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蹊蹺「變異」病例3例,檢驗君帶你認知血型變異的那些事

人的血型是與生俱來的,一般不會改變。但有些人的血型卻發生了「變異」,那麼血型之變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案例一

患者血型半月內三變

36歲的劉先生是孝感安陸人,身體一直很好。去年2月,因牙齦出血、尿血、頭昏等癥狀,在當地醫院確診為急性白血病,後到湖北省中醫院保守治療。

檢查顯示,劉先生是B型血,他在醫院進行對症治療,通過化療,癥狀得到緩解。因經濟困難,劉先生後來回家休養並服用中草藥,但未按醫生囑咐按時返院鞏固化療。

去年11月中旬,劉先生的白血病突然複發,醫院想為他輸入血小板,可輸血前檢查卻出了怪事:查了兩次竟查不出血型。

第二天,醫院再次為劉先生檢查,卻又出了「詭異」的事,血型查出來了,卻是O型血。「我明明是B型血,怎麼會變成O型呢?這樣治療下去,心裡更沒底了。」劉先生說。但醫生說以當時查出的血型為準,輸血小板,不影響治療。

更詭異的是,半個月後,再次檢查血型時,劉先生又變回B型血。

這種情況在湖北省中醫院過千例白血病患者中,出現過兩例,其中一例是女性。而武漢市中心醫院則未遇見這樣的案例。

一個人的血型到底會不會改變?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高清平介紹,血型是與生俱來的,一般而言不會改變。而血型查不出來,可能是因為免疫性疾病導致,此病有抗體,可干擾血型的檢查,在某些白血病及惡性腫瘤的影響下,可出現A、B、O血型抗原性減弱,出現病理性血型變異,這種變異多半只是暫時的。

案例二

燒傷後AB型變A型

河北保定清苑縣的王先生因重度燒傷,住院治療期間,血型也由AB型變成了A型。

據了解,王先生21歲,是清苑縣某冶煉廠的一名工人。2005年10月,他正在工廠維修機器時,因油料起火嚴重燒傷,隨後被緊急送往保定市燒傷整形醫院救治。

據保定市燒傷整形醫院燒傷科的甄副主任介紹,王先生被送到醫院時,全身燒傷面積超過60%,並出現了肺部感染、肝腎功能衰竭、嚴重貧血等合併症,傷情危重。經過化驗,王先生被確定為AB血型,醫護人員為其進行了輸血治療。

在王先生的病情初步穩定後,醫院準備為其進行手術。但是,醫護人員再次為王先生輸入了800毫升AB型血後,卻發現病人出現「溶血」現象,尿液變成了紫紅色。再次驗血結果顯示,王先生的血液竟然是A型。

為什麼王先生的血型會在7天之內由AB型變成了A型呢?該院迅速查找了此方面的醫學資料,並同省內有關專家進行會診,最後確定王先生體內發生了罕見的「血型變異」。隨後,保定市血站應用「特配洗滌紅細胞」技術,再次把經過處理的血液輸給患者,王先生終於轉危為安。

「按照醫學臨床常理,如果為患者輸入的血漿和自身血型不吻合,輸血50毫升就會發生危險,而當時王先生輸入的AB型血已達到了800毫升。我從事臨床治療超過20年了,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甄副主任說。

案例三

O型血父母生出B型血寶寶

除了以上兩例外,還有更離奇的是,夫妻二人生下與他們血型不相符的寶寶。2007年10月,來自廣西上林縣的一對壯族夫婦在南寧市第三人民醫院生下一男性寶寶。欣喜之餘他們發現,寶寶的血型報告是B型,而夫妻兩人的血型都是O型。

一對O型血的夫婦,不可能生出B型血的下一代,這是醫學常識。這讓寶寶的父親心生疑惑:難道孩子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詢問妻子,妻子的回答非常肯定:「是你的親生兒子。」那會不會是孩子被醫院抱錯了?夫妻兩人詢問醫院,醫院說沒有這種可能。

因醫院對孩子再次進行抽血檢驗,結果仍然顯示寶寶的血型是B型。之後進行的親子鑒定結果也表明:寶寶的確是夫妻二人的親生骨肉。

O型血的父母緣何生出B型血的寶寶?專家研究發現,寶寶父親的O型血型只是一個假相,實際上是一類奇異的B型血。有來自父母親的B型血緣,但這個B型血在常規檢查中找不到,因為幫助它生成的兩個H基因是一種失去功能的特異的H基因。

而寶寶的祖父母都是B型血型,又各自帶有一個這類特異H血型基因,寶寶父親湊巧「撿到」父母雙方的H特異基因,在兩個無法生成B型的特異H基因的共同作用下,寶寶父親呈現O型血的假相,這樣,他與O型血的妻子生下了B型血寶寶。

釋疑

人類ABO血型變異的原因分析

人類血型複雜多變,至今為止人們已發現25個血型系統,僅紅細胞上即有200多個血型抗原,ABO血型系是人類血型系中抗原原性最強的一個血型系統。人類的ABO血型系統是由由第9號染色體(9 q34.1~q34.2)上的A、B和O三個等位基因來控制的,基因通過決定生成的轉糖基酶的種類而決定催化何種糖基連接在前驅物質的哪個位置上。A、B抗原都是在H抗原(前驅物質半乳糖末端連接岩藻糖)的基礎上形成的,細胞合成的A酶能使一個乙醯半乳糖胺基連接到H抗原上,形成A抗原;B抗原則是一個半乳糖基連接到H抗原上。人類的血型是根據人類紅細胞表面有無抗原A、B和H來區分的,可分為A型、B型、AB型和O型四型,組成ABO血型系統。A型紅細胞上有A抗原,B型者有B抗原,AB型者有A和B兩種抗原,而O型者兩種抗原均無但有H抗原。

血型變異這給臨床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了解血型變異的知識會在臨床工作中解決不少問題,現就將ABO血型變異的研究進展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述。

1 紅細胞血型抗原減弱引起的血型變異

1.1 白血病引起的血型抗原減弱

自1957年報道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A抗原減弱後,白血病患者紅細胞ABO血型抗原強度變化已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白血病及其他一些病導致紅細胞ABO血型抗原減弱, 具體的原因還未得到證實,但與以下幾個因素有相關性:這是由於白血病時,H抗原轉移酶缺乏或合成受抑制,使H抗原轉變為A或B抗原的過程阻斷,使血型抗原減弱;白血病時白細胞呈病理性增生,成熟紅細胞顯著減少及紅細胞形態發生改變,也使血型抗原減弱;認為人類病毒致癌基因cabl位於9號染色體上的q34位點,而ABO血型抗原基因位點也在此處,白血病發生在9號染色體異常的頻率很高,故推測病毒致癌基因可干擾ABO基因位點,從而導致白血病患者紅細胞A和(或)B抗原減弱。又由於血型基因對形成血型抗原性所不可缺少的某些酶起決定作用,基因突變可導致相應酶活性降低,使H抗原轉變為A或B抗原的過程阻斷, 而導致血型抗原減弱。

1.2 其他惡性腫瘤引起的血型抗原減弱

惡性腫瘤患者在經過化療或放療後,往往會出現低血紅蛋白、低血小板、低紅細胞。腫瘤和紅細胞生成異常對血型抗原的影響使血型發生變異,而且惡性腫瘤患者由於惡病質引發的貧血,使得紅細胞數量減少,抗原性減低,容易發生血型變異。還有腫瘤使唾液粘蛋白產生過多,遮蓋了紅細胞表面的原位點而導致血型變異。

白血病等疾病導致血型抗原減弱一般是暫時的、一過性的,隨著病情的緩解可逐漸恢復其原來血型。這類血型改變都是短暫的,病情得到控制後血型就可能再次變回原來的血型。而且,這類血型改變都是不徹底的,實驗證明,只是紅細胞上的抗原發生了改變或抗原性減弱,其血清中的抗體(凝集素)卻沒有發生變化,患者唾液中的血型物質也不發生變化。

2 類B抗原的出現引起的血型變異

據文獻報道,類B抗原是一種獲得性暫時性的抗原,其產生與結腸癌、直腸癌和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有關。由於的脫乙醯基酶的作用所致,此酶能使A抗原末端的N乙醯氨基半乳糖水解成半乳糖,從而使A型變為B型即獲得性B抗原。

具體可見於:小兒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調而致血型類B變化;某些胃腸道疾病患者,因腸壁通透性增高,086大腸埃希菌的細菌多糖通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使A型紅細胞吸附B樣多糖或者由於某些細菌的乙基醯酶使A型抗原表位單糖N乙醯半乳糖胺乙醯而成為半乳糖胺,該半乳糖胺即為獲得性B抗原表位。從而使A型血轉為B型;淋巴瘤患者檢出類B抗原,分析其原因可能淋巴瘤晚期,胃腸道淋巴結廣泛受到浸潤引起胃腸道廣泛病變,同時合併革蘭陰性桿菌感染而致類B抗原獲得。

類B抗原與抗B的反應比正常B抗原與抗B反應弱,類B抗原是獲得的,病情好轉時類B消失,類B與全凝集或多凝集紅細胞不同,前者只與抗B反應,在AB型血清中不凝集,後者與AB型血清也凝集。在正常pH介質中,獲得性B紅細胞與人抗B血清發生凝集,而在低於或等於pH 6.0酸性條件下,半乳糖胺NH2變為NH3基,失去反應而不發生凝集。由此可以對類B抗原和B抗原進行鑒別。

3 大量失血或大量輸血的引起的血型變異

3.1大量失血引起的血型變異

徐愛蕾等報道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致血型變異,其原因可能為大量失血使紅細胞的血型抗原減弱而引起的血型改變,且其隨病情的好轉而恢復。

3.2 大量輸血引起的血型變異

李瓊等報道由於大量輸血,患者的血型由A型變成了AB型,這可能與紅細胞血型抗原位點減少或抗原表達減弱有關,血型改變是臨時的不徹底的改變,病情得到控制後血型再次變回原來的血型。

4 紅細胞假凝集引起的血型變異

紅細胞串線狀形成(假凝集),某些肝腎疾病,傳染病或紅細胞沉降速度增快的患者,血中纖維蛋白原或球白原增高或輸代血漿血中含大量高分子右旋糖酐,都能使紅細胞形成串錢狀,發生假凝集引起血型改變。此外,短期內輸入大量右旋糖酐等膠體溶液,能吸附紅細胞表面的抗原,可使原有的抗原性發生改變,從而引起血型的改變。

5 異型ABO血型造血幹細胞移植引起的血型變異

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種,它是採集某種方法動員的外周血干P祖細胞作為移植物移植給受體,以使其建立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對患者移植骨髓幹細胞主要是通過HLA配型來進行的,所以受者與供者之間的ABO血型不合也可以移植。但是,移植幹細胞後,由於患者自身的造血幹細胞功能逐漸退化以致完全喪失,患者的紅細胞不斷衰亡,就由移植進的供者的幹細胞擔當起了造血功能,於是新生成的血液紅細胞和白細胞就成為受者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其紅細胞上的抗原當然發生了變化,成為供者的抗原。在接受不同ABO血型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出現供者ABO的基因大大短於出現ABO血型的時間。有數據顯示,27例血型不相合患者的血型分別在移植後25 d~153 d(中位時間為61 d)轉為供者血型[15]。其次,受者血清中原有的抗體(血清凝集素)也在逐步消失,於是患者的血型慢慢變為供者的血型。

這種血型變異不同於前幾種變異,不能再去處疾病、外界刺激等誘因後血型恢復到最初。異型ABO血型造血幹細胞移植引起的血型變異,在受血者的血型跟供學者的血型一致後,不會再出現其他變化。

但是異型ABO血型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後的輸血要十分謹慎,因為我們從血型血清學變化觀察,幹細胞移植1個月左右血型鑒定正定型可出現混合外觀,既有原來的受者自身紅細胞,又有新移植後生長的供者紅細胞,同時抗2A 抗體也沒有完全消失。在鑒定血型時,最好找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連續操作試驗,保證實驗的準確性。還有盡量用其他補液手段代替輸血,如果必須進行輸血,要遵從這個原則:移植後對於ABO血型主側不合者,紅細胞輸受者型,至患者原凝集素消失後改輸供者型;對ABO次要不合,紅細胞輸供者型,直至患者血型轉為供者型後改輸供者型;主、次ABO血型均不合,紅細胞輸O型,最好是洗滌紅細胞,至患者原凝集素消失改輸供血型。


推薦閱讀:

核心大腦的認知清單
酒精肝的認知誤區
關於激勵管理學的思考
大學最重要的事,是這件看不見的事

TAG:認知 | 血型 | 變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