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有些牢騷不發也罷
讀史閱世(dushi828):以史為鑒,豐富閱歷!
來了是客 悟了是緣
文:安靜的風 讀史開眼界 特約作家
劉禹錫(772一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被綽號「詩魔」的白居易稱為詩豪。
在《三國演義》里,劉備最愛說的一句話恐怕就是:我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以表明自己根紅苗正的身份,其實愛說這句話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劉禹錫。
劉禹錫二十一歲中進士,二十三歲授太子校書,三十二歲授監察御史,年紀輕輕的就有如此成就,可謂是少年得志,前途一片光明。
年紀輕血氣就旺,鬥志就強,加上唐德宗軟弱無能,朝中大權旁落一些太監、權貴、潘鎮之手,當時的唐朝正處於「安史之亂」初定的中唐時期,國家千瘡百孔,百業待興,朝中一些有識之士正等待機會施展拳腳,振興國家,
這一年,機會終於來了。
貞元二十一年(805),順宗繼位。
順宗是個病秧子,說話都不利索,他最信任的人就是陪伴他讀書的王叔文,王叔文又與柳宗元、劉禹錫交好,可謂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順宗登基後,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慫恿順宗革新,但他們卻低估了那股勢力的強大,認為有皇帝支持就能成功。
革新進行100多天失敗了,失敗的結果是,順宗下台,王叔文處死,柳宗元、劉禹錫等被貶。
那一年,劉禹錫三十四歲,
一腔熱血換來三千里流放。
十年後,(815)劉禹錫被召回。
回到長安後,劉禹錫跑到玄都觀看桃花去了,被貶了十年,回來看看花,放鬆一下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劉禹錫心高氣傲,這十年在常德過的是什麼日子,又有誰能體會得到,既然 回來了,憋在心裡的牢騷也得發一發。
於是,他寫了一首詩。
玄都觀桃花
紫陌紅塵佛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
儘是劉郎去後栽。
詩寫完了,心裡痛快多了。
有人不痛快了。
這首詩明顯是在發牢騷,帶有諷刺意味。我老劉走了,你們這幫傢伙都發達了,就象這些桃樹一樣,都是我走以後栽的吧。
憲宗一看,你這十年白呆了,沒長進啊,對不起,你還得走,這回遠點,去廣東那邊吧。
太和二年(828),劉禹錫又被召回。
這一次,他在外面飄泊十三年。
兩次被貶,二十三年,
人生能有幾個二十三年。
等劉禹錫再回長安的時候,己經五十七歲了。一臉滄桑,滿頭白髮,已走進人生暮年,火氣該消了吧,怨該少了吧。
然而沒有。
回來之後,劉禹錫哪兒也沒去,直接去了玄都觀,這就邪門了,老往那兒跑幹什麼呀,看桃花唄,又是十多年了,再看看桃花,再看看玄都觀,再抒發一下情感。
這一回劉禹錫並沒有看到桃花,玄都觀里除了一些野菜就是荒草,昔日桃花早己不知飄落何處。
他觸景生情,揮筆又寫了一首詩。
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寫完詩,心裡舒服多了。
你舒服了,有人就不舒服了。
這首詩比前一首詩更厲害,牢騷更盛,恨意更濃,那意思是說,怎麼樣,陷害我的那些孫子都哪去了,死差不多了吧,我老劉好著那,身體結實,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這是什麼,這是挑釁。
向朝廷挑釁,與權力對抗。
你不能忍,
有人比你還不能忍。
唐文宗一看就火了,知道你這樣就不讓你回來了,吃一百個豆還不知豆腥味,趕緊走吧。
劉禹錫第三次被貶,這一次去哪了?在蘇州、汝州那一帶。
在劉禹錫被貶期間,母親去世,皇帝都換了三四個,不可謂變化不大。
這一次被貶,他五年後才回到長安。
劉禹錫雖然才華出眾,寫出了《陋室銘》「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等千古名篇名句,被稱為詩豪,但他的一生,卻是在顛沛流離之中度過,生活窘迫,日子凄涼,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如果他換一種心態看問題,換一個角度去審時度勢,又何至如此。
反覆發牢騷,反覆被貶,
每次被召回,屁股還沒坐熱又被打發。
來來回回奔波在召回貶去的路上。
總結經驗,牢記教訓,何嘗不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有人讚揚劉禹錫有骨氣,有正能量,其實,固執、堅持有時也是失敗的根源。
人活一生,有挫折,受打擊很正常,如果總是牢騷滿腹,心裡容不下事,容不下人,不但於事無補,只能徒增痛苦和煩惱,,所以說,面對現實,積極向上才是正能量,
到了晚年,劉禹錫心態平和,看談了,放下了,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有些牢騷不發也罷。
推薦閱讀:
※酬樂天詠老見示原文、翻譯及賞析_劉禹錫古詩_古詩文網
※《秋風引》 劉禹錫
※豪放不羈的詩豪-劉禹錫
※唐·劉禹錫《竹枝詞》賞析
※劉禹錫《與歌者何戡》
TAG:劉禹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