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修復手術與康復概述
來自專欄前交叉術後無痛苦康復14 人贊了文章
半月板軟骨在膝關節的功能及生物力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其可因力學或生化(退變)因素受損。最常見的損傷機制是間接暴力。突然的加速或減速運動若同時伴有運動方向的改變,即可在膝關節內產生壓力並傳導至脛骨和股骨之間的半月板,導致半月板撕裂。
患者在傷後會出現疼痛、滲出、交鎖和關節線的局灶性持續性壓痛。
若保守治療無效,須考慮手術治療。
有文獻報道半月板切除將導致膝關節退行性變。與半月板全切相比,部分切除可以減少關節軟骨的退變。然而有報道指出,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後下方軟骨的應力要高於正常。因此應儘可能保留受損半月板。
Annandale在1885年報道了第一例半月板修復術。其目的是通過縫合固定促使撕裂半月板的邊緣癒合。半月板修復技術已從最初的關節切開縫合撕裂半月板進展至應用關節鏡技術。現有半月板修復術後隨訪報道顯示,70%~90%患者可獲得相當好的療效。
Milachowski及其同事在1984年介紹了半月板移植技術用於治療有癥狀的半月板缺損患者。其理想人群為膝關節對線正常、穩定和無明顯退變的患者。半月板移植也可以與前交叉韌帶重建同時進行,因為半月板缺如將影響關節穩定。半月板移植的禁忌證包括進行性關節軟骨磨損(尤其是在髁的屈曲負重區)、軸向對線不良以及股骨髁扁平。2002年的報道指出,自1991年以來,已行4000多例半月板移植術,平均每年約有800多例。若能正確選擇適應證、正確操作,移植術可以在90%以上的患者中取得良好療效。
若想獲得最佳功能結局,術後康復很關鍵。
我們將在本章討論HSS半月板修復及移植術後的臨床康復指南。
手術概述
半月板是位於股骨和脛骨之間的楔形纖維軟骨結構。其存在使得不相稱的股骨髁和脛骨平台變得相稱。
而從血供角度,半月板則可縱向分為3部分。內外半月板的外側緣分別從內外膝動脈處得到豐富的血供,而靠內部分的血供則明顯減少,營養需要依賴彌散作用。由於缺少血供,內側缺血區撕裂將難以癒合。據Arnoczky和Warren報道,為促進半月板撕裂的癒合,應將撕裂部分與周圍血供區連接在一起。
半月板撕裂修復的術式有很多種。對於相對穩定的撕裂,文獻報道可應用銼及環鑽使其新鮮化。
關節鏡下半月板修復技術可以根據縫合方法分為3種:由內向外、由外向內及全內縫合。
關節鏡下由內向外縫合是指在關節內橫向縫合半月板,縫線穿出後在關節囊外打結。這種技術適用於中1/3撕裂以及某種程度的后角撕裂。
關節鏡下由外向內縫合是指應用Mulberry結在半月板撕裂的關節內部分打結,然後將縫線穿過撕裂處,穿出關節囊外再打結。這種技術適用於中1/3及前角撕裂。
關節鏡下全內縫合技術是指從關節鏡入口處進縫線、螺釘和(或)半月板腱,直接穩定撕裂(圖37-5)[31]。國。由於全內縫合技術無須任何切口,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醫源性神經血管損傷的風險。這種技術適用於後角撕裂[32,33]。
康復概述
半月板修復及移植術後的康復計劃應為癒合創造最佳環境。
術式、修復固定方法、修復部位、聯合手術以及手術醫師的意見都直接影響負重計劃、ROM限制及康復進程。
因此,手術醫師與康復醫師之間的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康復早期保護階段。
半月板修復及移植術後一般可立即進行ROM練習。早期活動可以減少制動所帶來的一系列危害,如關節軟骨退變、過多的有害膠原形成以及疼痛等。
半月板修復後負重練習在術後早期應循序漸進。半月板移植及半月板複合或放射狀撕裂修復術後4周內負重應僅限於足趾著地行走。
無論哪種半月板術式,在術後保護階段都應佩戴雙側鉸鏈式支具並鎖定在0°,以使受累膝關節維持在完全伸展位。
患者的術前狀態、相關病理改變和綜合評定對其個體化康復方案的設計都具有重要意義。
- 運動員的術前肌力要比非運動員大得多,因此其康復進程自然就要快些。
- 關節退變性疾病患者負重練習的進程可能要慢些。
- 髕股關節紊亂的患者可能需要或不需要等張或等速伸膝練習。
由評價及連續性再次評價所得的患者的主訴和體征將決定康復進程的速度和方向。
患者、手術醫師和康復醫師在術後早期就要制定出一個現實可行的目標。
患者應該了解他她的手術強度和恢復的時間表。
目標應該有特異性,以滿足患者的個體化功能需求。
患者應該認識到他她在康復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他對活動調整和家庭治療性訓練的依從性對療效起著關鍵作用。
以上術式術後康復程序應遵循標準化進程。在進入下一階段前患者的ROM和肌力必須達到相應要求。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浩指導。是無痛苦康復的理念倡導者與技術分享者,這裡有你想要知道的詳細的術後康復教學,願所有叉友都可以實現更科學系統的康復!
浩指導:前交叉韌帶(ACL)重建,無痛苦康復教學大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