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被存封的紫砂史

明朝那些事兒------被存封的紫砂史

紫砂史|明朝的紫砂文化

元末明初-粗砂執壺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較完整的工藝體系的時期,尤其在嘉靖至萬曆年間,紫砂從日用品陶器中獨立出來,講究規正精巧,名家名壺深受文人仕宦的賞識,入宮廷、出海外,奠定了宜興作為紫砂之都的基礎。紫砂陶品種繁多,紫砂茶壺尤以其獨有的實用性與藝術鑒賞性相統一的特性,成為傳世精品。

  (一)

  早期的紫砂壺是供煮水之用,做工粗糙,變化很少,形制僅有高頸、矮頸、提梁和六方長頸等,一九六六年,在南京市郊江寧縣馬家山油坊橋挖掘的明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年)司禮太監吳經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壺,從它的形制與裝飾紋樣推測,它被用作案幾陳設品的可能性極大。這時的紫砂壺、把、嘴、身採用鉚接法,與明中葉後流行泡茶用的紫砂壺差別較大。

  明-紫砂提梁壺(南京嘉靖十二年墓出土)

  明-嵌蓋大圓提壺

  明-筒形壺

明-桶形提梁大壺 鎮江博物館藏

  (二)

  據明朝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創始》"創始"一節及《宜興宗舊志》的"藝術"一章記載:金沙寺(宜興湖父鎮西南,為唐相陸希聲山房)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云:僧閑靜有致,習與陶缸瓮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金沙寺僧的確切年代,已經難以查考。據推測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年間。

  其後在明正德-嘉靖年間(1506-1566)據《陽羨茗壺系》的《正始》云:"供春於給役之暇,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胚,茶匙內中,指掠內外,指螺紋隱起可按,故腹半尚現節腠,視以辨真。",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穎精巧,溫雅天然,質薄而堅,負有盛名,張岱《陶庵夢憶》中言道供春壺"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其所作樹癭壺(亦稱供春壺)為世間珍寶,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他也是第一位有文獻記載的壺藝大師。金沙寺和供春所生活的明代弘治、正德年間(公元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由此也被看作為宜興紫砂產品真正形成工藝體系的時間。

明-供春樹癭壺(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三)

  在嘉靖到隆慶年間(公元1522-1572年),繼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藝人有董翰、趙梁、時朋、和元暢四人,並稱為"名壺四大家"。其中董翰以製作菱花式壺最著稱,趙梁所制壺多為提梁壺。這些名家均以造型的藝術化取勝。

  嘉靖後,出現了一大批制壺名家。創作出了多款壺型,流傳至今。由於迎合了當時士人淺嘗低吟、自斟自飲的茶風,紫砂陶壺逐漸被精於茶理的文人所關注和喜愛,眾多文人雅士參與設計製作,賦予紫砂壺以文人藝術品的特質。紫砂壺藝術已具備高度的藝術品位,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這也促使紫砂壺的造型趨向小型化,如南京嘉靖十二年墓中所出紫砂提梁壺的容量就只有450毫升,較之宋代窯址所出的容量達2000毫升的大壺,只及四分之一。所以,紫砂壺體的小型精巧化是當時總的趨勢。

明-時鵬款水仙花六瓣方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四)

  明代中葉,制壺名家輩出,壺式千姿百態,技術精湛,迎來了中國紫砂陶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在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繼起的名家有時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師徒三人,他們的壺藝都很高超,在當時就有"壺家妙手稱三大"之譽。以時大彬為代表,所制茗壺,千態萬狀,信手拈出,巧奪天工,世稱"時壺"、"大彬壺",為後代之楷模。

  有詩曰:"千奇萬狀信出手,宮中艷說大彬壺"。而據清吳騫著的《陽羨名陶錄》里編載周容的一篇《宜興瓷壺記》記載".始萬曆間大朝山僧(當作金沙寺僧)傳供春;供春者,吳氏之小史也,至時大彬,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刳山土為之。供春更朽木為摸,時悟其法,則又棄模,而所謂制竹如刃者,器類增至今日,不啻數十事."揣摩大彬壺及明代民間的傳器,可以看到時大彬對紫砂壺製作方法進行了極大的改進。最大的改進是用泥條鑲接拍打憑空成型。

 明-時大彬仿供春龍帶壺

 明-時大彬制特大高執壺

  紫砂藝術發展到此階段,遂真正形成宜興陶瓷業中獨樹一幟的技術體系。這其中也有著時大彬以前的父輩們(包括時鵬、董翰、趙梁、元暢四大家在內)的共同實踐經驗,但時大彬是集大成者,經他的總結力行,成功地創製了紫砂常規上的專門基礎技法。

  《名陶錄》云:"天生時大神通神,千奇萬狀信手出。"這樣的讚頌,唯時大彬足以當之。幾百年來,紫砂全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是經過這種基礎技法的訓練成長的。

  萬曆時名工還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佰誇、陳用卿、陳文卿、閔魯生、陳光甫、邵蓋、邵二蓀、周俊溪、陳仲美、沈君用、陳君、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雲從、陳君盛、陳辰、徐令音、沈子澈、陳子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軒和鄭子候等。可以說是名工輩出,各有絕技。

明-李仲芳款壺

 明-陳仲美一束竹柴圓壺

  (五)

  萬曆以後的天啟、崇禎年間(公元1621-1644年)著名的紫砂藝人有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惠孟臣和沈子澈等。其中以惠孟臣的壺藝最精,為時大彬以後的一大高手,他所製作的茗壺,形體渾樸精妙,銘刻和筆法極似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在我國南方聲譽很大。在清初雍正元年(公元1733年)即有人仿製"孟臣壺",其後仿者更多。署款銘刻開始盛行,出現了代鐫銘款的文人刻家。

明-惠孟臣-秋水壺

  明代後期宜興陶業的大發展和紫砂器的獨樹一幟,這與當時的社會經濟背景分不開的。明代前期的"匠戶制",已較元代鬆懈,自洪武十六年(公元1393年)起,實行了"輪班制"。到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終於廢除了輪班制,改為征銀制度,使相沿達兩百年的工奴制宣告結束。

  這些改革使手工業者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從而推進了包括陶瓷業在內的各種手工業的迅速發展。明代後期紫砂器的快速發展,更與當時宜興整個陶業的發展密不可分。當時陶類中的商品經濟頗為發展,丁蜀鎮一帶逐漸形成為集中的產區,據《荊溪縣誌》記載:在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522-1622年),宜興窯場的產品已是"於四方利最薄,不脛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販雲集,"千里之外,趨之若鴻","沿賈揚帆而曉夜行","商賈貿易纏市,山村宛然都會"。

  至明末宜興紫砂器也由葡萄牙商人遠涉重洋運至歐洲,被稱為中國的"紅色瓷器"、"硃砂瓷",成為歐洲市場的熱銷產品。

推薦閱讀:

最新收藏資訊台灣中正春季拍賣——大清金庫光緒三年金錠品鑒
渠傳福:趙卿墓發掘軼事
【人文首頁推薦】愛情,有時徒有虛名
明朝,一個擁有特務機構,庭杖,招獄也屢見不鮮的朝代,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敢於罵皇帝?

TAG:人文 | 歷史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