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本主義世界觀

仁本主義世界觀

一、概要

二、世界觀:乾元第一性

三、生命觀:良知第一性

四、政治觀:太極和皇極

五、天道良知信仰

六、物質和意識

七、唯物唯心批判

一、概要

文明的背景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基礎是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觀的源頭是世界觀。世界觀是對世界的看法,核心是宇宙本體即「第一性」問題。

各種比較成熟的思想文化系統,都有其世界觀依據或背景。世界觀決定著道德的素質、文化的品質和文明的特色。考察判斷一種學說的品質優劣,最重要的根據是它的世界觀。世界觀錯誤,其學說必然低劣。

儒家世界觀與中國百家和西方諸子都不同。儒學內可以成就聖德,外可以建設王道,就是因為世界觀特別中正。

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性,為物本主義世界觀;基督教以神為本,其神具有創世造人的功能,為神本主義世界觀;佛教以佛為本,為佛本主義世界觀;道家以太極為本,為太極主義世界觀。儒家以仁為本,為仁本主義世界觀。

仁,內聖外王,形上形下,一以貫之,於個體為仁性或聖德,於政治為仁政和王道;於生命為本性,即「性與天道」和「天命之謂性」的性;於人身為本心,即「十六字心傳」的道心,王陽明的良知。仁本主義也可稱為良知主義。

仁於宇宙為本體,即道體,儒家經典中天、道、天道等概念,常常指的也是道體,《尚書》中的昊天上帝是道體的形象化人格化描述。《禮記》「必本於太一」的太一,《易經》「大哉乾元」的乾元《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的道,「天行健」的天,「易有太極」的太極,與乾元同義。仁本主義也可稱為乾元主義。

我曾總結過仁字的四大義:一是仁愛、親愛義,人與人相處之道。仁者愛人,上下相親謂之仁;二是生生、生養義,禮記說:「養之長之假之,仁也。」周敦頤說:「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三是天性、本性義,孟子和《中庸》都說:「仁者,人也。」仁為人之本;四是天道、道體義,董仲舒說:「仁之美者在於天,天,仁也。」

仁本主義世界觀有三大核心概念:乾元、物質和意識;兩大規律:仁本主義一元論,乾元、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的原理。

乾元為宇宙的本體,世界的本源,易經之易有不易、變易、簡易三義,講的就是乾元的特徵。只知變易,不知不易,是斷見;只知不易,不知變易,是常見,都屬於偏見。儒學的中正,體現在對變易和不易的正確認知上。

《繫辭下》說:「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動是變易,「貞夫一」是不易,一是簡易。「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這是簡易。乾元是三合一,是變易、不易和簡易的圓滿統一。

乾元涵蓋坤元,陰陽合一、剛柔合一、動靜合一。《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未分為乾元太極,太極既分為陰陽二儀。「剛柔者,立本者也。」陽剛陰柔都是立本的,本即乾元;「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坤元側重於靜,但也有一定的「生動性」,所以說:「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

慣性維護平衡與作用造成變化成了物質最基本屬性的矛盾,這一對矛盾的統一,正源於道體陰陽、剛柔、動靜的矛盾統一。

同時,乾元以陽剛健動為主,「天行健」,天性健動不已,生生不息。物質主動,原因在此。運動是物質第一屬性,運動是絕對的;物質有保持原有平衡狀態的屬性(慣性),而運動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又時刻破壞著平衡,故靜止是相對的。

物質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到多分子體系的轉化,從多分子體系到原始生命的演化,從原始生命到動植物到人類的進化,其根源就是乾元。乾元為萬物之本,是宇宙萬物的存在條件和來源。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大至星體小至粒子,時時刻刻都是前後相續、剎那變異的;時時刻刻都是大小相通、生滅相續的。其中沒有意識存在的,為物質;有意識存在的,為生命體。

意識是思維工具及思維活動所產生的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意識的背景是道體乾元(即道心良知),意識的工具是第六識,涵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五識。道心是無善無惡的「心之體」,通過六識發動,就會產生意識和善惡了。意識是乾元藉助肉體而現的高級現象,就像種子借用樹木開出花朵一樣。她隨著生命的誕生而誕生,隨著人類的誕生而健全,而具備思維的自覺性。

因意識很容易受物質影響,故人會物化,意識會惡化。《禮記》說:「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但良知才是決定性的,故「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唯物論者不知道物質和意識都受到良知的「決定」。

乾元主義一元論:世界是多樣的,又是統一的。世界是乾元的世界,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乾元性即仁性,世界的統一是多樣性的統一。方法論上,承認世界本源是乾元,堅持乾元主義,反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乾元是世界的本源,物質和意識都是派生的。乾元是本質,生生不息地變易出宇宙萬物,但本身是永恆的。物質和意識都是現象,即本質所現之象,宇宙萬物包括肉體身意識心都屬於現象。現象都是無常的,生命有生老病死,萬物有生住異滅,宇宙有成住壞空,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永遠不變。

本質決定現象。乾元第一性,物質意識第二性,在產生的順序上,物質先來,意識後到。在堅持乾元第一性的前提下,承認肉體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對物質有依賴性。故《禮記·樂記篇》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

二、世界觀:乾元第一性

《易經-乾卦-彖》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這段話是對仁本主義世界觀的最好說明。「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明確指出乾元是第一性的。萬物資始,乾元是萬物所依據的原始資本,也是宇宙的統帥,「統天」的天指自然之天,即宇宙。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這是乾元生生不息地造化萬物的形象描述,行施品流,都有生髮創造義。大明指乾元造物、即宇宙大爆炸時發出的偉大的光明,六位指天地四時。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乾元道體流行變化,賦予萬物各自的性命。天所賦予為命,物所秉受為性,性命一致。乾元恆常不易,變化不已,無所不利,所以能維持陰陽變化的整體平衡諧調,萬物秉受其性,各得其命,各得其宜。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宇宙萬物在乾元這個首領的「一元化領導」之下,自由自在,任性成長,多元共存,一片和諧。一元與多元、一維與多維獲得完美統一。

乾元陰陽合一,動靜一如。「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者,立本者也。」陽剛陰柔不二,都是「立本」的,本即乾元。《繫辭上》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這段話是對道體動靜一如特徵的最好闡述。無思無為,寂然不動,靜也;感而遂通,動也,生生不息新新不已也。明朝張振淵說:「此遂字已含有神字意,非精變之外別有神。」

清李光地編纂的《周易折中》在《繫辭》的這段話下加案語說:「『遂通天下之故』,即上文的『遂知來物』,『遂成天地之文』,而此謂之至神者,以其皆感通於寂然不動之中,其知來物非出於思,其成文定象非出於為也。神不在精變之外,其即精變之自然而然者歟。」

「非精變之外別有神」,「神不在精變之外」,可以理解為,非「變易」之外別有「不易」,還可以理解為,非現象之外別有道體,道不在現象之外、宇宙之外。

或說:「健動則必有動之因,必有動之緣,無有因緣則無所動。」此言適用於在現象界,不適用於道境界。道體的健動之因就在道體之中,好有一比,宇宙大爆炸的動力就在奇點之內。蓋道境界無不為而無為,「其成文定象非出於為也」,生而無因,動而無緣,至神不測,不可思議。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夫乾,天下至健,德行恆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繫辭》中這些經典句都是對道體「生動性」的指認。不僅乾元,以靜為主的坤元也含有健動性。《繫辭》說:「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健動的特徵貫穿乾坤二元。

《孔子家語》載,公(哀公)曰:「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曰:「貴其不已也,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而能久,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這段話與易理一以貫之。

乾元非物質非意識,本來無一物,可以說她空無,但又不能理解為什麼都沒有,因為其空無中蘊涵著宇宙全部信息,可以「爆炸」出整個宇宙,可以「生生」出無數無量的物質和意識來。

或說:「現在的科學及量子力學方面與佛法中部分說法相互印證。」答:科學及量子力學同樣可以與儒學相互印證。道體虛靜而生生不息,空寂而新新不已。「天行健」,「生生之為易」,說的就是道體的第一特徵。萬物之母,能量之母,當然是健動生生的。「奇點」之想儘管粗糙,百尺竿頭只差一步了。

熊十力先生彷彿教以《大般若》為群經之王諸佛之母,也以《易經》為群經之王和諸子百家之母。《易經》談本體,形上形下內聖外王一體同仁,「空寂而有生化之神,虛靜而含剛健之德」,與佛道兩家有異。

說乾元不能不說及坤元。

《繫辭》說:「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元主管宇宙的啟動,坤元負責萬物的造作。知是主管義,如知縣知府,乾元知宇宙萬物,是宇宙最高主管。作是造作義,坤元負責萬物的生成。乾坤都是萬物的創造者,乾元側重於創,開創,開闢;坤元側重於造,製造。乾坤統於乾元,沒有乾就沒有坤沒有一切。

《繫辭》又說:「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成就宇宙萬象,是乾元的作用;效法乾元精神,是坤元的品性。乾統帥坤,地順承天,故地道亦有「生生」之大德。成象和效法都是「變易」和「生生」的表現。明此理,就可以自強不息,「成位乎其中」,正確定位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圓滿人生價值。

乾元與坤元,不二而有別。有乾必有坤,乾坤不可割裂,不二也;乾主坤輔,乾可涵蓋坤,有別也。周易首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其次為坤,「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兩句話就排定了乾坤的尊卑位序。乾元是萬物的原始資本,是最高統帥;坤元是萬物的母體,居順承之位。乾主坤輔,乾尊坤卑。乾元第一,是宇宙萬物之綱。

坤元是物質之元,乾元則是物質和精神、肉體和意識一切現象之元。坤元也要依據乾元起作用,就像夫妻關係,夫妻都是家長,丈夫是第一家長;又像中華文化,儒佛道都是主流,儒家是主流的主流。易經中雖然坤也稱元,並非二元論。歸根結底,坤從屬於乾。

對道體的認識,儒道兩家同中有異。

儒道兩家都崇易經,都得乎道。儒家得乎乾元,是乾元主義,代表人物為孔孟;道家得乎坤元,是坤元主義,代表人物為老莊。

乾陽坤陰,相融互攝,同歸於一,太極圖得矣,然美中不足,未能體現乾元的主導性和第一性。蓋乾坤二元雖然相輔相成,並非完全平等的關係。乾元可以涵蓋坤陰,坤元不能涵蓋乾陽。對此宇宙真相,非深於易者不能全面把握也。道家在這個問題上就差了一點。

《繫辭上》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乾坤二元,尊卑有別,然後萬物才能各得其所,動靜有常,剛柔相濟。故《周易》首乾,乾性陽剛,富有剛健中正諸德;孔子法乾,取義於陽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黃帝歸藏易首坤,坤性陰柔,老子法坤,取義於陰柔。有人嘲笑道家之道是「陰之道」,不是沒有道理的。

獨陽不生,孤陰不長,孔子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故儒家陽中有陰,集陽剛陰柔諸美;道家陰中有陽,靜中有動,不乏陽剛之氣,坤卦說「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所以,說道家虛靜,也是相對而言。《老子二十五章》對本體的描述有「周行而不殆」句,亦合《易經》「不易」和「性健」之旨。

但道家畢竟主乎陰柔,其本體論畢竟偏於虛靜和歸本虛靜,其經典更多的是對虛靜無為的強調,人生唯重超脫,政治唯倡無為。坤元不能涵蓋乾元,乾元則可以涵蓋坤元也。道家證得坤元之妙,得乎道體之半,其高明在此,不足也在此。相比物本和神本世界觀,其真理性很高,相比仁本主義又大為遜色。

儒家乾坤並建,陰陽剛柔圓滿統一,畢竟高於道家。佛道強調空寂和虛靜,殊不知,空寂的盡頭,是生生不息至誠無息;虛靜的盡頭,是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儒眼看老子》)

乾元是天道和天性。上達乾元,自然天性健動而剛柔相濟,必能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儒家最高明處在於提綱挈領地抓住了乾綱,抓住了真理的整頭大象,得道之全體,自然大用無窮,治心治身治家治國,無不適宜。《易傳》說裁成輔相,以左右民;《中庸》說盡己、盡人、盡物之性,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張載說為天地立心,都必須由此入手,都是道之大用。

道家得易經半部,得乎道體之一端,抓住了大象的一半,亦自有其特長和妙處,然比較儒家而言,其載物之力就有限,立人達人成人成物的衝動就有所不足。

三、生命觀:良知第一性

本體即本性,宇宙本體即生命本質。張載有句名言:「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正蒙·乾稱》)充塞於天地之間氣就是我的形體,引領統帥天地萬物的就是我的本性。天地之帥,宇宙萬物的統帥,指的就是乾元。因此,仁本主義世界觀即生命觀,乾元第一性即良知第一性。

仁,作為德目之一,可以與義禮智信勇敬孝慈諸德並列;作為眾德之本,則涵蓋儒家所有道德元素,統內聖外王為一;作為形而上的道,則是心物一元的,於宇宙系統而言為乾元,是萬物之母;於生命系統而言為良知,是肉體和意識之母。

孟子的良知,說的是本性的作用,王陽明的良知則直指本性。王陽明說:「人孰無根,良知即是天植靈根,自生生不息。但著了私累,把此根戕賊蔽塞,不得發生耳。」不僅此也,王陽明還進一步以良知說天道本體。王陽明說:「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

可見王陽明是在本體和本性雙重意義上說良知的。良知是生命本性和宇宙本體,即天性。天性不僅潛在於一切生命,也潛在於草木瓦石之中,只是因其它動物肌體粗陋而不能顯發,草木瓦石更簡陋,天性桎梏其中,現不出生命之象來。

唯人類最靈,具四端,備諸善。《禮運》說:「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又說:「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孝經》說:「天地之性人為貴」。《尚書-泰誓》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人類生命在萬物中,特別靈妙。

張載說:「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開塞,所以有人物之別,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別。塞者牢不可開,厚者可以開而開之也難,薄者開之也易,開則達於天道,與聖人一。」(《性理拾遺》)這裡的就是指天性。

孟子不以良知說本性,並非不知,而是另有說法。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這裡的心性就指本心本性,天指天道乾元。盡心可知性,知性則知天,本性即天命。

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這裡的我,就是指道心和道體。萬物以道為本,這才是「萬物皆備於我」的真義。「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反身而誠,「反」到自性深處,「反聞聞自性」,故樂在其中,至樂無窮。

良知也就是董仲舒所說的人元。董氏又增加了一元:人之元。他說:

「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故人雖生天氣及奉天氣者,不得與天元本、天元命而共違其所謂也。」(《春秋繁露》)

元即乾元,萬物的本源;天字多義,「天地」合言,天指自然之天。天氣指乾元之氣。天元本、天元命即天道和天命。元,就道體而言謂之「天元本」,就生生化化流行不息而言謂之「天元命」,命有流行義。

其實「人元」即「天元」即乾元。作為「人之元」的仁性良知,是天之所命。人之生雖後於天,但與天同本於「先天而天弗違」的乾元。天人合一就合在這個元上。

宇宙萬物是乾元的現象,乾元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在顯現出的宇宙萬象之前,乾元就含藏著萬物包括人類生命的信息了,這就是董氏「人之元在乎天地之前」的奧義。乾元不滅,生生不息,宇宙有成住壞空,空而復成;良知不死,新新不已,人有生老病死,死而復生。

乾元開天闢地,良知(人之元)開我心之天,辟我身之地。良知是人的本來面目和本質存在,是生命的主公和永遠的統帥。肉體身和意識心都是良知所現之象。借用易經之言讚美之:大哉良知,生命資始乃統身。意思是說,偉大的良知啊,你是生命的原始資本或者說最高依據,你統帥著人的身體和心靈!

《易經》天地人三才並論,但只說乾元坤元。《繁露》第一次提出「人之元」這個概念,有助於人們進一步解悟儒家的天人合一論。物質世界是坤元的現象,人類生命是人元的作用,坤元人元只是方便說,統歸於乾元。三元歸根結底是一元即乾元。

儒家的仁性良知、佛教的佛性真如,道家的太極道心,所指相同,都是指人之本性本質,只是三家的理解認證同中有異,都證到了本性不滅,這是同;佛家側重於空寂,道家側重於虛靜,儒家側重於生生,這是異。

佛教小乘大乘之分,大乘又有始、終、頓、圓之別,說法各有不同,對佛性的講解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大同」:歸根結底終歸空寂。這也才能成就佛教為出世法。儒家說:萬法歸一,一歸萬法;佛教只能說萬法歸一;儒家說天性健,佛教任何宗派不許在第一義說說「佛性健」。

關於本性健動和生生的特徵,儒家經典論之甚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天行即天性,與「地勢坤」的地勢相對,都是名詞。天之本性即人之本性。以是因此之意,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因為天性健動的緣故。這句話將本體論和本性論統一起來了。

《詩經·周頌·維天之命》篇是道德論,政治論,也是本體論即本性論。詩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天即乾元,天命即乾元之命。「於穆不已」是天命的特徵。健動流行永無止息之時。孔穎達疏:「言天道轉運無極止時也。」天道運行不息,文王之德上配天道,所以偉大純正,同樣至誠無息,自強不息。

《中庸》引用了這句詩:「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朱熹《集注》說:「於,嘆辭。穆,深遠也。不顯,猶言豈不顯也。純,純一不雜也。引此以明至誠無息之意。程子曰:天道不已,文王純於天道,亦不已。純則無二無雜,不已則無間斷先後。」

不僅文王,歷代聖王都是與天合德的。《論語》說:「唯天為大,惟堯則之。」堯之所以為堯在此;《莊子·天道》說:「舜曰:天德而出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矣。」舜之所以為舜在此。

四、政治觀:太極和皇極

《乾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大人指聖人而有位者。大人之所以「四合」並且「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就是因為人之元(良知)合乎天之元(乾元),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這就將良制仁政、良知仁性與乾元天道統一起來,將世界觀、生命觀和政治論統一起來了。

天道與政治統一,即太極和皇極合一。

乾元即太極。《易傳·繫辭上》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亦稱為太一。孔穎達在《禮記·月令》疏云:「《老子》講道生一,與易之太極,禮之太一,其義不殊,皆為氣形之始也。」

太極是天道,於人類稱人極,於政治稱皇極。太極是宇宙中道,人極是人類中道,皇極是政治中道,三者完全一致,因角度不同,側重不同,故名稱不同。

聖人立人極。朱熹說:「聖人作易以立人極。」(《朱子語類》)周敦頤說:「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太極圖說》)人極即人道之極,立人極即定人道之極。

陸賈說:「先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新語》)董仲舒說:「《春秋》修本末之義,達變故之應,通生死之志,遂人道之極者也」。(《春秋繁露-玉杯》)

大人立皇極。《尚書·洪範》說:「皇極,皇建其有極。」孔穎達疏:「皇,大也;極,中也。施政教,治下民,當使大得其中,無有邪僻。」極指中道,太極、皇極都是大中義。所以對儒家來說,越極端越中正,獨尊儒術就是獨尊中道。

太極是天道,表天德,故不能言建;皇極是政道,人道之大者,故言建。皇是能建,極是所建。建之則有,不建則無。建就是建立,建極就是立極,為民立極。《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這就是建立之義,也是天道和人道、太極和政治貫通一致的最好說明。

或說獨尊儒家是狹隘和獨裁。恰恰相反。獨尊儒家就是獨尊仁義,獨尊中道,就像萬物獨尊乾元一樣。以仁為本,必然至誠不息大愛無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允執厥中,必能擇善固執與人為善,和從善如流海納百川。極端的仁義是大仁大義,極端的中道是大中至正。太極人極皇極焉有極端焉能狹隘哉?

政治中道就是王道。《洪範》說:「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這是對王道特徵的描述,不偏不倚,特別中正公平,實踐王道政治,建設太平盛世,是儒家萬古不易的強烈追求和美好理想。

王道的制度模式是禮制。《禮記·禮運篇》說:「是故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大戴禮記》也說:「禮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夫是之謂大隆。」(《大戴禮記-禮三本篇》)《荀子·禮論篇》也有同樣說法。

禮制以太一為本,最終又回歸於太一,這就將仁本主義世界觀(本體論)和政治論貫通起來了,為世界觀決定政治和制度文明提供了最好的經典依據。

曹魏青龍三年,魏明帝曹睿在京師洛陽修築宮室,以太極殿為曹魏皇宮正殿,成為國家政治活動中心,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決策等重要國事活動都在太極殿內進行,由此形成的太極殿制度,是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界認為,現存的北京故宮太極殿和明清北京城建築布局均脫胎於洛陽太極殿。太極殿的建築也從側面說明了儒家文化中禮制和太極的密切關係。

對這個太極即太一,不僅儒家,諸子百家也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太一又作泰壹、泰乙、太乙、大一、天一、天乙等等。《莊子》雜篇里的《天下》、《徐無鬼》、《列禦寇》,《淮南子》的《精神》、《本經》、《主術》、《詮言》,《冠子》的《泰鴻》等篇論之甚夥,在《鶡冠子》、《楚辭》、《淮南子》、《文子》、《呂氏春秋》、《禮記》、《大戴禮記》、《黃帝內經》、《史記》、《漢書》及漢代緯書等古文獻中都有提及和闡說。太一在其中或指神名,或為星名,即北極星,主要指道體。

據《郭店楚墓竹簡-太一生水》說:「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太一在生成水和天地等等之後,「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厘,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也。」這裡的太一就是本體論概念。

本體論和政治論統一,是儒家經典的一大特色。仁者愛人這句話,就將仁本主義世界觀生命觀和政治觀統一起來了。仁是根本,上為乾元,內為聖德,外為王道。

仁是本質,愛人是作用和表現。

仁本主義世界觀,落實於政治為德治,落實於制度為禮制。《尚書-皋陶謨》說;「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

孔穎達疏:「典禮德刑皆從天出,天次敘人倫,使有常性,故人君為政,當敕正我父母兄弟子五常之教教之,使五者皆惇厚哉!天又次敘爵命,使有禮法,故人君為政,當奉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接之,使五者皆有常哉!接以常禮,當使同敬合恭而和善哉!」

將「五典、五禮、五服、五刑」與「天敘、天秩、天命、天討」配套而言,就是將人道與天道貫通。人道政為大,政治是人道之大者,政治道德是天德最重要的體現。德治禮制,以民為本。仁本主義世界觀必然形成民本主義政治觀。關此,詳見東海《愛民主義論》和《主權在民論》二文。

五、天道良知信仰

孔子說下學上達。下學是學習文化、道德、政治、社會、科學各種知識並實踐之,上達即達乎天道天命。孟子說:「盡心知性知天」,就是上達。《論語》以「學而時習之」發起,以「君子知天命」為結,有深意在焉。天命之謂性,天命即乾元天道的流行,性即本性良知。致良知明明德即知天命,故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這個天就是指乾元。乾元既有內在性,內在於一切現象,又有超越性,超越一切現象,包括物質意識空間時間。也可以說,乾元先於物質,這個先當然是邏輯之先而非時間之先。四方上下為宇,古往今來為宙,時間也是乾元所現之象。

乾元至神,非物質非意識但圓具一切物質意識的因素和信息,可以開出宇宙萬物包括生命意識來,無相而現萬象。她就是造物主和造化,生生不息地創造更化一切。「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她無思無為無言,萬物都是她發出來的「妙言」和「妙」出來的產品---這裡的「妙」字作動詞用。

東海有聯曰:人皆可聖,致良知以成聖;天本無言,妙萬物而為言。這裡的天,指的是「天行健」的天,即道體。而生命現象的局限性註定了,人不可能完全把握天之道,雖聖人也有所不知。孟子說:「聖而不可測之謂神」,儒家的神是自性神,即良知神。儒家的宗教性就體現在這裡。

儒家,兼備道德性、政治性、學術性、科學性和宗教性---將科學性和宗教性統一在一起,是儒家一大特色,儒家論學術為儒學,論制度為禮教,論信仰為儒教,即人文教良知教,良知信仰比任何宗教信仰都更加科學真實更加殊勝。她不是西方意義上的宗教,但充滿宗教精神,不是宗教勝似宗教,超越宗教,是一種宗天理良知而教的中華特色的大宗教。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首先就是畏天命,敬畏天命即信仰天道和良知。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是「入道」的前提和基礎。不過儒家信仰不是盲目的,盲目的信仰不是真正的,如神本主義宗教,其神只能「因信稱義」。儒家信仰則建立在對良知相當的理解、踐行和覺悟的基礎上,信解行證,相互促進,共同成就。可以說,儒家信仰是所有信仰中最真實、理性和智慧的信仰。

世間萬物之理都是物理,唯獨天理屬於道理。對這一道理解悟越深刻,實踐起來就越深入,信仰也就越堅定,就越容易證悟。證悟天道,即與道合一,信仰遂牢不可拔,而所思所想所言所行,無非良知的發用。

道有形而上的超越性,不僅超越貧富貴賤,而且超越生死。肉體身意識心皆無常,道心則是恆久遠而永流傳的常在不易之「物」。王陽明臨終遺言「我心光明」,說的就是此「物」。此是良知之光,明德之明,無相無跡而真實存在。有生老病死,是肉體小生命之常;無相大光明,乃良知大生命之恆。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得聞妙道,明白天道永恆、良知不滅之理,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死亡恐懼而超越之。死亡恐懼是人生最大的根本性的恐懼,能夠有所超越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東海有聯曰:明心自可超生死,聞道猶如快朵頤。上下聯分別暗用孔孟聖言。孟子說:「義理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子貢說「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張載說「存吾順事,沒吾寧也。」以死為安息,視死如歸去,體現了大儒對死亡雲淡風輕的超然態度。「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常被人引來嘲笑理學家,殊不知,能夠臨危一死,心性不虛談矣。當然,真正明見心性,必然智勇雙全,君子必能見幾,未必轉危無策。

夕死可的「可」字下的準確。儒者不怕死卻不找死,不是暴虎馮河或以死為榮,而是義所當死或不得不死的時候,坦然接受天命安排。孟子說「可以死可以不死,死傷勇。」但到了必須殺身捨生而成仁取義的時候,那就坦然赴死。

或問:為什麼朝聞道夕死可?答:因為知道了良知不死。肉體身有生老病死,意識心有成住壞空,唯道心永恆。因此,得乎道者才能真正大無畏,真正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特別從容地面對一切,包括死亡。儒者一般情況下能明哲保身,特殊情況下又能捨生取義,原因在此。

作為宇宙之母、萬物之本和生命之根,乾元可知又不完全可知。通過思維意識及語言文字,可以理解之;通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等一系列功夫,可以篤行之。但思維意識畢竟難以完全把握形而上之道,就像兒女最了解父母也難以完全了解。

宇宙萬物包括人類生命,無非道的產物,無不在道中。道在人間,體現為君子之道。《中庸》說:「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這段話將「性與天道」既可知又不完全可知的特徵揭示得明明白白。所以熊十力先生說,乾元者,非知識所行境界,非意識所行境界,又非離自心外在境界。道及高處,唯是反求實證相應。

或問:「如果宇宙毀滅了,乾元還存在嗎?」答:乾元就存在於宇宙萬物和生命之中,但是,宇宙有成住壞空的輪迴,生命有生老病死,乾元沒有成住壞空和生老病死。乾元良知則是永恆的。乾元「不易」,為一輪又一輪宇宙作資本;良知不滅,為一期又一期生命作依據。但這個我無法證明給你看,只能訴諸於信仰。

六、物質和意識

乾元對宇宙萬物包括生命體具有決定意義。物質意識都以乾元為原始資本,都是乾元的產物,相互作用和影響,物質對意識的作用又特彆強烈。在確定乾元本體地位的前提下,仁本主義承認肉體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物質先來,意識後到。

作為天地之心和生命本質的乾元,在開天闢地之時就如某種信息內在於一切物質之中,但自微而顯再到出現生命體,還有個漫長的過程。

注意生命本質和生命現象的區別,就像區別佛性和釋尊一樣。天台宗認為,草木瓦石皆有佛性,但絕不會有人傻到把草木瓦石等同於釋尊個人。王陽明說「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沒錯,但誰若因此認為瓦石為生命體,就荒唐了。

因此,可以說生命本質先於物質存在,這是宇宙生命之真諦。但這裡來不得一字增減,不能說成「生命先於物質」,不能違反基本的科學事實。

科學家估計地球歷史約有四十六億年到五十億年之間,而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38億年前。故《序卦傳》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

或說:「地球上生命史為38億年,外星生命史或許比這長得多。」答:即使這個假設成立,也不違反「物質先來,意識後到」的規律。外星生命的出現,一定遲於該星球的歷史。換言之,該外星形成在先,該外星生命出現於後。

儒家既知萬法歸一,又證一歸萬法,即一一微塵都得道體之全。易言之,乾元無所不在,無物不有。豈但堯舜,桀紂皆有;豈但人類,眾生皆有;豈但生命,宇宙萬物皆有。熊十力先生說:「乾元遍為萬物實體,即於一一物而皆見為乾元。」「誠知形色即天性,即於世間直證為天性流行,豈復有世間相乎?」(《新唯識論》)

天在地之上,也在地之中。地中有天,即坤中有乾,物中有心—這個心非意識心,而是天性。因此,乾坤不二,道器不二,天人不二,心物不二。萬物都有天性,極而言之,任何物質都全息著整個宇宙,唯人類肌體特別優秀健全,能讓乾元天性不斷演化發達而產生意識。

換言之,乾元必須通過肉體,才能顯化出意識,然後通過人身,才能健全意識,才有明心見性的可能。一般動物或肌體粗陋,或六根不全,雖有意識,粗糙低級,其乾元天性(良知),郁而不彰,雖有如無,故孟子以良知為人禽之別。

或問:「如果一個宇宙只有一塊石頭,良知又體現在哪裡?」答:首先,這是個偽問題。宇宙壞空,任何東西都會隨之壞掉空掉,不會有一塊石頭不壞;其次,乾元無所不在,潛在於一切時空一切事物之中,包括石頭中。注意,乾元在人稱為良知,無人類,則不得稱良知,也無人以稱,無名可言。

就物質意識兩者關係而言,兩者相互影響,而物質更具決定性。物質不僅指外物質外環境器世間,作為思維和意識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依託,人腦也是一種物質。唯物論及唯心論的錯誤在於,不知物質意識都是作用、現象而非本體。

意識和物質之信息統一含藏於乾元,皆藉助乾元而各現其象,並且物質之象先現,意識之象後現。宇宙開闢,先有物質;生命孕育,先成肉體。意識是良知「依他而起」,依六根而起。六根不全,則意識殘缺,沒有外境(如在娘胎然),則意識不起。這都是物質更具決定性之顯證。

因意識容易受物質影響,故人很容易物化。《禮記》說:「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同時,因意識受良知決定,故「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唯物論者只知道物質影響意識,不知道良知才是決定性的,物質和意識都是被決定的。

必須注意,只有在乾元第一性的前提下,才可以說「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即意識緣物而生,同時,物質意識皆緣乾元而生。

物質意識,皆屬兒女,乾元才是家長。好有一比,乾元如種子,物質如軀幹,意識如花朵。花朵緣軀幹而生,花朵和軀幹,皆緣種子而生。在「乾元決定一切」的前提下,先有軀幹後有花朵,軀幹不依賴花朵,花朵有賴於軀幹。

決定意識(六識)的有「四種東西」,一是道心,沒有「天命之性」就沒有意識可言;二是六根,沒有六根也沒有意識可言;三是身體,六根俱全離不開肉身健全;四是物質環境,「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六根以下皆物質範疇,故儒家在「乾元第一性」前提下承認物質的決定性影響。換言之,如果未能樹立乾元主義世界觀即良知信仰,那麼,物質對意識的影響就是難以抗拒的。

但不能說「物質重要於意識」。意識後於物質而產生,卻更重要,更有意義價值。生命因有意識而珍貴,人類因意識健全而尊貴。相對於意識,物質的價值是工具性的。當然,相對於良知,物質(包括肉體)意識都是派生性,次要的。誠意正心,意識與良知接通,物質就喪失決定性了。

七、唯物唯心批判

或將乾元坤元等同於天地男女,非常幼稚,這就是唯物主義的觀點。天地男女只是現象,乾元坤元則是本質。坤元是坤陰之元,物質之元。道家是坤元主義,比唯物主義不知高明多少倍;儒家是乾元主義,比道家更加高明中正。

世間學者不知心物之上還有乾元坤元,論及第一性,不是唯物,就是唯心。殊不知物質意識都是現象,非第一性。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如改成:大哉物質或大哉意識,萬物資始乃統天,就成笑話了。

唯物主義錯認現象為本質、錯認作用為本體,但由於冒充了科學的名義,又頗有科學的面貌,很容易迷惑人。這也是因為儒佛道被打倒摧殘以致真理不彰。儒家以乾元為第一性,佛教以真如、道家以太極為第一性。只要略具儒佛道常識,就不易受唯物主義迷惑。

唯物主義體現了一種樸素膚淺的農民思維:眼見為實,不可能明心見性見到形而上。在唯物哲學基礎上開出來的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理論,包括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觀點,包括以有產無產分階級和敵我,以「共產」為黨為理想的做法,無不體現著這種農民式的膚淺。

唯物主義世界觀以物質為第一性,物質主義價值觀以物質為第一位。物質第一性的世界觀,必然形成肉體第一位的人生觀和物質第一位的價值觀。唯物主義和物質主義都是物質決定論,如果說,唯物主義是物質主義的哲學依據和信仰歸宿,物質主義就是唯物主義的哲學必然和邏輯必然。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劃等號。(詳見《物質主義批判》)

唯物主義不利於物質資源的開發,而且反過來破壞資源。因為唯物主義哲學和物質主義價值觀最容易惡化人性,而建立在這種哲學和價值觀之上的政治必然惡化。文化教育政治制度之惡多管齊下,對人心的惡化是致命的。因為德智不二,人心惡化必然導致人類智慧蛻化和能力弱化,從而對於各種資源開發無力而破壞有餘。

乾元生生不息新新不已,天地間資源及能源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隨著文明的進步和智慧的提升,人類的科技開發能力也將水漲船高,永遠不用憂慮資源匱乏。人心惡化才是人類的致命傷啊。

某些學者為唯物主義辯護,將物質的概念無限擴大,認為意識也是物質的表現形式。此說既非理,也不符合唯物主義定義。須知物質和意識,兩個概念相對,互以對方為邊界,是意識既非物質,是物質既非意識。如「以能量形式存在的電波」,就從屬於物質範疇,是物質的特殊形式。

在唯物論語境中,物質和意識是相對的兩個範疇。「意識第一性」和「物質第一性」都是不識宇宙生命真相的戲論,「意識第一性」更加膚淺,也違反常識。先有物質現象後有生命現象,有生命然後有意識,有了人類生命,意識心才得以健全。試問:地球上出現生命現象之前,誰有意識,意識何在?無情器界有意識能思維嗎?

也可以說,儒佛道都是唯心主義,卻是中華特色的,與所謂的唯心主義不同。將非唯物主義的學說統稱為唯心主義,所唯的是與物質相對的意識心。而儒佛道所唯的心,是道心,儒家稱良知,佛家稱真如,道家稱太極,都是超越物質意識而心物一元的。佛說萬法唯心,指的就是真如心。2014-11-21

首發儒家網


推薦閱讀:

新聞傳播學概念解析:集權主義制度
軍國主義分子又來拜鬼了
「普世價值」的本質是西方文化價值觀擴張主義
民粹主義席捲歐美,預示新一輪大趨勢到來
西餐進餐禮儀:主張「一口」主義---中國文明網

TAG:世界 | 世界觀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