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親歷:李小龍之後尚武精神仍在,為何搏擊水平始終落後?

香港親歷:李小龍之後尚武精神仍在,為何搏擊水平始終落後?

來自專欄這江湖江不江湖?85 人贊了文章

很多人說香港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例子,因為大陸有很多東西是從香港學回來的,比如「炒樓花」的賣房模式,比如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

雖然這些年的香港有衰落趨勢,但對於70、80一代,香港的地位又實在太特殊——當年看的電視劇,聽的歌曲,看的電影漫畫,崇拜的明星,都以香港為最。從李小龍到金庸再到徐克,香港重要的文化輸出就是武俠文化。

那麼對於拳迷、武術界來說,如今香港的真實情況到底怎樣?對於小眾又特殊的搏擊行業,香港的發展歷程又能預示什麼呢?這是我從香港回來後,想和大家分享的話題。

我有這樣的思考:香港的文化包裝能力是最值得內地學習的,但香港整體的尚武風氣衰落,很可能會在內地重演。至於原因,下面慢慢道來。

香港搏擊發展簡脈

在去香港之前,我腦子裡一直回想的是各種電影鏡頭,有功夫片,有警匪片,還有火熱IP如《古惑仔》,恰好趕上5月21,播求舉辦的賽事ALL STAR FIGHT(全明星格鬥)落地香港,就趁這個機會走一走,旅遊的同時,順便感受下香港辦比賽的氛圍,以及了解香港大眾對於拳賽、格鬥的認知。

很多年前聽過一句話,「泰拳出了泰國就不像泰拳了。」指的是離開泰國的訓練環境,就很難打出純泰拳的韻味和節奏。

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離開泰國,泰拳最像泰拳的地方,就是香港。」指的是當年除了泰國,香港是第二個讓泰拳興盛的地方。

那時在香港的泰拳,用的是職業純泰規則,湧現不少拳手,帶動香港搏擊行業的興盛發展。

我們看的許多90年代的香港電影,都有泰拳和搏擊的身影,比如《古惑仔》系列:

  • 洪興的大頭仔是搏擊高手,陳浩南等人堅持在拳館練拳鍛煉身手,
  • 洪興龍頭蔣先生有胞弟在泰國做生意,手下的泰拳冠軍太子哥是洪興最能打的人。

後來的《阿虎》《少年阿虎》,直接以打拳為主題;摻入搏擊元素的電影也數不勝數,比如《無間道》……90年代的香港,拳館成為年輕人業餘生活的選擇之一,好武的文化滲透其中,而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呢?

1 踢館帶動求真之風

無論是香港拳師口述,還是詢問香港友人,抑或查閱資料,追溯香港武林興盛最早的時期,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 解放後,很多內地拳師因各種原因逃到香港落腳,這些從電影《葉問》和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里能看出來;
  • 解放後與「文革」後的兩個時間點,大量人口湧入香港彈丸之地,帶來激烈競爭,包括武術界在內的三教九流,一時間「拳館比米鋪多」。

因為英國人的管理方式留下很多權力空間,武館之間相互競爭,踢館是常有的事情。

知名拳師南下到香港,想要有生意就得打,一打一實戰,就把求真的風氣帶動了起來,不像內地有圈子保護,有各種套路解決爭端,武術家普遍藏私或不教真的,慢慢失去了實戰能力。

  • 東亞很多傳統武術,以前都是在特定社會環境中形成的,很多技術也因為特殊的規矩才衍生出來,比如「手搭手比武」。
  • 一旦失去這個環境,很多技術就等於見光死,失去意義。

上世紀60-70年代,被很多香港人戲稱為「英雄年代」,廉政公署還沒發揮最大威力(1974年成立),如同電影《追龍》的描述,各路神仙大顯神通,社會治安一直欠佳,年輕人學武風氣很盛,有的流派甚至成了幫會成員聚會的堂口。

當時的香港什麼門派都有,不過以洪拳、蔡禮佛、大聖劈掛等南方拳派為主,詠春拳是在李小龍等人揚名後才發揚光大的。那時的武俠電影由張徹、胡金銓等大師操刀,推波助瀾,導致各個武館的年輕人天天打架。

  • 詠春一派的口號是「有種去洗手間解決」,因為狹窄的環境適合他們技術發揮,
  • 蔡禮佛、洪拳就會說「有種去門外解決」,因為寬闊的地方適合他們技術發揮。
  • 當時的報紙還開設專欄報道這些事情,有打架比武的新聞稿件都是樂此不疲。

金庸等作家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熏陶出來的,90年代牛佬的《古惑仔》漫畫,也用了大量當時的素材,連泰拳宗師亞批勒來香港都有漫畫形象,為後來香港武俠電影、動作電影人才,奠定了基礎。

2 方野:泰港拳師大戰

真正讓香港武術界,從傳統武術門派林立到搏擊文化興起,源自泰拳的引進。

這裡不得不提到香港「紅擂台」創始人,有「香港泰拳之父」之稱的方野先生。

方野原名方源盛,泰國華僑,祖籍潮州,1939年11月4日出生於泰國佛統府,中學開始學習泰拳,打過大大小小20幾場比賽,積累不少經驗。

1955年,16歲的方野並沒有到香港謀生髮展,而是選擇以華僑生的身份回到大陸,到上海體育學院深造,期間參加過拳擊、摔跤等比賽,據傳還獲得過冠軍。

60年代初期,大陸即將展開「文革」,方野動了去香港的念頭。

1966年,方野在香港創立了泰國拳健身院,後改叫香港泰國拳總會,廣收門徒,由於有豐富的擂台搏擊經驗和良好的搏擊功底,一時名聲大躁,很多藝人、商人都拜在他門下,同時也帶起了香港傳統武術界和泰拳交流的風潮。

當時香港傳統武術宗派與泰拳交流最著名的是大聖劈掛門,著名動作演員陳觀泰,演技派黃秋生,都是大聖劈掛門的弟子。60年代末期,方野受王羽、吳思遠邀請,先後參演《獨臂刀》、《蕩寇灘》,往後多部電影都有他的角色,可見當時香港演藝文化圈武風盛行。

由於東南亞市場龐大的華人人口,當時香港的電影和小說除了港澳台地區外,最大的銷售市場就是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泰國。(*香港九龍城地區至今仍有「小曼谷」的外號,很多餐廳的廣告牌都是泰文,與店家交流能說泰語,甚至很多就是泰國老闆。)

方野成名後,在香港大力推廣泰拳,各行各業開始有大量的人習練,很多人跑到泰國高薪聘請著名拳師到香港執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已故泰拳宗師——「旋風腿」亞批勒。

  • 當時Fairtex的老闆黃步中受製片人鄒文懷邀請,讓亞批勒到香港推廣泰拳,前後陸續有4年之久;
  • 在我對亞批勒的一次採訪中,他說:當時香港很多人找他學泰拳,不乏明星以及幫會分子,雖然他很不喜歡學生學了泰拳去打架,但那時整個香港都是這種風氣,也無可避免。

圖|當年採訪亞批勒

1981年,方野首創泰港拳師大戰,陸續打了很多年。

當年中國功夫VS泰拳的段子和故事,都是從中提取出來,再加以武俠化,進行誇張宣傳,之後的中泰對抗賽也延續了這個風潮,一直到2009年中泰對抗達到高潮後,才回歸冷靜。

香港傳統武術界在與泰拳多次對抗後,受到很大衝擊,但思想解放得也很快,隨之而來的是各種交手方式的改進,訓練的加強。大家正確理解了現代搏擊是怎麼一回事,對待現代格鬥的態度也不像內地那麼幼稚。

香港武術界的這條路,是方野這輩人開創的,而大陸的傳統武術界,正在經歷這一階段。

方野之後,香港搏擊界著名的人物就是陳惠敏和蘇世龍,二人之間的恩怨也鬧得沸沸揚揚。

圖|陳惠敏劇照

3 陳惠敏與蘇世龍:幫會情仇

已經徹底轉行做演員的陳惠敏,曾經是「14K」的「雙花紅棍」,《古惑仔》電影里扮演東星的扛把子駱駝,而他本人確實拳擊功底紮實,在搏擊界也很有聲望。

蘇世龍則不然,從底層打拚出來的他對於泰拳的痴迷是不一樣的,師出方野先生門下,泰拳技術在當時的香港稱雄一時,他在大角咀開了間拳館,門生眾多,尤以幫會分子為最。

據傳著名的「灣仔之虎」陳耀興(陳浩南原型)、「尖東之虎」杜聯順,都是蘇世龍門下弟子。

當年,蘇世龍的一個學生在澳門獲得冠軍後,放話挑戰陳惠敏,陳惠敏回復他不夠資格,要師父蘇世龍才能跟他打。於是陳蘇雙方約定在夜總會比賽,打得平分秋色,陳惠敏被擊中次數略多一些。

事後蘇世龍拳館被砸,陳惠敏遭遇襲擊,兩人的恩怨鬧得全港皆知,多年後才化解。

圖|右:蘇世龍

蘇世龍後來專心推廣泰拳,辦比賽公平公正,業內名聲很好。

他積極在香港建立職業俱樂部制度,讓拳手可以按合同辦事,避免泰拳出現傳統武術那樣的「門派化」,後來還把泰拳推廣到大陸。

在這次ALL STAR香港站賽場,我正好遇到蘇先生,今年他已經74歲了,精神很好,在朋友的介紹下我與蘇先生合影,照完他冷不丁一個勾拳打在我腹部,然後笑著說,「靚仔,打你都木反應啊~」,然後又揮了幾下平勾拳給我們看,顯示自己寶刀未老。

後來我才知道,2002年蘇世龍成立了香港泰拳理事會,不再過問江湖事,作為會長的他這次是頒獎嘉賓,而他的一生,都在為推廣泰拳而努力。

圖|與蘇世龍合影

關於香港幫會分子喜歡練武和打泰拳,亞批勒先生曾說:

  • 我在香港教過不少好苗子,不輸泰國選手,本來想培養成職業拳王去泰國打比賽,但很多都加入了黑社會,去澳門看場。
  • 因為拳腳好,別人打不過他們,對手拿槍打,最後非死即傷。所以我一再告誡弟子,學了泰拳,千萬不要加入黑社會。

不過還是有很多泰國拳手退役後,去港澳當保鏢,似乎是當時留下來的一個風氣,認為大佬身邊有泰國拳手做保鏢是一件很威風的事。在我與這些泰國拳手的交流中了解到:

  • 他們以前在港澳做保鏢時,經常遇見大佬發生衝突後要保鏢解決,兩方都是泰國拳手,本來就相互認識。
  • 他們就用打泰拳的反應節奏和力度來對打,互相心知肚明,有時故意打出鼻血,打出招式,大佬根本看不出他們假打,反而認為是賣力,給的報酬就多;
  • 泰國拳手打完私下還互相分錢,甚為有趣。

香港很多電影橋段都是有真實故事背景做支撐的,其中跟搏擊關係很深,對搏擊文化的培養挖掘也不遺餘力。

香港搏擊文化現狀

70年代中後期廉政公署成立,香港社會治安大為改善,80年代經濟飛起,地產等行業火熱,資本湧入讓擂台賽事熱火朝天,但1983年發生泰拳比賽致人死亡的事件後,整個賽事環境受到了很大影響。

  • 泰拳比賽得用自由搏擊名義註冊申請,後來變成需要戴護具、打三局,再到後來不用肘……
  • 再往後,地價飛漲逼死了很多武館、拳館,整個武林開始式微。

賺錢的機會多了,娛樂業發達,年輕人不用再打打殺殺也能混飯吃,逐漸沒人再吃苦練拳,很多傳統的武館為避免幫會性質都改名叫體育會。不過巨大的慣性還在,傳統武術界也好,搏擊界也罷,依然有固定的人群習練、比賽。

從60年代興起到80年代,曹樹仁、陳德興、黃浩揚、江富德、盧惠光等一批名將輩出。

  • 曹樹仁的兒子曹星如,如今是香港最著名的拳擊手——WBC次雛量級亞洲洲際拳王、WBO115磅國際金腰帶等頭銜擁有者。
  • 陳德興的柏龍拳館明星雲集,江富德的富德拳館如今是香港分館最多的拳館。
  • 泰國華僑出身的盧惠光,在香港連贏7場比賽後投身演藝圈,成為知名動作演員(洪興太子)。

圖|右:江富德

這次香港之行,我很順利的見到了一個我一直想見的人,香港最著名的泰拳文化推廣人徐家傑先生,他還有個更著名的筆名兼拳名,叫「坤青」!

作為前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的他,有很多頭銜,香港拳擊總會主席、泰國世界泰拳理事會金環宗師資格,《寒戰》電影里本色演出,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以及著名專欄作家等等。

而對於我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專欄作家頭銜,因為當年整個華語地區對於泰拳的理解,基本都是從他那裡開始的:

  • 著名的「十男九拳」、「泰拳手活不過60歲」、「踢香蕉樹」、「窮得沒飯吃才打拳」……
  • 這些至今根深蒂固在很多人心裡的概念,都是出自這位大神筆下。

為了一探究竟,我和朋友前往他位於香港九龍體育公園的訓練場地,對他進行了拜訪。

圖|右:坤青

1 拜訪「坤青」:真正的泰拳學者

說實話,拜訪之前我心裡一直嘀咕,不知他是真的有料,還是全憑炒作,結果一見面,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當時他在給學員拿靶,從執靶技術來看,至少是專業學過很多年的,而且今年他已經71歲了。

然後,我和他之間的交流,是全程泰語,沒錯,一個大陸人和一個香港人全程說泰語,他說到泰拳更是眉飛色舞。

我內心開始逐漸打破以往對他的觀念,開始重新正視這個泰拳界的名人。

坤青先生告訴我,他其實研究最多的是古泰拳技術,包括雲南少數民族的武術和泰拳的關係,甚至還非常認真的和我探討壯族武術和泰拳的關係。

與他溝通我才得知,原來古泰拳很多招式的中文翻譯,是由他最先翻譯過來的,比如著名的「鱷魚擺尾」、「神猴獻寶」,還有泰拳的三宮步。

  • 最早泰北的拳術和雲南傣族的武術相通,傣族的武術有九宮步,十二宮步等步法……
  • 最後他選擇了最符合泰拳形態的三宮步,形象貼切。

圖|泰拳三宮步

因為瘋狂熱愛泰拳,他是自學的泰語,今天泰國體育、文化部門有關泰拳歷史文化的一些疑問,還會參考他的意見,可謂是真正的泰拳學者。他目前為止去泰國已經快80次了,時間長短不一,最近一次是去教西提猜關於泰拳歷史文化脈絡的知識。

如果他真的是外行炒作,那麼是不可能如此了解泰拳文化的,且是用泰語說出來。我接觸過的很多泰國老拳師和歷史老師都做不到,他一個香港人做到了,不得不佩服。

那麼他當年為何要用炒作的形式推廣泰拳呢?我還曾不遺餘力用多篇文章闢謠過他曾經的那些觀點,比如「活不過60」是因為生活不檢點、酗酒,「踢香蕉樹」是因為古時候沒有沙袋,「十男九拳」是泰緬戰爭時期,「窮得沒飯吃」一直都是誇張等等。

當我大致了解香港武林發展歷史後,才明白這是環境使然。

  • 當時香港的武俠風氣濃厚,坤青從廉政公署出來後做專欄,寫東西誇張,做一個概念,在那時很平常。
  • 著名的「陳吳大戰」打得不堪入目都能刺激出新派武俠小說,坤青如果踏踏實實寫,估計沒有什麼市場。

不過這些誇張的概念火遍全中國,至今依然有人相信,是他沒想到的。

「自從我寫完泰國拳那本書後,全世界都在抄我的。」坤青交談中不止一次這樣說,很難說他當年的做法到底是對是錯。

但論推廣泰拳文化,確實沒有誰比他早年做得更好,而論真實性,也算是有依據可循,只不過必須在特定的年代才能做這樣的宣傳。

如今,坤青先生也踏實教學、辦比賽,繼續發掘研究泰拳的文化歷史和與之有關的一切。

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畢竟是「英雄年代」過來的,很有料。

圖|與坤青合影

2 武館:香港的精氣神

如今香港市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現在看到的香港拳手已不像傳說中那樣,但我認為香港依然還是搏擊項目認知度最高的華人城市。

舉個例子:

賽前我和幾個朋友到油麻地一個著名的大排檔吃飯,吃到一半聊起了這次的比賽和功夫一類的話題,兩個練習南螳螂拳的香港朋友就比划起來。

如果在內地,這樣的情況通常都會遭到莫名其妙的眼神觀望,或者好奇詢問,保不齊還有挑事的,僥倖能遇到一兩個懂行的來插話,就算運氣好,在不常辦比賽的城市基本就是被圍觀的份。

但那天,無論是看搏擊視頻,還是看傳統南拳,我們周邊的人都是很正常的態度,大排檔老闆還走過來和我們聊了幾句,無論傳武搏擊他都能說出個一二,我非常驚訝。

香港朋友卻告訴我,這在香港很正常,「你練拳、練武,大部分人不會用異樣眼光對待你,他們認為練拳是鍛煉身體的一個好方法。香港女孩找男朋友,也不會因為對方練拳就感覺有暴力傾向。當然這不是單方面的,香港社會越來越文明,很多人練拳是為了鍛煉精氣神,而不是為了打架,所以整個社會對於習武之人,是很包容的。

圖|騎樓武館

香港如今的地價雖然舉世聞名,但依然存活下來不少騎樓武館,成為城市一大特色,我始終認為,武館是香港精氣神的一部分。

這些騎樓武館仍以傳統武術館居多,不過在繁華區域,現代的泰拳館、搏擊館要多過傳武拳館。不管是武館拳館還是功夫用品店,都會用顯眼的招牌和字樣掛在牆外,看上去頗有味道。

很多武館隨著80年代經濟飛起、物價高升而中斷,現在經常看到年紀很大還在學武的香港人,其實都是當年有基礎的,這幾年又回來練習,也因此,香港至今保留了尚武遺風。

而香港在最貴的維多利亞港修建李小龍的雕像,雕像對岸的香港海事博物館裡有李小龍《Be Water My Friend》的演講視頻循環播放,在香港朋友看來,正是因為「李小龍是香港精神的象徵之一,也是香港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是一個城市在孤懸海外時自強不息的象徵。」

位於沙田區的香港文化博物館,也舉辦了為期4年的李小龍展覽和金庸展覽,足見這個城市對尚武文化和武俠文化,至今依然重視。

3 ALL STAR FIGHT:規模不大但很精緻

這次ALL STAR FIGHT香港站的賽事,是一次絕佳的觀摩機會,可以讓我藉此了解香港拳迷對於賽事的態度,以及香港舉辦比賽的能力。

其實平心而論,香港的稱重儀式做得沒有內地賽事那樣大,但很精緻。現場有茶水甜點,粉絲、拳迷、媒體雖多,但很有節制,不會亂鬨哄一團糟,合影也很有禮貌,稱重儀式是以輕鬆休閑的基調為主。

比賽在九龍灣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場地不算很大,擺放是內場圓桌+自助餐+酒水台的形式,因為考慮到有很多香港明星藝人、商界精英到場,採取的是圓桌宴會的座次。

  • 一層票價很貴,離擂台最近的桌子價位在88000港幣左右,依次往外圍遞減,到15000港幣收尾。
  • 二層看台價格親民,價位在500-600港幣兩個檔次。

單從燈光舞美規模來看,內地領先香港不少,但香港還是力求把現場做得精緻,仍具備國際水準。

圖|播求與黃柏高、克里斯·柯林斯、盧惠光

比賽當天基本全部坐滿,到場的香港藝人很多,包括金牌經紀人黃柏高、美籍動作演員克里斯·柯林斯、香港動作明星盧惠光、影星梁焯滿等。

現場醫務人員配備的是香港聖約翰救傷隊隊員,他們穿著類似警察一樣的白色制服,香港基本所有大型武術活動他們都必須到場,很多隊員對於搏擊比賽的創傷有深刻了解,救助和判斷準確到位,這點比起內地醫務人員看到KO就被嚇到的程度,要專業得多。

但香港選手的整體實力就真的不盡如人意了。

純泰,開肘,三局。很多選手第一局還像模像樣,但到了後面兩局要麼體力耗盡,要麼攻防粗糙。

  • 現場分了兩批選手,一批是香港本地比賽,一批是國際團隊比賽;
  • 香港選手比賽的時候,很多國際選手教練團隊在旁看得直搖頭;
  • 除了在崑崙決打過幾次比賽歷練過的江俊軒外,其他表現都乏善可陳。

圖|現場舞美

不過香港拳迷還是非常興奮的加油助威,這或許是目前香港搏擊最尷尬的一面。

從當年的拳王陳俊賢打崑崙決被迅速KO開始,香港的實戰能力就備受質疑,很多拳手為此北上求學,比如打崑崙決的羅祖勝、江俊軒。

當天的比賽,播求與維克多作為壓軸出場,全場幾乎所有人都拿起手機,拍攝播求滿月邦拉占的出場儀式,兩人酣戰三個回合,36歲的播求利用內圍破解技術和有效反擊,戰勝了維克多,為比賽划下圓滿句號。

賽事方還推出了以播求為原型的特別版公仔。香港在玩具製作方面本就實力突出,香港警隊、李小龍等公仔紀念品非常多,這次比賽也以播求戰鬥在李小龍故里為宣傳口號,放在紅磡蕪湖街街頭的LED廣告牌上。

香港給我們的啟示

為何香港依然尚武,但香港的選手整體實力下滑卻如此嚴重?在觀察之餘,我專門詢問了由拳手出身轉行演員的盧惠光先生。

泰國華僑出身的盧惠光,18歲到香港打拚,80年代憑藉實力在香港連贏7場,其中有一場膝擊對手肋骨,導致對手肋骨斷裂,傳遍圈內,才有了後來「洪興太子」這個角色。

盧惠光作為香港泰拳理事會成員,見證了香港的搏擊發展過程。

1 為何香港搏擊水平大幅下滑

盧惠光:這15年,香港的搏擊發展和我們之前比起來真的差太遠,如果香港的生活成本沒有這麼高,拳手水平會更高,因為他們沒辦法,早上要上班,晚上就來學兩個鐘頭。

像泰國那邊,一早起來跑步訓練,然後吃飯、打沙袋,每天6小時,香港根本沒有這樣的條件。你不去打工,就沒收入,沒飯吃,我覺得是香港發展太快,選手跟不上。

圖|與蘇波邦、盧惠光合影

2 如何看待大陸搏擊水平突飛猛進

盧惠光:20年前我和內地散打教練聊天時說過,散打要走出去,必須改技術規則,因為抱腿摔這些在海外都不算分,只在內地算,很多技術都被限制了。

現在這10年,大陸的拳手不得了,進步很快,我每次看比賽都有這種感覺,中國將來會有很出色的拳手誕生,能戰勝很多泰國選手,包括日本、荷蘭。

但其實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改規則,當年我們在香港打比賽可以用肘,可以連膝,不戴護具打五回合,後來比賽被改得面目全非。你看播求打比賽被肘擊頭部出血,依然繼續戰鬥,這才是真正的比賽,而不是像香港現在這樣什麼都保護得嚴嚴實實,沒法發揮。

從盧惠光的描述可以看出,香港的發展擠壓了選手的生存空間,香港沒有讓拳手成為一個真正的職業階層,大多都是像木村翔一樣的兼職。

圖|富德拳館KF1

日本搏擊行業發達,就算衰落了,爛船也有三斤釘,靠打拳謀生勉強算得上一個路子。

香港不一樣,你每時每刻都得奮鬥,除了極少數像曹星如那樣的,大部分還是為了「搵食」奔波,居高不下的房價和排隊時間超長的公屋,以及高消費成本,讓你沒有大量時間去訓練、備戰、比賽。

「說努力?我每天早上4點就起床,通勤兩小時去上班,十幾年下來賺的錢除去開銷根本沒有上升的希望,每天能抽兩個小時練拳我就已經很開心了,其他時間根本不夠用。」一位香港朋友也曾這樣吐槽。

反觀下來,大陸的選手是幸福的,至少目前在社會階級沒有固化之前,打拳還算一條改變階層的渠道,但看看大陸的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的發展趨勢,香港又何嘗沒有我們未來的縮影呢?

圖|街頭廣告&拳館櫥窗

3 親歷譚公誕大會

大到賽事,小到拳館,職業搏擊需要很強的商業資本來支撐。不過武館傳承的是文化,不是競技比賽,生存上反而輕鬆些,加之與香港繁榮的影視娛樂文化搭配,一部《葉問》就能帶起詠春拳門派的繼續興盛。

雖然近年功夫片式微,但多年的熏陶還是養成了香港習武的風氣,在香港大學裡,很多地方貼著詠春和空手道夏令營的廣告。

我在香港的這段時間,恰逢一年一度的譚公誕大會,港島地區70多家武館都聚集在譚公廟附近,舞龍舞獅、祈福慶祝,我也趕到宵箕灣區目睹了這一盛況:一出地鐵站,鑼鼓喧天,旌旗招展,傳統的三角鏢旗、日字旗上都寫著門派字樣。

圖|譚公誕大會旌旗招展

每個武館都有自己的戰旗,上面要麼是祖師爺的名字,要麼是關羽、哪吒等形象。

每個武館都有自己的隊伍,有獅子,有龍,他們根據街道上店家擺設的「樁陣」一一破陣,過了才能采青,考究各自舞獅、舞龍技藝,連鼓點節奏都在互相較量。

一路上我腦子裡都自動響起《黃飛鴻獅王爭霸》的配樂,才知當年徐克拍的那些舞獅對壘、舞獅對八國聯軍,這些奇思妙想都是有原型的。

在朋友推薦下我找到了黃飛鴻義子李燦窩武館的隊伍,負責人盧德安師父告訴我,譚公誕有一百多年歷史,是香港傳統武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大家爭名聲都在這一天,只不過用的是舞龍舞獅的方法來看功力深淺,他本人平時是傳武和現代格鬥都在練習的。

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少年加入進來,可見香港仍然希望能延續這股尚武風氣,保留這種文化。

圖|右:黃飛鴻義子李燦窩武館的隊伍

4 體驗南螳螂拳

那麼香港的傳武如今到底如何生存,對待現代搏擊的態度是不是真的像說的那樣「認識到兩者之間的差距」呢?抱著最後一個問題,在離開香港前的最後一晚,我來到一位香港朋友師父的武館。

這家武館名為「東江周家螳螂拳」,屬於南螳螂拳派,在參觀感受過他們的訓練之後,館主李天來熱情接待了我,並讓我體驗下南螳螂拳。

我之前在網上看過澳洲南螳螂拳的視頻,這是被一些朋友譽為最有實戰能力的傳武派系之一,另外兩派是歐洲改良詠春和中國式摔跤。

  • 南螳螂的技法類似空手道和詠春的混合,步法像空手道,但多了很多功力訓練和劈砍,橋手功力和身體筋骨硬度都很犀利,鎖骨、肋骨、咽喉等部位的肌肉都有鍛煉到。
  • 澳洲南螳螂拳是改良過的,為了適應現代搏擊的節奏,這門拳法套路很少,基本都是功法訓練,也有一定的實戰反應訓練。

圖|與李天來合影

館主李天來以前是香港水警分區署長,從警習武40多年,對現代格鬥和傳武之間的認識很到位。

  • 他承認這門武術只是在一些特定環境中使用,比如他之前的水警生涯就多次用到過。
  • 但想要對抗現代搏擊,必須進行大量實戰反應訓練,不然根本不可能。

他手下最厲害的兩個徒弟也告訴我,香港生活壓力大,他們每天下班能堅持來練習已經難得,很難再有時間戴上頭盔和護具進行大量的反應實戰練習,沒有這些練習是沒辦法和現代格鬥對抗的。

香港傳武界對於現代搏擊的正確認識,或許證明當年的交流是有效果的:打得多,見得多,自然也就平和對待了。而在這一點上,內地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如今的香港,習武者分得很清楚,想練搏擊的練搏擊,想學傳武體驗文化的體驗文化,二者練好都有防身健體的作用,不衝突,這也是兩類項目能在香港並存發展的原因。

香港的文化包裝能力繁榮發揚了各種武術,搏擊也好,傳武也罷,都有相關的電影、漫畫和歌曲,而這些靈感都來源於真實的生活。

如今香港尚武風氣的衰落,和高額的生活成本息息相關,窮文富武不是一句空話,而富不僅僅是金錢富裕,還得時間富裕。

雖然大陸一線城市越來越高的生存壓力正在直逼香港,但我們的拳手仍有改變自身階層的機會,如果成功的例子越來越多,這個行業就會沉澱一批堅實的後盾,日後即使慢慢滑落,也不至於急劇下降。

但我更希望的是,這個行業能一直繁榮下去,也能成為這塊土地精氣神的一部分!

感謝雷武龍老師供稿

#互動討論#

不管香港武術文化式微,會否在內地重演

但至少,香港曾經蓬勃輝煌過

你對香港搏擊/武術的記憶點是什麼?

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

搏擊周評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第三十九章 凌青苹漁翁得利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句詩為何如此迷人?
為什麼說《笑傲江湖》是一部政治小說?
汪先生的大寶劍 第十一章 善後
現代武俠浪人傳奇!《刺客伍六七》弱雞刺客暖心內核

TAG:搏擊項目 | 香港電影 | 武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