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健身常見的10大誤區
來自專欄 CS運動健身課堂118 人贊了文章
這篇文章寫給剛剛開始健身的你,不管你健身的目的是減肥還是增肌,希望你可以避免這些誤區。
誤區1:平時不練,周末猛練
平時工作很忙的加班一族經常會這樣,每到周末,他們會去健身房狂練小半天,把全身上下都練一遍,以期把平時沒練的全給補回來,直到把自己折騰得筋疲力盡才善罷甘休。
不管你的健身目的是減肥也好,還是增肌也罷,這種極端的做法只會讓你離自己的目標漸行漸遠。
其實你每周只需要抽出三天,每天花一個小時用於健身,就足夠了。重要的是慢慢地養成習慣,你會發現保持身材其實沒有這麼難。
誤區2:認為天天練才有效果
很多新人對健身有這麼一種認識,必須天天練才有效果,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其實,恰恰相反,充足的休息更有利於訓練水平的提升。根據訓練的超量恢復理論,在休息的過程中,我們身體的訓練水平會出現一段短暫的高於之前水平的時期,利用超量恢復這個時期去訓練,訓練水平會不斷地進步。
一般來講,新手一周保證三次訓練,隔一天一練,初期提升是比較快的。當然了,後期隨著訓練水平的提升,以及恢復能力的增強,一周可安排四到五次訓練。但即使訓練水平再強,每周至少也要安排一次休息。
誤區3:熱身就是跑跑步
新手最常用的熱身方式就是跑跑步,壓壓腿,然後就上重量開練。其實,這樣熱身是不充分的,並不能真正達到熱身的效果。想要真正達到熱身的效果,一定要使用動態牽拉,並且在動態牽拉過後,再針對你訓練的內容,做小重量的專項熱身,比如你今天練深蹲,在下肢的動態牽拉熱身後,可以先用小重量蹲兩組,再上到你正式訓練的重量。
誤區4:不重視訓練後的放鬆
除了熱身不充分,新手普遍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不注重訓練後的放鬆,很多新手都是練完了,休息會,洗個澡便拎包回家了。一項完整的訓練,一定是包括三個部分:熱身,正式訓練,拉伸放鬆。
放鬆能很好地緩解我們訓練中緊張的肌群,有助於訓練後的恢復。它還能讓肌肉保持良好的彈性,提高身體的柔韌性。柔韌性提高了,我們的訓練動作才能做得更加到位,訓練效率才會更高。關於熱身和拉伸的方法,可以看文末的相關鏈接。
誤區5:盲目追求大重量
這種現象多存在於男生身上,有時候練得興奮了,就開始給自己上大重量,完全不考慮自身是否能承受,結果必然是動作變形,增加受傷風險。
其實,健身新手和老手的根本區別在於對身體動作細節的把控能力。就拿深蹲來舉例子,在都快要力竭的情況下,老手會更多地去控制動作細節,比如一定不能彎腰弓背,一定不能膝內扣,低端不能骨盆翻轉,在很好地把控住這些細節的基礎上,再去將杠鈴頂起來。而新手則是,一咬牙,一閉眼就往上頂,也不管動作質量如何,起來就是勝利。
當然了,對自己身體細節的控制能力一定是基於長期的訓練得來的,這點新手目前是不具備的,所以切忌盲目上大重量,動作質量才是第一位。
誤區6:哪胖練哪
局部減脂是不存在的,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脂肪一定是全身性代謝的,並非練哪瘦哪。你可能覺得自己肚子上肉多,就天天練卷腹,可是練了一段時間,發現肚子上的肉並沒怎麼少,反而其他地方瘦了一些。因為,不管你做什麼訓練,身體一定是調用全身脂肪進行供能。當然,有些地方的脂肪容易被調動,有些地方的脂肪就是特別頑固,不同部位瘦下去的速度不同,這都是基因決定的,通過訓練很難改變。
所以說如果你健身是為了減肚子,那一定要做那些強度大,消耗大的訓練,比如深蹲,硬拉,卧推,並且注重飲食,而非天天只做卷腹。
誤區7: 不注重組間間歇的把控
很多新手往往對組間間歇沒有概念,練完一組,拍拍照,跟朋友聊聊天可能十幾分鐘就過去了,然後才想起來自己的訓練還沒做完呢。這樣必然導致訓練效率低下。
根據訓練的力量發展周期,所對應的組間間歇如下:
注:1RM,能且僅能重複一次的極限重量
只有根據自己所處的周期,嚴格把控休息時間,才是一場高效的訓練。
誤區8:減脂就要空腹訓練
空腹訓練確實更加有利於燃燒脂肪,因為空腹情況下,身體中的血糖水平會比較低,這種情況下訓練,脂肪的供能比例會比較高。
但這麼做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會出現低血糖,這可是很危險的。所以新手不建議空腹訓練,可以在訓練前半小時左右適當吃一些全麥麵包等低GI碳水,防止訓練中的低血糖。
誤區9:有氧運動只在乎時間不在乎強度
「跑步要跑夠45分鐘身體才能燃燒脂肪。」這條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做有氧運動的新人。一提到減肥,就想到跑步,然後就慢慢悠悠的去操場跑夠45分鐘的時間。其實有氧運動對於訓練意義並非減脂,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提升我們的心肺功能,而心肺功能是一切訓練的基礎。
一場有效的有氧運動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慢慢悠悠地堆時間,並非有效的有氧訓練。一般用心率來監控有氧的強度。
小貼士
最大心率=220-年齡靜息心率=充足睡眠後晨起心率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有氧目標心率=(50%-85%)儲備心率+靜息心率
誤區10:訓練過後的酸痛越明顯說明練得越到位
訓練後的酸痛稱為遲發性肌肉酸痛,一般24-72小時達到酸痛的高峰,目前科學界對遲發性肌肉酸痛的產生原因尚無定論。
每個人對遲發性肌肉酸痛的感受不同,有些人會感受很明顯,有些人又沒啥感覺。並且隨著訓練經驗的增加酸痛感也會越來越弱。所以,它並不是判斷訓練是否到位的標準。
真正判斷訓練是否到位標準是你的計劃是否合理,負重是否合適,動作是否標準,組間休息把控是否嚴格等。
所以,不要再糾結於訓練過後的酸痛了,那並不能說明什麼。
雖然這篇文章是寫給新手的,但作為老手的你,相信在健身之路上也有過不少誤區,一起留言來說說自己經歷的那些誤區吧~
文/CommonStrength教練 謝寧
【相關鏈接】
健身前,如何有針對性的熱身?運動後各肌肉群拉伸有哪些方法?推薦閱讀:
※你與下個CYCLE 還有多少距離
※減脂期,我們到底能夠吃什麼?
※DAY59 從容不迫
※早餐喝它就能瘦?揭秘火爆美國矽谷的網紅「防彈咖啡」的真相
※減脂神器T3 Cytomel的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