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黃藍幼兒園的新聞,讓我想起一件事情
4 人贊了文章
相信很多人看到紅黃藍幼兒園的新聞,憤慨之餘會想到,假若幼兒園有全面監控,便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也是。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情,身在火車上,隨手寫下。
今年春天,跟一位做幼兒園 SaaS 系統的創業者聊項目。他說他們在許多幼兒園都安裝了視頻攝像頭。我下意識地問,是不是聯網的,家長可以實時通過手機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現?他回答,不,園方不同意聯網。這樣老師的工作壓力太大了。他們安裝攝像頭,拍下畫面,存在本地。老師把素材下載到電腦,做過簡單後期和剪輯之後,才會傳給家長看。
我不解:自動直播,不是還減少了老師做視頻的工作量么?
他說,他跟不少幼教打過交道,得知對於很多幼兒,好聲好氣溝通幾乎是完全沒用的。要管理,許多時候唯有靠兇巴巴地嚇唬和訓斥。這雖未及「虐童」程度,但也是園方不希望被家長看到的。有的家長,自己在家打罵孩子,但老師在學校若是態度稍有不好,給他知道,就會來鬧。要全程耐著性子,對著孩子扮演溝通極其低效的「開心姐姐」角色,給老師太大心理壓力。
我頓時回憶起一次高鐵經歷——前排有個五六歲的男孩兒在 iPad 上玩遊戲,聲音外放到最大。我在後排忍無可忍,於是以我所能展示的最溫柔的態度去商量,小朋友,小聲點好不好呀?孩子轉頭瞥一瞥,尖利地喊道,你不要吵!
我與旁邊的家長對視一眼。他有點不好意思,轉頭虎著臉訓孩子:你輕一點!再不乖,我教訓你喔!
孩子滿臉委屈地調低了音量。我坐回後排,雖然達到了目的,但卻有點尷尬,好像是我給別人造成了困擾。
近些年常出門,在公共場合遇過成百上千的「熊孩子」了。雖然我個人目睹的案例樣本數量不大,但我真在日本見過好多次,一位母親推著嬰兒車,帶著三四個孩子(年齡大約從兩個月到七八歲呈等差數列)上街,每個孩子都表現很恰當。而在中國常見的,則是一個孩子要兩三個大人照顧,吵吵鬧鬧,不得安寧。
為什麼呢?孩子是一張白紙,問題只可能出在大人身上。公共場合的「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我猜,是大人先不跟孩子講道理,才造就了不講道理的孩子;是父母長輩先有了「孩子還小,不懂事」的自我暗示,才有了一大堆不懂事的娃。跟孩子講道理確實不易,但自己給自己找個借口全面放棄,顯然屬於「不作為」一類了。我當然不是在為幼兒園老師凶孩子開脫。但是,向幼兒園送去了自家訓練出的、不講道理的孩子的家長們,是不是也要負點責任呢?
以及,如果認同暴力對待孩子根本上是件錯事,那為何會有「我家孩子,我打得,別人打不得」這般認知?
背後還是「把孩子當私產」的幽靈在作祟吧。
推薦閱讀:
※父親借錢給兒子讀大學,要求工作後還本付息,大家怎麼看?
※女兒守著狗狗屍體不肯離去:寵物去世,如何告訴孩子死亡留下的不只是陰影?
※【留學日本】想去櫻花國讀書?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談談途徑
※5年前做了什麼讓現在的自己受益匪淺?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