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豐臣秀吉的世紀夢想:征服中國,君臨印度
浪花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日本經過百年戰國紛爭,上杉謙信、織田信長、武田信玄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最終由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六十六州,結束分裂亂世。
萬曆二十年(1592年),明朝寧夏哱拜叛亂,大明調遼東精兵西進平叛,東北守備空虛。
豐臣秀吉終於找到機會,趁大明無法集中精力關注半島局勢,出兵朝鮮,也來探明朝態度,為下一步進攻做好準備。在豐臣秀吉的想像中,世界就是日本,明朝和印度三國鼎立,而他已經統一日本,並將征服中國,君臨印度。
-01-
閃擊朝鮮
萬曆二十年(1592年)4月13日,日本軍船「蔽海而來」。
此次日軍在豐臣秀吉的裹脅之下,舉國來征,活躍於戰國時代的大名家族幾乎全部上了戰場。
陸軍:
第一軍團小西行長。
第二軍團加藤清正。
第三軍團黑田長政。
第四軍團島津義弘。
第五軍團福島正則。
第六軍團小早川隆景。
第七軍團毛利輝元。
第八軍團宇喜多秀家。
第九軍團羽柴秀勝。
這九個軍團分別搭配了一定數量的水軍,分別由九鬼嘉隆、藤堂高虎、脅坂安治、加藤嘉明、來島通久、菅達長、桑山一晴、堀內氏善、杉若氏宗率領。
日本剛剛經歷了百年的戰國亂世,將士都身經百戰,虎狼之師。
相比之下,朝鮮安定了二百多年,文恬武嘻。
僅僅半天,釜山被日軍攻破,守將鄭撥戰死,群龍無首,軍心動搖,
釜釜山防線陷落,與釜山成掎角之勢的巨濟島朝鮮水軍守將元均聞風喪膽,逃之夭夭。
日軍在釜山建立登陸基地。後續大軍源源不斷藉此湧上朝鮮半島。
小西行長見釜山、東萊輕易攻下,便率第一軍團搶先進軍,選擇路線最短的中路,殺向密陽。這條進軍路線是經東萊、密陽、大邱、尚州。距離雖短,但道路狹窄,不利於大軍團機動。
第二軍團加藤清正從東線進軍,經釜山、東萊、蔚山、慶州、尚州。沿途遠,但道路寬,而且可以從海上補給。
第三軍團黑田長政從西線進軍,繞過釜山,直接繞道全羅道,進攻金海城,經金海、昌寧、星州。這條線路沿途道路狹窄,需翻山越嶺,不適合大兵團進軍。
宗義智輕鬆拿下密陽。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加速進攻,23日攻下大邱、24日攻下善山,直逼尚州城下。
尚州失守。北方的天險鳥嶺成為朝鮮最後一道屏障,過鳥嶺,便是漢城,如果被攻破,日軍將一馬平川,殺到首都漢城。
鳥嶺山下聞慶縣守軍不戰自潰。日軍輕鬆佔領鳥嶺。此時,第二軍團加藤也趕到。兩軍團會師北上。
這時,朝鮮舉國震動,趕緊組織兵力阻擊日軍。任命申砬為都巡邊使,柳成龍為都體察使,金命元為都元帥。
柳成龍,著有《懲毖錄》
申砬率領兵抵達忠州,收攏前線逃兵,拼湊出一萬人的部隊,在忠州東北列陣,試圖背水一戰。
小西行長不費吹灰之力便打散這支部隊,朝鮮軍皆「屍蔽江而下。」沒戰死的將士都跳江而亡了。
此戰之後,忠州軍團全軍覆沒,漢城以東,朝鮮再無可用之兵。
此時的西路軍團一路穩紮穩打,從星州打到忠州東南的金山。與東路軍團和中路軍團只差一天的行程。
後續部隊開始陸續登陸釜山,第六軍團小早川隆景(號稱戰國三大智將之一)等部開始掃蕩慶尚道,全羅道,為先鋒軍團守護補給線。
拿下尚州,朝鮮首都漢城就在眼前。日軍兵分兩路:小西行長,沿漢江南岸向西,走驪州;加藤清正走竹州、龍仁最後抵達漢江東岸,與漢城隔江相望。
4月30日,忠州失陷消息傳到漢城,朝鮮王李昖採納柳成龍建議,以動員北方民眾,組建勤王之師為名,帶領大臣奔赴北方(逃跑)。留下金命元守漢江。李陽元守漢城。
然而這漢城內民眾暴動,兩位守將軍隊是在少的可憐,為了不成為日軍炮灰,都先後逃跑,漢城成為一座空城,小西行長部率先佔領漢城。次日,加藤清正軍團也至漢城、再次日,黑田長政的第三軍團也抵達漢城。
朝鮮軍隊在這一階段,基本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抵抗,沒有一座城能堅守半天以上,大多是棄城而逃,拱手送人。堅持抗戰的少部分朝鮮將士也成了日軍刀下亡魂。
從4月13日攻釜山,到5月3日攻破漢城,日軍只花了二十多天。朝鮮丟失半壁江山,日軍閃擊戰成效頗豐。
在漢城修整十幾天後,小西行長北上,攻開城、平壤,加藤清正攻西北的咸鏡道。
臨津江之戰,朝鮮毫無懸念大敗,開城,平壤失守,朝野震動。小西行長一路高歌猛進。攻入平壤,朝鮮王室及大臣則一路「撤退」,從漢城到開城,再到平壤,又放棄平壤,逃到鴨綠江邊的義州。短短一個月內,日軍佔領了朝鮮除了與大明接壤的平安道外的其他領土。朝鮮「三都守失,八道瓦解」。
東北亞局勢圖
-02-
求救大明
關於是否向明朝求助,朝鮮各黨派一直爭論不休。
直到全國幾乎都被日本佔領,親華派勢力才佔據主流。比如李恆福建議:「今八路潰裂,無望收拾圖企。夫以孔明之智,見先主無託身用武之地,則清救於孫氏,卒成赤壁之捷。今我無復可為,不如具奏天朝,請兵來援。」(朝鮮當時還真是熟讀中國歷史)
李昖只想早日逃到大明境內,內附做個王爺,也不想當這鳥朝鮮國王了。
但大明此時困於西線平叛,又有傳言說朝鮮聯合日本,一起對抗明朝。因,不允許其入境。
大明責令其作為藩屬國王,應組織抵抗,穩定民心,朝鮮君臣只好窩在鴨綠江邊,惶惶不可終日。
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沿岸,兵部尚書石星一邊指示保定總兵倪尚忠移駐天津,加強沿海備戰工作,一邊命遼東都司前往朝鮮收集情報。
萬曆並沒有直接下令全國動員抗倭援朝,僅指示應援朝鮮,薊遼總督當即調派馬步軍一千,分兩部,一部由戴朝牟、史儒率領,一部由郭夢征、王守官率領,在鴨綠江邊伺機而動。
接到朝鮮使臣李德馨的二次求援,6月15日,戴、史部隊終於跨過鴨綠江;6月17日,郭、王兩員參將,統帥506人,馬匹779匹,度過鴨綠江;19日,副總兵祖承訓統率1319人,馬匹1529匹,渡過鴨綠江。
至此,之前大明部署在邊境的三千多人的軍隊都開赴朝鮮,進駐義州。第一批大明軍隊進入朝鮮半島,抗倭援朝正式拉開序幕。
-03-
明軍入朝
朝鮮步兵表現實在太差,大部分的朝鮮軍隊一觸即潰,未戰先逃。相比較而言,水師李舜臣的表現則可圈可點。
當初元均的副將李雲龍前去麗水向李舜臣搬救兵。李舜臣部海軍聯合全羅道慶尚道艦隊,發起反擊,奪回巨濟島,擊敗日本海軍藤堂高虎部,切斷日軍的海上補給線,史稱玉浦大捷。
由於日陸軍推進太快,朝鮮王室火速逃亡,李舜臣部海軍只得暫停進攻釜山,撤回麗水。在麗水附近的泗水大敗日軍脅坂安治。日軍前來支援的得居通幸也戰死。
在唐項浦,李舜臣又大敗日軍森村春,小森六大夫、粟田半七等皆戰死。接著又取得閑山島和安骨浦兩次大捷,日軍海軍最強的加藤嘉明、九鬼嘉隆皆被打地退回釜山港。
日本海軍被阻擊在麗水以北。這一階段,李舜臣以極小的代價,摧毀日軍戰艦一百多艘(日軍海軍總戰艦七百多艘),可謂戰功卓著。
究其原因,日軍主力以步兵為首,水師兵力本就不多,還分散在九個兵團中。
李舜臣是大將之才,作戰勇猛,身先士卒(這點和李如松一樣,但他們也都因此死在衝鋒陷陣上,所以只是將才,而非帥才)。
在作戰工具上,李舜臣改進戰船,設計出一種龜船,船體堅厚,在作戰中可來回穿梭,打亂日軍陣型。
李舜臣在海上阻擊日本海軍,切斷了日軍海上補給線,日軍前線補給只能通過陸地運送,而朝鮮半島又多山,交通不便。各地起義軍不斷騷擾,進行游擊戰。
日軍後勤補給進入瓶頸期,戰爭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進入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表面戰果上看,日軍佔領了朝鮮三千里國土,實際上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日本國內巨大的戰爭消耗,已經使得豐臣政權出現裂痕。被徵調士兵入朝作戰的大名,隱忍的如德川家康,雖然表面上支持豐臣秀吉,暗地裡保存自己的實力。暴躁的如梅北國兼,直接掀起反叛大旗。
閃電戰的狂飆突進的弊端顯露出來,此時廣大的敵後根據地掀起反抗高潮。
第五軍團福島正則在全羅道,第四軍團毛利吉成在江原道肅清崇山峻岭中的人民起義軍。第七軍團毛利輝元控制慶尚道和對馬島。第八軍團宇喜多秀坐鎮京畿道,鎮守漢城。
第六軍團小早川隆景,先後遭遇郭再佑、高敬命、權傈的游擊騷擾,不勝其煩。連續不斷的作戰讓士兵極其疲憊,厭戰情緒蔓延,為鼓舞士氣,主將縱容部下燒殺虜掠,結果激起更多普通民眾的反抗。
-04-
輕敵致敗
大明初期進入朝鮮的三千多人部隊駐紮義州,籌備糧草,朝鮮方拼湊出兩千人來當嚮導。
7月11日,祖承訓接到楊紹勛的命令,以史儒為先鋒,前往定州集結。反攻平壤開始。
由於朝鮮方面的錯誤情報:平壤城內日軍都撤退回漢城。
祖承訓立即率朝明聯軍五千人(二千朝鮮嚮導,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連夜奔襲平壤。而日軍小西行長早已做好準備,將主力都收回平壤內城,只等明軍深入。
七月正是朝鮮夏天,連日陰雨,明軍連日趕路,士兵疲憊不堪,攜帶的火器都被淋濕,不能使用。
在輕敵冒進進入平壤城後,被日軍以逸待勞,打了個伏擊。日軍雖然有所準備,但沒料到明軍來的如此之快,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日高喜戰死、松浦源次郎僥倖逃脫。
明軍先鋒部隊史儒,張國忠,馬世龍相繼陣亡,傷亡過半。總兵祖承訓見情報有誤,估計平壤城中至少三萬日軍。
《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而此時我軍只有敵人十分之一,加之連日奔襲,士兵疲憊,祖承訓下令趕緊撤退,一路撤回安州。
經過平壤一役,明軍攻城失敗。日軍雖然取得勝利,但僅有的火炮補給消耗殆盡,無力繼續北上。
這樣,日軍入朝以來一直順利推進,終於第一次遭遇傳說中的明軍。
而且明軍來的如此之快,說明大明已正式介入朝鮮戰場,這讓小西行長更加憂心。
反觀東路第二軍團加藤清正,一路北上,達到吉州。韓克誠大敗,朝鮮陸軍中最強的咸鏡道騎兵也被加藤清正擊潰,鏡城失守。朝鮮兩位王子被俘。
-05-
大軍始動
大明開始戰爭動員,集結部隊。戚繼光老部下吳惟忠、駱尚志帶領精銳戚家軍(南兵)三千人,也陸續抵達邊境重鎮湯站。
明軍陸續進駐九連城、鳳凰城、寬奠等,屯紮在鴨綠江邊。
儘管兵力已經過萬,但只有遼東張奇功率領一千人入朝,進駐義州,接替撤回國內的祖承訓部。
其任務是護衛朝鮮王室,以應對特殊情況。大軍依舊屯紮鴨綠江邊,不入朝作戰。
明軍不為所動,百般推脫。原因有三。
其一,寧夏之亂正處於關鍵期,最能打的李如松、麻貴、葉夢熊、梅國禎都在都在西線戰場平叛。
第二,朝堂之中關於是否大規模入朝作戰還爭論不休。「禦敵於國門之外,留足戰略緩衝區」和「守在四夷,不聞為四夷守」互相爭論,不絕於耳。
第三,朝鮮國內連大軍的糧草都不能保證,軍需物品從國內運輸,需要時間。
此外,大臣正為立誰為太子與萬曆死磕。對於朝鮮戰場局勢,一個字,拖。
因此,屯紮鴨綠江邊的將士只是應對朝鮮半島的防禦措施,以防日軍殺到鴨綠江。
這一時期,明軍並未準備好入朝作戰,而朝鮮使者天天往返鴨綠江兩岸,絡繹不絕,懇求天朝將士早日渡江,收復失地。
明朝派出沈惟敬(民間浪子,大忽悠)前去和日本和談,目的在於拖延時間。(至於沈入朝到底是明朝主和的表現還是從一開始就制定的拖延戰術,史學界說法不一)。
日軍這時的進攻也逐漸乏力,雙方展開談判。
統一了建州女真諸部的努爾哈赤,不斷上書請求入朝作戰。(努爾哈赤,遼東名將李成梁的貼身侍衛,與李如松交好。)而朝鮮與女真一直在邊境有摩擦,認為女真虎狼之師,入朝就是引狼入室,堅決不同意女真部入朝。
拖延幾個月後,李如松(萬曆第一名將李成梁之子,一門九子,五個總兵,四個參將)從寧夏戰場平叛成功凱旋,由他擔任御倭總兵是眾望所歸。
兵部尚書石星力排眾議,動員兵力準備開赴朝鮮。早在遼東準備戰務事宜的宋應昌任經略。袁黃任軍營贊畫。
封疆大吏李如松剛從西北平叛歸來,馬不停蹄,趕赴遼東。12月25日,李如松率四萬大軍正式度渡過鴨綠江,開赴義州,明朝大軍正式進入朝鮮戰場。
明軍入朝將領
萬曆二十一年,1月6日。李如松率朝明聯軍殺到距離平壤六十里的安定。
平壤攻城戰正式打響,大軍攻城,日軍堅守不出。聯軍中由朝鮮將領鄭希賢和金景瑞擔任佯攻任務。
守城日軍見是朝鮮旗號,居然主動出擊,朝鮮部潰不成軍,撤退下來。
待明軍炮兵趕到,李如松率部攻城。「倭鋶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蕩,不可狀言。」「響振天地,山嶽皆動。大野晦冥,煙焰漲天。」
固若金湯的平壤城在明軍強大的攻勢下,經過三天鏖戰,被明軍佔領。
小西行長倉皇出逃龍泉城,鳳山城大友義統,平山小早川秀包聞風也收縮兵力,撤退回漢城、牛峰立花宗茂(號稱西國第一名將)派出三千援軍前來接應小西行長。
經過平壤之役,日軍第一兵團小西行長部16000人減員10000人,明軍傷亡2000多人。
李如松佔領平壤後,派李如柏部開始進攻白川的黑田長政。日軍再次回縮兵力,集中於漢城,李如柏順利佔領了空無一人的白川、開城,追至臨津江邊。
至此,黃海、平安、京畿、忠清四道收復。平壤、開城兩都回歸李氏朝鮮。朝鮮上下歡騰不已,天朝的天兵天將出動就是不同凡響,瞬間就收復了一半國土,日軍也是紙老虎嘛,不足為據。
部分朝鮮官員甚至對明朝軍隊指手畫腳,建議趁勢追擊,擴大戰果。
但久經沙場的李如松知道這已經是明軍的極限了,時值冬季,水道結冰,糧草運輸遲遲跟不上,這成為整場戰爭中困擾明軍最大的障礙。
打到平壤,明軍補給線也逐漸拉長,而朝鮮的不僅不能提供糧草,連幫忙運送從遼東過來糧草的民夫都徵集不全,還需要明軍自己運送,這進一步拖慢了進軍速度。
日軍收縮兵力至漢城,總兵力大約五萬人,已經比朝明聯軍前線的三萬人要多了,雙方力量對比悄然發生了變化。
-06-
兩軍遭遇
由於朝鮮錯誤的情報(朝鮮方在這場戰爭中,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糧草供應也跟不上,連情報工作也漏洞百出),漢城日軍已撤退,李如松率領一萬明軍渡過臨津江,進攻漢城,而漢城守軍以為明軍主力前來,傾巢而出。雙方在彼此不知虛實的情況下打了一場遭遇戰。
1月26日,李如松抵達開州,前鋒三千餘人抵達漢城外四十里的碧蹄館。此處為開城至漢城的必經之路,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漢城守軍前鋒立花宗茂帶領三千人也殺向碧蹄館(這已經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幾支部隊了)。兩軍先鋒部隊打了一場遭遇戰,雙方發現兵力相當後又再次陷入肉搏戰,日軍十時連久、池邊永晟戰死。
緊接著,日軍第二軍黑田長政率五千人殺到,與立花宗茂匯合,日軍兵力佔優,明軍開始後退,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宗茂鎧上矢如蝟毛,登小丘而休,長政代奮戰,明軍退」
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主力軍團隨後陸續趕到,和宗茂、長政匯合,總兵達到四萬之多。主將李如松只帶了幾十隨從趕到了碧蹄館,匯合先鋒部隊,明軍只有三千兵力,敵眾我寡。
日軍得知李如松已到前線,誤以為明軍主力四萬大軍也到了(其實過江的只有一萬,遭遇的只有三千),不知虛實,不敢妄進,貽誤進攻明軍的最好戰機。
經過激烈爭論,日軍決定趁明軍主力還未出現,搶先進攻,消滅眼前的這股明軍,最好擒住明軍主將李如松。
第六軍團打頭陣:粟屋景雄帶領三千兵力繞道南側,井上景貞率三千兵力繞道北側,小早川隆景三千中軍推進,形成合圍鉗形攻勢。
李如松知道此時日軍不知虛實,所以不敢全軍壓過來,如果撤退示弱,日軍必然大舉進攻,到時必然被圍殲,此時只能戰,不能退,利用日軍不知虛實,迷惑日軍,讓日軍畏手畏腳。
李如松率部先衝擊了南側敵人馬上調轉來衝散了北側的日軍,日軍中軍立馬壓上,雙方陷入混戰。明軍這邊的支援只有趕到的李如柏、張世爵,但他們同樣都只帶了幾十親兵而已。
一月朝鮮冰雪初融,道路泥濘,明軍的騎兵陷於泥淖,機動性喪失。明軍雖然勇猛,多次打退想包抄的小早川秀包,但由於兵力懸殊,只能且戰且退。「如松兵有節制,進退自在。兩雄相會,戰甚苦」——《黑田家記》
日軍以數倍於明軍的兵力,激戰四個小時,明軍絲毫不亂,進退有序。主將李如松親自殿後,掩護士兵撤退。日軍緊緊咬住明軍,另派偏師迅速迂迴,企圖佔領碧蹄館,切斷明軍撤退道路,將這支明軍絞殺在包圍圈中。
危急關頭,一聲炮響,楊元率五千明軍匆忙趕到。平壤之役見識過明軍炮兵的威力,日軍不敢追擊太近。李如松當機立斷,停止撤退,轉身反攻。
日軍以為明軍主力已至,放緩攻勢,明軍趁機向惠陰山回撤,井上景貞和立花宗茂見勢奮起直追,親兵李有升為救李如松戰死,日軍將領小野成幸、小川成重、安東常久等皆戰死。
明軍撤退至惠陰山,日軍不敢追擊,碧蹄館戰役至此結束。
這場戰役明軍以輕率進軍,最終撤退失敗而告終,但李如松及時趕到,指揮有度,以三千明軍抵抗住四萬日軍的進攻,激戰半天,得以撤退,最終明軍傷亡200餘人(也有說1000餘人),日軍損失接近6000餘人(黑田長政損失2700餘人,小早川損失440餘人。立花宗茂損失2060餘人,筑紫廣門損失570餘人)。
雖然戰術上以明軍撤退失敗而告終,但三千明軍遭遇四萬日軍,日軍第三、第六軍團減員超過50%,立花宗茂部減員高達65%,喪失戰鬥力。明軍以低傷亡代價,得以全身而退,足以證明李如松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
日本決定避開明朝大軍,進攻朝鮮守軍。日軍15000人攻幸州,(幸州:距離漢城二十八里,扼臨津江和漢江匯合之要,三面臨漢水,處德陽山頂,易守難攻。)
幸州朝鮮將領權傈(朝鮮當地名族,善守城,是朝鮮陸軍中為數不多能打的幾個將領之一)率兩千將士守幸州,日軍短期攻不下幸州,明軍撤退時留下駐紮的查大受部趁機襲擊龍山倉(漢城附近糧倉),日軍以為明軍又將攻漢城,趕緊從幸州撤退。
日本國內得知平壤戰爭失利,豐臣秀吉大怒,欲帶德川家康、蒲生氏鄉、淺野長政、前田利家等三十萬後備軍,御駕親征(雖然秀吉不是天皇)。在前線和國內眾人反對下,豐臣秀吉才打消這個念頭。
碧蹄館之敗,明軍從戰略進攻轉向對峙,龍山倉遇襲,日軍糧草損失三分之一,也無力大規模西進,雙方以臨津江為界對峙(和今天的三八線高度吻合),談判開始。
-07-
談判開始
對於和談,朝鮮自然不樂意,自己國土還未收復,日軍還在漢城,怎麼不繼續打,反正拋頭顱灑熱血的又不是朝鮮人民。最好日明兩敗俱傷,自己還能趁勢崛起。
(朝鮮韓國史料記載都很不客觀,指責明軍軍紀太差,騷擾朝鮮人民,而朝鮮軍如何英勇抗敵,總之,功勞自己扛,責任別人擔。)
談判開始,明方代表:沈惟敬,日方代表:小西行長。約定3月8日於龍山倉開始雙邊會談。
雙方會談達成成果:日本人要明朝的欽差大臣前來冊封。
但路途遙遠,程序繁瑣,表奏朝廷再派欽差大臣自然不可能,所以這次的欽差大臣自然也是假的。
假欽差謝用梓和徐一貫經釜山、對馬島,前往名護屋和談,日軍也按照約定開始從漢城撤退。四月二十日,朝明聯軍進駐漢城。逐步收復失地至大邱。
宋應昌得到日軍以釜山為中心,從蔚山、西生浦到東萊、金海修築了一圈的堅固防禦城堡之後,強攻必然傷亡過大,便下令明軍不得主動出擊日軍,以免破壞和談。
其實豐臣秀吉也是被蒙在鼓裡,前線將士抑敗揚勝,虛報戰果。回報都是日軍大勝,明軍乞和,所以在豐臣秀吉看來,明軍來的兩名冊封秀吉的人是來乞降的,這就造成雙方姿態都處高位,談判條件自然衝突。
談判不順,日本方面以為還沒把朝明聯軍打怕,準備以武力手段增加談判籌碼,派前線宇喜多秀展示一下軍事力量。
日軍避免和明軍正面交鋒,選擇了進攻晉州。日軍出動精銳數萬人,晉州守將金千鎰不敵,投江自盡。晉州陷落。
日軍攻陷晉州,搞完大屠殺(屠殺晉州六萬居民),以為能增加談判籌碼,開出讓明朝貢獻一名公主,割朝鮮四道予日本等談判條件。
謝徐二人聽後面面相覷,只道茲事體大,需回去稟明上司。日方談判代表怕惹怒秀吉,回復說明朝已答應我們的要求。
而沈惟敬得知談判成如此結果,自知回京必犯龍顏,小命不保,也決定隱瞞到底,雙方同時欺上瞞下。
8月3日,豐臣秀吉老來得子,取名豐臣秀賴,舉國同慶,在眾大名勸說下,日軍一半兵力開始從朝鮮有序撤退回國。
在秀吉看來,這是日軍凱旋歸國,在朝鮮,明朝兩方看來,這是日軍服軟撤退,表面看起來,談判取得成效。
這給小西行長和沈惟敬雙方欺上瞞下的機會。沈惟敬回復明方說日本願歸順天朝,撤軍就是最好的表現,明朝高層被蒙在鼓裡。令大部隊撤退回國,留下劉挺的川軍和吳惟忠的浙兵協防未撤退的日軍。
而日方高層也自以為大敗明軍,自己日照大神神恩浩蕩,暫時撤軍。雙方派出使臣商定事宜。
外患暫時解除,內憂又起,主戰派與主和派為封貢日本和日本狼子野心,是不是真降的問題吵吵不休,大臣互相參來參去,黨爭又起。
比如石星召待在平壤的日本使臣內藤如安進京,與石星互相彈劾的宋應昌以使臣身上並未帶詔書為由,拖延時間。
根據萬曆口諭,日本需從朝鮮全部撤退,豐臣秀吉上奏一份降書請罪,大明才可封秀吉為日本國王。沈惟敬和小西行長兩人一合計,偽造了一份豐臣秀吉的降書。
此時,宋應昌被多名官員彈劾指控,雖然最終查明純屬子虛烏有,但他心灰意冷,告老還鄉。顧養謙接替宋應昌之位,繼續主持議和工作。為促進議和,顧養謙命浙兵也開始從朝鮮撤退,逼迫朝鮮上書萬曆,替日本言和。
朝鮮方使者欲進京面聖,言說不可撤軍,都被顧養謙攔在邊境之外。日本使臣也被顧養謙扣留在遼陽,等待朝鮮方的奏書一起呈送給皇帝。
朝鮮使臣從戰爭開始就絡繹不絕往北京跑,宋應昌罷官,顧養謙上任的間隙,朝鮮使者進京面聖的奏摺被戶部陳世恩找到,狠狠參了顧養謙一本,朝鮮方代日本修的請和書還未送出,顧養謙就因黨爭被免職,孫礦接任。
此時從江浙沿海傳回的情報說日本正厲兵秣馬,朝廷主戰派又佔上風。加上朝鮮當初迫於顧養謙壓力替日本修的請和書此時也送達了京城,朝廷上下混亂不堪,意見不一,陷入混亂。
石星建議召滯留遼陽的日本使臣內藤如安進京解釋清楚。沈惟敬和內藤如安這才帶著偽造的《關白降表》進入北京,此時已經是萬曆二十二年十二月了。距離內藤如安從萬曆二十一年七月從日本出發,已經過去一年半了。
沈惟敬和內藤如安憑偽造的《關白降表》,將萬曆忽悠過去。萬曆大喜,派使臣李宗誠、楊方亨帶一眾人員前往冊日本封,。
惟敬以先去日本張羅為由,先和小西行長去見豐臣秀吉,其實是向冒充大明使臣來接受日本的條件的,意圖瞞天過海,李宗誠,楊方亨等仍留在釜山等待。
然而紙包不住火,釜山距離日本如此之近,豐臣秀吉的態度自然傳到了釜山,經從日本逃回的明軍俘虜彙報後,日軍準備扣留使臣,繼續對大明開戰。李宗誠惶惶不可終日,居然連夜逃回漢城,上奏朝廷。(外交官出使外國臨陣脫逃???)
萬曆勃然大怒,將臨陣脫逃李宗誠被捕入獄,朝廷再次掀起軒然大波,百官爭相上書彈劾,擔保議和絕無問題的石星也受到波及。
另一方面,日本小西行長利用李宗誠的出逃向豐臣秀吉狠狠參了一本,說加藤清正破壞明朝來降,嚇走使者,加藤清正被調回國內,日軍全部撤退。
在明朝看來,日軍全部撤退,表面事態仍向議和方向發展。大明使臣楊方亨離開釜山,繼續前往日本冊封,至萬曆二十四年,終於踏上日本土地,進入伏見城。
恰巧日本京都又發生大地震,伏見城也被夷為平地,大明使臣命大逃過一劫,豐臣秀吉又忙於應付救災事宜,而明朝使臣是來乞降的,自然排在後頭。直到九月份才改到在大阪接見大明使團。
此時彌天大謊終於被戳破,明朝使臣並非來降,不僅條件一條沒答應,而且還處處訓斥日本,豐臣秀吉大怒,再次對朝宣戰。
使臣們於萬曆二十五年回到漢城,為期兩年的出使結束,而且以失敗告終。楊方亨回京復命,沈惟敬不敢回京,留在漢城,繼續偽造了一份《日本國王謝表》遞交北京,朝鮮陪同出使的使臣也擬了一份報告遞交北京,兩份報告互相衝突,群臣繼續發揚黨爭的「優良傳統」,吵地不可開交。日軍加藤清正部已經對朝鮮梁山一線發起進攻,戰爭正式爆發。
在事實面前,爭論已經沒有意義,被欺瞞近四年,萬曆大怒,嚴令徹查,楊方亨被革職永不錄用,孫礦被革職,兵部尚書石星發配柳州,沈惟敬還未來得及投靠小西行長當漢奸,就被捉拿歸案,直到下次明軍回朝後被萬曆處斬。
經過四年忽悠、談判的停戰期,萬曆二十五年二月,戰爭再次爆發,朝鮮史稱丁酉再亂。日本史稱慶長之役。
這稍微安定的四年里,朝鮮黨爭繼續發酵,李舜臣也捲入東人西人黨爭之中,因為戰功卓著,才被免去死罪,革除一切職務,以白身隨軍作戰。而當初那位自沉戰艦的元均當上了三道水軍統制使。
-08-
戰爭再起
萬曆二十五年,第一軍團加藤清正從對馬島、竹山島攻陷梁山,釜山。
因為欺瞞豐臣秀吉,小西行長被編到第二軍團。
再次染指朝鮮半島。後續小早川秀秋、黑田長政、鍋島直茂、毛利秀元、宇喜多秀、島津義弘、蜂須賀家政等軍團十二萬大軍陸續開赴朝鮮。
朝鮮水軍在元均的帶領下,兩次進攻釜山,被日軍水軍打地無力反抗,李億祺、崔湖相繼戰死,李舜臣攢下來的水軍家底都給敗光了,只剩下裴楔的十二條戰船逃回。朝鮮大為震動,又想起李舜臣來,將他官復原職。
日本消滅了朝鮮水軍,解除了對自己補給線的威脅,開始大規模陸地進攻。
左路軍總指揮宇喜多秀,右路軍總指揮小早川秀秋,分兩路進攻全羅道。因為對戰爭判斷失誤,全州守將陳愚衷並未救援,導致南園守將楊元以三千守軍苦戰五萬日軍,守城三天,身負重傷,城破撤退,回國後又深陷黨爭,最後被處斬,這是後話。
與壬辰倭亂一樣,日軍初期勢如破竹,朝鮮守軍依舊毫無戰鬥力。明朝派遣援朝明軍總司令麻貴帶八千守軍進駐漢城。麻貴(與李如松齊名,明朝數一數二的悍將,有「東李西麻」之稱)決定採取主動出擊,減緩日軍攻勢。
麻貴派手下「宣大四將」解生、楊登山、頗貴、擺賽前往天安阻敵,與日軍先鋒黑田部展開艱苦的拉鋸戰。最終毛利軍團趕到,救回黑田軍團,明軍暫時撤退。
黑田長政軍團是日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精銳軍團之一,只不過壬辰倭亂時在碧蹄館遭遇李如松的遼東精銳,此次丁酉再亂在天安的稷山地區遭遇解生的宣大精銳,雖然兩次人數都佔優勢,但遇上的都是明軍精銳部隊,沒討到便宜,還屢次陷入險境。
同時,李舜臣重新掌管朝鮮海軍,取得鳴梁大捷。(李舜臣以朝鮮僅剩的十三艘戰船大敗日軍三百三十艘,日軍主帥來島通總戰死。來島通總:壬辰倭亂時死在李舜臣手下來島通久的弟弟,兄弟兩在兩次戰爭中分批次死於與李舜臣的對陣中)
但朝鮮水軍畢竟老底都被元均敗光了,李舜臣的鳴梁大捷只是威懾了日本海軍,使其不敢輕易西進,李舜臣的水軍也沒有實力東進威脅日軍補給線,明朝不得不加派廣東海軍參與作戰。
萬曆二十六年,明朝內部播州楊應龍叛亂,楊國柱進剿不利被殺,川貴震動,帝國西南局勢不穩,陷入雙線作戰的境地。
為儘快解決朝鮮戰爭,11月,邢玠親自入朝,敦促楊鎬、麻貴進攻蔚山城,朝鮮軍權傈率軍輔助,進攻鎮守蔚山的加藤清正,展開了極為慘烈的蔚山攻防戰。
蔚山城防由日軍修築,日軍對地形熟悉,防禦更加得心應手,明軍雖然奮勇向前,但卻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反而死傷無數。
蔚山一丟,日軍整條防線就將崩潰,所以日軍對蔚山防禦極為重視,苦苦支撐。黑田長政率一眾大名共13000日軍救援蔚山的加藤清正。多日圍城久攻不下,傷亡慘重,朝明聯軍士氣低下。楊犒見日本援軍已到,下令撤退。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黑田軍團殺到陣前,主帥楊鎬率先逃跑,撤退變成了大潰退,日軍趁機追殺,五萬明軍丟盔棄甲,死傷無數。蔚山之戰以明軍大敗告終。至於楊鎬為何撤軍說法不一,可信的說法是楊鎬包藏私心,想讓遼軍爭功,在南軍即將攻入城內時鳴金收兵,貽誤戰機。最終面臨日本援軍時又臨陣逃跑,導致大敗。
蔚山之戰失利,明朝派出徐觀瀾前去調查問責,楊鎬被撤職,蘭芳威、王國棟作為第二批援軍開赴朝鮮,匯合董一元、劉挺、陳璘等率九萬明軍準備發動第二次蔚山攻城戰。為防止前線將士謊報軍情,朝廷加派監軍監督軍情,丁應泰就編在監軍中。丁應泰入朝鮮後收集情報,大作文章,上奏朝廷,把前線所有將領都彈劾一通,尤其針對總經略楊鎬。因楊鎬為朝鮮解救王京,而且是主戰派,朝鮮怕又換個主和派主持大局,連派陳奏使前往北京為楊鎬辯白,希望萬曆能留任楊鎬,以東征大局為重。
丁應泰彈劾楊鎬,不單單出於個人因素,還因為明朝黨爭,目的在於彈劾內閣的張位和沈一貫。朝鮮的加入使形勢更加複雜,丁應泰反手把朝鮮也告上朝廷,力陳朝鮮「起兵共犯天朝,奪取遼河以東,恢復高麗舊土。招倭構釁,自啟禍戎,而剛憤求援,動稱死節。又自偷安逸,移禍天朝。」並引出朝鮮《海東諸國記》為證,陳述朝鮮罪過:「勾連倭賊;大書日本年號,尊奉日本;妄自稱祖,輕藐中國等」
朝鮮雖然稱大明藩屬,事實上,在遼東邊界問題,女真歸屬問題,國王廢立問題皆存在衝突,而且歷來朝鮮佔山川之勢,易守難攻,歷史上無數大軍殞沒於此,從隋煬帝到唐太宗,到契丹人再到蒙古鐵騎,為何蠻夷日本兩次攻佔朝鮮天險都勢如破竹,引發明朝猜疑。
朝鮮趕緊派出「辯誣」使,上京辯白。為派誰擔任陳奏辯誣使的問題,朝鮮內部又引發激烈黨爭,柳成龍在此次黨爭中被革職。
明朝派萬世德代理楊鎬事務,日夜兼程趕往朝鮮,主持大局。從萬曆二十六年1月到9月,明軍忙於調查事事情原委,沒有繼續進攻。相反漢城到北京一路使者絡繹不絕(從戰爭初期這條路上使者就絡繹不絕),熱鬧的很:丁應泰的上奏,朝鮮方為楊鎬的上書、朝鮮方的辯誣團等等。(李如松因為彈劾通倭,未上朝鮮戰場,這一年也在邊境抗擊蒙古侵略中,身先士卒,中伏身亡。)
日本國內也是風雲變幻,豐臣秀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國內叛亂頻發,東國大名如德川家康也隱隱欲動,為保存豐臣家的實力,豐臣的嫡系部隊(小早川秀秋、宇喜多秀、毛利秀元等)開始開始陸續撤出朝鮮。小西行長、黑田長政、鍋島直茂、立花宗茂、宗義智等九州大名,六萬多日軍繼續駐守朝鮮。
8月18日,一代梟雄豐臣秀吉去世。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杉景勝四位大佬聯名協議撤軍。隨著明朝不斷加派軍隊入朝,大明在朝鮮的兵力達到了十四萬,一線作戰部隊達到了九萬之多。六萬日軍已深陷朝鮮戰場,撤退不得。
9月,反攻戰正式開打。麻貴率東路軍24000人進攻蔚山,董一元率中路軍37000人進攻泗川,劉挺率西路軍13000人進攻順天,陳璘、李舜臣的朝明聯合水軍10000人清除全羅、慶尚海域。四路並進,意圖全殲日軍。
中軍圍攻泗川,在即將攻入城池時,明軍的炮兵火藥庫爆炸,後院起火,而中軍成分複雜,包括遼東軍、川軍、京兵、宣大兵、保定兵、薊州兵、苗壯彝等少數民族聯軍、甚至還有部分黑人家丁編製成的軍隊(被販賣到東亞的黑奴被富商收為家丁),臨此大亂,各路軍各行其是,各自逃跑,日軍趁機殺出城來。固城的立花宗茂趁明軍潰退,前來阻擊,明軍大敗,董一元一路撤回星州。泗川之役,是明軍敗地最慘的一戰。郝三聘、馬呈文兩位率先逃跑的騎兵將領被斬首,炮兵將領彭信古免職充軍。(關於炮兵彈藥庫爆炸,有人認為是朝鮮姦細所為,有人認為是彭信古為爭功而失職,已不可考)
得知中軍的泗川大戰失利,損失七千多將士,東路大軍放棄圍攻蔚山,暫時撤退。此時日軍無心戀戰,只想撤退,而且明軍在戰略上取勝已經毫無懸念,便不著急進攻,這也是麻貴藏著保留自己軍實力的私心:等日軍撤退,自己既可以最大限度保存自己的實力,又可以佔領空城蔚山。
西路劉挺也是同樣的想法,盡量保存自己的川軍力量。不必和必然失敗的日本人拚命。小西行長撤軍,劉挺兵不血刃拿下順天。
此次明軍三路大軍進攻虎頭蛇尾,以九萬明軍對抗六萬強弩之末的日軍,進展不盡如人意,最後大反攻,三路主將各懷心思,兩路避戰,一路大敗,戰果乏善可陳。究其原因,在於日軍必敗形勢已經明朗,各軍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互相博弈的結果。
小西行長雖然與西路軍達成協議,不加追擊,但水軍李舜臣部並不會讓上了戰船的一萬多日軍輕易撤退,小西行長被困。
此時日軍其它軍團陸續撤退,只剩離釜山最遠的西路的小西行長被水軍困住,無法撤退,島津義弘匯合宗義智,總共五百多艘戰船,14000餘人前去替小西行長解圍,爆發了這場戰爭最後的海戰——露梁海戰。
「火盛風駛,賊艘數百,頃刻嬛盡,大海盡赤」朝明聯軍雖然在數量上少於日軍,但在陳璘與李舜臣兩位統帥的指揮下,鏖戰數日,最終島津義弘只剩五十多艘戰船撤走。朝鮮最善戰的水軍將領李舜臣也戰死在戰爭結束前夕的這場海戰之中。「璘使人於舜臣謝救己,始聞其死,從椅上自投於地,撫膺大悲。」雖然救出了小西行長,島津家的力量都交代在了朝鮮海上,精銳薩摩軍團幾乎全軍覆沒。
首爾光化門廣場的李舜臣塑像,身後就是青瓦台
萬曆二十六年11月23日,島津義弘、小西行長離開釜山港,最後一批日軍正式撤出朝鮮,自萬曆二十年四月釜山登錄,至二十六年十一月釜山撤退,歷時七年的抗倭援朝戰爭正式結束。
前後歷時七年,先後經歷壬辰倭亂、談判、丁酉再亂,壬辰倭亂明軍僅以四萬軍隊,打退了二十萬日軍的進攻,丁酉再亂明軍入朝軍隊雖多,但戰果一般。
萬曆二十七年發布平倭詔書《明神宗皇帝實錄》:「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09-
戰後格局
這一戰,對日本是舉國之徵,對李氏朝鮮是亡國和復國之戰、對大明是證明宗主國的戰爭。
這一戰,改變了中日朝三國的政治格局,日本豐臣秀吉去世,豐臣嫡系部隊在朝鮮戰場損失慘重,最終由最善於隱忍的德川家康控制了日本,開啟了德川幕府時代,德川家康深知憑日本之力,還不足以撼動東方強大的帝國,隨著西方文明通過大航海來到東方,德川幕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反觀大明和朝鮮半島,大明替李氏朝鮮收復失地,李家王朝對明更是感恩戴德,做大明的藩屬國。
關於這場戰爭,日本史學是大肆誇張,偽造日軍殲滅明軍人數,拔高日軍戰績,朝鮮韓國史則指責明軍軍紀不嚴,騷擾百姓,打退日軍是朝鮮人民英勇抗戰的結果,將功勞全部攬下,將屎盆子扣在明軍頭上,而明史是由清朝編寫,刻意掩蓋了部分事實,僅做部分記載,故現在不為人所熟知。
有人指責這場戰爭消耗明朝國力,使搖搖欲墜的大明帝國土崩瓦解。但大明的瓦解不是因為一場戰爭,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里深刻分析了張居正時代,明朝經濟高度發達,政治極度腐敗,雖然顯出中興跡象,但是如何隱藏著明朝必將滅亡的命運,感興趣的可以去讀。(最近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頻繁提到萬曆十五年,其中味道頗值得玩味)
對於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我們不應該只站在道德的角度,去宣揚什麼正義必勝,而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場戰爭發生時,明朝在張居正改革後,國力充裕強盛,兵多將廣。這場戰爭絕不僅僅只關作戰將士,更是涉及到明朝內部黨爭,朝鮮內部黨爭,朝鮮明朝黨爭相互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一場戰爭絕不能單獨來看的,萬曆三大征是密切相關的。(寧夏叛亂、抗倭援朝、播州之役)。抗倭援朝戰爭確實是一個轉折點,將張居正苦心積攢下來的國力消耗殆盡,大明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當初豐臣秀吉敢進攻朝鮮,也是等待機會,即大明寧夏哱拜叛亂,趁明軍不能東西兩線同時用兵的機會,以閃電戰術迅速攻佔朝鮮,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
戰後北方局勢
本期完
推薦閱讀:
※征服男人 讓他一心愛你的絕招
※如何征服12星座的壞脾氣
※2012年被「屌絲」征服的十大白富美有哪些?
※這位台灣搭訕界的天王,連小S都甘願被他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