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兇猛,何處安放?
來自專欄華商韜略6 人贊了文章
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現在是0點5分。
文 / 華商韜略 彭梁潔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有一天去中央電視台的梅地亞參加活動,坐上了一輛計程車。
車上一個多小時的交談,吳曉波基本摸清了這位80後計程車司機小張的家底:
小張的老爸也是計程車司機,開了三十年,剛退休。家裡人靠開計程車,十多年前掙了一套房,2010年又掙了一套,一套兩位老人住,一套留給他,加上這車,是這家人的全部家當。
小張聽說吳曉波是財經專家,一路問他掙錢的方法,吳曉波給他總結了兩條:
第一種,如果十多年前老張用按揭的方式購房,出兩成首付,可以買兩到三套同等面積的房子,這一部分的增值就不得了,一套自己住,另外的出租,幾年下來,錢就套出來了;接下來,或再去買房,或投資一些理財產品,錢滾錢,老張家的財務性收入就會逐漸增加。
第二種,如果當時全款購了房,再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套出六成的錢,再去投資,錢也能滾起來。
這些話,把司機聽得一愣一愣的。
時代巨變中,財富瘋狂滋長,多少人像計程車司機小張一樣,還沒有從「勤勞致富」的傳統觀念中緩過神來,又有多少人懷著對「財務自由」的美好憧憬,投身資本市場的浪潮之中。
2018年3月,吳曉波推出《十年二十人》系列訪談,選取了「激蕩三十年」之後的2008年—2018年這10年間有代表性的企業家。
這二十人中,跟柳傳志、劉強東、胡瑋煒、徐小平等曝光率高的明星企業家相比,有一位顯得面生——周斌。他是恆天財富董事長,來自吳曉波非常關注的財富管理行業。
這個行業跟每個人都有關——不僅跟財富觀相關,也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相關,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成為破解這十多年來關於貧富問題的隱秘答案。
就像吳曉波發現的那樣,從家庭財務的角度說,屌絲的標配與他從事的職業其實沒有關係,而在於兩個指標:屌絲只有職務性收入,甚少財務性收入;屌絲的銀行負債率為零。
於是,吳曉波帶著關於財富、投資這些問題,選擇了這個行業。
而周斌及其所代表的財富管理行業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把錢放在哪,什麼時候放進去。
【有財富,無管理】
「中國從無財可理到現在,財富有了,但還沒有真正的財富管理。」這是周斌對當下財富管理行業的總結。
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規模達158萬人,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165萬億人民幣——在過去的十年中,高凈值人群規模翻了三番,資產規模增長5倍,居世界第二。
那些搭上「中國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高速經濟增長」順風車的人,接下來面對的,就是財富何處安放的問題。
來自投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超過150萬億元——是這一年中國GDP(82.7萬億)的近兩倍——這個百萬億量級的市場,是所有其他任何一個產業都不可能達到的。
實際上,改革開放40年以來,人們可以選擇的財富管理工具或者說是金融產品也越來越豐富。
1980年重啟的保險市場和1981年放開的債券市場,為習慣把錢存在銀行里的人提供了其他選項;
199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開門營業,股市裡一夜暴富的神話第一次挑動著人們的神經,這是時代巨變下財富觀念受到衝擊的源頭;
隨後,1998年開啟的公募基金,2002年開始規範的信託、2004年面市的私募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
當然,也早就有人靠炒黃金、外匯和房地產,悄無聲息地在投資市場完成了原始積累,成為最早實現財務自由的一批人。
「如果用一個時間坐標來定位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目前的發展階段,比如一天24小時,那現在行業還處在0點5分;再比如坐標是一年12個月,這個行業今天是1月3日。」恆天財富董事長周斌認為,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目前還處在非常早期的狀態。
周斌的這一觀點或許會讓不少人覺得奇怪。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類似賣保險、私募、信託等理財資管規模已經很大,隨著監管的加強也在走向正軌,這個行業不至於這麼新。
但這些並不是真正的財富管理。
首先對於財富管理這個概念,周斌認為需要正本清源,他最喜歡用的解釋來自全球最大的單體私人銀行、有120年經營歷史的瑞士寶盛集團CEO鮑里斯·科勒迪:
財富管理的主要目標,不是在幾個季度內,而是在幾代人時間內,都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增值,不受損害。同時,要為客戶保密,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使客戶始終有充分的理由保持對服務者的信任。
「這說明財富管理這件事,是一件長期努力的事,是一件可以傳承的事,而絕不僅僅是向客戶推薦幾款理財產品這麼簡單。」他總結。
【三次轉型】
實際上,周斌所說的財富管理就是國外私人銀行的概念。跟國外歷時幾百年、已經非常成熟的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相比,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確實還非常年輕。
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全面開放,外資銀行得以在中國享受「國民待遇」,隨之引進財富管理理念和私人銀行業務,第一家獲准辦理的是花旗銀行。
2007年,中國銀行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成為首家開設這一業務的中資銀行,期間也催生了一批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這是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起點。
體量空前龐大的「高凈值人群」讓各類機構為之振奮,紛紛謀求入局。
恆天財富即誕生於此階段。它的發展歷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式財富管理一步步轉型、逐漸釐清思路的代表。
恆天財富的前身是中融國際信託旗下第一財富管理中心,2011年獨立出來,轉製為恆天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銷售信託產品。
從中融信託分離之前,恆天財富就發現了第一個問題:僅僅從母公司選擇產品和服務已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也在客觀上促成了恆天財富的誕生。
當時的信託公司正在步入「渠道為王」時代。成立第二年,恆天財富就在全國布下50多個分銷渠道。2013年,恆天財富拿到公募基金銷售牌照,同時向客戶銷售公募基金產品。
第二個問題很快出現了。
2014年4月,史上最全面的信託公司風險監管文件《關於信託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橫空出世,小型財富管理公司也同時遍地開花,渠道模式全面崩塌。
這一年,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恆天財富,開始全面向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財富管理機構轉型,除代銷其他資管機構的公募、私募等產品,同時依靠自身的投研能力自主設計產品。同年10月,首隻契約型基金上線。
至此,恆天財富依靠產品和分銷兩條腿走路的模式逐漸確立,也為日後的再次轉型打下了一個好基礎。
2015年開始,「資產荒」成為行業新議題——可滿足客戶需求的優質可投標的越來越少,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過多依賴於外部機構產品採購,自主研發能力較弱。
與銀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背後強大的投研團隊支持相比,這往往也成為第三方財富公司為客戶配置資產的短板。
2016年,周斌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成立三大業務板塊: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和理財教育。
三者之中,財富管理部門直面客戶,提供資產配置和諮詢、以及產品交易服務;資產管理板塊相當於「彈藥庫」,著眼海內外資產端,選擇和開發不同種類的金融產品供客戶配置;理財教育部門相當於「人才儲備庫」,對內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對外目的在於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
這一組織結構的調整也意味著周斌對恆天財富的未來發展方向已經非常清晰——做真正的財富管理專家。
這一目標的確立只是恆天財富在圍繞市場需求和監管方向的多次轉型中自動浮出水面的——以客戶為中心,客戶需要什麼,就想方設法為他們配置什麼,公司自身也根據這個核心訴求做出戰略調整。但這就是財富管理行業最樸素的精髓——一切都是客戶驅動。
【新的變化】
2008年,有三件大事對中國市場的走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北京奧運會、金融危機和四萬億。
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就是在這種複雜的背景下拉開序幕,所以註定會產生一些不可持續的現象,而如今逐漸回歸常態。
周斌指出,經過十年的發展,高凈值人群在資產配置方面出現了兩個顯著的變化:
一方面,從早期的「快速增值」過渡到「保值」,同時也站上「家族治理」的新高度;此外,一些高凈值客戶的資產組合中,全球部分的配比比重逐漸增大。
對於家族治理需求,恆天財富下設家族辦公室,做家族財富管理業務;對於全球配置需求,恆天財富在香港成立恆天國際資本,立足香港國際人才優勢在全球範圍內發掘高品質資產。
至於從「增值」到「保值」的變化,周斌認為這是高凈值人群越活越明白的必然結果。「財富不是比多,而是比久。」
從客戶端來說,這種理念逐漸成為主流,也是國內財富管理行業一個不小的進步。
目前財富管理市場上,除了銀行、券商、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已經在向綜合性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名稱中含有「財富管理」這四個字的第三方機構大大小小也有上千家。因為有各類內部資源輸血,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在整個市場所佔份額最大。
但這仍然是一個競爭極不充分、亟待開發的市場。波士頓諮詢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資私行的總客戶數超過50萬,管理客戶資產(AUM)近8萬億。8萬億,只是這個150萬億量級的市場的一個零頭。
更何況,無論是機構端還是客戶端,無論是人才專業度還是行業成熟度上,跟國外已經發展數百年的財富管理行業相比,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的打磨。
周斌發現,當前產品仍是客戶的首要考量因素,圍繞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產品線布局,提供優質甚至專屬的投資機會,是他希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
而在行業進步中,專業的人才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所以恆天財富三大板塊之一就是理財教育,對內致力於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今年開始,恆天財富也把每年的5月19日定為理財師節。
所以對於未來智能投顧對財富管理行業的影響,周斌並不擔心,「一定會出現,但它只能服務一小部分客戶和一小部分業務。超高凈值人群、高凈值群體,還是需要有專業的理財師去服務。」
【自己做還是交給機構做】
人們對於投資選擇的困惑,正在逐漸從過去買股票還是買房的抉擇,轉變成一個新的問題:自己做還是機構來做?
波士頓諮詢報告顯示,國內高凈值用戶在這個問題上有幾個特點:
一是他們會自己尋找投資機會,直接投資在實業、股票、房產等;
二是即使將財富放在金融機構進行管理,多數高凈值客戶也視金融機構為「產品超市」,而非真正的財富顧問;
三是高凈值客戶會自主在機構之間進行大類資產配置,而非將所有財富放在一間機構,60%的高凈值用戶會選擇3家及以上財富管理機構。
周斌認為,專業的事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機構來做。
今年3月,資管新規出台,標誌著我國總規模超過百萬億元的資管行業步入統一監管時代。而監管層重要的目的在於,通過對中介機構和金融產品的規範,讓人們的錢真正流入實體經濟領域,實現更有效對接。
從市場健康的角度來說,一個成熟理性的資本市場應該是以機構為主的。例如美國股市,機構投資者佔比近90%,而A股市場這個比例幾乎是倒過來的。因此,承載著散戶們巨大想像力的感性A股市場中,總是時不時上演匪夷所思的故事。
相比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優勢也明顯。如,機構掌握的信息更全面、資金規模大,可進行投資組合降低風險、可選擇的投資產品和方式也更多、操作更靈活,這些都是個人投資者不具備的優勢。
「近20年,中國股市收益年化是8%,所以如果人們都能堅持價值投資,那大概率是盈利的,但大多數人都沒有耐心等待。」周斌說,我們往往高估了一件事情的短期影響,而忽略了它的長期影響。
遇到高收益的誘惑,人們很容易把內心那隻關在籠子里的貪婪、投機的野獸放出來。而機構的作用或許也在於,替人們保管那把籠子鑰匙。
這種價值投資也是財富管理的內核——在更長的時間內,而不是在幾個季度內,實現財富的持續穩定增長。
從業近20年,周斌始終對行業保持敬畏。「做投資會越來越膽小,對我們來說,不要做錯事,方向不要選錯,不賺不該賺的錢,嚴格風控。」
TIPS:如何從參差不齊的市場上辨認出專業靠譜的財富管理機構?
周斌認為,選擇一個機構時可以問三個問題。
第一,你的公司受誰監管?從事財富管理行業的機構,監管部門主要是一行兩會。
第二,你的公司有什麼牌照?這一點是看公司資質,至少需要公募基金銷售牌照、私募基金管理牌照等,此外,金融產品是否有備案都能在網上查到。
第三,從業人員有什麼資質?除了看公司,從業人員個人資質也很重要。例如恆天理財師的名片下面都會有基金從業資格證編號,更有含金量的還持有AFP(金融理財師)、CFP(國際金融理財師)、CPA(註冊會計師)等。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推薦閱讀:
※擔心希臘退歐,全球將爆發資產拋售潮
※「抑制資產泡沫」就能降房價?沒你想的那麼單純!
※命理大旺橫財,資產過千萬的手相
※券商搶灘資產證券化,模式創新成突圍利器
※普京的反擊:售黃金是謠言 狂拋美元資產卻千真萬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