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FM郭嘉:移動電台火爆憑什麼? | 大咖說

導讀

長久以來,外界對文化產業的關注主要聚焦在電影、電視劇、手機遊戲等產業板塊,但是隨著蜻蜓、荔枝、喜馬拉雅等移動電台的崛起,「聽」開始和「看」一樣變成一件時髦的事情。音頻會成為下一個文化產業的寵兒嗎?

刺蝟公社,原創出品,歡迎轉載。

合作事宜請聯繫微信號:yunlugong

by 魏曉涵 整理編輯

你有多久沒有聽過電台了?如果幾年前有人問這個問題,或許你會覺得電台已經是老土的辭彙了,但隨著蜻蜓、荔枝、喜馬拉雅等移動電台的崛起,「聽」逐漸佔據人們生活中一些比重,「聽」開始和「看」一樣變成一件時髦的事情。

一直以來,外界對文化產業的關注主要聚焦在電影、電視劇、手機遊戲等產業板塊,但隨著前述幾大板塊的井噴式發展,產業瓶頸已變得越發明顯,誰會成為下一個文化產業的寵兒?音頻或許是最有可能的一個。

內容打造PUGC形態:

要更接地氣,要更專業

現在聽電台能聽到什麼?答案可能遠比你想像的要豐富。傳統那種守著收音機等待節目準點開始的狀態已經不是聽電台的常態了,移動電台能為你提供的遠遠不止廣播電台。

除了常規的各種國內外正式電台之外,網路播客的力量在崛起——只要你有想要分享的,如今的移動電台就能把技術門檻降到最低,為每一個有表達欲的人創建自己電台節目的機會。

打破專業化的門檻,最大程度挖掘用戶提供的優質內容是不少移動電台,如蜻蜓FM、荔枝FM、喜馬拉雅等藉以起家用的招兒。不過這還不夠,專業化的自媒體也是電台爭奪的資源。不僅能聽到普通人的聲音,名家的觀點也不容錯過,吳曉波說財經、袁騰飛說歷史,對粉絲的聚集力度更不可忽視。截止2015年10月,已經有1.2萬名專業播主入駐蜻蜓FM,形成了互聯網音頻豐富的「聲態鏈」。

數量繁多、特色各異的移動電台。

可以說,不少電台藉助上述途徑完成了初期的用戶積累,而進入2015年,進入這個市場的移動電台不少,其中不乏江湖大佬的摻和,騰訊家的企鵝FM也是在2015年創立,試圖在這個尚未完全火爆的市場站穩腳跟。而蜻蜓FM、荔枝FM、喜馬拉雅電台等元老級選手經過幾年努力,也在去年突破了上億的用戶數量,為商業價值的進一步挖掘打下了良好基礎。

規模擴大、內容豐富是不少移動電台努力的方向,這是由市場決定的。根據第三方機構對用戶使用習慣的調查,2015年用戶在選擇移動電台APP時最看重的還是內容豐富,佔到調查人數的72.9%,其次影響他們的選擇因素還有操作便捷與否、設計美觀、個性化、社區互動等。

內容很重要對於移動電台市場毋庸置疑,那麼這些電台還能玩出什麼花兒來?PUGC(專業個人生產,即PGC+UGC)是蜻蜓FM佔據較高市場份額的致勝之道:我們在內容製作、版權權益和商業分成上多管齊下打造PUGC(專業個人生產)新形態,獲得了行業和用戶的廣泛認可。蜻蜓FM自2011年發布以來一路蟬聯iOS, Android音頻下載量榜首。目前擁有2億用戶和1000萬人的日活躍用戶量。

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外部IP的不斷引入、廣播劇和跨界明星的串場將為電台進一步吸粉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意味著你可以在電台上聽到《曉松奇談》、《羅輯思維》等節目,這些對畫面感需求較弱的IP引入電台之後,用戶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解放雙手雙眼,同樣能獲得樂趣和思考。

曉松奇談登錄網路電台,吸引眾多粉絲關注。

個性化是另一個值得挖掘的方向,為不同人群提供定製化的優質內容,為電台商業化的進程助力。以蜻蜓FM為例,一汽大眾高爾夫GTI電台獲i莓獎·年度最佳營銷案例,蜻蜓FM與歐萊雅薇姿合作的「寶石電台」斬獲了中國廣告長城獎之營銷傳播金獎。

市場:在線音頻發展空間還將翻一倍

不少移動電台的年紀都不大,但勢頭可不小。去年是移動電台快速發展的一年,經過努力,一些移動電台用戶量突破億元大關。從2015年移動電台活躍用戶分布來看,蜻蜓FM、喜馬拉雅電台、考拉FM和荔枝FM名列前茅,但整體來說行業競爭排位格局還不甚穩定。

目前在線音頻的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2014年,在音頻產業中,傳統廣播電台的市場規模約為150億元人民幣,這相當於視頻產業的十分之一,後者的盤子大約在1400多億。而對於有別於傳統電台的在線音頻應用而言,我認為,他們起碼可以再將市場規模拓展一倍,即再造一個150億元的市場出來。

由第三方去年年底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到,用戶增長量的高峰保持在2014年,隨後,移動電台的用戶量增長率逐漸下降,但整體用戶數量依舊呈增長趨勢,這也就意味著市場進入難度會變大,各大移動電台在資源、用戶和商業價值上的爭奪和開發愈加激烈,難度也在逐步升級。

第三方調查數據,近五年移動電台用戶規模及預測,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進入2015年以來,各個廣播電台的業務蛋糕越做越大,差異化競爭的作用削弱,對優質資源的爭奪異常激烈。2015年以來,蜻蜓FM先後吸納吳曉波、萬峰、馬紅漫、袁騰飛、張召忠等影視廣播專業主持人、名人名家、以及網路草根主播、自媒體人士前來開辦電台,截止2015年10月已經有1.2萬名專業播主入駐蜻蜓FM。

當然,各大電台在過去一年面臨的麻煩當然不止於此。版權問題和抹黑對手成為其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去年四月,荔枝FM和多聽FM被蘋果商店強制下架,兩家電台將矛頭對準某電台,稱下架背後源於其惡意投訴。

聽的「場景」多樣化,資本瞄準音頻

用戶都在什麼場景下使用移動電台?根據第三方調查數據顯示,48.3%的移動電台用戶主要在搭乘交通工具或自駕時使用電台APP;50%的用戶在白天休息時使用移動電台;58.3%的用戶在晚上睡覺前使用電台類APP。

有分析稱,由於其便攜的優勢,進入2016年音頻的使用場景將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並會和閱讀等方式結合起來。

然而移動電台的商業化依舊是一條漫漫長路。去年蜻蜓FM首席執行官楊廷皓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移動電台還遠不到談盈利的時候。」目前不論是傳統電台用戶還是移動互聯網用戶,都習慣了免費獲取聽覺信息,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不太現實,單純依靠廣告盈利難以持續。如何把用戶和優質內容的價值變現,成為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第三方機構對移動電台產業鏈的分析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實際上,移動電台的商業化道路雖然走得艱難,但在逐漸進行探索。去年3月,我們啟動了以「為情感付費」為核心價值觀的商業化進程,至今已建立了硬廣、軟植、音頻貼片、付費收聽、定製電台、主播打賞、網上商城等全方位的商業化生產線。

另外一方面,資本也在瞄準音頻行業,為實現優質內容商業化提供助力。2016年1月份,我們聯合合一集團、創新工場、新榜發起創立「有聲有視」全媒體意見領袖IP孵化平台,這是業內首次提出跨全平台KOL整合孵化概念,旨在幫助內容『生產者們』打通圖文自媒體、音頻、視頻三個平台及社交傳播,孵化真正意義上的全媒體IP商業模式。(針對「有聲有視」,刺蝟君曾撰文分析,戳閱讀原文可得觀察文——《聲音、視頻加社交,中國首個全媒體IP孵化平台有大動作?》)

相信未來,聽的「場景」將不斷出現的在各個領域,你的生活必將因此而改變。

參考文獻:

1、聲音的世界:FM與新機遇的「三重奏」

http://www.huxiu.com/article/135315/1.html

2、艾媒諮詢:2015年中國移動電台市場研究報告解讀

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5/11/02/143816hhen.shtml/

3、刺蝟公社:聲音、視頻加社交,中國首個全媒體IP孵化平台有大動作?

【刺蝟拜年】

今天是正月初四,刺蝟君在此向各位刺蝟球兒送上新年祝福,祝大家新春闔家歡樂,猴年大吉!丙申申年 【猴年】丙申年丙申年


推薦閱讀:

聯合國人口司更新世界人口預測數據(6:58) | 聯合國電台
「記憶的潮水繼續涌流」 | KY哄你入睡牌午夜電台 Vol.2
當「陪睡」成為流量入口
書店+電台:電台節目也是書店品牌
獅子月·<陪你半夜擼個串 擁抱成溫暖>

TAG:郭嘉 | 電台 | 蜻蜓FM | 蜻蜓 | 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