峙狀態。慕容評認為王猛軍勞師遠征,有利於速決戰,而自己則以逸待勞應堅持持久戰,顯然這個戰略方針是正確的。王猛針對慕容評的戰略方針,千方百計地誘敵出戰。他探聽到慕容評囤積糧草的地方,便派部將郭慶率5000輕騎從小路夜襲前燕守軍,並在山下縱火,大火一直燒到高山上。慕容評的糧草輜重受到很大損失,熊熊大火在前燕的國都鄴城都可以見到。慕容評為人貪婪卑鄙,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囤積的錢、絹如小山一般,部眾沒有鬥志。慕容見慕容評大軍的糧草輜重被燒,便派侍中蘭伊斥責慕容評說:「我們都是高祖慕容的後代,應當以祖宗建立的社稷大業為重,為什麼不建立功業光宗耀祖,而專以聚斂錢財為己任呢?如果再讓敵軍長驅直入,你的那些錢將往哪裡放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錢財可以犒賞三軍,應當以平滅賊寇,保全社稷,凱旋而歸為先啊!」聽了這一番話,慕容評非常害怕,再不出戰恐怕就有滿門抄斬的危險了。於是只得貿然率大軍出城,與王猛會戰於潞川。結果由於戰略方針的錯誤,慕容評軍大敗,死傷5萬餘人。慕容評單騎逃回鄴城。王猛軍乘勝追擊,長驅至鄴城。這時苻堅親率大軍10萬會同王猛軍,大舉進攻鄴城。不久鄴城陷落,最後慕容被殺害,前燕宣告滅亡。
何無忌以詐應詐勝澹之
公元404年,東晉北府兵將領劉裕與輔國將軍何無忌起兵討伐叛臣桓玄。桓玄派其龍驤將軍何澹之、前將軍郭銓、江州刺史郭昶之守湓口。何無忌等駐軍桑落洲,何澹之等率軍前來攻打,他的中軍戰船上掛滿旌旗,顯得十分威武。何無忌則說:「敵帥何澹之必然不在此戰船中,不過詐騙我軍罷了。我軍應迅速攻取這條戰船。」眾部將說:「何澹之不在其中,攻取它徒勞無益。」何無忌對手下的振武將軍劉道規說:「為今敵眾我寡,我軍不可能通過正規交戰而大獲全勝。何澹之雖然不在此戰船之中,但正因如此而容易攻取,然後我們將計就計,借擒獲敵軍主帥而鼓舞士氣,一鼓作氣則敵軍必敗。」劉道規按照何無忌的作戰思想,立即攻取了敵中軍戰船。而後在全軍上下傳呼鼓噪:「敵主帥何澹之已被我軍活捉啦!」敵軍士兵都以為主帥真的被活捉,十分恐慌。晉軍士兵也以為何澹之真的被活捉,於是士氣大振。劉道規乘勝迅速進攻何澹之,何無忌則在後擂鼓助威,一下子使敵我形勢發生了根本轉變。何澹之弄巧成拙,何無忌以詐應詐大獲全勝。
崔浩迎風冒雨大敗赫連昌
公元424年,北魏拓跋燾召集群臣朝議討伐夏國赫連昌。眾朝臣都以為艱難,但又不能違背聖意,遲疑不決。當時崔浩進爵東郡公,任太常卿,惟獨他積極支持拓跋燾的決策。崔浩說:「天時、地利、人和,並集於今,目前是攻取赫連昌的最好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於是拓跋燾派大將奚斤等率軍襲擊蒲坂,自己親率輕騎襲擊夏國都統萬城,大勝而還。
而後,拓跋燾再次討伐夏主赫連昌於統萬城,進抵統萬城下,因城池堅固一時未能攻克。拓跋燾便假裝戰敗退兵,赫連昌不知是計,率軍傾城而出,分兵為兩翼鼓噪向前。恰好這時有一陣暴風雨從東南而來,沙塵瀰漫,天昏地暗。見此,宦官趙倪對拓跋燾說:「現在風雨從敵後而來,敵軍順風而我軍逆風,天不助我。而且將士們都已疲憊饑渴,望陛下率軍暫且迴避一下,容以後再擇日攻取不遲。」未等拓跋燾回答,崔浩便呵叱趙倪說:「這是什麼話!我們不遠千里而來,意在決戰取勝,一日之中怎能輕易變更決策?敵軍前行而不能停止,後路又已斷絕,正好分兵襲擊,出其不意,圍剿掩殺。風雨只是一時之事,怎麼能決定攻守?」而赫連昌見風雨交加,順風疾馳,覺得北魏軍必然退去,也就疏於設防。不料拓跋燾、崔浩等分兵隱蔽于山後,見赫連昌到來一擁而上,奮力拚殺。赫連昌部眾橫屍遍野,幾乎全軍覆沒。赫連昌只率少數親兵逃竄至上。
洞開城門絕處逢生
公元430年,南朝劉宋右將軍到彥之伐北魏失利,大軍潰退。北魏軍乘勝攻佔青州諸郡國。北魏別帥安平公、乙旃眷率軍攻濟南,濟南太守蕭承之率數百人堅守城池。蕭承之是後來做了南齊皇帝的蕭道成的父親。他少有大志,勇武善戰。蕭承之率部眾擊退北魏軍前鋒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北魏大軍雲集城外,敵眾我寡,形勢十分嚴峻。
在這關鍵時刻,蕭承之方寸不亂,決心以智取勝。他讓守城軍大開城門,令全體部眾偃旗息鼓,鴉雀無聲。看到這種情況,部將們都擔心地說:「敵軍大兵壓境,輕率地大開城門,後果不堪設想啊!」蕭承之則鎮定地對大家說:「如今我們這樣一點兵力鎮守這樣一座孤城,事態非常危急,如果再硬拼只能顯示我方的虛弱,必定會被敵軍攻破城池,只有裝做有大軍埋伏其中,有恃無恐,或許可以震懾敵軍。」北魏軍少有謀略,果然懷疑城中設伏,害怕上當受騙,便悄悄地撤圍而去。
與此相反的是青州刺史蕭思話。他見北魏大兵壓境,便放棄許多州城而另守險隘,根本不聽蕭承之的勸告,結果失掉許多州城,潰退南逃。蕭承之完好地守住了城池,後來被擢升為輔國鎮北中兵參軍。
石季龍設伏敗張平
十六國時,羯族人石勒在建立後趙之前,曾派從子石季龍率軍襲擊乞活王平於梁城,大敗而歸。而後又攻晉都督劉演於廩丘,石季龍在友軍的協同下使劉演陷入困境。晉樂安太守邵續派部下鮮卑人文鴦救劉演。石勒平素就畏懼鮮卑軍,得知文鴦來助劉演,便退守於盧關津,而文鴦則屯駐於附近的景亭,形成對峙。
這時兗、豫二州一帶的地方豪門張平起兵救劉演。石季龍深知這些地方武裝有勇無謀,不宜於和他們硬拼,便在夜幕的掩護下,全軍捨棄營寨而埋伏在敵軍進攻的必經之途,並且散布謠言說,我軍幾經征戰已十分疲憊,晉軍援兵接踵而至,因而準備退卻至黃河以北。張平信以為真,急於立功,便想趁石季龍準備退卻之際攻入盧關津大本營。不料攻入盧關津後才發現是一座空營,大呼上當,急忙回師,正好遭到石季龍的伏擊,張平大敗。石季龍乘勝攻克劉演據守的廩丘。劉演逃奔文鴦軍所駐守的景亭,劉演的弟弟劉啟來不及逃脫而被活捉。此役石季龍雖然處於劣勢,但由於正確運用了誘敵深入,設伏殲敵主力的策略而得勝。
裴方明秘不發喪敗氐軍
公元432年,蜀中氐族謀反,南朝劉宋振武將軍、益州刺史劉道濟率軍鎮守成都。氐軍圍成都自9月至12月,太倉谷儲糧殆盡。宋中兵參軍裴方明率2000兵馬出城尋找糧食,被氐軍挫敗。裴方明隻身逃回,由於城門緊閉,只得夜間於城西順著縋下的繩子爬上城牆,入城後劉道濟為他準備好飯菜。裴方明只是羞愧地哭泣,不能進食。這時劉道濟已經病重,將不久於人世,便勉勵裴方明說:「你不算大丈夫,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次小的失敗何至這樣苦惱?敵軍士氣已逐漸衰敗,朝廷大軍馬上就到,只待班師回朝,敵軍有什麼值得憂慮的?」於是把自己身邊的幾十人改派給他。
這時城外的氐軍便造謠說:「裴方明已被我軍殺死了,你們來取屍首吧!」城中人不明虛實,十分恐慌。劉道濟為闢謠,便在夜間排列火炬,然後讓裴方明出來和大家見面。於是城中人明白了,這是敵軍造謠,人心才安定下來。劉道濟知道自己的日子已經不多了,便把自己的財物全都拿出來,讓裴方明用以招募兵馬,但城中人傳說劉道濟已經不行了,所以誰也不願入伍。見此情形,劉道濟手下的梁俊之就勸說劉道濟:「您現在已經快不行了,外面謠傳很多,我軍又屢次戰敗,氐軍尚未剷除。一旦發生不測,我軍將陷入危險境地。將軍應當只稱有小毛病,讓左右的人都暫時離開你去闢謠,以安定人心。否則我軍會失敗的。」劉道濟採納了他的建議,便召集身邊的30餘人說:「我病了很長時間,大家也很疲勞,我現在已有好轉,請大家都回家休整一下吧,等我召喚你們時再回來。」侍從們回家以後,家中的人都問:「劉使君死了幾天了?」侍從們都驚訝地說:「劉使君的病已漸好,誰說他死了?」消息傳出去,城中的人便安定下來,而且每天應募的人多達1000人。
第二年,氐軍大舉進攻成都,劉道濟病死。梁俊之與裴方明等將其屍體掩埋在後齋院中,密不發喪,讓筆跡與劉道濟相似的人簽發文書,就連他的母親妻子也不知道,從而穩定了人心。最後,裴方明等上下一心,奮力作戰,終於打敗了氐軍。
尉遲運火上澆油計
公元574年,北周都城長安城內,周武帝準備出巡,臨走時把太子和大臣們召集起來,語重心長地說:「皇兒,愛卿,朕此番出巡,朝中許多大事,都靠你們了。京師的安全,王業的威望,你們要時刻掛在心上。」大臣和皇太子都畢恭畢敬地答應著,表示要把皇帝的囑託銘記在心。
但武帝一離開皇宮,長安城裡就發生了一場蓄謀已久的政變。原來,皇子宇文直早就企望當太子,但費盡心機也沒有當上,一直對太子懷恨在心。這次見父親巡遊出宮,認為是大好時機,便徵集部下,率兵包圍了皇宮,逼太子讓位。
宇文直耀武揚威,直衝宮殿正中的肅章門。當時守在肅章門的一個武將,名叫長孫覽。長孫覽見是皇子領兵而來,不敢抵抗,也不知如何是好。
宇文直更加得意忘形,喝令軍隊衝進肅章門。這時守在肅章門的副將尉遲運看到此情景,便明白髮生了兵變,忙命令關上城門。這時宇文直的兵士正向里沖,尉遲運帶領人拚命關門,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奪戰。尉遲運的手指被砍傷,但他拚命領著人把城門關上了,將宇文直阻止在門外。
宇文直見硬沖不行,便下令放火燒城門。剎時間,乾柴烈火在城門外燒成熊熊烈焰,城門也眼看被燒成了火焰門。尉遲運知道,如果城門被燒開,皇宮內的御林軍很難抵抗宇文直的軍隊。這時,他突然想到要以火攻火。於是便命軍士們從宮中搬來木材堆在城門內,又倒上油。說時遲那時快,城門外的烈焰燒焦了城門,又順勢燃著了城門內堆放的木材。
大火燒了很長時間,宇文直的人馬急於攻進皇宮,但尉遲運不停地指揮兵士向烈火中投木材,使宇文直無法衝進城門。就這樣,大火將兩軍隔開對峙。尉遲運又命皇宮內的御林軍,從另一個小門衝殺到宇文直軍後,宇文直軍後大亂。宇文直前面無法進兵,只得調過頭來與進攻後方的御林軍戰鬥,尉遲運乘機把宇文直殺得大敗而逃。周武帝回京後,立即派人抓回宇文直,判了死罪,並重賞了尉遲運。
巧設掩體智撤軍
公元576年,北周進攻北齊,北周武帝宇文邕親率大軍進抵北齊晉州。北齊後主高緯聽說晉州被圍,也親領大軍10萬前來解圍。當時北周柱國將軍、陳王宇文純駐軍千里徑,大將軍、永昌公宇文椿駐軍雞棲原,大將軍宇文盛駐軍汾水關。這三路兵馬都受屯兵於永安的大將軍宇文憲指揮。宇文憲曾對宇文椿說:「兵家之事變幻莫測,兵不厭詐,卻留不定,見機行事,不能拘泥於常規。你若在山上安營紮寨,不必設置軍帳,只需砍伐些松柏枝條作為掩體即可,以示有形。一旦撤軍之後,敵軍仍會誤以為尚有我軍駐守。」當時北齊高緯分軍萬餘人進圍千里徑,另一路圍攻汾水關,自己則親率大軍與宇文椿在雞棲原對陣。宇文椿于山上營建了無數松柏掩體。汾水關宇文盛寡不敵眾,便派騎兵飛馳永安向宇文憲告急。宇文憲親自率1000餘騎兵救援。北齊軍見山谷中塵土飛揚,知北周援軍已到,便立即逃遁。宇文盛率軍涉汾水追殺,斬殺很多北齊軍。
不久,宇文椿又向宇文憲告急,宇文憲又回軍雞棲原援救宇文椿。正在這時,北周武帝宇文邕得知北齊主力進攻宇文椿,便令宇文椿等立即撤軍。得令後宇文椿連夜撤回北周。但北齊高緯見雞棲原山上布滿松柏掩體,以為宇文椿軍埋伏在此,遲遲不敢進軍山上。第二天,北齊軍慢慢摸爬到山上時,才發現空無一人。此時宇文椿早已撤回北周,宇文憲也已率軍遠去。推薦閱讀:
※《東子兵法》:毛澤東9大謀略
※完整《說辨謀略》最精華的大謀略「婧女巧言救父親」學習收藏
※人生謀略·
※中國古代經典謀略1
※《象棋妙殺·謀略篇》之「聲東擊西」第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