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傷人,是一種尊重
來自專欄想法與見解42 人贊了文章
說話直,快言快語,這些特點我們很容易跟好人這兩個字掛鉤,因為說話直的人容易給人一種沒有壞心眼的印象。
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種「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有很多,這些人之中大多數(當然,不乏有一些「披著羊皮的狼」)都收到過或多或少的質疑:
雖然他們不會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當面懟人,似乎也是一種讓人很難受的做法。
壹.說到底,還是自控力
俗話說的好:巧話巧明理,拙話拙曲意。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個人把話說的巧,聽的人能知道他的道理,進而能夠理解他的意思,明確其中的共鳴,也清楚你們之間不同的地方,這樣的溝通最高效也最直接。
而如果一個人不會說話,他只是把內容+情緒傳遞給別人,由於受到情緒的影響,聽者會著重感到對方情緒上的意圖,而容易忽視內容本身的表達方式。
進一步舉例,比如一個人希望另一個人注意開空調不要調太低溫度,這樣容易感冒,不會說話的人往往以生命健康為要挾,用威脅的方式去讓對方注意身體。
一個簡單的溝通,卻造成了對方的反感:不就是注意保護自己嗎?幹嘛把話說的那麼重?
其實說者本身並非要威脅聽者,但不自覺的隨口一言卻造成了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我小標題才會告訴告訴大家,這個問題,說到底還是自控力。
說話不注意,傷了別人的情緒,其實自己也不開心:本來好好一件事,一句話,弄的大家都不舒服,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在職場,往往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上尤為明顯。
因為太熟悉,所以不注意;因為太信任,所以沒有忌憚。
貳.無所謂,也有所謂
我小時候有一款綜藝節目,時間太久忘記了,類似動物世界,有一期的節目我仍記憶猶新。
說的是猩猩之間的互動,有一種猩猩的互動方式是互相抽打嘴巴。
打的力度不詳,但似乎每次揮掌時,挨打的猩猩都有往後退的動作出現。
我之所以對這段視頻記憶猶新,是因為背景的解說告訴觀眾:這是一種友好的方式。
時至今日我想起這種溝通方式,都有一種強烈的違和感:
既然是友好,為什麼挨打的猩猩還有一種往後退的動作?
回到我們之前說的親人之間直腸子的表達方式,有體會過的朋友都聽過這樣一種說辭:
我關心你,我才會說你,我幹嘛不說路人?
類似這樣的言論看似無可辯駁,但如果你結合我上面舉得例子就會發現一個問題。
既然是為我好,幹嘛為何話裡帶刺?
既然是為了友好,幹嘛挨打的猩猩要往後退?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怕疼。
無論是示好的巴掌,還是帶刺的話語,目的都不是邪惡的。
但為什麼效果卻讓人「糾結於表達的方式」?
因為畢竟這種友好讓人不適。但因為掛著親情,掛著為了你好的大旗,所以這種方式可以沒有避諱,可以把不合理變為合理,可以把不舒服變成「心甘情願的不舒服」。
如果你問我只要目的是好的就行了,這有什麼關係呢?
我想告訴你:有所謂,也沒所謂。
沒所謂,是態度上的沒所謂。
有所謂,是感性上的有所謂。
叄.我們都要好好的
說話傷人,有人傷了一輩子,有人被傷了一輩子,雙方都沒覺得怎麼樣。
為什麼?不是說這種傷與被傷的關係無所謂,而是這種傷,成了一種符號。
這種符號可能是親情,可能是友情,可能是某種特殊關係的紐帶。
但這不等於這種做法就是對的。
我經常和我的讀者分享我的一種觀念:把生活變的更好,有時並不需要多少錢,而需要改變的態度。
如果你希望你重視的人心情愉悅,就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去表達你的思想。
如果你希望你關心的人快快樂樂,就用他們樂於接受的方式去溝通你的想法。
做人難,其實說話更難。
但做人都做過來了,說話還能有多難呢?
說到底,還是走心的問題。
當人們把真正的關心融進話語,把真誠的希望揉進記憶。
你不需要說一句對不起,也可以換來無數的沒關係。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心有靈犀。
推薦閱讀:
※人際交往中千萬不要說哪些詞?
※關於實驗,心情與文章
※聖空法師開示:怎樣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共事?
※人際交往中 切莫交淺言深【經 典 圖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