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消息傳來!又一項中國技術國際領先!與很多人的生活都有關

「你是從事什麼行業的?」

「我是做IC的。」

「哦,IC啊,做公交卡的嗎?」

「……」

以上,其實是發生在小編身上的一段真實對話。

IC對於一般人來講也許會有陌生感,甚至因此鬧出很多笑話。但其實,IC行業離我們並不遙遠。IC是integratedcircuit的縮寫,它的中文名字叫做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

現實生活中,我們和它打交道的機會很多,比如電腦、電視、手機、自動提款機等等,數不勝數。除此之外在航空航天、星際飛行、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武器裝備等許多領域,幾乎都離不開集成電路的應用,可以說它「無孔不入」。

在當今的信息化社會中,集成電路已成為各行各業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礎。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民用上,它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你可以不了解集成電路技術,但你應該知道「晶元」,至少,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不要鬧笑話嘛~

言歸正傳~

晶元,就是指含集成電路的矽片。1元的晶元產值,可帶動電子信息產業10元產值、100元的GDP。一部iPad集成電路的價值佔到整部機器的50%。在全球產業復甦的大背景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取得快速增長。

這話可不是小編說的,給你看科技部最新公布的成果吧↓↓

科技部昨日(23日)會同北京市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成果發布會。自2008年該專項實施以來,2萬科技工作者9年攻關,我國已研製成功14納米刻蝕機、薄膜沉積等30多種高端裝備和靶材、拋光液等上百種材料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了大生產線的嚴格考核,開始批量應用並出口到海外,從而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填補了產業鏈空白,使我國集成電路製造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得以建立和完善。目前,集成電路專項已申請了2.3萬餘項國內發明專利和2000多項國際發明專利。

怎麼樣?是不是很厲害?還有更可喜的消息↓↓

國內企業應用專項成果研製出了成套的LED和光伏製造裝備,使得我國LED和光伏等泛半導體產業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實現了國際領先。目前,主流工藝水平提升了5代,55、40、28納米三代成套工藝研發成功並實現量產,22、14納米先導技術研發取得突破,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封裝企業從低端進入高端,三維高密度集成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好了,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一下我國集成電路市場的情況吧!

產業規模高速增長

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佔全球的62.8%,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在市場帶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骨幹企業實力大幅增強,產業發展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用數據來說話~

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為1329億塊,同比增長約22.3%。全年實現銷售額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遠高於全球1.1%的增長速度。區域集聚發展效應更加明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渤海三大產業聚集區發展加快,銷售額佔全國總規模的90%以上,中西部、福廈沿海的中心城市開始加快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布局。

可以說,在市場需求拉動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了高位趨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產業結構更加優化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正在向技術含量較高的方向發展,產業結構更加趨於優化合理。一個典型的表現是晶元設計業佔比不斷提高。由於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投資較小、見效快,長期以來,封測業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一直佔據著較高的比重。但隨著國內晶元設計企業實力的逐步增強,設計業占產業鏈的比重穩步增加,從2015年起在產業中的比重超過了封測業。

此外,產業鏈各環節佔比都趨於合理。其中,在移動智能終端、IPTV和視頻監控、雲計算、大數據等多層次需求及智能硬體創新的帶動下,晶元設計業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1644.3億元,同比增長24.1%。

目前,晶元設計業比重已接近40%,將為下游晶元製造和封裝測試環節帶來大量訂單,有效推動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武漢、深圳、合肥、泉州等多地擬布局或開工建設存儲器晶元生產線,存儲器產品布局正全面鋪開,預示著下一輪全球存儲器發展的中心將逐步向中國轉移。

接近全球第一陣營

28納米放量成長、14納米成功登場、7納米啟動研發……從28納米到7納米,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越來越小。

展訊日前推出了14納米8核64位LTE晶元平台,面向全球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這款晶元由英特爾代工,這也是英特爾首次為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代工晶元。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指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CPU等高端通用晶元性能持續提升,系統級晶元設計能力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32/28納米製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存儲器實現戰略布局。通過國際資源整合,中高端封裝測試能力大幅提升,裝備與材料業逐步站穩陣腳。

「我國集成電路骨幹企業實力已接近全球第一陣營。」霍雨濤說。

來看看這些讓我們驕傲的「中國製造」企業吧!~

2016年,國內設計企業進入全球前50大的數量達到11家,其中兩家進入前10。中芯國際連續19個季度盈利,收入、毛利、利潤皆創歷史新高。紫光展銳進入全球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排名前10,設計水平達16/14納米。長電科技併購星科金朋後行業排名升至全球封測業第三位。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的裝備成套化、系列化發展取得重要進展。

解決中國芯,我們有自信!

儘管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速,但仍面臨對外依賴度高的難題。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創新性技術和產品儲備不足,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仍然沒有根本改變。產品結構單一、大多處於中低端、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的格局也沒有根本改變,嚴重影響產業轉型升級乃至國家安全。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卻不是最大的集成電路生產國。中國集成電路一直依賴進口,主要原因就是國內自主晶元產品結構處於中低端的格局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中國晶元的自給率只有8%左右。

缺乏自主知識產權一直是制約我國集成電路企業自主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因此培育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是科技重大專項組織實施的重中之重。集成電路專項技術總師葉甜春說:「儘管技術和材料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我認為該專項最大的進展是形成了我國自己的集成電路製造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建立起來了,就好比搭建了一個『金字塔』,各個層級的技術和產品都有。以前我們集成電路只有幾塊底座,最多在底座上樹幾個旗杆,現在裝備材料加上工藝我們都有了,搭建起自己的『金字塔』,我們有自信加入國際競爭,這種競爭是體系與體系的競爭。」

產業體系的構建過程離不開體制機制的創新。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表示,「下游考核上游,整機考核部件,應用考核技術,市場考核產品」的考核制,保證了科研成果的實用性,成就了一大批經得起市場檢驗的高端產品。在專項支持下,一批龍頭企業進入世界前列,一批骨幹企業開始積极參与國際競爭,專項支持的企業在資本市場備受青睞。

葉甜春說,專項已經在14納米裝備、工藝、封裝、材料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部署,預計到2018年將全面進入產業化。「十三五」還將重點支持7至5納米工藝和三維存儲器等國際先進技術的研發,支持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擁有核心競爭力,實現產業自主發展,形成特色優勢。


推薦閱讀:

(10)珞琭子消息賦廣目注IX
美國大選最新消息:回顧特朗普和希拉里的民調變化 勝負或已揭曉
中信證券高管夥同記者發虛假消息被查處
甘婷婷個人資料_甘婷婷圖片_甘婷婷最新消息

TAG:生活 | 中國 | 技術 | 國際 | 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