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我不是教你詐》讀後感
07-21
劉墉《我不是教你詐》讀後感[日期:2007-12-06] 來源:雅園小區徵文比賽 作者: 胡秀麗有人說:劉墉的作品過於悲觀,過於被動.過於教會人」明哲保身」.可我卻認為:他的文字是那麼的真實,一種深入社會的歷練,一種人情練達的哲思……我深深的被他犀利的文筆和深刻的哲理所吸引,《我不是教你詐》更是把人性的弱點和人生的艱難表現得淋漓盡致!書中講述的是將一些婦孺皆知的成語演繹成了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注意的平常故事,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很少被想到,如「越俎代庖」、「防微杜漸」、「有備無患」、「三思後行」等等。經過劉墉先生的解析,它們竟然變得字字珠璣,深深銘刻進腦海里。仔細想想,幾乎每個故事中的角色,都可能是身邊的人或我們自己。劉墉在書中提到這個世界上,很難說有永久的朋友和永久的敵人。當原來的「互利」變成「互害」,在利益上有了衝突,則原來的朋友可以變成敵人;當原來的「敵對」變成「共榮」,在利益上可以結合,則原來的敵人可以成為朋友。同時教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正所謂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有一天,你也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那時你就會了解對方的苦衷,給別人一個機會,也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當我們處於進退維谷的時候,怎樣才能堅持自己的原則而又不觸犯他人利益和抵觸他人的無理請求.書中還提到泄漏天機的人,易遭天譴,打聽天機的人,易招人怨。留三分餘地給別人,就是留三分餘地給自己。當「哥兒們」有一天當上了警察,原來的哥兒們就不再容易是哥兒們了。跟主子穿一條褲子,打出天下的臣子,常第一個被殺掉。當別人叫你往前站的時候,先看看是不是正有子彈飛來。這是人性的弱點,人性的悲哀!書中多講職場上的明爭暗鬥,教會你如何來看清世事,如何處理才算圓滿!也許你覺得我們現在還在學校沒必要太了解那麼現實的社會問題, 不願捲入工作環境中的爾虞我詐里,遺憾的是,有這種想法的人,並沒有認清自己跟其它人身在同一條船上的事實.如果 想在職場發光發熱,除了必須具備專業技能外,更重要的還有性格、情商、社交等許多隱藏著卻影響自己走向成功的能力。專業技能,只有在你初入職場的時候是你的有利競爭條件,在日後的工作中,真正能讓你存活,發展的能力其實是:智能。考驗的就是你的應變能力、協調能力,等。許多人認為,只要自己專業技術過人,工作腳踏實地,又不惹事生非,總有一天會得到領導賞識的,但最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專業技能並不是升遷的唯一標準。在職場的人際關係里你可以不興風作浪、但必須保持消息靈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特別是對於 我們這些沒有踏上社會的青年,更具有指導意義。學校里有許多老師教我們作學問,卻少有老師指導我們處世的學問。 都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古語的卻沒有說錯,問題是等到我們真正能夠「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我們的生命恐怕已剩下不到一半了。所以把人世的艱難和人性的弱點呈現出來並不可怕,那隻會使我們更看清世界、更了解人性、更反省自己,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給我們一些智慧,使我們更圓融、更成熟、更堅強,並在見到人生的各種怪現象時,更能冷靜地面對在生活上,面對人情事故時,這本書也是不錯的良師益友.我們應該認識人性的弱點.的卻,人性生來就是善良的,但是通過後天不段的變更生活的環境,對事物的看法肯定也會發生很多變化.所以,適當的保持著防人之心是必要的!不是在教你詐,只能告訴你:你可以不醜惡,但你一定要知道醜惡!同時,在考慮事情的時候,情多方面的去考慮!我們應該保持心態的單純 但心思一定不可單純!因為人生無時無刻在發生著變幻,有時會讓人措手不及。可貴的不是你如何能去預知這變幻,而是你能及時的去應付這突如其來的變幻。同時,也有些讀者對《我不是教你詐》也有一些反面的評論,說該書是「劉墉這個小男人教大家耍小聰明」,「教唆年輕人變得世故圓滑」等等。這些評論是否有點偏激,把這本書看成了《厚黑學》之類。書中固然存在一些叫人「明哲保身」的道理,但身處現實世界,絲毫也不知保身,肯定不是明智之舉。項羽勇武直率、慷慨悲歌、烏江自刎可謂英雄,劉邦知人善用、見機行事、智得江山就是猥瑣之徒嗎? 同樣的道理擺在這裡,「善學者,假人之長補己之短。」 「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這些又當如何解釋呢?在海內外許多圈子,滾得滿身塵土之後,整理出的經驗,在幽默中有著血淚。其中的故事常是成串的,可由政界帶到業界,或由職場引申到日常生活。通過深入淺出和生動諧趣的講敘,揭示了人性真面和人生哲理,是一本不僅要用「眼」看、也要用「心」閱讀的作品,是人生的一分歷練的積累。最後套用劉老先生的原句:我不是教你詐,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有技巧的堅持自己的原則;是教你保護自己,且在風雨狂瀾中,做個中流砥柱.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人間詞話讀後感5篇
※《論語.里仁篇》第三章讀後感1000字
※真愛與輪迴--《擺渡人》讀後感
※鴻鵠志20180130——清單革命5簡單至上
※《第一次親密接觸》讀後感
TAG:讀後感 |